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了深入实施大学文化建设计划,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存西电历史,弘扬西电精神,挖掘西电红色文化资源,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内涵和特色,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振西电人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凝聚传递发展正能量,为深化综合改革、创建一流大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良好的文化氛围,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机关党委、离退休处、档案馆、图书馆、人文学院、校友总会等单位联合,主要面向离退休老同志和校友推出“讲述西电故事、留存西电记忆、传承西电精神、弘扬西电文化”等征文、访谈等活动,得到许多老同志的积极响应和支持。为此,我们特开设“西电往事”栏目,对征文、访谈的内容进行选登,稿件内容仅代表作者(受访者)本人的观点。欢迎广大师生积极投稿,可发送邮件至hqmd2014@126.com。联系人:吴华,联系电话:81891716。
现场采访:季庆阳
文稿整理:杨舒丹
蔡希尧简历:
蔡希尧,1926年出生,中共党员,1949年到中央军委直属的军委工程学校工作。历任雷达学院、军事电信工程学院副教授,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计算机系主任,中国电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军事电子学学会理事,电子对抗学会副主任;陕西省电子学会理事长,国务院中央军委电子对抗领导小组顾问等职。
长期从事雷达技术、信号处理、电子系统工程、计算机软件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著作有《雷达系统概论》、《雷达信息》、《面向对象技术》等。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170多篇。参与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点基金、国防工程项目以及有关信息系统等多项课题。曾被授予陕西省先进教育工作者、科技精英、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曾获省、部及国家级的二等奖和一等奖,以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
通信专业建设情况
记者:蔡老师,您好!非常荣幸能采访您。1949年,您从浙江大学毕业,是什么样的机缘到中央军委工程学校工作的呢?
蔡希尧: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我在浙江大学四年级读书。5月20日,我们这批毕业生被分配到浙江干部学校学习。8月,中央军委派人选了20多人,送到了“军委工程学校”,我也被选中。先进行政治学习,1950年,政治学习结束,分配工作,我被留校当教员。
1959年11月,中央军委召开一次发展电子技术的会议。西电组成一个代表团参加会议,由曾庆良副院长率领,团员有科研部长周士复,两个教员:陈太一和我。
11月25日下午,军委第10研究院科研处找了西电的蔡希尧,南京14所的戴振东,北京15所的刘之琥,研究我国建立自动化防空系统的问题。我们讨论后,建议军委成立相应的研究机构,同时选择高等院校,开始培养人才;并建议工程的名称为“1125工程”。军委批准了工程名称,并在次年决定在西电建立“自动化防空专业”,学校指定我负责专业的技术建设和课程设置,成立了一个教研室。
1962年,以西电的雷达专业(包括师生)为基础,中央军委决定在重庆成立了雷达学院,我去了重庆。1963年,军委对院校又做了调整,把自动化防空、电子对抗等专业搬回西安,我又回到西安。
记者:当时军委工程学校的办学情况怎样?
蔡希尧:1949在张家口成立的“军委机要通信干部学校”,简称“军委工校”直属中央军委领导。建校之初,分三个部:一部、二部和三部,分别属于总参通信部、总参二部和三部。1953年,总参二部和三部所属部分独立出去,留下一部,开始只有一个通信专业,分工程、机务和报务三个层次培养学生。
1952年,大连工学院电讯系并入军委工校,充实了师资队伍,增设了好多课程,如脉冲技术,微波技术等。
1949年建校之初,教学设备主要是缴获国民党部队的通信设备,都是美式装备。
记者:您当时主要从事哪方面的工作?
蔡希尧:当时学校只有通信专业,分为三个层次,即工程、机务和报务。学校成立时,解放战争还没有结束,第二年又发生朝鲜战争,所以,培养机务和报务的学生,以应前线急需是主要的,工程班的学生人数较少。
一部主任孙俊人亲自给机务班上课,我当辅导,把他讲课的内容记录下来整理成讲义,然后刻蜡板,油印成教材。
记者:那您当时在学校的住宿条件、住房条件怎样?
蔡希尧:供给制,吃住都由组织上供给。我记刚开始的时候,一个月的补贴是7角6分钱。到1955年秋全军改成工资制。
雷达专业建设情况
记者:我校是新中国最早创办雷达工程专业的院校,当时您也参与了雷达专业建设,是吗?
蔡希尧:雷达是英国人发明的,美国人加以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广泛应用。解放前,国民党政府从美国引进雷达,在南京成立雷达研究所。解放后,中央军委在沈阳组建了雷达部队。
1952年,大连工学院电讯系并入军委工校,成立了雷达专业。
记者:当时这个专业在课程设置,师资方面情况如何?
