西电主页 English 宣传部
学习参考
表格等宽内容时,请左右滑动 <>
《学习参考》2005年第8期(总第40期)
时间:2005-10-25 14:30:18来源:点击:

  

目录


  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机制
  素质教育问答
  做高尚师德的实践者
  创造型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
  正确评估应对大学生心理问题
  德国如何培养博士
  戒“漂”
  

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机制
叶芃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黄金期”和“矛盾凸显期”,不断增多的热点难点问题难免会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坚持教育主体性原则。教育是育人,因此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大学生作为能动的、自主的、独立的个体,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自身价值和思想感情;其次要以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目标,通过说服教育、示范引导与提供服务,倡导师生相互尊重、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启发引导其内在的思想政治需求,培育他们的主体意识、自主能力、创造才能等主体属性;最后要注意把握好大学生个体内在价值发展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在实现自身价值时注意与社会价值相统一。
  树立和谐教育的目标。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说:“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用和谐的方法培养人、培养和谐的人,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创新。和谐的人要靠和谐的教育来培养,和谐的教育是指教育的各个构成要素相互协调、有机统一。思想政治教育要把受教育者置于客观环境中,在受教育者所依赖的学校、社会和家庭三大外部环境上形成合力。高校决策者要用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目标凝聚广大师生,实现学校内部管理和周边环境和谐,学校内部硬件建设和软件管理和谐,传统的教育方法与现代教育手段的革新和谐,教育内容即“五育”和谐,为学生创造一个公平公正、互信互爱、谅解与宽容的和谐校园,激发学生追求正义,探索真知。
  和谐的工作体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是建立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保证。建立和谐的工作体系需要实现基础性和谐和匹配性和谐。基础性和谐重点要解决德育首位的问题。把德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立足德育工作的实际,高起点、全方位地构建起政府、高校、家庭、社会高度统一、协调的德育网络,建立健全全社会大力支持、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切实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匹配性和谐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三大主体之间合力匹配以及教育方法、教育形式的匹配,实现教育目标和谐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和谐规划的五大课程体系,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开展国史、国情和世界形势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着客观存在的认知规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遵循这一规律,重点要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建设,保证教材的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二是切实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努力贴近学生实际,提供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案例式、实践式等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提高教师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要有深厚的理论素养、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四是加强领导,为课程建设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为提高教师素质创造良好的条件。
  目前大学生中的贫困生、心理障碍学生和就业困难学生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帮助。需要建立为广大学生办实事、办好事的长效服务机制。第一,贫困生资助机制。要在“奖、贷、助、补、减”资助体系中,重点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机制,进一步拓展资助形式,发挥资助育人功能,在关心人、帮助人的同时,更要教育人、引导人。第二,心理和谐教育机制。心理和谐是人自身和谐的主要内容。学校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建立学生心理和谐教育机制,建设心理咨询中心,开设心理健康课程,通过心理健康知识宣讲、测试普查、咨询等形式,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因生活、学习、情感等发生的问题,促使个体心理品质健康、均衡、调和、发展。第三,毕业生就业指导机制。成立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开设就业指导课,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开展创业活动和职业生涯设计,将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贯穿大学四年学习的各个环节。
  实践育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型育人方式。学生有组织或自发地运用课堂上获得的理论知识和间接经验,开展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密切相关的各种应用性、综合性、导向性的实践活动,通过参加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通过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的社会实践,让学生感受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况,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科技创新和发明创造,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创新能力;通过举办艺术节、学术研讨、知识讲座、读书活动、演讲、影视评论、业余党校等形式,辅之以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勤工助学、挂职锻炼等各种社会实践,使他们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化对自身潜能的认识,在自我教育中锤炼成为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才。从现实情况看,实践育人需要重视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主体保障作用,加强对学生组织、团体的指导,健全以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为核心评价体系,建立起由校党委统一领导,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参与、齐抓共管的组织保障体系。
  (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学博士,《光明日报》2005年5月26日第八版)
  

素质教育问答


  什么是素质?什么是素质教育?
  素质是指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 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
  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三要义是什么?
  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第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人与人之间差异性是普遍的,绝对的,每个人都有与他人不同的个性特点。所以,要面向全体学生,唯一的办法是因材施教,不因材施教就不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这就要求在教学组织中把分班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个别对待的原则。实施因材施教的方法,目的是为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什么?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改革教育评价制度和人事制度。
  教育评价是检验教育过程当中教育方针是否得到贯彻、教育目标是否得到实现的手段,可以说是教育实践的指挥棒。没有有效的、科学的教育评价制度,就很难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也就很难客观公正地评价教育事业的社会效益。考试是评价手段之一,并不是评价工作的全部。除了升学考试制度的改革之外,要按国家教委下发的《普通中小学督导评估工作指导纲要》要求,尽快地建立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对学生素质进行全面评价,从办学方向、管理体制和领导班子、教师管理、教育教学工作、行政工作及办学条件等方面对学校进行综合评价,从教书育人方面对教师进行全面评价的指标体系,推进素质教育目标的落实。
  人事制度方面,“学历社会、学历主义”影响较大,反映在人事制度上是重学历轻能力,重资历轻学力,重理论轻实践,重文凭轻奉献。这种人事制度问题是助长社会上对文凭、学历盲目追求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解决教育问题也关系到人事制度方面的改革。
  当前对素质教育有哪些误解?
  由于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不够,因而在认识上产生了偏差,进而导致行为上的偏差。例如:(1)认为搞音体美活动,开设兴趣班就是实施素质教育。(2)认为素质教育不需要考试。考试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一种常用手段,实施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而是要纠正以分数代替一切的做法。(3)认为改革与素质教育划等号。对素质教育的内涵是什么不清楚,因而把任何一项改革都贴上素质教育的标签,泛化和更加模糊了素质教育。(4)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否定现行教育,把素质教育当成“灵丹妙药”。现行教育虽存在不少弊端,但并不是说现行教育必须全面否定。事实上,现行教育仍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就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二者不是水火不相容的关系,而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因此,如果只看到二者对立的一面,而忽视统一的一面,就会曲解素质教育的本意。
  《光明日报》2005年10月12日
  

做高尚师德的实践者


  

