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认真处理高校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若干关系
…………………………………………………………………杨世文
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对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楼仁功 陈庆
师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石
……………………………………………………………李锐峰 李晓进
提高学术水平须先理解何为学术
………………………………………………………………………李伯重
什么是知识分子的快乐
………………………………………………………………………天行
品尝成熟的滋味
………………………………………………………………………王艳萍
认真处理高校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若干关系
杨世文
我从高校的视角,着重从高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四个关系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作为高校党的建设新路子的一种尝试。 毫无疑问,这些看法很不成熟,无非是提出问题而已,但是有的时候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那样,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样看来,如果我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人们的思考,那么对于高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则不是没有意义的。
一、正确树立坚定理想信念与谋求高校发展的关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必须把共产党员的远大理想与当前实际结合起来,对于高校的共产党员来说,必须把共产党员的远大理想与努力创办一流大学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可以说,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是创办一流大学的政治导向,而创办一流大学的实践,则是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落脚点。2001年7月,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对此,胡锦涛说,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我们既要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也要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始终不渝地为党的基本纲领和基本目标而奋斗,扎扎实实地做好当前每一项工作。也就是说在高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必须紧紧抓住高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使高校学生在坚定高校发展的新基础上,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过程,就是致力于高校发展的过程,就是促进共产党员为实现高校发展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的过程。
二、正确处理以学生为本与以教师为本的关系。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发展,是高校党组织的任务之一。高校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既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也要坚持以教师为本,两者不可偏废。以学生为本,建设新型的师生关系,是现代教育的根本要求。教育工作的本质是培养人才,育人是学校各项任务的核心,也是教师最重要的职责,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实质上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并不是要否定教师的主导地位,而是要求教师对学生尊重和关爱。只有如此,才能培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接班人。以教师为本,首先要求教师要自爱、自尊、自重、自律,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人为师表,同时以教师为本,还包含对教师的尊重与关爱。高校党组织要在代表教师的根本利益基础上,引导教师担负起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教师的合法权益应该而且必须受到保护。如何正确处理以学生为本和以教师为本的关系,不能不说是高校所面临的难题之一。这个问题难就难在我们究竟如何把二者的内在统一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通过制度性措施,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落到实处。在这里,我们虽然把它提出来,并且进行了初步分析,但是严格地说,真正操作起来还是有难度的。因此,把它作为高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要解决的难题之一,应该说是十分必要的。
三、正确处理科学研究业绩与课堂业绩的关系。
高校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要求党员在科研和教学一线,必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并且要求党组织要卓有成效地推动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的协调发展。但是,对于研究型的大学来说,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非常严重,而且至今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这就为高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又提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也就是构建高校科学的评估体系问题。对此,2004年11月份,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同志在中国大学生高峰论坛上指出,重科研轻教学,这是我们碰到的很大问题,世界上一流的大学有很多有名的教授主动教基础课,在中国就很难。在大学里晋升职称主要看科研成果,教师地位的提高主要看成为学者,这种逻辑至少基于两种错误观念,一是认为职业教师的活动与学者活动不同,二是认为学者尊、教师卑,也就是说在顶端是著书研究者,是理论家、哲学家,而在该轴的底端是专业技术从业者,包括工程师、医生和教师等等。个案调查表明,按搞科研的多少和水平,将教师分为教师研究者、做研究的教师与课堂实践者,后面的常常被贬低为教书界,对排前面的则不乏赞誉。既然发表论文和进行科学研究可取得名利双收的效果,而专心教学,教学效果好,在评定职称和各项奖励制度中都得不到肯定和鼓励,教师们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和撰写论文中来是必然的。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研究和制定一套鼓励教师教学积极性的办法。当前,许多高校开始从课堂教学质量入手,从明确教师岗位职责出发,规定应该完成的教育目标,并以此为依据,采用评价手段,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这是一个较好的办法。总之,如何创新高校教师工作的评价体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高校管理体制,推动学校科研与教学的协调发展,仍然是高校党组织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四、正确处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关系。
