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主页 English 宣传部
西电要闻
表格等宽内容时,请左右滑动 <>
党代会报告解读|信息化全面支撑一流大学建设
时间:2018-04-09 09:00:20 来源:新闻中心 点击:

前言:2018年1月19日,中国共产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成功召开,这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校奋力建设特色鲜明一流大学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党代会报告是新一届党委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速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的行动纲领。在全校范围内掀起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热潮,把全体共产党员和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代会精神上来,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宣传部新闻中心特推出“党代会报告解读”专栏,邀请校内各单位负责人根据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撰写党代会报告解读文章,结合本单位具体工作,提出具体落实举措。联系人:王格,联系电话:81891716,邮箱:news@mail.xidian.edu.cn

融合创新 信息化全面有效支撑一流大学建设

■信息化建设处处长张玉振

根据学校十二次党代会报告《立足新时代 绘写新篇章 奋力开启特色鲜明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精神和要求,学校确定中长期发展目标是:奋力追赶超越,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一流大学,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西电贡献。从现在开始的五年是十分关键的阶段,学校提出要通过法制化、国际化、信息化、职业化提升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固本守正、开放创新、拓展进取、包容协同提速特色鲜明一流大学建设。一流大学的建设需要现代化管理和先进的信息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西电信息化发展规划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应用驱动,融合创新;服务导向,转型升级;开放协同,优化环境”的工作原则,以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为目标,以推进信息化与教育发展全面深度融合为核心,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校治理和公共服务为四轮驱动,依托学校电子信息优势,贯彻落实校十二次党代会精神,面向学校综合改革和“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对信息化的重大需求,将信息化作为推动学校发展的战略途径,以信息化促进学校体制机制改革和业务流程优化,大力推进信息资源深度开发利用和全面有效共享,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学校加快应用,努力推动学校事业快速、高效和可持续发展,支撑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

一、完善基础设施体系,构建信息化教与学支撑环境

坚持为教学、科研和师生服务的宗旨,继续加强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智慧校园建设水平,大力推进校园公共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开放,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切实完善信息化教与学支撑环境,为实现差异化教学、个性化学习、智能化服务、精细化管理和精准化科研奠定坚实基础。

构建校园业务敏捷网络,实现整网集中式控制,帮助打造一个更稳定、可以精细化运营和更具用户体验的校园网,更精准地进行用户的认证、授权、带宽和费用管理服务。完善绿色云数据中心,融合学校核心数据中心、计算服务资源,实现多数据中心统一管理调度,提供统一资源管理、跨IDC资源部署、运维管理和自助服务,实现融合的基础架构,保障高性价高安全,充分开放共享。改造智慧学习空间,结合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建设多形式的智慧教室和实验室,整合教学、技术和空间等要素,形成新的教室生态系统,提供“易用、智能、领先”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搭建智能感知物联网,推进基于物联网的学校信息资源智能采集应用,实现办学资源、设备、设施等校园信息的智能采集,将校园从物理空间映射到数字空间。

二、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支持人才培养创新

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信息化工具和平台的广泛应用,统筹学校教学资源,建设涵盖全校的一体化的教学和管理平台,打通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之间的障碍,建设数字化学习资源库,支持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和小组探究式学习等多种教学模式的应用。

教育资源共享管理,整合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建共享,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资源共享服务。学习服务和质量监控,建设一体化学习服务和教学质量监控评价系统,实现网络教学、师生互动、督导评价等多形式多终端互动;以用户为中心,建立个性化学习空间,提升使用体验。一体化教学管理系统,构建满足新形态的教务与教学管理的本硕博留一体化教学管理系统,利用信息化技术打破教学中的管理壁垒和技术壁垒,高度协同,加强资源合理配置,提升教务管理水平。

三、构建科研云服务平台,支撑科学研究创新发展

建设知识开放共享环境,构建数字化科研协作支撑平台,推进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自然科技资源、科学数据、科学文献共享,促进学科交叉,打破学科壁垒协同育人,促进学校科研从分散性资源配置到集约型资源配置转;不断提高教师、科研人员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科研的能力。构建科研大数据服务平台,整合学校大数据计算平台和校内外多方数据,建立面向全校师生的大数据计算和数据服务平台,为学校师生提供大数据架构设计计算和数据利用提供资源和应用环境,将师生科研成果进行校园应用转化。