林崇德


  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无论高校教师还是基础教育教师,师德要求的共性是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热爱学生、为人师表等。但是,高校教师和基础教育教师在师德要求上又有差异,如教授对象大都是年过18岁的成年人,而且工作内容更多涉及学术领域的问题,因此对高校教师而言,既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又要有扎实的学术功底,惟此才能成为合格的大学教师,承担起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
  一、崇尚学术,谨防玷污
  学术是非常崇高而神圣的事业。搞学术,必须遵循学术道德规范,玷污学术,学术失德,是大学教师的耻辱。
  讲学术道德首先要讲献身科技、服务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大学教师要以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培养国家栋梁为使命和责任。截至2005年暑假,我已带出6名博士后,53名博士,他们中已有31人晋升为教授,25人成为博士研究生导师。他们的突出特点,一是业务上过硬,有的成为特聘教授、优秀学术带头人、国外名牌大学教授。2004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的819位优秀专家中,有两名是我带的博士。我的学生北师大副校长董奇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心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二是具有综合素质,大多数学生既能做学者专家,又具有较强的行政管理能力,六分之一的学生已走上校级领导岗位。三是做出了突出业绩,他们不仅具有优秀的学术才能,有的还具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成为拥有亿万资产的企业家。从教育实践我体会到,高校教师必须将自己置身于科教兴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之中,以培养人才、繁荣学术、发展先进文化、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努力攀登科学高峰。
  其次,讲学术道德必须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治学的态度。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高校中开展得相当“火热”,于是有些学者和媒体就加以炒作,危言耸听地把心理不健康的大学生的比例定为20%,30%,50%,甚至于超过70%,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作为高校的心理学教授,我通过深入细致的调研,在媒体发表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路一定要走正”的谈话,指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是主流,纠正了在宣传方面的错误估计。作为教育部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专家委员会负责人,我积极参与了高校心理教育骨干教师10期的培训工作,为高等教育出版社主编了8本深受大学生欢迎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读本。与此同时,我也拒绝了近10家出版社邀请我主编那些能赚钱但内容千篇一律的、甚至于误人子弟的心理学教材。从中我体会到,高校教师必须坚持真理、探求真知,自觉维护学术尊严和学者的声誉。
  第三,讲学术道德,就应当在自己的科研与教学中有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凸显学术道德论理性和科学研究精神的关键。多年来,我曾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金的重点项目,创建了儿童青少年认知能力发展的系统框架,获得了24项省部级政府奖项,课题组成员先后在2000年和2004年5个国际学术会议上作报告;探索了认知能力发展脑电图变化的科学规律,获得了心理学界少有的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建构了思维认知的结构,其成果在国外发表后,产生了较大影响;首次且长期地在全国大面积地开展了中小学智能培养研究,有力地推动了基础教育改革,提高了教育质量,被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协评为“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并于1996年2月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从中我体会到高校教师只有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中发挥作用,才能显现自身价值。
  第四,讲学术道德,就要自觉地树立法制观念,不做任何学术道德失范的事。为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培养国家需要的优秀人才,我深感严于律己的重要性。律己就是讲求学术道德、遵纪守法、为人师表,在言谈举止、做人做事中体现良好师风。我是搞智力发展研究的,近年来深感师德的重要,我曾花一年多时间于2000年主编出版了近百万字的《师德通览》。我认为,作为一个学者,著书立说是工作的需要,但首先要成为高尚师德的实践者,做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淡泊名利,当前尤其要身体力行反对学术腐败。我与学生一起做研究,学术成果署名时,学生的名字往往排在前面。在我的论文著作中,十分重视原始资料,为了保证学术研究的真实性,我对调查研究的原始资料至少要保留5年;十分重视原始数据,不管是自己还是学生的科研数据我都要求坚持客观性,决不允许半点篡改和修正;我强调心理科学要重视原创性研究,树立“顶天立地”的科学研究理念,顶天者,指对国际学术界关注的某一问题有所突破;立地者,指立足于国情,积极面向社会实践。迄今为止,在我发表的160余篇研究报告、学术论文和16部专著中,都严格按有关规定将引用的别人的成果,清楚地加以标注。从中我体会到高校教师在学术研究中必须认真履行保护知识产权职责,尊重他人劳动和权益。
  最后,讲学术道德,就要保证学术评价的公平和公正。有人问我到底担任过多少个评委,我自己也回答不清,但我始终坚持无论参与哪种类型的学术评价组织,首先是为了发展中国的心理学科,例如,我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神经科学与心理科学组的评委,我刚进组的时候,心理学每年能够获得面上基金才10项,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每年增加到21至24项。又如,我是国务院学术委员会心理学科评议组成员,我和我们组的其他评委一起,承认心理学是一个小学科,应该在任期间积极使够条件的单位成为博士点和硕士点,为推动中国心理学的学科发展提供学科建设的重要平台。在参与各种推荐、评审、鉴定、答辩和评奖的活动中,我都坚持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从不滥用学术权力,做到对任何个人或单位都照章办事,是不是自己学生一个样,是不是熟人一个样,是不是事先打招呼一个样。
  二、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坚持清正廉洁,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而廉洁从教,则是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重要特征,是新形势下纯洁教师队伍,优化育人环境,提高教育界在社会中的声望的必然要求。为此我有三点感受:
  其一,讲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就要淡泊名利。这绝不是我们不要当一流专家,淡泊名利和当一流专家并不矛盾。在师范教育界,有句经典名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个大学教师不仅要身正有德,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和科研水平。由于北师大校风学风的熏陶,加之自己的勤奋,我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得到了学校和学术界充分肯定。但我始终认为一个师德高尚、淡泊名利的学者必须把自己置于团队之中。1985年5月,我协助恩师朱智贤教授创建了北师大发展心理研究所,并长期担任所长,经过近20年努力,研究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拥有一个团结奋进教师群体的研究机构,这个教师群体相互学习、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在名利面前互相谦让。1990年,这个群体被国务院学位学员会的专家评价为达到国际水平的博士点,从1999年起,先后被评为教育部首批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自然科学重点实验室、国家级重点学科。据记者统计,我指导的研究生在校期间平均发表的学术成果,在全国同类学科中,数量和质量都名列前茅。
  其二,讲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就要甘为人梯。1994年,佐治亚大学的一位教授邀请我携夫人去美国讲学,条件是提供往返机票和一笔相当可观的酬金。我表示感谢的同时提出希望把这笔经费用来资助我的博士生出国深造。那位美国教授临走时说了几句肺腑之言:“有孔夫子思想的中国老师,这样对待学生,我深为感动,我回国后必须办成此事,若办不成,也对不起这样的中国老师。”1986年以来,我积极创造条件,先后送16位研究生到美国深造,他们学成后,有15个学生按时回国,为国效力。有些人为此感到很奇怪,因为当时三分之二的留学生都滞留在国外,林某人的回收率为什么这么高。有人问我的学生为什么要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和科研条件?我的学生回答是“我们冲林老师而回来”。他们又问我,你有什么样的魅力能吸引住你的学生?我说: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我仅仅做了一点一个人民教师应做的感情投资。我常常对我的学生说:当我们打开美国心理学论著时,除了引用国际公认的瑞士皮亚杰的资料外,都是他们自己的成果;当我们翻开前苏联心理学书籍时,给人一种俄罗斯的民族自豪感;但如果再来看我们目前的研究成果,从设计到结果,几乎都是别国的东西,这样下去,何时才能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中国人口众多,心理科学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回国能为心理学的中国化发挥更大的作用。我把学术梯队建设视为我学术生命的延续。多年来我积极扶植年轻学者,自1998年起,先后推荐两位不到30岁的年轻人担任副所长。1999年,我58岁时,坚持辞去首批全国人文社会科学基地主任职务,力荐优秀青年学者担任。
  其三,讲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就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遵纪守法,努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潮,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严格要求学生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作为研究生导师,我从不接受在读研究生的任何礼品;作为大学教授,被邀请讲学和评审的机会不少,但我从不多收讲课费和评审费,不知多少次退还或寄回超标准的酬金,并从1995年起我主动上交讲课费和评审费的个人所得税;作为国务院学术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我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多次谢绝包括现金在内的谢礼。有一年冬天,下着大雪,一所学校的领导和同行带着礼物来看我。我说:“你们要给我送礼,就连门也不要进了。”我们在楼下的自行车棚里谈了半个多小时的学科建设,临别前,我嘱咐他们把带来的东西拿走,这样做似乎不通情理,但我认为,作为教师必须如此,对于学生来说只有上梁正下梁才能不歪。
  三、严慈相济,教书育人
  师德突出地表现在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敬业奉献,教书育人上。能够培养出国家的优秀人才,这是衡量师德的重要标准。在45年的从教生涯,我努力实践自己在师德上的追求,即培育出超越自己,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我努力实施“爱的教育”,即爱祖国、爱人民、爱教育、爱学生。爱的教育集中地体现在“师爱”上,师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是师德的灵魂,所以我把它称作为“师魂”。但师爱不同于父爱、母爱、情爱,它是一种严字当头、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教书育人,促进学生成才的感情基础。
  讲严慈相济,教书育人,首先就要教育学生成才先做人。我教书育人的理念是: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因为爱,必须严,严是为了爱。我对学生的“严”,首要的是“做人”,一流人才的基础是砥砺一流品性,因此我强调理想信念,艰苦奋斗,厚德载物的传统美德。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教育,既教书,又育人,全面关心学生进步,我曾亲自介绍11名研究生入党;在遵守学术道德和科学精神方面,我要求学生不能随意更改任何数据,更不能抄袭别人的成果;要求学生从具体小事做起,把做人与学业发展结合起来。每年的迎新会上,我坚持讲一个话题,即弘扬中华民族美德,要求学生讲诚实、讲良心、讲气节;我鼓励研究生积极承担社会工作,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品质,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有一个家在外地的博士生,2004年暑假结婚,结婚不到一个星期回到北京,我问他为什么这么快就回来,他说要参加中国心理学会主办的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其实离心理学大会召开还有一个多星期,对此我批评他,作为一个新婚的丈夫,结婚才七天,不该把妻子丢在老家,自己早早回来,事后他对别人说,我原认为自己结婚才七天就回到北京,为会议做准备能受到林老师的表扬,没有想到林老师却劈头盖脸地批评我。后来他妻子在电话里对我表示感谢,说老师这样教育她丈夫,相信他俩一定能恩恩爱爱,白头偕老。
  其次,讲严慈相济,既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又要教育他们立志成才。对待做学问的问题,我对研究生有严格要求。因为要为国家培养出优秀人才,严谨治学是前提。我从招生、入学、论文、答辩等各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要求,凡考我的博士生,我从逆向提出了“5不招”的标准,即考前没有任何成果的不招,面试时发现缺乏创造精神的不招,没有拼搏精神的不招,没有成就动机的不招,有才无德的不招。我所指导的研究生,都要过实践关,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积极地投入到全国3000多个教育实验点去,为基础教育改革贡献力量。在此基础上,我注意严格抓好知识、科研和论文3个环节。博士论文预答辩前,我通常要给学生改上5、6次,几次改下来,学生就知道了什么是规范,什么是严谨。有的学生的博士论文曾在我的要求下改了20多遍。其中有个学生对我说:“我是您最笨的学生”。我说:“不,你是我最认真、最刻苦的学生”。自1999年以来,我已有两位博士研究生获得了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当然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团队的作用,是学生奋斗的结果。博士论文直接表现博士培养质量,对于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我认为第一责任人是导师。导师对自己的研究生不能护短,必须严格把关。2005年我的3名博士生,一位因科研成果卓著提前半年进行了博士论文答辩,而另两位却因论文的质量不够,我要求他们推迟半年 或者一年再答辩。
  第三,讲严慈相济,教书育人,就要感情投资,处处关心学生。我常对学生说:“论年龄,我是你们的父辈,我在内心也把你们当我的孩子,有什么困难一定要告诉我。”对于学生们的各种问题,我都考虑得特别细致,而且,我不仅在他们求学期间给予关心,即使毕业后仍然“跟踪服务”,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我关心学生的“帽子”,为他们晋升职称而努力地创造条件;关心他们的位子,为他们职务升迁介绍情况,积极推荐;关心他们的房子,为解决留校学生的住房而四处奔波;关心他们的妻子(丈夫),为他们的配偶调动多方奔走,为他们恋爱婚姻劳心费神;关心他们的孩子,为解决学生子女的“午餐”问题去求助小学校长;关心他们的台子,即发展学科的平台,为各地学生所在单位的学科建设,特别是学术队伍建设而出谋划策……一位回国的学生曾深情地说我:“不是父亲胜似父亲”。我的一个在日本工作的博士说:“我每年要回国7、8次,因为我的根在中国,母校与恩师孕育这‘根’的土壤”。但我觉得,我仅仅做了一点教师应该做的事情。
  (《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第15·16期)
  