蔡希尧:课程设置主要参考美国的资料。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MIT)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雷达的发展情况,总结了有关的理论和技术,写成28本书,是我们教学的主要参考资料。
雷达专业的设立,给学校开辟了一些新的学术领域,增设了一些新的课程,如微波技术、天线技术、脉冲技术等。
记者:在雷达专业建设过程中您具体是做哪方面的工作?
蔡希尧:我开始做毕德显教授的助手。毕教授开始给雷达系讲授天线系统,我当辅导。后来我独立讲授“雷达发射技术”等课程。
信息论专业建设情况
记者:您是我国最早研究信息论的学者之一,能讲讲信息论专业建设时的情况吗?
蔡希尧:1956年,国家开始制定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计划,周总理代表中央做了向科学技术进军的报告,军委要求各学校都要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当时,我校雷达教授会主任毕德显教授,选定“信息论”为研究内容。1959年,学校建立了信息论专业。
记者:您认为,当时毕教授考虑建信息论的研究在专业学科发展是出于什么考虑?
蔡希尧:信息论是一个新兴学科。1948年,麻省理工学院(MIT)博士生香农(C.E.Shanno)在他的博士论文“通信的信息理论”中,用“熵”定义信息量的度量,开辟了信息系统一个崭新的研究方向。
记者:当时在这方面做了哪些研究呢?
蔡希尧:首先是学习资料,写学习心得。1957年和1958年,我们在《电信科学》上发表了4篇介绍信息论的文章:毕德显的《介绍信息论》,保铮的《模拟信息系统》和我写的《离散信息系统》和《雷达信息》。
1958年秋天,全国掀起批判资产阶级教学思想运动,把信息论的研究工作也列入批判内容,于是停止了研究工作。到1959 年,学校另外组织了一批教师,成立了信息论专业。
计算机专业、自动化防空专业情况
记者:您也参加了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研究,能给我们讲讲当时的教学情况吗?
蔡希尧:1958年,我校在导弹系成立计算机专业。当时全国总共有8所院校开办计算机专业,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大等。课程设置都是按照苏联模式进行的。
1953年开始,上级派来苏联专家来校指导工作,包括通信、雷达等方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学内容都得听苏联专家的。
记者:当时根据国家需求,我校设立了自动化防空专业,作为筹建负责人,能否谈谈这个专业建设情况?
蔡希尧:自动化防空包括控制、通信、计算、信号检测、数据处理等多项技术,是一个综合性专业。
1956年,美国建立了以地面为基地的导弹防御系统,叫做SAGE,苏联建立了类似系统,叫做“地平线一号”。中国政府曾希望从苏联引进“地平线一号”,但被拒绝。
1959年11月,全军召开“第一届军事信息技术研究发展大会”。11月25日下午,国防科委第十研究院召集西电的蔡希尧、四机部第14研究所的戴振东、15研究所的刘之琥,商量在我国建立自动化防空系统问题,并向中央军委提出建设这一系统的建议,取名为“1125工程”的建议,得到军委的认可。
1960年,军委决定在我校设立“自动化防空专业”,为“1125工程”培养人才,学校指定我负责筹建。这是我国第一个建立的电子信息系统工程类专业,集控制、通信、计算及情报于一体。当年,总政治部从全国重点院校选拔40多名高年级学生,作为第一批学生。
记者:自动化防空领域这么宽,当时的师资能否达到专业建设水准呢?
蔡希尧:这主要靠自己想办法。从1962年开始,我们分别开设了“信号处理”、“数据处理”等课程,并编写了教材。
1978年,雷达专业的个别教员认为,“雷达就是雷达,搞什么信号处理、数据处理”,向学校领导建议撤销自动化防空专业,学校领导听从了他们的意见,撤销了自动化防空专业。次年,国防科技大学成立了系统工程专业,包含自动化防空专业的内容。
软件专业与留学教育建设情况
记者: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科学的春天。您的教学和科研在改革开放之后进展也同样非常大,是吗?
蔡希尧:1977年冬,全国恢复高校招生,学校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程序。1979年我被调到计算机系担任系主任。当时,计算机系已经建立了软件专业,有陈家正等一批老师,以及从美国留学回来的金益民等老师,开设了有关软件课程。
1983年,计算机系建立了软件研究室,以后发展成软件工程研究所。1980年代,我国正在建设“远望2号测量船”,实现远洋测量工作,其中包括软件系统的研究和设计任务。这一任务原来分配给成都十所,他们缺乏软件方面的人才,所长找我商量,决定把任务转交给我们。我接受了任务。参加工作的有软件研究室的金益民、王小民、赵殿国等教师。“远望2号测量船”工程获得全国科技进步一等奖,其中包括软件系统,我校指定金益民代表领奖。
1986年,国家恢复1125工程,我们参与了软件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开辟了一些新的研究方向,包括面向对象技术、构件技术,信息系统工程。除了教师参加研究工作外,一批博士生和硕士生也参加研究,出了一批成果。如《面向对象技术》一书,获得全国优秀图书奖。
1993年,软件室扩充为软件研究所。在此基础上,2003年,国家教委选拔我校在内的34院校,成立软件学院。
记者:您当时怎么考虑要搞软件研究室的?当时师资情况如何?
