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主页 English 宣传部
西电要闻
表格等宽内容时,请左右滑动 <>
放眼国际 开路先锋:记“师德标兵”白宝明教授
时间:2016-11-25 09:37:35 来源:新闻中心 点击:

放眼国际 开路先锋

——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师德标兵”白宝明教授

■学生记者卢少娟 赵佳

上午九点,记者刚刚踏入科技楼A308办公室,就看到在办公桌前辛勤工作的白宝明。他急忙放下手中的工作,招呼记者坐下来。采访过程中,白宝明时刻不忘手中的笔和纸,把记者需要的东西亲自写下来。朴素大方,平易近人,这是白宝明的真实写照。

白宝明在师德标兵感言中写道:“潜下心来教书,静下心来科研。”就是这样没日没夜的坚守在教师的岗位上,教书育人,创新科研,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自己的价值。

白宝明,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0年3月至2003年3月在香港城市大学电子工程系作博士后研究,2005年3月至9月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C Davis)作访问学者。从2004年起,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子学会会士,中国电子学会信息论分会主任委员。主要从事信息与编码理论、编码调制技术、无线通信和量子通信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探索,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只有求新求异,事物才会有生命力。打破定势,突破传统,白宝明一直在不断尝试新的教学研究方法。

不闭塞于现有的教学理论体系,紧跟时代的发展,白宝明将布鲁纳“课堂教学与创造能力培养”的理论运用于教学中。不是一味给结论,而是让学生自己用尝试、试验、讨论等办法寻求结论,从发展学生的自信和勇气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让学生学会学习。

“我教授本科生信息论基础课程,之前只给本科生布置课后的习题,前几年开始对他们有些上机的引导,布置上机大作业,要求他们画关于信道容量的曲线,还有一些编译码算法。实体操作会加深他们的理解。”白老师如是说。

打造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开展课堂“合作讨论式”的教学活动,也是白宝明别出心裁的创意之一。他会定期的组织班里的一些学生作报告,由学生自己讨论,自己讲,在讲的过程中和老师、学生一起讨论,最后要写出相应的报告。

针对最后大作业的报告,白宝明一直鼓励学生写成论文形式,这样一来,可能有些学生做完的作业,改一改就能发表论文。

合作,追求与国际的接轨

国际英文版教材,英文板书,中文讲授。这样独树一帜的教学方式博得大家的眼球。

从2005年开始,白宝明一直坚持使用英文版教材,课程内容均与国际学术前沿保持一致,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后续的研究工作进程。“英文版教材能够更好地与国际接轨,瑞士、美国、加拿大等国际上绝大多数学校都使用的是这本书。将来学生出国做研究,就能够很好地与他们进行交流。”白宝明表达着使用英文教材的初衷。

博士生陈佩瑶说:“英文版的教科书,作者都是一些国际大家。课本相对更为规范一些。虽然学习起来难度会大一些,但从长远来看,能更好的跟国际相结合,潜移默化的拓宽我们的知识面,对个人的发展很有帮助。”

同时,白宝明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研究,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扩大信道编码团队的影响。先后完成与Philips公司、Panasonic公司、法国电信等合作项目4项。2013年,组织承办了通信与信息理论国际研讨会(CITW),这是首次将国际信息与编码理论领域的7位学术大师聚集在西电校园一起进行研讨的盛会。2015年还组织承办了第4届IEEE高移动性无线通信国际会议(HMWC’2015)和中国电子学会第22届信息论年会。

谈到白宝明,黎昞老师称赞道:“我很敬佩白老师,他对学术很有前瞻性,对一些新技术、新知识的把握特别敏感。国际视野广阔,跟国际其他通信顶尖团队交流很多。一旦有新的成果出来,他就会马上意识到新成果应用价值,以及课题组的研究方向。课题组也因此总能跟上国际最前沿的研究方向。”

严谨,永葆科研的前瞻性

白宝明带领信道编码团队成员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近五年纵向项目到校总经费1200余万元,其中包括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和国防电子预研课题等。在国家973计划项目和863计划项目的支持下,目前正专注于面向高移动性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空间信息网络和5G移动通信开展信道编码与调制信号设计等相关研究工作。

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精细的人很少。对于白宝明来说,细节是一种修养。白宝明一直都很注重细节的把握。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公式。对此,学生陈佩瑶有深刻的体验。“白老师对科研的严谨态度对我影响特别大,有时候指导我们写论文,针对一个简单的公式,老师都会反反复复查阅其他人是怎样写的,规范的要怎么写。”

作为科研团队中的一员,黎昞老师说道:“很多时候白老师都能弥补我们对细节的忽略,进而保证工作顺利进行下去,如果没有对细节的把握,恐怕我们要反反复复的去做。”

白宝明经常鼓励课题组的教师积极与国外同行合作,扩大影响,学习先进技术。在他的倡导和推荐下,团队中有80%的教师有在国外著名高校学习和从事合作研究的经历,同时他还邀请国际上的学术大家来我校做报告,并与学生进行交流。