  

创造型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教学的不断深入,传统化教育正在向信息化教学方向转变。建立一支富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成为一名创造型教师,在信息时代的创新教育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创造型教师应具有以下能力。  
  具备善于吸取新知识、树立新观念的能力。人类社会进入新的世纪,知识成为新世纪经济发展的直接驱动力和关键要素,拥有新知识的人也必将成为未来社会的主人。教育的使命就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创造性教师应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具有接受新事物和面向新世界的敏感性,有着与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教育观念,懂得怎样吸取知识、怎样选择知识、怎样学习知识,并成为终身学习的先导。  
  具备善于运用新知识、探索新领域,使创新教育向更深层次发展的能力。教师在学生教育创新的过程中起引导和示范作用,既教育者能以自身的创新意识、思维以及能力等因素去感染、带动受教育者的创新力的形成和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起组织、引导作用,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激情和潜能,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传统教学的观念也只有在创新型教师的实施创新教育中逐渐过时、淡化。也只有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  
  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教师要在传授已知知识的同时,积极引导、指导学生进行求异性、发散性思维,指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去掌握知识、发现知识,去探索未知的科学真理,去创造、开拓崭新的学科领域。教师要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己任,在教学中指出该学科有待解决的问题,以给学生强烈的创新启迪,而不是去掩盖存在的问题,束缚住学生的思维。尤其要着力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聚合思维、批判思维上下工夫,努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具备善于创造新方法,总结新经验,从而使创新教育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能力。创新型教师不仅仅要把教师当作一种职业和事业来做,还要当作一门艺术,经常有意识地去了解和吸收各种有价值的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创造性地运用新方法,总结新经验,引导学生带着探索的精神,带着创造的思维,用敏感的眼光去发现世界。创造型教师从知识传播者转变为智力开发者,不能仅限于传授知识,应用积极乐观的眼光和态度来欣赏和预见学生的天性,坚信每个学生都是有待开发的创新者,着力挖掘学生的潜能,开发他们的智力,使得每个人都能分享到其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幸福。  
  教师在教学中又该如何树立观念起到作用呢?首先,要牢牢树立创新意识。不难看到,虽然我国的素质教育开展了多年,但教师依然充当了“钦差”,学生在升学考试的压力下依旧“扮演”着没有个性的“臣民”。孩子们的天真被压抑,在如山的作业之下,创新又何处谈起?为此,教师要把创造性地进行教育,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当成最起码的职责,并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创造型的教师。其次,要有培养创新信念学生的意识。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造力,这样才能认真地去了解每一个孩子,有针对性地去教育培育每个学生。让具有不同个性特征、不同发展类型的学生的创造能力能够自由发展,并让每个学生能够创造性地生活、学习和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创造“try”(尝试)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动”起来。第三,要在教育教学中营造创新的氛围,传统教学中有这样一种潜意识,学生应该听从教师,听话的是好学生;教师应该管住学生,不能管住学生的教师就不是好教师。而创造型教师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造性的工作,为学生提供一个宽容、愉快、向上的有利于创造的环境,并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促进他们创造意识的萌发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教师的职业是一个良知、本真的职业。教师不是真理的化身,没有绝对的权威。只有在自己的观念、情感、行为上体现对创造意识的重视,才能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具有一定探索价值的教育环境,进行有启发意义的科学的教育评估。 (《光明日报》2005年8月31日第6版)
  

正确评估应对大学生心理问题
王斯敏


  教育周刊: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是我国教育界一向关注的问题,在中央的明确规定下,各高校也纷纷建立了“心理咨询室”等专职机构。最近一些大学生因“心理问题”采取极端行为的报道时有出现,人们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到底如何?
  林崇德:的确,近年来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现象有所增多,必须引起全社会,尤其是学校和心理学界的重视。但是,有些危言耸听的数据和报道有害无益。我们需要的是科学地理解心理健康,并在此基础上多做实事,而不是营造一种使公众误解、使学生人人自危的舆论环境。
  这种认识误区的出现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对“心理不健康”的界定不科学。二是测量手段不科学,主要是用消极的量表来测定大学生心理状况。目前国内常用的一些量表,例如SCO-90量表等,都存在这个问题。三是当前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去年秋天,在教育部的领导下,我们成立心理健康课题组,制定了四个科学规范的心理测查量表,可以测定积极面,也可以测定消极面。用这个量表测试我国全国部属院校新入学的30多万大学生群体,测出心理不健康的数据很低,只有百分之几的比率。再联系我们日常教学中的观察和体验,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有两个主流:一是心理健康是主流;二是有些学生由于压力产生暂时的心理不适,要求咨询和辅导,“要求健康”是主流。不承认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是错误的,夸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比例也是不对的。
  教育周刊:学生主流是健康的,但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有贫困生失去生活勇气,有博士等“高知分子”不堪重负产生心理问题,一些大学新生的“不适应”问题等。这是否对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林崇德:对,要求我们“分流归类,具体指导”。我们不能把心理不健康的比例扩大化,但毕竟对于学生个体来说,每个生命都是百分之百,必须认真对待。目前大学生在不同情境、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是不同的。比如,就学习来说,一是无法承受学习压力;二是缺乏学习兴趣,导致厌学情绪;三是存在学习困难,没有找到良好的学习方法。人际关系方面情况更为复杂,一是亲子关系,二是师生关系,三是同伴关系,四是与异性的交往。最后还有自我方面的问题,如自我评价问题、自我体验问题、自制力问题等等。
  针对于此,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有的放矢,对不同需要的学生开展不同辅导。学校心理学家的作用是当好学生心理的保健医生,同时也要有“具体问题具体处理”的意识与能力,成为德育工作的辅助者、学生学习的辅导者、职业选择的指导者。
  还有一点要引起注意,现在社会上和部分学校中的确存在一种极不科学、极不严肃的思维逻辑:之所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因为许多学生心理不健康。这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误解。我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体说,心理健康教育有两种目标,其消极的目标是预防和治疗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仅针对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积极的、也是更重要的目标是促进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绝大多数是正常学生,我们要坚持正面教育,坚持预防、治疗和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促进全体学生心理健康、全面发展。
  教育周刊:我们也注意到,一些心理问题与个体所处的环境关系很大,我们又该怎样应对?
  林崇德:外界因素的影响的确不容忽视。当前经济转轨时期,社会上唯经济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冲击着大学生思想;重智轻德、分数至上的误区和“精英主义”情结压迫和挫伤着学生心灵;不当的家庭教育扩大了学生心理上的消极面;泥沙俱下的大众传媒内容又使学生的不健康意识潜滋暗长。这样的局面,要求大学生自身和社会各界来共同应对。
  高校是学习的场所,是教书育人的圣地,但现在的学校却日益向三个方向分化:“办教育的”忠实于教育本身;“办学校的”只管硬件不管软件;“开学店的”抛弃学术转向利润,商业气息太过浓重。后两者无疑会对大学生造成消极的心理影响。因此,学校是否坚持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是否注意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与环境?教师又是否安心于本职工作,不因商业行为而冲击到教学质量?这些都是值得高校警惕和反思的。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更应该首先坚守职业道德、以身作则,同时关注学校相关决策制定,向校方积极谏言、献计献策。
  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和教育要整体化,仅靠学校的呼吁和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广大家庭和社会各界也应投身其中,转变教育理念,净化舆论环境,减轻大学生们身上的压力。(《光明日报》2005年10月12日)
  