在激励机制上,精神感召和物质推动的问题,无论在国家层面还是在高校管理层面,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二者既对立又统一。高校党组织只有正确处理这种关系,才能保证高校的持续发展。近些年来,许多高校在改革过程中创造了一些新做法,比如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条件留人等等,这实质上就是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并用的一种尝试。只讲精神激励,排斥物质激励,或者物质至上,否定精神激励,都是形而上学,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当前,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当中存在诸多问题,归根到底还是教师的待遇问题,这个问题我们不正视、不承认也不行。同时我们要认识到,物质利益不是唯一原则,待遇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还要注重管理,注重教育,注重精神激励和思想政治工作。不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目前收入分配格局下,没有一定物质基础,思想政治工作就会苍白无力。因此,我们一定不能忽视物质激励杠杆作用。要真正拉开距离,体现按劳分配原则,才会起到物质激励的作用。总之,要设法把事业留人、环境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过,问题在于在实际工作中,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关系,究竟如何通过具体的政策得到合理的体现,这是一个难题,需要深入研究。
总之,除了上述提出的问题,还有其他一些问题,在这里不可能一一列举。之所以把这些问题提到高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来,是因为这些问题解决得如何,直接关系到高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效,关系到高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能否成为广大师生的满意工程。当然,有些问题并不是短时间内能够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的,但是至少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加以讨论,以便增强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自觉性。
(作者杨世文系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人民网5月26日)
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对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楼仁功 陈庆
一、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新校区在规划建设中,虽然各高校已经或多或少地考虑到校园文化的建设,努力使学校历史的沉淀、文化的发展得到体现,但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1.新老校区之间的距离,造成文化传承上的断层。首先,缺少教师身影。学校在规划与建设中,往往优先考虑教学需要和学生食宿,教师科研用房和教职工宿舍或列入二期工程,或许就没有考虑,即使有教职工宿舍,由于新校区地处郊区,生活不便,少有教师常住。加上郊区交通不便,到新校区上课的教师一下课就忙着赶校车,与学生交流机会少。其结果是,一到晚上或双休日,新校区缺少教师身影,更难感受老师搞科研的氛围,师生之间存在明显的情感、观念断层。其次,没有师兄师姐。通常新校区都是一、二年级学生先入住使用,而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在老校区,造成低年级学生与高年级学生、研究生联系的隔离,相互之间交流很不方便,低年级同学难以得到师兄师姐们的言传身教,体味不到大学的校园文化,学生的归属感不强,专业思想不稳定,失落感明显。
2.新校区没有老校区深厚的文化积淀,难以感受校园文化个性。校园物质文化对外表现为学校的魅力和个性,学校若缺少或失去自己固有的特色,自然也就不具备吸引社会的巨大魅力和竞争能力。而新校区建成时间短,缺少包含校园文化精神的历史性建筑、标志等校园物质文化,无法寻找和捕捉到具有陈年往事的象征意义的校园景物,我们所能见到的是新教学楼、新图书馆、新学生宿舍、新食堂……从一个学校的新校区到另一个学校的新校区,难以让人们感受到文化上的差异。
3.新制度还没有在心理上得到认可,一时难以成为制度文化。新校区的建设是在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和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实施的,由于种种历史的、现实的原因,教育改革在老校区的阻力往往较大,各方面都寄希望于把新校区作为试验田。但制度创新过程中,由于师生参与的不足,理解上的差异及利益、观念、惯性等因素,还没有被师生员工在心理上接受成为制度文化。于是,各种新、旧教育理念、价值观在这里碰撞,容易使人对制度产生困惑。
4.地域、交通、设施、经费等方面,新校区相对老校区要困难的多。新校区多地处郊区,交通不便,与外界相对隔绝,处于半封闭状态。校机关又往往在老校区,把新校区作为基础部或分校,存在非主体化、边缘化倾向。新校区校园文化娱乐设施缺乏,活动成本就相应增加,又缺乏高年级学生和专业教师的参与和引导,一、二年级学生在建立社团、组织活动面临着更多困难,这也给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建设带来较大的影响。
二、新校区文化建设的误区
校园文化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已为越来越多的高校所认同,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丰硕,并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如北大提出了“空气养人”、华中科技大学提出了“泡菜”理论等。但是对新校区的校园文化,在认识与建设上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误区:
