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学院新闻
  • 电子工程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召开学习会议

电子工程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召开学习会议


(通讯员刘昕雨)11月12日下午,电子工程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进行集中学习。学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学院党委委员和部分教工党支部书记等13名同志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杨光暐主持。

会议邀请井冈山东方红干部教育学院副院长陈定才教授作“走进井冈山精神”的专题讲座。陈定才教授详细介绍了井冈山根据地发展壮大的革命历程,重点讲解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伟大井冈山精神内涵。讲座后,与会人员集体学习了教育部党组书记、教育部长陈宝生同志《统一思想 凝聚共识 着力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和校党委书记查显友同志《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奋力开启“十四五”新征程》的讲话精神。

杨光暐表示,在井冈山这片红色革命根据地上,陈教授带领大家重温中国革命和人民军队发展中最为关键的历史阶段,深刻诠释伟大井冈山精神的核心内涵,对指导现实工作有着重要意义。习总书记提出“井冈山是革命的山、战斗的山,也是英雄的山、光荣的山,每次来缅怀革命先烈,思想都受到洗礼,心灵都产生触动。回想过去那段峥嵘岁月,我们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我们永远怀念他们、牢记他们,传承好他们的红色基因。”希望班子成员、党委委员、支部书记铭记先烈功勋,不断弘扬和传承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激发奋进力量,结合本次培训收获,认真思考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

杨光暐谈到,教育部召开党组会暨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研究部署教育战线贯彻落实工作。学校党委书记查显友作《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奋力开启“十四五”新征程》专题报告,要求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热潮;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坚持“四个面向”战略要求,助力国家科技强国建设;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引领引航。杨光暐提出,井冈山精神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一脉相承、一以贯之,都是敢闯新路的精神,也是“十四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希望班子成员、各支部将学习全会精神覆盖到全体党员、干部,准确把握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方针、重要目标和终点任务,主动对接国家重大需求和社会服务需求,把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到学院 “十四五”规划中,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积极性,凝聚力量,奋力前行。

廖桂生表示,参加专题培训和学院理论中心组关于井冈山精神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有三点体会,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正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使以毛泽东和朱德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中国共产党人和社会精英,毅然放弃大城市和优厚的生活条件,来到井冈山点燃革命圣火。新时期,我们要向革命先辈学习,要把理想信念转化为对奋斗目标的执着追求和对艰难险阻的勇敢担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行稳致远。二是道路方向很重要。毛泽东立足中国国情,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从此星火燎原,从胜利走向胜利。我们要传承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强“十四五”规划中教育和科学规划,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不断推进科技创新,解决“卡脖子”难题。三是依靠群众,凝聚力量。井冈山人民倾其所有支援红军,冒着生命危险保护革命根据地。新时期,学院全体教职工要发扬光荣传统,共同奋进,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电院力量。

梁继民谈到,通过培训和学习,对弘扬井冈山精神、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学院十四五规划,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学习井冈山精神,重要的一点是要增强忧患意识。学院近年来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仍必须清醒的看到,学院在新兴学科方向建设、青年人才队伍建设还需要进一步规划。其次,通过重温“三湾改编”的历史,毛泽东创造性地确立了“支部建在连上” 、“官兵平等”等一整套崭新的治军方略,初步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及旧军人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奠定了政治建军的基础,充分体现了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对我党我军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意义。我们要结合学院实际,在制定学院“十四五”规划中要强化思想引领,着力加强学科规划、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有效推进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和双一流建设成效。

党委委员周佳社谈到,杨光暐书记带领大家学习领会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之际,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结合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要以井冈山精神为指引,不忘初心,配合学校、学院做好十四五规划,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结合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及今年疫情对教学带来的冲击,以“识变,应变,求变”为精神动力,大力开发与尝试信息化教学及“AI+教育”,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打造实验金课,提高教学效率,提高育人成效。

责任编辑:邓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