真诚,建立师生深厚友谊

“在生活中,学生就是我的朋友。在学习中,学生就是我的同事。”这是白宝明与学生的相处之道。真诚,平等,让白宝明深深地融入到学生中去。

对学生严而有度,与同学们真诚相处,通过了解学生,走进学生,宽容真诚对待学生,充分鼓励学生们的自尊、自信,深受学生爱戴。

问题解答,日常谈心,嘘寒问暖,这对白宝明来说都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耐心聆听同学们生活上的烦恼,并给予引导。对于学习上无“热情”的学生们,白宝明能够通过找他们谈心,挖掘其闪光点,用爱和温暖重新点燃他们学习的热情。这样和睦的师生关系获得整个课题组的羡慕,也建立起与学生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相互关心,相互鼓励,我的学生都很好,学生之间相处都很融洽。不管是项目,活动还是会议,学生都踊跃来帮忙服务。在讨论的时候,我们都是平等的,不能说老师说的就是对的,学生说的就是错的,并且我也鼓励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想法。每年我们都有一个新生入学的研究生教育,指导学生如何去做一名合格的研究生,从读文献到写论文,包括研究方法。”白宝明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关爱,引领新生的大学路

身为学院的一份子,白宝明积极参与学院组织的“关爱引领”系列活动,引导并帮助大一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合理规划学习生涯,为学生成长成才助力。通过介绍信息论与编码领域的发展状况,以及通信系统的大体框架,让新生们对通信专业有一定的认识,并挖掘了同学们对通信和科技的兴趣,也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为今后发展规划以及学习研究方向进行思考交流的机会。

白宝明回忆说:“我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能跟同学进一步的交流,了解同学们的想法和问题。和学生之间做一个综合各方面的交互。对于大一新生,要学好基础课,主动了解专业的需求,避免大一、大二的基础课没好好学,导致大三专业课跟不上,产生厌烦情绪。”

基于现在一些学生仅仅为了成绩而读书导致自己思维局限于一本课本的状况,他倡导在大学要多读一些参考书、课外书,课本与参考书相结合,多角度,多方法思考,才能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生活中的他,平易近人,为人谦和;课堂上的他,懂得变通,活跃教学;科研中的他,认真严谨,见微知著。凭借学术上前瞻性,放眼国际,续写着信道编码团队的辉煌。

上一条: 【研究生国奖人物】王玥:天道酬勤与梦同行
下一条: 【西电往事】李永生:记忆中的战争岁月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验证码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放眼国际 开路先锋:记“师德标兵”白宝明教授

放眼国际 开路先锋

——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师德标兵”白宝明教授

■学生记者卢少娟 赵佳

上午九点,记者刚刚踏入科技楼A308办公室,就看到在办公桌前辛勤工作的白宝明。他急忙放下手中的工作,招呼记者坐下来。采访过程中,白宝明时刻不忘手中的笔和纸,把记者需要的东西亲自写下来。朴素大方,平易近人,这是白宝明的真实写照。

白宝明在师德标兵感言中写道:“潜下心来教书,静下心来科研。”就是这样没日没夜的坚守在教师的岗位上,教书育人,创新科研,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自己的价值。

白宝明,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0年3月至2003年3月在香港城市大学电子工程系作博士后研究,2005年3月至9月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C Davis)作访问学者。从2004年起,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子学会会士,中国电子学会信息论分会主任委员。主要从事信息与编码理论、编码调制技术、无线通信和量子通信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探索,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只有求新求异,事物才会有生命力。打破定势,突破传统,白宝明一直在不断尝试新的教学研究方法。

不闭塞于现有的教学理论体系,紧跟时代的发展,白宝明将布鲁纳“课堂教学与创造能力培养”的理论运用于教学中。不是一味给结论,而是让学生自己用尝试、试验、讨论等办法寻求结论,从发展学生的自信和勇气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让学生学会学习。

“我教授本科生信息论基础课程,之前只给本科生布置课后的习题,前几年开始对他们有些上机的引导,布置上机大作业,要求他们画关于信道容量的曲线,还有一些编译码算法。实体操作会加深他们的理解。”白老师如是说。

打造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开展课堂“合作讨论式”的教学活动,也是白宝明别出心裁的创意之一。他会定期的组织班里的一些学生作报告,由学生自己讨论,自己讲,在讲的过程中和老师、学生一起讨论,最后要写出相应的报告。

针对最后大作业的报告,白宝明一直鼓励学生写成论文形式,这样一来,可能有些学生做完的作业,改一改就能发表论文。

合作,追求与国际的接轨

国际英文版教材,英文板书,中文讲授。这样独树一帜的教学方式博得大家的眼球。

从2005年开始,白宝明一直坚持使用英文版教材,课程内容均与国际学术前沿保持一致,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后续的研究工作进程。“英文版教材能够更好地与国际接轨,瑞士、美国、加拿大等国际上绝大多数学校都使用的是这本书。将来学生出国做研究,就能够很好地与他们进行交流。”白宝明表达着使用英文教材的初衷。