1.片面强调文化的历史与沉淀,忽视文化的传递与移植,否定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指在学校这一特定社会空间内自由生活、工作和学习于其中的师生员工历史形成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及这些价值观在物质与观念形态上的具体化。””,固然,新校区缺乏包含校园价值观念的历史性建筑、景色、标志等,评价校园文化,自然离不开历史,但在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将老校区作为校园文化源向新校区进行校园文化的传递,其合理性又可以说是不证自明的。”在短期内取得显著成绩的例子也屡见不鲜,如:北大、清华和南开3所大学在抗日战争期间联合组成西南联大,将办学的地址迁到战火影响较少的西南落后地区,同时也带去3所学校的治学精神。浙江大学也是在抗日战争的西迁途中被誉为“东方剑桥”。因此,在新校区建设中,要特别注意老校区校园价值观向新校区的传递与移植,同时也要反对到了新校区看不到老房子,就认为新校区没有文化氛围。
2.游离文化的历史与价值观,套用著名高校文化建设的模式,缺乏校园文化的独特性。虽然校园文化建设的形式内容多种多样,但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不能撇开学校发展的历史沉淀,偏离原有的校园价值观。然而,有的高校在新校区文化建设中,忽视了对老校区优秀校园文化精神内涵的继承,片面追求效果,重文化建设形式上的丰富多彩,忽视新校区在校园文化沉淀方面的缺乏,新生对校史和校园精神理解不深的特点,缺乏有意识地开展校史的传统教育,而是从实用的功利主义的角度来理解和实施校园文化建设,不考虑学校特色,或追求时髦、急于求成,或为了“文化”形象,做表面文化,影响了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高校师生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热情,使校园文化表象化、空泛化、趋同化,缺乏个性。
3.拘泥于老校区文化传承,单纯模仿老校区的风格,忽视新校区特色文化的创造。在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多停留在原有的模式上,在建设上追求新校区有老校区影子,在制度上以老校区为宗,在理念上追求形式一致,只注重弘扬传统。看到老校区的影子,就认为是文化,看到有不一致的地方,就认为没文化。如何将传统、优秀的校园文化与新时期高等教育的目标要求结合,从新校区处于造、发展阶段的特点出发,挖掘、创造新校区特色文化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4.片面认识校园文化,或等同于学生工作,或只重硬件建设,忽视软件建设。一种现象是认为校园文化是思政人员的工作,校园文化活动就是开展文体活动,把文化建设等同文化活动,或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思想政治工作、满足于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发展娱乐文化。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学校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认识,专业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地位被忽视,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极大地限制了校园文化功能的发挥。另一种现象是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把校园文化等同于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成就。热衷于建设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对单纯的物质文化建设津津乐道,而不愿在校园文化活动上投入。各类学术节等大型学生活动主要靠企业资助,活动体现的不是学校育人与科研的精神和价值观念,而是企业的商业化运作、市场经济的观念。
三、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
“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校园文化并不仅仅是简单地多盖几栋实验楼、宿舍楼,有一个漂亮的校园等,更重要的是营造校园文化的良好氛围,通过潜移默化的‘空气养人’,培养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能力、品德情操和人文精神。”要在较短的时期内在新校区营造一个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必须根据校园文化氛围营造的规律和新校区文化建设的特点,注意克服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困难,避免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误区,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首先是对校园文化的认同。“大学校园文化是高校师生员工以高校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在高校的各项活动中共同培育和营建,并通过理想信念、群体行为、生活方式、舆论氛围、校园环境等所蕴含、表达或体现出来的,得到高校师生中共同认可的,具有趋同性心理特征和价值取向的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方式)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和。”然而,新校区由于地域限制,文化的积淀少,新校区学生与专业教师、高年级学生之间交流少,校园文化的自然传承相对困难和薄弱。这就要求有意识地加强对新生的教育,营造氛围,促进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的认同。通过加强校史、校风教育,宣传大师治学理念、典故,举行蕴含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有特殊意义的仪式,建设蕴含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有特殊意义的景点、路名等,使新生逐步了解学校的历史,理解、接受到认同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
2.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关键是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的参与。大学校园文化不同于一般的文化。在不同的大学,虽然用同样的教材,但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是不一样的,这区别不在大楼,而在教师。新校区营造校园文化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的参与。专业教师参与新校区的规划、建设、管理,有利于把老校区优良的校园精神文化带到新校区,并促进师生对新校区的新物质文化、新制度文化在心理上的认同。因此,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要完善规划、创造条件,使专业教师仅仅是任教在新校区,而且研究也在新校区,住也在新校区。并且通过实行导师制,指导学术文化节,举办讲座等形式,为学生与导师沟通与接触创造更多的机会,丰富学术文化氛围。