德国如何培养博士
马乃祥


  德国高校的学制是与中国不同的,他们的大学生要读六年,毕业水平相当于我们的硕士,所以得优或良两级评分的大学毕业生有教授接受就可直接转为博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不再听课,一切由指导老师安排,以科研为主,五年内必须完成论文,答辩通过就得博士学位,并离开学校。德国高校一个教研室正式任命的教师,基本上只有一到两位教授,不设助教和讲师,所以博士研究生五年内完全是教授的助手,什么工作都做。
  1990年底,我以联合培养博士生的中方指导教师身份在K城大学高压室工作,巧遇一个中国教育代表团来访,德方教授让我作陪。在参观完实验室座谈时,一位中国同行提出,想知道德方培养博士研究生的详细计划。德方教授回答:凡是为完成我教研室的教学和科研的有关工作,他们都应参加,都有机会参加,并应干好,他们不光是学习者,也是工作者,这五年的工作内容就是他走出校门后社会上要他去做的事。的确如此,他们除了承担大量类似我国的助教和讲师的教学工作(无讲课资格)外,主要是进行科研工作,不同的是教授很放手,他们展现自身能力的空间很大。这包括:独立出习题,批改习题,准备或指导实验等。协助教授指导课程作业和毕业论文,其内容即他的科研工作的一部分。搞科研时,从查资料写综述开始,然后是建立试验台或编制软件,组织大学生们参加工作,进行结果分析到完成论文和多次发表论文内容。他们也随教授出席全国性重大项目的课题申请会、阶段性汇报会、成果鉴定会等,还出席国内、国际专业学术会议等。走完这五年的工作过程,的确已锻炼成为一名有独立开创能力的科技工作者了。不仅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还具有实施新技术的组织和管理能力。例如:K城高压室主任A.Schwab教授是不吃中午饭的,来访问的各国学者的招待也全落在这些博士生身上了,那天招待中国客人也不例外。还有遇上每年一次的对社会开放日,接待大批中学生和居民,主办国内、国际大型会议等,这些都不可能预先订在研究生培养计划中。据我所知,他们师生间还是有工作计划的,那就是以科研课题进程而定,论文选题和外界承担课题有关,和社会要求有关,但不应仅仅局限于专业的知识范围。1982年,当我回国带研究生时,发现有的研究生借东西,竟不知如何开借条。我要求他们多做些实验室的具体工作,就有人说是“占用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对研究生的培养局限于书本知识或实验技巧的训练,这是远远不够的。然而,要实行“实干中培养”,必然要从认识上和制度上来个改变,即使环境改变了,也还有一个指导老师的素质问题。
  德国的工科教授是从社会上该专业生产企业中挑选出来的最优秀的人才,他们在获得博士学位后,还要在企业中参与生产实践10年以上,年龄一般在45岁上下,这就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他们转到高校工作,最主要的一点是把当前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带回学校,从而把它们提高到理论上分析,并提到从基础上突破技术难关的日程上来,这既可以为研究生确定有开创性的课题,也不愁得不到经济资助——因为都是企业求之不得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可以说,新教授总是为原专业带来一股新鲜的空气,一股推动技术进步的动力。五年后,新教授指导下的博士生陆续进入社会,又推动了这一领域生产技术的不断更新。教授的工作从45岁到60岁,他的技术优势至少有10年的延续,全社会多个类同教学单位的组合,保证了整个社会在这一生产领域一直保持在先进的水平线上。这恐怕也就是德国科技在世界上处于先进地位的原因吧。 (《文汇报》2005年2月21日)
  

戒“漂”
蔡朝阳


  漂,与其说是一个动词,不如说是一种状态。我们常说的浮躁、浮华等等恶习,一大显著特征就是“漂”。
  现在,作风漂浮在一些同志身上比较严重。或漂在腿上,到处凑热闹、赶场子、出风头,人没停摆,车没停开,事没停干,看似忙忙碌碌,实则忙而无功。或漂在嘴上,坐而论道,夸夸其谈,说起来惊天动地,做起来毛毛细雨,动口不动手。或漂在脑上,热衷于新提法、新名词、新口号,略知皮毛,浅尝辄止。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这些“打漂漂”的现象具有欺骗性。“腿漂”者勤于出镜,热衷应酬,似乎“工作很忙”;“嘴漂”者引经据典,滔滔不绝,似乎“理论水平高”;“脑漂”者善赶风潮,刻意标新,似乎“善于创新”。其实,其中不少是假象。漂浮之风犹如墙上芦苇、空中柳絮、水底之月。更大的害处是,党的优良作风在“走过场”中被消磨,大好机遇在空谈中溜走,工作在花架子里落空。
  漂浮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人认为,实干不如讨巧,所以不愿去做那些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而专门干那些可以显山露水的工作。有人认为,能干不如能说,工作还没干,就找秀才写文章,又是经验又是体会,年年都有新规划、新套套,就是没有实际行动。有的人认为会干不如会跑,跑上级机关,和领导套近乎,感情投资、笼络人心,只要领导说好,不管工作实效。更为严重的是,漂浮一旦成风,使人们感到实干无益,漂浮有用,竞相效仿。可以说,这正是人人反感漂浮而又很难戒除漂浮的深层原因。
  实干业兴,漂浮败事。共产党人是最讲真抓实干、最反对华而不实的。话当实说,事要实办,效求实绩,绝不能只是做做样子,喊喊口号,开开会议,走走过场。咋咋呼呼干不了工作,飘飘荡荡成不了事业。“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坐而不行,行而不决,再好的政策也只能是一纸空文。要让大家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工作是一件件来落实的,事情是一桩桩来处理的,问题是一个个来解决的。漂浮之风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是十分有害的。
  戒除漂浮之风,应该努力创建抑漂浮、扬实干的工作机制,鼓励干部多干群众急需的事,多干群众受益的事,多干打基础的事,多干长远起作用的事。现在有一种不好的倾向,就是漂浮者往往惹眼、受益、得利,而实干家常常被埋没、被忽视。因此,评价一个干部,不是看他说什么,而要看他做什么;衡量一项工作,不是看采取了什么形式,而要看取得的实际效果,看他在百姓心中的口碑。真正让实干家名至实归,让漂浮者讨不到好处。
  让我们多点务实、少点虚夸;多点实干、少点空谈;多点扎实、少点浮躁。诚如是,我们的各项工作一定会大有起色,我们的各项事业一定会大有发展。《人民日报》2004年11月19日第四版

上一条:《学习参考》2005年第9期(总第41期)
下一条:《学习参考》2005年第7期(总第39期)