博士生陈佩瑶说:“英文版的教科书,作者都是一些国际大家。课本相对更为规范一些。虽然学习起来难度会大一些,但从长远来看,能更好的跟国际相结合,潜移默化的拓宽我们的知识面,对个人的发展很有帮助。”

同时,白宝明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研究,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扩大信道编码团队的影响。先后完成与Philips公司、Panasonic公司、法国电信等合作项目4项。2013年,组织承办了通信与信息理论国际研讨会(CITW),这是首次将国际信息与编码理论领域的7位学术大师聚集在西电校园一起进行研讨的盛会。2015年还组织承办了第4届IEEE高移动性无线通信国际会议(HMWC’2015)和中国电子学会第22届信息论年会。

谈到白宝明,黎昞老师称赞道:“我很敬佩白老师,他对学术很有前瞻性,对一些新技术、新知识的把握特别敏感。国际视野广阔,跟国际其他通信顶尖团队交流很多。一旦有新的成果出来,他就会马上意识到新成果应用价值,以及课题组的研究方向。课题组也因此总能跟上国际最前沿的研究方向。”

严谨,永葆科研的前瞻性

白宝明带领信道编码团队成员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近五年纵向项目到校总经费1200余万元,其中包括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和国防电子预研课题等。在国家973计划项目和863计划项目的支持下,目前正专注于面向高移动性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空间信息网络和5G移动通信开展信道编码与调制信号设计等相关研究工作。

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精细的人很少。对于白宝明来说,细节是一种修养。白宝明一直都很注重细节的把握。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公式。对此,学生陈佩瑶有深刻的体验。“白老师对科研的严谨态度对我影响特别大,有时候指导我们写论文,针对一个简单的公式,老师都会反反复复查阅其他人是怎样写的,规范的要怎么写。”

作为科研团队中的一员,黎昞老师说道:“很多时候白老师都能弥补我们对细节的忽略,进而保证工作顺利进行下去,如果没有对细节的把握,恐怕我们要反反复复的去做。”

白宝明经常鼓励课题组的教师积极与国外同行合作,扩大影响,学习先进技术。在他的倡导和推荐下,团队中有80%的教师有在国外著名高校学习和从事合作研究的经历,同时他还邀请国际上的学术大家来我校做报告,并与学生进行交流。

真诚,建立师生深厚友谊

“在生活中,学生就是我的朋友。在学习中,学生就是我的同事。”这是白宝明与学生的相处之道。真诚,平等,让白宝明深深地融入到学生中去。

对学生严而有度,与同学们真诚相处,通过了解学生,走进学生,宽容真诚对待学生,充分鼓励学生们的自尊、自信,深受学生爱戴。

问题解答,日常谈心,嘘寒问暖,这对白宝明来说都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耐心聆听同学们生活上的烦恼,并给予引导。对于学习上无“热情”的学生们,白宝明能够通过找他们谈心,挖掘其闪光点,用爱和温暖重新点燃他们学习的热情。这样和睦的师生关系获得整个课题组的羡慕,也建立起与学生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相互关心,相互鼓励,我的学生都很好,学生之间相处都很融洽。不管是项目,活动还是会议,学生都踊跃来帮忙服务。在讨论的时候,我们都是平等的,不能说老师说的就是对的,学生说的就是错的,并且我也鼓励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想法。每年我们都有一个新生入学的研究生教育,指导学生如何去做一名合格的研究生,从读文献到写论文,包括研究方法。”白宝明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关爱,引领新生的大学路

身为学院的一份子,白宝明积极参与学院组织的“关爱引领”系列活动,引导并帮助大一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合理规划学习生涯,为学生成长成才助力。通过介绍信息论与编码领域的发展状况,以及通信系统的大体框架,让新生们对通信专业有一定的认识,并挖掘了同学们对通信和科技的兴趣,也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为今后发展规划以及学习研究方向进行思考交流的机会。

白宝明回忆说:“我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能跟同学进一步的交流,了解同学们的想法和问题。和学生之间做一个综合各方面的交互。对于大一新生,要学好基础课,主动了解专业的需求,避免大一、大二的基础课没好好学,导致大三专业课跟不上,产生厌烦情绪。”

基于现在一些学生仅仅为了成绩而读书导致自己思维局限于一本课本的状况,他倡导在大学要多读一些参考书、课外书,课本与参考书相结合,多角度,多方法思考,才能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生活中的他,平易近人,为人谦和;课堂上的他,懂得变通,活跃教学;科研中的他,认真严谨,见微知著。凭借学术上前瞻性,放眼国际,续写着信道编码团队的辉煌。

责任编辑:付一枫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