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新闻网讯(通讯员吴琳)校园网是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主要目标是为学校师生进行教学、科研、学习等提供有效的支撑和保障。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新技术和新应用不断增加,师生对校园网更加依赖,需求也更加旺盛。学校不断加大资金和人力投入,完善设施、增加带宽、优化管理,为师生提供优质的网络基础环境。为进一步做好面向师生的服务,在五届四次教代会上,郑晓静校长提出要继续加快完善网络基础、实现无线网络覆盖、提高师生免费流量等。同时要求在提速增容的情况下处理好多数与少数、通畅与增量、科研与娱乐、疏通与限流等关系,为大多数人提供稳定通畅的网络服务。
提速增容,不断提升完善网络基础环境
网络基础设施不断向宽带泛在和融合方向加快发展,信息技术多元化融合,校园信息化应用向智能化、移动化、社交化方向转变,学校也积极加强建设和管理以应对新需求。
学校不断完善优化网络基础设施。对南北校区之间互联光缆进行了扩容,实现两校区40G互连,各楼宇到中心机房实现10G连接,保证骨干线路的稳定与通畅。将北校区老科技楼、新科技楼、主大楼等主要楼宇接入交换机升级到千兆接入,实现用户端的高速上联。同时,学校加速实施无线网络覆盖,目前已经完成教学区的全面覆盖,使师生能够随时随地使用网络。
学校持续推进网络出口优化和带宽扩容。学校网络出口是师生通过校园网访问互联网的必经通道,稳定性和通畅性是保证师生使用网络体验效果的必备条件。近年来,学校不断增加经费扩大带宽容量,从2012年的2.5G增加到目前的4.5G,后期将根据师生实际使用状况进一步增加。结合互联网资源提供商的实际,学校采用教育网、电信、联通和移动等多家运营商出口融合的方案,寻求用户访问互联资源快速直达的最佳策略。同时,学校也不断增加用户共享带宽接入,目前用户带宽为30~40M,下载速度可达到3M。
增量导流,有效保障中心工作和多数师生服务需求
学校总出口带宽资源是有限,如果没有一定的调节约束机制,少数人对网络的滥用就会占有大量的公共带宽资源,利益受到侵害的就是大部分师生,就会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科研和学习生活。因此,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基于疏堵结合、保障重点(教学、科研和学习等),娱乐分担(游戏、电影等)的原则,为每位学生提供一定量的免费流量,作为常规网络使用保障。如果师生需要看更多直播、电影等休闲行为需要更多额外流量,超出部分需要额外付费,这样才能保证大部分师生的权益和良好的网络访问质量,保证学校正常工作不受影响。
考虑到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师生对网上资源使用增加的需求,在五届四次教代会上,郑晓静校长提出提高师生免费流量等。通过了解兄弟学校政策、分析师生实际使用网络流量和分类应用占比等,经学校研究,决定将学生免费流量从每月3G增加到10G,研究生导师统一调整到每月40G,其他在职职工调整为每月20G。同时在使师生享受更多免费流量的情况下,能够享受更通畅稳定的网络,学校将每年要增加数百万元用于带宽扩容。
流量占比排名前10位的应用
针对特殊需求,提供人性化、个性化专属保障
根据学校实际,针对有额外需要的应用场景和师生科研学习特殊需要等服务,学校也制定了策略进行保障。
一是通过专用共享带宽支持无流量用户低速用网。学校原有管理策略是流量用完后即仅限访问校内,本次调整后,学校将不再直接阻断用户访问互联网访问,而是调低个人用户带宽,同时提供一定的共享带宽,面向所有超出流量的用户提供专门服务,师生可以不用缴纳任何费用即可一直使用网络。
二是通过专用账号支持教学科研群体需求。学校提供一批一定免费流量账号,提供给各国家、省部级等教学实验中心用于公共教学;推进多媒体教室连接校园网,使教师在多媒体教室计算机上即可使用网络教学,信息化处与设备处正在开展此项工作;提供专用付费账号支持科研实验室共享网络接入等。同时,部分师生反映科研工作需要下载大量数据集等,个人免费流量远远不够。经过与协商沟通,信息化处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包括可以对确有需求的师生提供流量支持,提供专项下载服务保障科研工作等。
信息化工作将根据教学科研和师生不断变化的需求,进一步完善管理和服务机制,提供更多样化的服务形式,提升网络服务质量和保障能力,为学校发展助力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