《学习参考》2005年第8期(总第40期)
发布时间:2005-10-25 14:30:18来源:点击:我要评论:

  

目录


  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机制
  素质教育问答
  做高尚师德的实践者
  创造型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
  正确评估应对大学生心理问题
  德国如何培养博士
  戒“漂”
  

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机制
叶芃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黄金期”和“矛盾凸显期”,不断增多的热点难点问题难免会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坚持教育主体性原则。教育是育人,因此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大学生作为能动的、自主的、独立的个体,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自身价值和思想感情;其次要以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目标,通过说服教育、示范引导与提供服务,倡导师生相互尊重、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启发引导其内在的思想政治需求,培育他们的主体意识、自主能力、创造才能等主体属性;最后要注意把握好大学生个体内在价值发展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在实现自身价值时注意与社会价值相统一。
  树立和谐教育的目标。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说:“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用和谐的方法培养人、培养和谐的人,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创新。和谐的人要靠和谐的教育来培养,和谐的教育是指教育的各个构成要素相互协调、有机统一。思想政治教育要把受教育者置于客观环境中,在受教育者所依赖的学校、社会和家庭三大外部环境上形成合力。高校决策者要用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目标凝聚广大师生,实现学校内部管理和周边环境和谐,学校内部硬件建设和软件管理和谐,传统的教育方法与现代教育手段的革新和谐,教育内容即“五育”和谐,为学生创造一个公平公正、互信互爱、谅解与宽容的和谐校园,激发学生追求正义,探索真知。
  和谐的工作体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是建立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保证。建立和谐的工作体系需要实现基础性和谐和匹配性和谐。基础性和谐重点要解决德育首位的问题。把德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立足德育工作的实际,高起点、全方位地构建起政府、高校、家庭、社会高度统一、协调的德育网络,建立健全全社会大力支持、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切实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匹配性和谐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三大主体之间合力匹配以及教育方法、教育形式的匹配,实现教育目标和谐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和谐规划的五大课程体系,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开展国史、国情和世界形势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着客观存在的认知规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遵循这一规律,重点要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建设,保证教材的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二是切实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努力贴近学生实际,提供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案例式、实践式等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提高教师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要有深厚的理论素养、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四是加强领导,为课程建设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为提高教师素质创造良好的条件。
  目前大学生中的贫困生、心理障碍学生和就业困难学生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帮助。需要建立为广大学生办实事、办好事的长效服务机制。第一,贫困生资助机制。要在“奖、贷、助、补、减”资助体系中,重点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机制,进一步拓展资助形式,发挥资助育人功能,在关心人、帮助人的同时,更要教育人、引导人。第二,心理和谐教育机制。心理和谐是人自身和谐的主要内容。学校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建立学生心理和谐教育机制,建设心理咨询中心,开设心理健康课程,通过心理健康知识宣讲、测试普查、咨询等形式,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因生活、学习、情感等发生的问题,促使个体心理品质健康、均衡、调和、发展。第三,毕业生就业指导机制。成立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开设就业指导课,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拓展学生的就业渠道,开展创业活动和职业生涯设计,将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贯穿大学四年学习的各个环节。
  实践育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型育人方式。学生有组织或自发地运用课堂上获得的理论知识和间接经验,开展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密切相关的各种应用性、综合性、导向性的实践活动,通过参加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通过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的社会实践,让学生感受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况,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科技创新和发明创造,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创新能力;通过举办艺术节、学术研讨、知识讲座、读书活动、演讲、影视评论、业余党校等形式,辅之以公益劳动、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勤工助学、挂职锻炼等各种社会实践,使他们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化对自身潜能的认识,在自我教育中锤炼成为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才。从现实情况看,实践育人需要重视教师和管理人员的主体保障作用,加强对学生组织、团体的指导,健全以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为核心评价体系,建立起由校党委统一领导,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参与、齐抓共管的组织保障体系。
  (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学博士,《光明日报》2005年5月26日第八版)
  

素质教育问答


  什么是素质?什么是素质教育?
  素质是指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 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
  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三要义是什么?
  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第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人与人之间差异性是普遍的,绝对的,每个人都有与他人不同的个性特点。所以,要面向全体学生,唯一的办法是因材施教,不因材施教就不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这就要求在教学组织中把分班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个别对待的原则。实施因材施教的方法,目的是为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什么?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改革教育评价制度和人事制度。
  教育评价是检验教育过程当中教育方针是否得到贯彻、教育目标是否得到实现的手段,可以说是教育实践的指挥棒。没有有效的、科学的教育评价制度,就很难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也就很难客观公正地评价教育事业的社会效益。考试是评价手段之一,并不是评价工作的全部。除了升学考试制度的改革之外,要按国家教委下发的《普通中小学督导评估工作指导纲要》要求,尽快地建立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对学生素质进行全面评价,从办学方向、管理体制和领导班子、教师管理、教育教学工作、行政工作及办学条件等方面对学校进行综合评价,从教书育人方面对教师进行全面评价的指标体系,推进素质教育目标的落实。
  人事制度方面,“学历社会、学历主义”影响较大,反映在人事制度上是重学历轻能力,重资历轻学力,重理论轻实践,重文凭轻奉献。这种人事制度问题是助长社会上对文凭、学历盲目追求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解决教育问题也关系到人事制度方面的改革。
  当前对素质教育有哪些误解?
  由于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不够,因而在认识上产生了偏差,进而导致行为上的偏差。例如:(1)认为搞音体美活动,开设兴趣班就是实施素质教育。(2)认为素质教育不需要考试。考试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一种常用手段,实施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而是要纠正以分数代替一切的做法。(3)认为改革与素质教育划等号。对素质教育的内涵是什么不清楚,因而把任何一项改革都贴上素质教育的标签,泛化和更加模糊了素质教育。(4)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否定现行教育,把素质教育当成“灵丹妙药”。现行教育虽存在不少弊端,但并不是说现行教育必须全面否定。事实上,现行教育仍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就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二者不是水火不相容的关系,而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因此,如果只看到二者对立的一面,而忽视统一的一面,就会曲解素质教育的本意。
  《光明日报》2005年10月12日
  

做高尚师德的实践者


  