3.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重点在于校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与分类形式多样,而校风“是学校成员共同具有的、富有特色的、相对稳定的行为倾向,是一种群体心理现象,也是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的综合反映,是学校素质教育力量的表现形态。”优良的校风可以构成独立存在的小环境,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特殊作用,对个体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有力保证。而新校区地处偏僻,新生为主体,优良的校风尚未形成。因此,在校园文化中必须把校风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明确校风建设的目标和具体要求,从学校机关作风建设入手,充分发挥教师的优良师德、师风的作用,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观能动性,营造具有浓厚的学习、创新氛围的优良校风。
4.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注意形式、内容与学校精神一致。“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证,精神文化是核心。”校园文化建设,不单单是建一个美丽的校园、组织几个大型活动、丰富业余文化活动等,这些内容固然不可缺少,但如果这些没有体现或蕴含学校精神的核心,就会步入形式主义或形象工程的误区。因此,新校区文化建设必须围绕学校精神来优化学校的物质环境,完善制度保证机制,开展学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弘扬学校精神。
5.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成功在于传承老校区文化基础上创造出优秀的新文化。“文化总是在一定传统基础上发展,但又不断打破旧的传统、建立新的传统”。新校区文化建设的时代与背景与老校区不同,因此,新校区的文化建设不能简单复制老校区的文化,要充分发挥全校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潜能,在继承老校区优良文化的同时,汲取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一切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创造出体现时代精神的具有新校区特色的新文化。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学工部,《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第1期)
师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石
李锐峰 李晓进
师爱即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师爱是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她既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又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和手段,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石。
师爱是沟通教师与学生心灵的桥梁
今天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不论其家庭是贫是富,都是家庭的中心和宠儿,由于聪明、学习好,受到老师及亲友的过多关注。进入大学,当这一切不复存在时,就会产生失落感,原本脆弱的心灵会变得更加多疑和敏感。加之这个年龄段正处于青春躁动期,渴望友谊、爱情,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信任,然而又不善于和人沟通、交往,不会主动地去理解他人。因此,他们特别愿意与老师接近。因为在他们的心中,教师是社会的典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于是就像花草树木趋向阳光一样趋向教师,想和老师谈谈学习和生活的感受,聆听老师的教诲,期待老师的关心。但同时他们对老师也有畏惧感,不敢与老师接近,不会与教师主动交往,见了老师拘束不安,甚至惊慌失措。这就要求教师自觉主动地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他们的忧愁、烦闷和苦恼,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走出心灵的困境,用师爱架起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学生会以其特有的敏感,经过自己的观察和体验,感受到教师的善意和真诚,就会对教师产生亲近感,消除畏惧感,敞开自己的心扉,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向老师倾诉。
师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
我国现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力量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热爱。热爱学生是一种高尚的情感体验,决定着教师的行为选择。
首先,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关心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去接近学生,了解学生。每个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因而也就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教师只有深入细致地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特长、性格、脾气以及当前的思想状况,才能因材施教,把思想工作做到点子上。
其次,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从而赢得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学生才会向教师敞开心扉,倾吐心声,教师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再次,只有爱学生,使学生的人格受到尊重与信赖,才能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心理氛围和学习氛围,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和潜在能力,从而做到人格与心智的同步发展。
更重要的是,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才会投入他的全部力量从事教育事业,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对教学精益求精,兢兢业业,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节课,像蜡烛一样,为照亮学生而燃烧自己,无怨无悔地奉献出自己的毕生精力;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教师无小节,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教育作用,生怕由于自己的不慎而误导了学生,从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去感染学生,以自己的学识去教育学生。
