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主页 English 宣传部
西电要闻
表格等宽内容时,请左右滑动 <>
西电校友|51级校友杨千里:精益求精不忘初心
时间:2017-07-04 15:34:15 来源:通信工程学院 点击:

前言:为了深入实施大学文化建设计划,加强与广大校友的联系,不断增进校友与母校的沟通和交流,凝聚校友力量,传递母校情感,扩大校友影响,提升学校声誉,在校长基金特别支持下,由党委宣传部、校友总会、学生工作处等单位联合,日前正式启动了面向各行各业优秀西电人的专访工作。这一专访工作是继“西电往事”之后,学校在讲好西电故事、传承西电精神方面推出的第二个重要策划。为此,我们特开设“西电校友”栏目,对专访内容进行刊载。欢迎广大师生为本栏目提供采访线索,联系邮箱:news@mail.xidian.edu.cn,联系电话:81891719。

杨千里:耄耋之年筚路蓝缕,精益求精不忘初心

——专访西电51级校友、原总参通信部副部长杨千里少将

■文字整理/特约记者王思阳

常人眼里,年近85岁高龄的老人应该是带着龟框眼镜,步履蹒跚的形象。没曾想初次在报告厅见到的杨千里,竟是一位言语铿锵有力又不乏幽默风趣的老人,岁月并没有在他脸上留下太多的印记,反而是主动让笔者唤他作“学长”和时不时地抛出的连珠妙语,让人对他的睿智、随和与亲切印象深刻。

杨学长来过西电很多次,笔者作为晚辈都无缘见到,却零零散散听过许多他的故事。为了弄清楚这些传奇往事,笔者有幸预约到杨学长,对其进行了专访。早就听说罹患癌症的杨学长是昨天凌晨才落地西安,白天又马不停蹄的为本科生呈现了一场妙趣横生的报告会,所以笔者很是担心学长的身体状况。可是一见面,刚和李赞老师一起用完早餐的杨学长精神极佳,全无倦意,让我不禁松了一口气。

“认真做事,做得更好”这是访谈中杨千里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这一辈子,也是这样身体力行的。

家国情怀,指引通信前行之路

选择从事通信事业,对杨学长来说,或许是一种偶然,抑或是一种必然。

杨学长1933年出生在江苏江阴的周庄镇,父母都在江西九江中学任教。高中时期的杨学长对文学很感兴趣,参加过黄河大合唱,还在话剧《雷雨》中扮演过周朴园,后来受到物理老师的影响,开始有了科学救国的意识。1950年,杨学长参加了三个片区的高考,综合考虑后最终选择就读于南京大学的电机系。

入校不久,朝鲜战争爆发。举国上下都开始了抗美援朝的征兵宣传,那时的杨学长对这场战争并没有概念,只是从小的良好教育让他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我那会儿刚上大一,就想着尽一点保家卫国的责任吧,这样就报了名。”包括杨学长、陆心如等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们就这样被送到了张家口,经过长达半年的政治审核及政治理论学习后,便开始了在中央军委工校的正式学习。也正是这个转折,杨学长与西电通信专业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

栉风沐雨,成就坚忍不拔之气

“那会儿苏联对口援建中国,学校是按照苏联培养军事工程师的模式来培养我们的,所以军事相关的课都要学”,杨学长说,那会儿的课程设置非常严谨,除了专业技术课程以外,他们从挖掩体开始,逐级学习到集团指挥,囊括了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防化兵等各个兵种的学科,每一个兵种的课程大概都有几十个小时。

“我们要挖那种单人掩体,张家口那个地方都是鹅卵石、河道,非常难挖。有时晚上半夜里还会让你拿着指北针去行军,张家口那会儿的天气还是比较恶劣的,但我们也都坚持了下来。”回忆起60年前的这段学习经历,杨学长依然印象非常深刻,他自谦的说自己没什么长处,就是认准了就努力去做。当时毕业生只有门门功课都拿到5分,才有资格被授予上尉军衔,杨学长就是那一届全校仅有的四个上尉毕业生中的一位。

“那几年在西军电的学习生涯对自己的各个方面都是很好的历练,自己的努力是一个因素,更重要的是学校优良的革命传统和严谨的军事化作风在大家身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为大家后来走上工作岗位铺下了坚实的基石。”杨学长不无感慨地说。

砥砺为健,打开卫星通信之门

因为学生时期表现突出,1956年,杨学长从西电无线电系毕业后就留校任教,被分到了无线教研室里的军用机教研组,一同共事的还有陈太一、樊昌信两位老师。“我刚毕业上的课是实训课,叫金属工艺学与无线电机大修,通俗点说就是炼铜炼铁,各种车钳铣刨,有点类似于现在大学里面的金工和电装实习。”“这些东西我们从来都没学过,但是有一定基础在那里,我们就自己找材料、编讲义、组装电台,那会儿资源很少,我们就到仓库里面找那些缴获的美式装备给学生操作。”用杨学长的话说,只要基础打得牢,以后不论做什么都不怕,都可以继续学习,同时要善于用正确的态度去适应各种可能出现的新挑战。

1958年,西电从张家口迁址西安,正好赶上全国掀起了“大跃进”的浪潮,杨学长所在科室的老师们也都纷纷加入到了工农业生产的队伍中来,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科研任务,就是帮助村民们割麦子。

“那会儿正好在搞人民公社嘛,大家都不做饭,统一在食堂放开肚子吃,到了1960年,自然灾害,吃的就已开始定量了,食堂每天只能挖点野菜熬成很稀的粥分给大家,每天饿得不行,但最后也都扛过来了。”