林崇德


  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无论高校教师还是基础教育教师,师德要求的共性是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热爱学生、为人师表等。但是,高校教师和基础教育教师在师德要求上又有差异,如教授对象大都是年过18岁的成年人,而且工作内容更多涉及学术领域的问题,因此对高校教师而言,既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又要有扎实的学术功底,惟此才能成为合格的大学教师,承担起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
  一、崇尚学术,谨防玷污
  学术是非常崇高而神圣的事业。搞学术,必须遵循学术道德规范,玷污学术,学术失德,是大学教师的耻辱。
  讲学术道德首先要讲献身科技、服务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大学教师要以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培养国家栋梁为使命和责任。截至2005年暑假,我已带出6名博士后,53名博士,他们中已有31人晋升为教授,25人成为博士研究生导师。他们的突出特点,一是业务上过硬,有的成为特聘教授、优秀学术带头人、国外名牌大学教授。2004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的819位优秀专家中,有两名是我带的博士。我的学生北师大副校长董奇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心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二是具有综合素质,大多数学生既能做学者专家,又具有较强的行政管理能力,六分之一的学生已走上校级领导岗位。三是做出了突出业绩,他们不仅具有优秀的学术才能,有的还具有创造财富的能力,成为拥有亿万资产的企业家。从教育实践我体会到,高校教师必须将自己置身于科教兴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之中,以培养人才、繁荣学术、发展先进文化、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努力攀登科学高峰。
  其次,讲学术道德必须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治学的态度。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高校中开展得相当“火热”,于是有些学者和媒体就加以炒作,危言耸听地把心理不健康的大学生的比例定为20%,30%,50%,甚至于超过70%,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作为高校的心理学教授,我通过深入细致的调研,在媒体发表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路一定要走正”的谈话,指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是主流,纠正了在宣传方面的错误估计。作为教育部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专家委员会负责人,我积极参与了高校心理教育骨干教师10期的培训工作,为高等教育出版社主编了8本深受大学生欢迎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读本。与此同时,我也拒绝了近10家出版社邀请我主编那些能赚钱但内容千篇一律的、甚至于误人子弟的心理学教材。从中我体会到,高校教师必须坚持真理、探求真知,自觉维护学术尊严和学者的声誉。
  第三,讲学术道德,就应当在自己的科研与教学中有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凸显学术道德论理性和科学研究精神的关键。多年来,我曾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金的重点项目,创建了儿童青少年认知能力发展的系统框架,获得了24项省部级政府奖项,课题组成员先后在2000年和2004年5个国际学术会议上作报告;探索了认知能力发展脑电图变化的科学规律,获得了心理学界少有的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建构了思维认知的结构,其成果在国外发表后,产生了较大影响;首次且长期地在全国大面积地开展了中小学智能培养研究,有力地推动了基础教育改革,提高了教育质量,被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协评为“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并于1996年2月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从中我体会到高校教师只有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中发挥作用,才能显现自身价值。
  第四,讲学术道德,就要自觉地树立法制观念,不做任何学术道德失范的事。为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培养国家需要的优秀人才,我深感严于律己的重要性。律己就是讲求学术道德、遵纪守法、为人师表,在言谈举止、做人做事中体现良好师风。我是搞智力发展研究的,近年来深感师德的重要,我曾花一年多时间于2000年主编出版了近百万字的《师德通览》。我认为,作为一个学者,著书立说是工作的需要,但首先要成为高尚师德的实践者,做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淡泊名利,当前尤其要身体力行反对学术腐败。我与学生一起做研究,学术成果署名时,学生的名字往往排在前面。在我的论文著作中,十分重视原始资料,为了保证学术研究的真实性,我对调查研究的原始资料至少要保留5年;十分重视原始数据,不管是自己还是学生的科研数据我都要求坚持客观性,决不允许半点篡改和修正;我强调心理科学要重视原创性研究,树立“顶天立地”的科学研究理念,顶天者,指对国际学术界关注的某一问题有所突破;立地者,指立足于国情,积极面向社会实践。迄今为止,在我发表的160余篇研究报告、学术论文和16部专著中,都严格按有关规定将引用的别人的成果,清楚地加以标注。从中我体会到高校教师在学术研究中必须认真履行保护知识产权职责,尊重他人劳动和权益。
  最后,讲学术道德,就要保证学术评价的公平和公正。有人问我到底担任过多少个评委,我自己也回答不清,但我始终坚持无论参与哪种类型的学术评价组织,首先是为了发展中国的心理学科,例如,我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神经科学与心理科学组的评委,我刚进组的时候,心理学每年能够获得面上基金才10项,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在每年增加到21至24项。又如,我是国务院学术委员会心理学科评议组成员,我和我们组的其他评委一起,承认心理学是一个小学科,应该在任期间积极使够条件的单位成为博士点和硕士点,为推动中国心理学的学科发展提供学科建设的重要平台。在参与各种推荐、评审、鉴定、答辩和评奖的活动中,我都坚持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从不滥用学术权力,做到对任何个人或单位都照章办事,是不是自己学生一个样,是不是熟人一个样,是不是事先打招呼一个样。
  二、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坚持清正廉洁,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而廉洁从教,则是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重要特征,是新形势下纯洁教师队伍,优化育人环境,提高教育界在社会中的声望的必然要求。为此我有三点感受:
  其一,讲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就要淡泊名利。这绝不是我们不要当一流专家,淡泊名利和当一流专家并不矛盾。在师范教育界,有句经典名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个大学教师不仅要身正有德,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和科研水平。由于北师大校风学风的熏陶,加之自己的勤奋,我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得到了学校和学术界充分肯定。但我始终认为一个师德高尚、淡泊名利的学者必须把自己置于团队之中。1985年5月,我协助恩师朱智贤教授创建了北师大发展心理研究所,并长期担任所长,经过近20年努力,研究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拥有一个团结奋进教师群体的研究机构,这个教师群体相互学习、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在名利面前互相谦让。1990年,这个群体被国务院学位学员会的专家评价为达到国际水平的博士点,从1999年起,先后被评为教育部首批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自然科学重点实验室、国家级重点学科。据记者统计,我指导的研究生在校期间平均发表的学术成果,在全国同类学科中,数量和质量都名列前茅。
  其二,讲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就要甘为人梯。1994年,佐治亚大学的一位教授邀请我携夫人去美国讲学,条件是提供往返机票和一笔相当可观的酬金。我表示感谢的同时提出希望把这笔经费用来资助我的博士生出国深造。那位美国教授临走时说了几句肺腑之言:“有孔夫子思想的中国老师,这样对待学生,我深为感动,我回国后必须办成此事,若办不成,也对不起这样的中国老师。”1986年以来,我积极创造条件,先后送16位研究生到美国深造,他们学成后,有15个学生按时回国,为国效力。有些人为此感到很奇怪,因为当时三分之二的留学生都滞留在国外,林某人的回收率为什么这么高。有人问我的学生为什么要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和科研条件?我的学生回答是“我们冲林老师而回来”。他们又问我,你有什么样的魅力能吸引住你的学生?我说: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我仅仅做了一点一个人民教师应做的感情投资。我常常对我的学生说:当我们打开美国心理学论著时,除了引用国际公认的瑞士皮亚杰的资料外,都是他们自己的成果;当我们翻开前苏联心理学书籍时,给人一种俄罗斯的民族自豪感;但如果再来看我们目前的研究成果,从设计到结果,几乎都是别国的东西,这样下去,何时才能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中国人口众多,心理科学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回国能为心理学的中国化发挥更大的作用。我把学术梯队建设视为我学术生命的延续。多年来我积极扶植年轻学者,自1998年起,先后推荐两位不到30岁的年轻人担任副所长。1999年,我58岁时,坚持辞去首批全国人文社会科学基地主任职务,力荐优秀青年学者担任。
  其三,讲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就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遵纪守法,努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潮,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严格要求学生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作为研究生导师,我从不接受在读研究生的任何礼品;作为大学教授,被邀请讲学和评审的机会不少,但我从不多收讲课费和评审费,不知多少次退还或寄回超标准的酬金,并从1995年起我主动上交讲课费和评审费的个人所得税;作为国务院学术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我严格遵守有关规定,多次谢绝包括现金在内的谢礼。有一年冬天,下着大雪,一所学校的领导和同行带着礼物来看我。我说:“你们要给我送礼,就连门也不要进了。”我们在楼下的自行车棚里谈了半个多小时的学科建设,临别前,我嘱咐他们把带来的东西拿走,这样做似乎不通情理,但我认为,作为教师必须如此,对于学生来说只有上梁正下梁才能不歪。
  三、严慈相济,教书育人
  师德突出地表现在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敬业奉献,教书育人上。能够培养出国家的优秀人才,这是衡量师德的重要标准。在45年的从教生涯,我努力实践自己在师德上的追求,即培育出超越自己,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我努力实施“爱的教育”,即爱祖国、爱人民、爱教育、爱学生。爱的教育集中地体现在“师爱”上,师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是师德的灵魂,所以我把它称作为“师魂”。但师爱不同于父爱、母爱、情爱,它是一种严字当头、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教书育人,促进学生成才的感情基础。
  讲严慈相济,教书育人,首先就要教育学生成才先做人。我教书育人的理念是: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因为爱,必须严,严是为了爱。我对学生的“严”,首要的是“做人”,一流人才的基础是砥砺一流品性,因此我强调理想信念,艰苦奋斗,厚德载物的传统美德。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教育,既教书,又育人,全面关心学生进步,我曾亲自介绍11名研究生入党;在遵守学术道德和科学精神方面,我要求学生不能随意更改任何数据,更不能抄袭别人的成果;要求学生从具体小事做起,把做人与学业发展结合起来。每年的迎新会上,我坚持讲一个话题,即弘扬中华民族美德,要求学生讲诚实、讲良心、讲气节;我鼓励研究生积极承担社会工作,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品质,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有一个家在外地的博士生,2004年暑假结婚,结婚不到一个星期回到北京,我问他为什么这么快就回来,他说要参加中国心理学会主办的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其实离心理学大会召开还有一个多星期,对此我批评他,作为一个新婚的丈夫,结婚才七天,不该把妻子丢在老家,自己早早回来,事后他对别人说,我原认为自己结婚才七天就回到北京,为会议做准备能受到林老师的表扬,没有想到林老师却劈头盖脸地批评我。后来他妻子在电话里对我表示感谢,说老师这样教育她丈夫,相信他俩一定能恩恩爱爱,白头偕老。
  其次,讲严慈相济,既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又要教育他们立志成才。对待做学问的问题,我对研究生有严格要求。因为要为国家培养出优秀人才,严谨治学是前提。我从招生、入学、论文、答辩等各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要求,凡考我的博士生,我从逆向提出了“5不招”的标准,即考前没有任何成果的不招,面试时发现缺乏创造精神的不招,没有拼搏精神的不招,没有成就动机的不招,有才无德的不招。我所指导的研究生,都要过实践关,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积极地投入到全国3000多个教育实验点去,为基础教育改革贡献力量。在此基础上,我注意严格抓好知识、科研和论文3个环节。博士论文预答辩前,我通常要给学生改上5、6次,几次改下来,学生就知道了什么是规范,什么是严谨。有的学生的博士论文曾在我的要求下改了20多遍。其中有个学生对我说:“我是您最笨的学生”。我说:“不,你是我最认真、最刻苦的学生”。自1999年以来,我已有两位博士研究生获得了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当然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团队的作用,是学生奋斗的结果。博士论文直接表现博士培养质量,对于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我认为第一责任人是导师。导师对自己的研究生不能护短,必须严格把关。2005年我的3名博士生,一位因科研成果卓著提前半年进行了博士论文答辩,而另两位却因论文的质量不够,我要求他们推迟半年 或者一年再答辩。
  第三,讲严慈相济,教书育人,就要感情投资,处处关心学生。我常对学生说:“论年龄,我是你们的父辈,我在内心也把你们当我的孩子,有什么困难一定要告诉我。”对于学生们的各种问题,我都考虑得特别细致,而且,我不仅在他们求学期间给予关心,即使毕业后仍然“跟踪服务”,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我关心学生的“帽子”,为他们晋升职称而努力地创造条件;关心他们的位子,为他们职务升迁介绍情况,积极推荐;关心他们的房子,为解决留校学生的住房而四处奔波;关心他们的妻子(丈夫),为他们的配偶调动多方奔走,为他们恋爱婚姻劳心费神;关心他们的孩子,为解决学生子女的“午餐”问题去求助小学校长;关心他们的台子,即发展学科的平台,为各地学生所在单位的学科建设,特别是学术队伍建设而出谋划策……一位回国的学生曾深情地说我:“不是父亲胜似父亲”。我的一个在日本工作的博士说:“我每年要回国7、8次,因为我的根在中国,母校与恩师孕育这‘根’的土壤”。但我觉得,我仅仅做了一点教师应该做的事情。
  (《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第15·16期)
  