师爱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热爱学生的教师,决不会把教学看作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枯燥乏味的重复劳动。他面对的不是冰冷的粉笔、黑板,而是一张张生气勃勃的、求知若渴的面孔。通过他的教学活动,不仅让学生获得新知,也学会做人的道理,使自卑者学会自尊,后进者懂得上进,悲观者看到希望,冷漠者重燃激情。他会从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中感到无限的欣慰,获得无穷的乐趣。如果对学生缺乏爱心,只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为维持生存而教,教学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那么,他讲课时的眼神是空洞的,语言是干瘪的、乏味的,精神是疲惫的,神情是冷漠的,相应地,学生也是冷漠的、沉闷的,甚至是敌视的、烦躁的。这样,教师就绝不会在教学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也不可能取得教育上的成功,把握教育的真谛。
高校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注重授课的信息质量和信息强度,还应讲究学生的心理态势和学习情绪。学生在课堂上应有正常的情绪生活,这种“正常的情绪生活”来自师生的心灵相印和感情相通。教师自己必须情绪饱满,激情洋溢,把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通过教学活动体现出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友爱、理解信任的课堂氛围中学习知识,接受教育。教育心理学家专门研究过课堂气氛对于学生的影响,发现在友好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心情愉快,精神舒畅,反应灵敏,容易形成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激起感情共鸣,学生会感受到老师的热情和爱,并把对老师的爱迁移到老师所授学科上去,增强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和信任度,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实现教育的功能。而学生良好的情绪反应反过来又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情绪,二者合理互动,良性循环,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反之,如果学生对老师有反感和抵触情绪,就会心情烦躁,如坐针毡,精力分散,思维消极,反映迟钝,从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要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作为大学教师,就必须坚持教书以育人为本,师德以师爱为魂。
(《光明日报》2005年1月19日)
提高学术水平须先理解何为学术
李伯重
在过去25年中,我国出版的文科学术著作数量惊人,但是与这种数量剧增相伴的,却并非质量的同步提高。例如在经济学方面,我国每年推出的经济学论著数以万计,国外不少著名经济学家都认为中国今日的经济奇迹为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绝好的素材,但是事实是我国经济学研究至今尚未进入国际前沿。
一位多年来一直积极关注国内学术动向的国外学者说,除了少数几位信得过的学者的著作之外,他们如今基本上不再阅读国内学者的著作了。我国学者的学术著作被国际学界一些人士视为质量不高,真令我们感到汗颜和悲哀。
学术风气、学术标准亟待形成、建立学术成果质量不高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之一是我国一直未能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建立起真正的学术标准。
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曾经出现过一个短暂的学术兴盛时期,但是好景不长,很快就又陷于战乱。在“中国之大,放不下一张书桌”的年代,要谈学术建设当然是不现实的。1949年以后,我国百废待兴,建立学术标准似非当务之急,所以进展有限。尔后政治运动不断,学术建设当然也谈不上了。到了90年代,随着社会风气的转变,蒙在学术之上的光环逐渐褪去,学术被一些人当成牟利的手段。在学术风气、学术标准没有形成、建立的情况下,这个转变加剧了学界生态的恶化。
今天,我国的“学术”杂志数量堪称世界之首,撰写“学术”著作人人可为,处处可为,时时可为。大学里30多岁的年轻教师已是著作等身,甚至连在校研究生,本来全力以赴学习恐怕还嫌时间不够,但按照现在的明文规定,也要在国内“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篇数不等的学术论文。这种盛况之后,又是一种什么情景呢?
在国内学术论著中,虽然抄袭作假尚不能说是大多数人所为,但是大多数是平庸和滥竽充数之作,却是不争之事。在这些铺天盖地的平庸之作中,不少还被冠以不同级别的“精品”之名流行社会,并为当事人带来重大实惠。许多“精品”都已如此,遑论一般作品!
在严肃的学者眼中,著书立说是一件艰辛的工作。在1958年“大跃进”时期,著名学者侯外庐对那些头脑发热的年轻人说:“你们这次大跃进写书,热情很高,就是缺乏科学研究过程,即从搜集资料、研证资料到科研课题的提出,再从认真阅读资料到课题写作提纲的产生,再从事研究和写作,直到修改发表……”由于写书如此艰难,因此在美国,许多文科名教授一辈子通常也就是两、三本书,论文数量数十篇而已,“十年磨一剑”是常见的事。写书之所以艰难如此,唯一的原因是作者对自己的成果有一个高要求,而这又是建立在以良好的学术风气为基础的学术标准之上的。
真正的学术与“非实用性”
要建立良好的学术风气和学术标准,首先就要弄清什么是学术。《辞海》(1999年版)将其定义为“指较为专门、有系统的学问”,但是这只是泛泛而论。我们今日所谈的“学术”概念实际上是从西方引进的。
在英语里,对“学术”的解释有两个共同的主要特点:“与学院有关”和“非实用性”。为什么西方人在界定学术一词时要强调上述特点呢?首先,学术与学院有密切关系,是因为在一个分工发达的社会中,进行学术研究并非人人可为、处处可为,而是只有受过专门训练并在专门的环境中才能进行。正因为如此,美国的大学有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学院之分。即使是在前一类大学中,也只有一部分教师才具有进行学术研究的资格并拥有相应的学术职位。其次,学术不能追求实用,原因即如梁启超所言,倘若“不以学问为目的而以为手段”,则动机高尚者,固然会以学问为变法改制的工具;但是动机低下者,则亦会以学问为博取功名的敲门砖,“过时则抛之而已”。不论哪一种作法,都会导致学者将其关注的焦点转移到学问本身之外,从而使得研究离开学术。
因此,我们可以说,学术就是学者在“象牙塔”中进行的“为学术而学术”的探索工作。
从以上所言,我们可以得出两点结论:
第一,对学术一词理解混乱是导致我国今天学术滥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不清楚什么是学术,难怪要求人人都做学术工作。据说在一些地方,甚至幼儿园老师、办公室职员提职称,也要有“学术论文”发表。在此我绝无贬低这些研究成果的意思,但是从学术的两个基本要义来看,他们的工作一般而言不属于学术工作。如果只要是在学术机关办的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就是学术成果,那么还有什么学术标准可言呢?