蔡希尧: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其中硬件是通用的,在通用的硬件上加载不同的软件,就可以形成不同的应用。所以,要服务于不同的应用,就必须开发软件。一个常用的微处理器,加载不同的软件,就成了不同的专用机。
记者:留学生教育方面,我们学校1949 年开始招留学生了?
蔡希尧:1949年冬天,我校接收了印度尼西亚共产党选派来的一批年轻学生,主要学习报务。1953年,越南派来几十位通信干部,来我校指挥系统学习通信指挥。
记者:研究生教育发展情况怎么样呢?
蔡希尧:1956年春,中央召开知识分子工作会议,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央做知识分子报告,明确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鼓励知识分子向科学技术进军。军委要求各院校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当时雷达教授会主任毕德显教授选定“信息论”为研究方向,他本人开始招研究生,但1957年的反右运动和1958年批判资产阶级教学思想运动,研究生的学习被停止了。
到了1963年,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经学校申请,茅于宽和我被批准为研究生指导老师,各招了一名研究生。
记者:您的学术生涯中有哪些研究成果您最满意?学术著作有哪些呢?
蔡希尧:我开始从事通信方面的教学工作,1952年以后,参加雷达专业的创办工作。1959年主持“自动化防空”专业的创办。1979年调到计算机系担任系主任,推进了软件专业的建设,创办了软件研究室,以后扩充为软件研究所。
著作方面,编写并出版了《雷达系统概论》、《数据处理》、《多处理机系统的逻辑分系与设计》、《面向对象技术》等书。获得过1987年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电子部优秀图书奖等奖励。
1983年开始,组织计算机系的教师参加“远望2号远洋测量船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和实现,我本人负责设计及文档的审核和认定。此系统有多个单位参加,成果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特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面向对象技术等研究工作的成果被应用于多个信息系统的开发中。《面向对象技术》一书被全国多个学校采用,得到好评。
记者:回顾您所参与的学科专业建设,包括雷达专业、通信专业、计算机专业、自动化防空专业、软件专业,在整个过程中您认为哪些人哪些事对您印象深刻?
蔡希尧:办学校和办专业都是靠基础,特别是数学基础,需要领军人物,发展软件专业,需要有良好数学和程序设计的基础,要了解应用需求。
回忆与故事
记者:咱们老校区主楼在五六十年代是一个很神秘的地方。您能给我们讲讲五楼当时的情况吗?
蔡希尧:1958年,国家发动大搞科研运动,中央军委调集了一批技术人员,选定了一些重大课题,包括通信、雷达等方面,集中在我校老校区主楼5层,开展研究工作。
当时我参加的课题是“超远程雷达”,已经制定方案,但1959年4月,五楼的科研任务被撤掉了,“超远程雷达”的方案交给了四机部南京十四所。这个项目已经完成,交付部队使用。
记者:您能给我们回忆一下关于学校迁址的故事吗?
蔡希尧:学校一开始在张家口开办,因为那里有日本兵留下来的营房,后来自己又盖了一些房子。1955年左右,学校想要从张家口搬到北京去,地址都选好了,在北京西郊的紫竹苑,但是没搬成,因为买地建造房子,价钱没有谈成。到了1956年夏天,当时国际形势有点紧张,周总理就下命令,北京不要再进其他单位了。因此,学校就打算搬到石家庄或是西安,最后领导上决定搬到西安。由总后勤部负责建设,1958年夏搬过来的。
记者:老校区的主楼是苏式建筑,当时怎么考虑建成这种风格的?
蔡希尧:当时学校仿照苏联列宁格勒红旗学院建设,请了一批苏联专家,教学科研工作都得听苏联专家的。
记者:在您看来,西电人有什么的特质?
蔡希尧:根据使用单位和毕业生的反映,我校毕业生的特点是埋头苦干,但社会活动能力不足,创新不足。
记者:学校学术发展、专业建设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吸取?
蔡希尧:郑校长召集学校科研单位开会,提出要搞大数据。我认为,大数据是一个很好的科研方向,但学校要组织好分工合作,成果共享,更快地促进学校的建设。
来源:西电往事工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