  

创造型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教学的不断深入,传统化教育正在向信息化教学方向转变。建立一支富有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成为一名创造型教师,在信息时代的创新教育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创造型教师应具有以下能力。  
  具备善于吸取新知识、树立新观念的能力。人类社会进入新的世纪,知识成为新世纪经济发展的直接驱动力和关键要素,拥有新知识的人也必将成为未来社会的主人。教育的使命就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创造性教师应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具有接受新事物和面向新世界的敏感性,有着与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相适应的教育观念,懂得怎样吸取知识、怎样选择知识、怎样学习知识,并成为终身学习的先导。  
  具备善于运用新知识、探索新领域,使创新教育向更深层次发展的能力。教师在学生教育创新的过程中起引导和示范作用,既教育者能以自身的创新意识、思维以及能力等因素去感染、带动受教育者的创新力的形成和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起组织、引导作用,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激情和潜能,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传统教学的观念也只有在创新型教师的实施创新教育中逐渐过时、淡化。也只有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  
  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教师要在传授已知知识的同时,积极引导、指导学生进行求异性、发散性思维,指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去掌握知识、发现知识,去探索未知的科学真理,去创造、开拓崭新的学科领域。教师要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己任,在教学中指出该学科有待解决的问题,以给学生强烈的创新启迪,而不是去掩盖存在的问题,束缚住学生的思维。尤其要着力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聚合思维、批判思维上下工夫,努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具备善于创造新方法,总结新经验,从而使创新教育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能力。创新型教师不仅仅要把教师当作一种职业和事业来做,还要当作一门艺术,经常有意识地去了解和吸收各种有价值的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创造性地运用新方法,总结新经验,引导学生带着探索的精神,带着创造的思维,用敏感的眼光去发现世界。创造型教师从知识传播者转变为智力开发者,不能仅限于传授知识,应用积极乐观的眼光和态度来欣赏和预见学生的天性,坚信每个学生都是有待开发的创新者,着力挖掘学生的潜能,开发他们的智力,使得每个人都能分享到其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幸福。  
  教师在教学中又该如何树立观念起到作用呢?首先,要牢牢树立创新意识。不难看到,虽然我国的素质教育开展了多年,但教师依然充当了“钦差”,学生在升学考试的压力下依旧“扮演”着没有个性的“臣民”。孩子们的天真被压抑,在如山的作业之下,创新又何处谈起?为此,教师要把创造性地进行教育,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当成最起码的职责,并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创造型的教师。其次,要有培养创新信念学生的意识。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造力,这样才能认真地去了解每一个孩子,有针对性地去教育培育每个学生。让具有不同个性特征、不同发展类型的学生的创造能力能够自由发展,并让每个学生能够创造性地生活、学习和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创造“try”(尝试)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动”起来。第三,要在教育教学中营造创新的氛围,传统教学中有这样一种潜意识,学生应该听从教师,听话的是好学生;教师应该管住学生,不能管住学生的教师就不是好教师。而创造型教师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造性的工作,为学生提供一个宽容、愉快、向上的有利于创造的环境,并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促进他们创造意识的萌发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教师的职业是一个良知、本真的职业。教师不是真理的化身,没有绝对的权威。只有在自己的观念、情感、行为上体现对创造意识的重视,才能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具有一定探索价值的教育环境,进行有启发意义的科学的教育评估。 (《光明日报》2005年8月31日第6版)
  

正确评估应对大学生心理问题
王斯敏


  教育周刊: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是我国教育界一向关注的问题,在中央的明确规定下,各高校也纷纷建立了“心理咨询室”等专职机构。最近一些大学生因“心理问题”采取极端行为的报道时有出现,人们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到底如何?
  林崇德:的确,近年来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现象有所增多,必须引起全社会,尤其是学校和心理学界的重视。但是,有些危言耸听的数据和报道有害无益。我们需要的是科学地理解心理健康,并在此基础上多做实事,而不是营造一种使公众误解、使学生人人自危的舆论环境。
  这种认识误区的出现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对“心理不健康”的界定不科学。二是测量手段不科学,主要是用消极的量表来测定大学生心理状况。目前国内常用的一些量表,例如SCO-90量表等,都存在这个问题。三是当前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去年秋天,在教育部的领导下,我们成立心理健康课题组,制定了四个科学规范的心理测查量表,可以测定积极面,也可以测定消极面。用这个量表测试我国全国部属院校新入学的30多万大学生群体,测出心理不健康的数据很低,只有百分之几的比率。再联系我们日常教学中的观察和体验,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有两个主流:一是心理健康是主流;二是有些学生由于压力产生暂时的心理不适,要求咨询和辅导,“要求健康”是主流。不承认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是错误的,夸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比例也是不对的。
  教育周刊:学生主流是健康的,但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有贫困生失去生活勇气,有博士等“高知分子”不堪重负产生心理问题,一些大学新生的“不适应”问题等。这是否对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林崇德:对,要求我们“分流归类,具体指导”。我们不能把心理不健康的比例扩大化,但毕竟对于学生个体来说,每个生命都是百分之百,必须认真对待。目前大学生在不同情境、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是不同的。比如,就学习来说,一是无法承受学习压力;二是缺乏学习兴趣,导致厌学情绪;三是存在学习困难,没有找到良好的学习方法。人际关系方面情况更为复杂,一是亲子关系,二是师生关系,三是同伴关系,四是与异性的交往。最后还有自我方面的问题,如自我评价问题、自我体验问题、自制力问题等等。
  针对于此,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有的放矢,对不同需要的学生开展不同辅导。学校心理学家的作用是当好学生心理的保健医生,同时也要有“具体问题具体处理”的意识与能力,成为德育工作的辅助者、学生学习的辅导者、职业选择的指导者。
  还有一点要引起注意,现在社会上和部分学校中的确存在一种极不科学、极不严肃的思维逻辑:之所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因为许多学生心理不健康。这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误解。我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体说,心理健康教育有两种目标,其消极的目标是预防和治疗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仅针对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积极的、也是更重要的目标是促进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绝大多数是正常学生,我们要坚持正面教育,坚持预防、治疗和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促进全体学生心理健康、全面发展。
  教育周刊:我们也注意到,一些心理问题与个体所处的环境关系很大,我们又该怎样应对?
  林崇德:外界因素的影响的确不容忽视。当前经济转轨时期,社会上唯经济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冲击着大学生思想;重智轻德、分数至上的误区和“精英主义”情结压迫和挫伤着学生心灵;不当的家庭教育扩大了学生心理上的消极面;泥沙俱下的大众传媒内容又使学生的不健康意识潜滋暗长。这样的局面,要求大学生自身和社会各界来共同应对。
  高校是学习的场所,是教书育人的圣地,但现在的学校却日益向三个方向分化:“办教育的”忠实于教育本身;“办学校的”只管硬件不管软件;“开学店的”抛弃学术转向利润,商业气息太过浓重。后两者无疑会对大学生造成消极的心理影响。因此,学校是否坚持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是否注意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与环境?教师又是否安心于本职工作,不因商业行为而冲击到教学质量?这些都是值得高校警惕和反思的。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更应该首先坚守职业道德、以身作则,同时关注学校相关决策制定,向校方积极谏言、献计献策。
  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和教育要整体化,仅靠学校的呼吁和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广大家庭和社会各界也应投身其中,转变教育理念,净化舆论环境,减轻大学生们身上的压力。(《光明日报》2005年10月12日)
  