四、实施“五个一”工程,管理服务信息化支撑学校内涵式发展

推动管理与服务信息化,开展各部门业务服务集成,加强数据标准化,梳理并重构信息化环境下的管理制度、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以信息化带动管理创新,推动治理能力和治理结构现代化;逐步完成“五个一”工程建设、促进管理模式创新变革。认证一个号:将所有部门业务纳入学校统一认证平台,消除用户登录孤岛;数据一个库:确定数据产生唯一源,全面完善数据完整性和更新及时性;管理一张表:促进流程变革和业务重构,打破数据壁垒,实现数据、流程统一管理,支持实现责权利的重组再造;服务一个站:基于面向师生用户为中心理念推进网上一站式服务大厅建设;决策一个键:构建支撑决策的大数据服务平台,建立完善的评估评价指标,为精准决策提供支撑。

全力推进综合管理服务一体化,实现综合业务全流程网上办理,构建开放的协同办公服务环境和全过程业务办理流转,提升过程管理规范和提高执行力。推进教育教学服务一体化,涵盖学生从进校到离校的全过程,实现本科生和研究生统一管理,适应学年制、学分制以及学年/学分混合制的需要,支持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支持本科生联合培养,实现角色交互,信息发布、接收和评价反馈,提升管理水平。推进人事管理服务一体化,建立统一的面向全校的、可以灵活支撑不同业务系统的大人事管理服务平台,实现教职工全生命周期的成长过程服务。推进财务资产和资源配置管理服务一体化,支撑财务、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支持共享和协同服务,实现内控管理信息化可视化,建立涵盖资产全过程管理和服务应用,构建基于绩效导向的财务资产和资源配置保障管理机制。

五、探索网络社区,智慧文化传承西电红色基因

建设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党建和文化服务信息化应用,结合校园网络文化工作,将学校党建、思政教育、互动交流等元素进行整合,实现党建管理、信息互动、工作考核、宣传教育、统计分析、档案记载、沟通交流等信息化;建设优秀文化资源库、多种形式的数字化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产品以及资源共享服务,利用信息化推进学校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

上一条: 研究生国奖人物|朱冬琳:攻坚克难“微”海求真
下一条: 多名专家学者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开展学术交流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验证码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党代会报告解读|信息化全面支撑一流大学建设

前言:2018年1月19日,中国共产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成功召开,这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校奋力建设特色鲜明一流大学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党代会报告是新一届党委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速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的行动纲领。在全校范围内掀起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热潮,把全体共产党员和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代会精神上来,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宣传部新闻中心特推出“党代会报告解读”专栏,邀请校内各单位负责人根据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撰写党代会报告解读文章,结合本单位具体工作,提出具体落实举措。联系人:王格,联系电话:81891716,邮箱:news@mail.xidian.edu.cn

融合创新 信息化全面有效支撑一流大学建设

■信息化建设处处长张玉振

根据学校十二次党代会报告《立足新时代 绘写新篇章 奋力开启特色鲜明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精神和要求,学校确定中长期发展目标是:奋力追赶超越,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一流大学,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西电贡献。从现在开始的五年是十分关键的阶段,学校提出要通过法制化、国际化、信息化、职业化提升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固本守正、开放创新、拓展进取、包容协同提速特色鲜明一流大学建设。一流大学的建设需要现代化管理和先进的信息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西电信息化发展规划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应用驱动,融合创新;服务导向,转型升级;开放协同,优化环境”的工作原则,以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为目标,以推进信息化与教育发展全面深度融合为核心,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校治理和公共服务为四轮驱动,依托学校电子信息优势,贯彻落实校十二次党代会精神,面向学校综合改革和“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对信息化的重大需求,将信息化作为推动学校发展的战略途径,以信息化促进学校体制机制改革和业务流程优化,大力推进信息资源深度开发利用和全面有效共享,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学校加快应用,努力推动学校事业快速、高效和可持续发展,支撑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

一、完善基础设施体系,构建信息化教与学支撑环境

坚持为教学、科研和师生服务的宗旨,继续加强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智慧校园建设水平,大力推进校园公共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开放,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切实完善信息化教与学支撑环境,为实现差异化教学、个性化学习、智能化服务、精细化管理和精准化科研奠定坚实基础。