第二,在西方对学术一词的理解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其纯学理性。这一点,对于今天的中国学界特别有意义。过去我们反对“纯学术”取向,在当时中国的特定环境下有其道理,但今天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极少有人还在“为学术而学术”,而真正的学术却非要具有这种精神不可。
所有问题都是重要的
需要澄清一个认识误区,要明白学术成果的价值不是由研究题目的大小来决定的,而是由纯学理性探索所达到水平的高低来决定的。
人们往往会认为有些研究是重要的,而另外一些研究则不那么重要,甚至无关紧要,不值得花气力去研究。不错,从现实需要来说,研究的问题确实有轻重之分,但是从纯学理的探索来说,所有问题都是重要的。一座大厦要有栋梁这样的大部件,也要有钉子这样的小零件。如果只重视栋梁而忽视钉子,那么这座大厦肯定盖不起来。不仅如此,大厦需要的小零件的种类和数量远比大部件多,需要更多的厂家来提供。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都趋时研究热点问题,势必会造成在某些问题的研究中资源过剩、浪费,而且大量没有能力的力量涌入,形成大量废品或假冒伪劣之作;同时,大量有待研究的问题却无人问津,从而造成空缺。每个学者在研究中都不应左顾右盼、心神不定,应该坚信自己的工作有重要意义。胡适曾经说,对于研究者来说,在国学研究中发现一个字的新意,其意义不下于发现一颗新的星星。只有在每个知识领域工作的学者都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追求、探索,整个社会的学术才能真正得到发展。
就重大课题而言,绝非人人俱可做。如果不具备一系列必要条件,那么最终做出来的只会是次品或者废品;对于大多数研究者而言,做符合自己条件的小课题,只要真正努力,也是可以出成果的。
由此可见,只有真正理解学术一词的意义,并以此为标准进行学术工作和学术评价,我们才能取得高水平的学术成果。
(作者系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光明日报》2005年8月4日)
什么是知识分子的快乐
天行
一个知识分子的快乐是什么?你一定会说是发表论著、晋升职称的时候啊,伴随于此就是领稿费、加工资,于是有钱可以优游于书市,邀一二知己喝上几杯,如果那论著在大大小小的评奖活动中获奖,那就更意味着作品获得了社会的承认,如果是国家级,那不就是作出突出贡献了吗?接下来……
我丝毫不否认这些快乐,但是,当我回想自己的经历、独处自问时,我却格外珍惜、渴望:被理解或被欣赏的快乐。
古人的写作,是少有稿费或评奖的,但涌现了那么多精美的诗文,那时有怎样的文化氛围呢?
“欧阳公记成,远近争传,疲于摹打。山僧云:寺库有毡,打碑用尽,至取僧室卧毡给用。凡商贾来,亦多求其本,所遇关征,以赠监官,可以免税。”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的名文,这是文章写成时洛阳纸贵遍受欢迎的情形。
当欧阳修得知此消息时,内心一定充满喜悦,手捻胡须,朗声大笑。那一年,他才四十余岁,此后,又有不少名文从他笔端流出。社会各层对其作品的欣赏珍视,是对作家的最好奖赏,是文化发展提高的重要推动力。
欧阳修的时代离我们太遥远了,不想也罢。看看现代人的情形。
20世纪30年代,钱穆在北京大学教书,据他晚年回忆,“大凡余在当时北大上课,几如登辩论场。上述老子孔子两氏不过其主要之例而已,闻有北大同事之夫人们前来余课室旁听,亦去适之讲堂旁听,退后相传说以为谈资。”
激烈的学术争辩并不罕见,有意思的是,一场近乎枯燥的学术辩论,竟吸引家庭妇女的关心,不能不令人悬想,那时有怎样的一种文化氛围呢?俗话说:有女士的地方,辩论一定会更激烈。钱穆、胡适两位闻听此讯,或侧视窗口外的女士,一定在课堂上让声音更洪亮。
现在文化学术界的上上下下都在焦急地呼唤或期待精品、大师,文化作品不能以数量长短来论,这本来是常识,粗制滥造的东西,再多又有什么用?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怎样才能出精品?现在是商品经济社会,而且自古就有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一说,一些人的思路又多集中于金钱刺激一途,重大课题、大大小小的评奖……文化学术界一时颇为热闹。知识分子过清苦的生活已经很久了,在公正的前提下,改善生活或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无可厚非;适当组织些评奖活动,给科研人员鼓鼓劲,热闹宣传一下,也无不可。但是,如果科研单位的主政者以为做了这些就完事大吉,大师、精品就会出现;研究人员整天想着申报应付课题、评奖,坦率地说,我们又走到歧路上去了。从文化史上看,文化学术的繁荣,某一门类达到极致,都离不开适宜的文化土壤或文化氛围,金钱并不是惟一的决定因素,作者对人生社会的深刻体验、潜心锤炼及社会人士的欣赏推重,倒是更根本些,这是文化史上的常识或规律。
一位大家说:“必须有‘精品意识’,才能有‘精品’。现在是商品经济时代,艺术是有偿劳动,是要卖钱的。但是在进入艺术创作时,必须把这些忘掉。”“老是想钱,制造出来的不会是精品,而是凡品……生年不满百,能著几双屐,不要浪费生命。”这些话我深以为然,他说的是艺术,但同样适合于其他文化领域。没有源于真情实感的创造,没有扎实的功底,堆再多的钱,搞再多的庞大工程,有再多的热闹形式,怕也出不来精品、上品。这是不难定论的。