德国如何培养博士
马乃祥


  德国高校的学制是与中国不同的,他们的大学生要读六年,毕业水平相当于我们的硕士,所以得优或良两级评分的大学毕业生有教授接受就可直接转为博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不再听课,一切由指导老师安排,以科研为主,五年内必须完成论文,答辩通过就得博士学位,并离开学校。德国高校一个教研室正式任命的教师,基本上只有一到两位教授,不设助教和讲师,所以博士研究生五年内完全是教授的助手,什么工作都做。
  1990年底,我以联合培养博士生的中方指导教师身份在K城大学高压室工作,巧遇一个中国教育代表团来访,德方教授让我作陪。在参观完实验室座谈时,一位中国同行提出,想知道德方培养博士研究生的详细计划。德方教授回答:凡是为完成我教研室的教学和科研的有关工作,他们都应参加,都有机会参加,并应干好,他们不光是学习者,也是工作者,这五年的工作内容就是他走出校门后社会上要他去做的事。的确如此,他们除了承担大量类似我国的助教和讲师的教学工作(无讲课资格)外,主要是进行科研工作,不同的是教授很放手,他们展现自身能力的空间很大。这包括:独立出习题,批改习题,准备或指导实验等。协助教授指导课程作业和毕业论文,其内容即他的科研工作的一部分。搞科研时,从查资料写综述开始,然后是建立试验台或编制软件,组织大学生们参加工作,进行结果分析到完成论文和多次发表论文内容。他们也随教授出席全国性重大项目的课题申请会、阶段性汇报会、成果鉴定会等,还出席国内、国际专业学术会议等。走完这五年的工作过程,的确已锻炼成为一名有独立开创能力的科技工作者了。不仅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还具有实施新技术的组织和管理能力。例如:K城高压室主任A.Schwab教授是不吃中午饭的,来访问的各国学者的招待也全落在这些博士生身上了,那天招待中国客人也不例外。还有遇上每年一次的对社会开放日,接待大批中学生和居民,主办国内、国际大型会议等,这些都不可能预先订在研究生培养计划中。据我所知,他们师生间还是有工作计划的,那就是以科研课题进程而定,论文选题和外界承担课题有关,和社会要求有关,但不应仅仅局限于专业的知识范围。1982年,当我回国带研究生时,发现有的研究生借东西,竟不知如何开借条。我要求他们多做些实验室的具体工作,就有人说是“占用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对研究生的培养局限于书本知识或实验技巧的训练,这是远远不够的。然而,要实行“实干中培养”,必然要从认识上和制度上来个改变,即使环境改变了,也还有一个指导老师的素质问题。
  德国的工科教授是从社会上该专业生产企业中挑选出来的最优秀的人才,他们在获得博士学位后,还要在企业中参与生产实践10年以上,年龄一般在45岁上下,这就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他们转到高校工作,最主要的一点是把当前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带回学校,从而把它们提高到理论上分析,并提到从基础上突破技术难关的日程上来,这既可以为研究生确定有开创性的课题,也不愁得不到经济资助——因为都是企业求之不得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可以说,新教授总是为原专业带来一股新鲜的空气,一股推动技术进步的动力。五年后,新教授指导下的博士生陆续进入社会,又推动了这一领域生产技术的不断更新。教授的工作从45岁到60岁,他的技术优势至少有10年的延续,全社会多个类同教学单位的组合,保证了整个社会在这一生产领域一直保持在先进的水平线上。这恐怕也就是德国科技在世界上处于先进地位的原因吧。 (《文汇报》2005年2月21日)
  

戒“漂”
蔡朝阳


  漂,与其说是一个动词,不如说是一种状态。我们常说的浮躁、浮华等等恶习,一大显著特征就是“漂”。
  现在,作风漂浮在一些同志身上比较严重。或漂在腿上,到处凑热闹、赶场子、出风头,人没停摆,车没停开,事没停干,看似忙忙碌碌,实则忙而无功。或漂在嘴上,坐而论道,夸夸其谈,说起来惊天动地,做起来毛毛细雨,动口不动手。或漂在脑上,热衷于新提法、新名词、新口号,略知皮毛,浅尝辄止。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这些“打漂漂”的现象具有欺骗性。“腿漂”者勤于出镜,热衷应酬,似乎“工作很忙”;“嘴漂”者引经据典,滔滔不绝,似乎“理论水平高”;“脑漂”者善赶风潮,刻意标新,似乎“善于创新”。其实,其中不少是假象。漂浮之风犹如墙上芦苇、空中柳絮、水底之月。更大的害处是,党的优良作风在“走过场”中被消磨,大好机遇在空谈中溜走,工作在花架子里落空。
  漂浮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人认为,实干不如讨巧,所以不愿去做那些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而专门干那些可以显山露水的工作。有人认为,能干不如能说,工作还没干,就找秀才写文章,又是经验又是体会,年年都有新规划、新套套,就是没有实际行动。有的人认为会干不如会跑,跑上级机关,和领导套近乎,感情投资、笼络人心,只要领导说好,不管工作实效。更为严重的是,漂浮一旦成风,使人们感到实干无益,漂浮有用,竞相效仿。可以说,这正是人人反感漂浮而又很难戒除漂浮的深层原因。
  实干业兴,漂浮败事。共产党人是最讲真抓实干、最反对华而不实的。话当实说,事要实办,效求实绩,绝不能只是做做样子,喊喊口号,开开会议,走走过场。咋咋呼呼干不了工作,飘飘荡荡成不了事业。“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坐而不行,行而不决,再好的政策也只能是一纸空文。要让大家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工作是一件件来落实的,事情是一桩桩来处理的,问题是一个个来解决的。漂浮之风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是十分有害的。
  戒除漂浮之风,应该努力创建抑漂浮、扬实干的工作机制,鼓励干部多干群众急需的事,多干群众受益的事,多干打基础的事,多干长远起作用的事。现在有一种不好的倾向,就是漂浮者往往惹眼、受益、得利,而实干家常常被埋没、被忽视。因此,评价一个干部,不是看他说什么,而要看他做什么;衡量一项工作,不是看采取了什么形式,而要看取得的实际效果,看他在百姓心中的口碑。真正让实干家名至实归,让漂浮者讨不到好处。
  让我们多点务实、少点虚夸;多点实干、少点空谈;多点扎实、少点浮躁。诚如是,我们的各项工作一定会大有起色,我们的各项事业一定会大有发展。《人民日报》2004年11月19日第四版

责任编辑:
本月热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