构建校园业务敏捷网络,实现整网集中式控制,帮助打造一个更稳定、可以精细化运营和更具用户体验的校园网,更精准地进行用户的认证、授权、带宽和费用管理服务。完善绿色云数据中心,融合学校核心数据中心、计算服务资源,实现多数据中心统一管理调度,提供统一资源管理、跨IDC资源部署、运维管理和自助服务,实现融合的基础架构,保障高性价高安全,充分开放共享。改造智慧学习空间,结合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建设多形式的智慧教室和实验室,整合教学、技术和空间等要素,形成新的教室生态系统,提供“易用、智能、领先”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搭建智能感知物联网,推进基于物联网的学校信息资源智能采集应用,实现办学资源、设备、设施等校园信息的智能采集,将校园从物理空间映射到数字空间。

二、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支持人才培养创新

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信息化工具和平台的广泛应用,统筹学校教学资源,建设涵盖全校的一体化的教学和管理平台,打通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之间的障碍,建设数字化学习资源库,支持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和小组探究式学习等多种教学模式的应用。

教育资源共享管理,整合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建共享,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资源共享服务。学习服务和质量监控,建设一体化学习服务和教学质量监控评价系统,实现网络教学、师生互动、督导评价等多形式多终端互动;以用户为中心,建立个性化学习空间,提升使用体验。一体化教学管理系统,构建满足新形态的教务与教学管理的本硕博留一体化教学管理系统,利用信息化技术打破教学中的管理壁垒和技术壁垒,高度协同,加强资源合理配置,提升教务管理水平。

三、构建科研云服务平台,支撑科学研究创新发展

建设知识开放共享环境,构建数字化科研协作支撑平台,推进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自然科技资源、科学数据、科学文献共享,促进学科交叉,打破学科壁垒协同育人,促进学校科研从分散性资源配置到集约型资源配置转;不断提高教师、科研人员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科研的能力。构建科研大数据服务平台,整合学校大数据计算平台和校内外多方数据,建立面向全校师生的大数据计算和数据服务平台,为学校师生提供大数据架构设计计算和数据利用提供资源和应用环境,将师生科研成果进行校园应用转化。

四、实施“五个一”工程,管理服务信息化支撑学校内涵式发展

推动管理与服务信息化,开展各部门业务服务集成,加强数据标准化,梳理并重构信息化环境下的管理制度、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以信息化带动管理创新,推动治理能力和治理结构现代化;逐步完成“五个一”工程建设、促进管理模式创新变革。认证一个号:将所有部门业务纳入学校统一认证平台,消除用户登录孤岛;数据一个库:确定数据产生唯一源,全面完善数据完整性和更新及时性;管理一张表:促进流程变革和业务重构,打破数据壁垒,实现数据、流程统一管理,支持实现责权利的重组再造;服务一个站:基于面向师生用户为中心理念推进网上一站式服务大厅建设;决策一个键:构建支撑决策的大数据服务平台,建立完善的评估评价指标,为精准决策提供支撑。

全力推进综合管理服务一体化,实现综合业务全流程网上办理,构建开放的协同办公服务环境和全过程业务办理流转,提升过程管理规范和提高执行力。推进教育教学服务一体化,涵盖学生从进校到离校的全过程,实现本科生和研究生统一管理,适应学年制、学分制以及学年/学分混合制的需要,支持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支持本科生联合培养,实现角色交互,信息发布、接收和评价反馈,提升管理水平。推进人事管理服务一体化,建立统一的面向全校的、可以灵活支撑不同业务系统的大人事管理服务平台,实现教职工全生命周期的成长过程服务。推进财务资产和资源配置管理服务一体化,支撑财务、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支持共享和协同服务,实现内控管理信息化可视化,建立涵盖资产全过程管理和服务应用,构建基于绩效导向的财务资产和资源配置保障管理机制。

五、探索网络社区,智慧文化传承西电红色基因

建设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党建和文化服务信息化应用,结合校园网络文化工作,将学校党建、思政教育、互动交流等元素进行整合,实现党建管理、信息互动、工作考核、宣传教育、统计分析、档案记载、沟通交流等信息化;建设优秀文化资源库、多种形式的数字化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产品以及资源共享服务,利用信息化推进学校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