社会发展到今天,人生的选择确实丰富多了。职业上的一些传统观念已经被颠覆,但我认为,从事文化探索或追求是符合人类本性的,也为人类所必需。当一个人拿着他用心撰写的文章向人展示时,得到的反应不该总是:能挣多少钱?当同样的反应不断向他袭来时,他心中一定有一种悲哀。要繁荣文化学术,改善知识分子工作、生活的条件当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同时,不要忘记,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呼唤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调动出内在的激情。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所好,高雅也好,流俗也罢,一成风气,短时间难变。真正的知识分子当有自己的坚守与信念,在寂寞中探索,能有所发现或创造,便是最大的快乐,当这一发现或创造,能被人理解、欣赏,便是对他最好的奖励。在学界不断翻涌的风潮面前,但愿我们不要离这一朴实的道理太远。
(《中国青年报》2004年11月8日B4版)
品尝成熟的滋味
王艳萍
随着职业测评的发展、生涯规划的日渐深入人心,职业成熟度这个名词越来越多地被人所接受和重视。以下是两个关于教师职业成熟度的案例:
小艾是某师范大学中文系大四的学生,毕业前看着周围的同学急急忙忙地写简历、应聘,自己却一点头绪也没有。她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要做什么。她的高考学校和专业都是父母和老师帮忙选择的,所幸的是她非常喜欢自己的专业。但是,现在她总是不断地问自己,真的要像父母希望的那样当一名教师吗?自己适合当教师吗?
家桢是某高中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工作近八年,一直受到学校和学生的好评。最初,她也觉得挺骄傲的,但是慢慢地她的内心发生了变化,她开始觉得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她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似乎没有什么价值,备课也没有以前那么带劲了。她失去了对工作的激情和幸福感。她觉得自己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逐渐地消沉下去。
上面两个案例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在职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前者体现了人们职业选择前期准备不足的问题;后者反映了工作至一定阶段后,职业的再定向和职业目标再调整的问题。事实上,这些问题都是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个体职业成熟度不断提高所必然面对的问题。
职业成熟度六标准
简单地说,职业成熟度是指个体面对职业问题时的能力和准备程度。本文中所说的教师职业成熟度,则是特指教师在职业认识、情感和个性品质等方面所达到的对教师工作的适应程度。职业成熟度是与个体职业发展到特定阶段相适应的,它从个体进入教师职业准备时开始,在以后的工作中会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那么,我们该如何评价处于某个特定职业发展阶段教师的职业成熟度呢?就此问题,心理专家Super提出了适用于所有职业的职业成熟度六标准,即:
①在职业选择的方向上,个体是否关心职业选择,以及对与职业相关问题的解决程度;
②在向往职业的信息与规划方面,个体对向往职业知识、相关信息的了解程度;
③职业方向的一贯性,即所向往职业的一贯性;
④个性的明确化,即对自己的了解程度,它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兴趣类型化的程度、兴趣是否成熟、对工作的好恶、价值观的类型化程度、劳动报酬的预期、对选择和计划的责任感;
⑤职业独立性,表现为工作经验的独立性;
⑥职业选择的明智性和妥当性,表现在:能力与爱好的一致性、被测定的兴趣与爱好的一致性、被测定的兴趣与幻想性爱好的一致性、被测定的兴趣上职业水平与爱好水平的一致性、因爱好可能带来的社会经济的影响。
考虑到教师领域的特殊性,教师职业的发展阶段,国内外学者就教师职业成熟度的标准又提出了如下三个方面的看法:
思想成熟:主要体现在教师对自己所从事工作所持的态度即职业理想与责任感。由于教师职业的神圣与伟大,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献身教育事业的理想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唯其如此,教师才能把自己的智慧和精力倾注于培养人的目标上。
知识技能成熟:首先,作为教师应具有多层复合的知识结构,这包括直接应用于教育过程的应用知识,例如专业知识;作为合格教师的指导性知识,例如有关教育法规的知识,以及方法论的知识。其次,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职业能力,例如了解学生的能力,信息组织与转换能力,信息传递能力,管理组织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
心理成熟:心理成熟的教师应该具有清晰的自我意识和独特的自我发展系统,具有接受自我的能力以及具有运筹、调控、管理自我的能力,具有对工作和生活的反思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坚强的意志和适应能力,能够抵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教师职业成熟三阶段
职业发展如同人的身体和心理发展一样,可以分为几个连续的不同阶段,每阶段都有一定的特征和职业发展任务。而职业成熟度则是个体完成与预期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职业任务的程度。个体职业的不断发展,决定了教师职业成熟度水平的发展阶段也是不同的。
总结国内外学者的不同看法,我们可以知道,教师职业成熟度的发展阶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设计期 这是职前培养期。师范生从一开始就已明确自己今后的职业走向,并在以后的生活中有意、无意地对职业生活进行设计,并通过学校安排见习、实习以及自己寻找的家教、暑期代课等活动,开始小范围进行职业生活尝试,不断加深对教师职业的感情和认识,增强作为一名教师的职业意识。
定型期这是角色形成期。它包括两个阶段:入职后一至五年为尝试期,这一时期的教师可塑性较强,成长中变动性大,教师发展的理想状态是初步适应教育教学环境,基本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入职后五至十年为实现期,教师逐渐成为学校中的教学骨干,但仍有变动性。此时,教师的理想发展状态应是全面胜任专业岗位,初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
成熟期 教师具有娴熟的教育教学技巧,完全掌握了教学主动权,在教育岗位上稳定下来,呈成熟态势。此时,教师理想的发展状态是具有独特的教育思想、鲜明的教育风格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有专家指出,具有较高职业成熟度的人比具有较低职业成熟度的人更可能有成功的职业,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现实的看法。实证研究亦证明,职业成熟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个体的职业行为,例如职业成熟度中的妥协性,与权威的认可、责任心、与同事相处、安全考虑和建立正面的自我形象有显著正相关,妥协分数高的学生与同事或者领导相处得较为融洽,容易认同现有的工作团体,而不会像得分较低的人那样牢骚满腹。
因此,提高教师职业成熟度,利用各种机会,进行职业成熟度的训练,对于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是很重要的。
有规划才有未来
我国的教育制度跟西方国家例如美国存在较大的差异。大多数美国学生从初中开始就有了各种各样的职业经历,例如放学后的小时工、暑期里的假期工等等。他们对职业的了解和实践要远远多于中国的学生,他们的职业成熟度相对较高。
相对于西方学生来说,中国学生的自由度较小,在高考专业选择时,很少有学生能完全凭自己的想法来挑选。屈服于分数线,听从老师和家长的意见,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这导致中国学生的职业成熟度偏低,从而出现了案例中对自己职业选择没有什么特殊想法、不知道自己将来从事什么职业、自己能从事什么职业的现象。因此,提前考虑个人职业走向问题,有意识地进行职前培训,利用各种机会锻炼自己,为自己将来走向岗位做好心理、能力技能的准备是非常必要的。
除此之外,对于已经走向教师岗位的老师来说,应参考教师职业发展阶段及职业成熟度的各种标准,有意识地训练自己,提高自己,以使自己尽快地成熟起来。如案例2所反映的,工作7-8年正是处于职业的定型或者说角色的形成期,是教师思想形成的转折期,教师一方面要在长期的生活、工作实践中逐渐积累经验,完善自我;另一方面要在不断解剖自我、反思自我的前提下,纠正固有的习惯和对生活的偏见,不断获取认识生活、工作的新视角,提高自己看待问题、思考问题的水平。
另外,学校也应该为教师提供机会,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例如为更多的教师提供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机会。虽然许多教师在进入职业之前曾受到专业训练,但是工作多年后进行职业再培训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报》2005年9月7日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