就是在这样一个艰苦的环境下,老前辈们依然苦中作乐、自强不息,也就是在这个时期,我国的第一套西安——北京流星余迹通信试验系统由杨学长等西电人研制完成,一端是北京的姚家园,另一端则是在学校附近的沙井村,实现了全程八百公里的突发式对通。

1966年,全国爆发了“文化大革命”运动,西电也未能幸免,杨学长向我们讲述了西电的校长之一王诤和国家一级教授毕德显为国为公的感人事迹。杨学长说,老一代知识分子从来都不把个人得失放在首位,先想到的永远是别人和国家:毕德显教授癌症后期疼得厉害,却叮嘱医生把止疼药留给别人用;弥留之际只有一个夙愿,就是加入中国共产党。“我这个人很少感动,但是每次说起这些老一辈西电人的家国情怀就控制不住。”说到动情之处,杨学长不禁湿了眼眶。

不管是在“文革”中受到何种冲击,杨学长始终都保持着一颗平常心去面对这一切,提起这段往事,杨学长并不认同一些人把自己的不幸都归咎于社会这样的观点。他认为这些是时代的产物,所谓“时势造英雄”,逆境中反倒能够真正磨炼一个人的意志,同样面对一件事,不同的人生态度结果也会迥然不同。

解甲未曾归田思牵家国后辈之心

1971年,杨学长从“五七干校”放牛一线,被调入中国通信工程研究院,从事散射、微波、卫星通信第一线的那一刻起,就执着地开始了他梦寐以求的事业。谈及杨学长这么多年来取得的成就,他笑着摆了摆手,没有多说。

在过去的30年中,杨学长都担任着总师或顾问,他一直在触摸着我国通信的脉络历程。他深感培养人才的重要,先后担任了西电、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十多个著名大学的兼职教授、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退休后的杨学长,时刻牵挂着国家卫星通信的发展,在他看来,“教书育人才是学校老师的首要任务,成就固然重要,但是不应该作为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教育不应该被产业化,现在的大环境有些浮躁,需要我们慢慢地摸索。”杨学长指出,我国现有的科研环境很好,但是容易受到外来成果的影响,缺少自主创新意识,他希望西电教师能够用好郑晓静书记的好政策,树立西电自身的特色与优势。

为了把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和教训及时传承给年轻一代,年初刚出院不久的杨学长便欣然接受了西电的邀请来校为师生报告。

杨学长对西电的年轻一代也充满着希望与期待,他说:“我们要好好挖掘校史,努力学习,把西电的精神传承下去,类似毕德显等一大批老教授的事迹,应该让更多年轻人知道。”

杨学长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认真做事,做得更好。他常开玩笑地说,“人家都说我是个完美主义者,手底下的那些参谋都有点吃不消,觉得我很难对付吧。”

事实上,杨学长身上所展现的正是西电精神的浓缩,也是西电精神传承者的代表。他虽然年迈,但是思维敏捷、思路清晰。他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用严谨要求自己,用辛勤奉献国家,砥砺为健,矢志不渝。

(本次专访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季庆阳,党委宣传部田敬权,通信工程学院辅导员王思阳、张翔)

人物简介:

杨千里,西电51级校友,原总参通信部副部长,研究员,少将军衔,曾任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专家组成员,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通信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国防通信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市政协委员,兼任卫星有效载荷专业组成员,卫星应用专业组成员,军用仪表专业组成员,多所大学和研究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跨国电机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高级会员、北京分会执行主席。被北京大学等10余所大学特聘为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并被中国证监会、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中国卫通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特聘为顾问或技术专家。曾获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委授予的“通信技术政策研究工作中做出积极贡献奖”。参加了我国第一代同步通信卫星通信系统的设计和试验。曾多次随团或率团出访东欧、西欧、北美、日本等国,协调与有关国家共同进行卫星通信试验。现任中国通信学会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并在中国通信学会和中国宇航学会担任相关学术领导工作。获得中国电子学会、中国通信学会、跨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终身高级会员(Life Member)。担任中国通信学会主办的“中国卫星应用大会”主席已17届。为推动中国卫星应用学术交流和产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上一条: 恢复高考40年|张建奇:与物理结下一辈子的缘分
下一条: 王中林院士返校记|为西电做力所能及之事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验证码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西电校友|51级校友杨千里:精益求精不忘初心

前言:为了深入实施大学文化建设计划,加强与广大校友的联系,不断增进校友与母校的沟通和交流,凝聚校友力量,传递母校情感,扩大校友影响,提升学校声誉,在校长基金特别支持下,由党委宣传部、校友总会、学生工作处等单位联合,日前正式启动了面向各行各业优秀西电人的专访工作。这一专访工作是继“西电往事”之后,学校在讲好西电故事、传承西电精神方面推出的第二个重要策划。为此,我们特开设“西电校友”栏目,对专访内容进行刊载。欢迎广大师生为本栏目提供采访线索,联系邮箱:news@mail.xidian.edu.cn,联系电话:81891719。

杨千里:耄耋之年筚路蓝缕,精益求精不忘初心

——专访西电51级校友、原总参通信部副部长杨千里少将

■文字整理/特约记者王思阳

常人眼里,年近85岁高龄的老人应该是带着龟框眼镜,步履蹒跚的形象。没曾想初次在报告厅见到的杨千里,竟是一位言语铿锵有力又不乏幽默风趣的老人,岁月并没有在他脸上留下太多的印记,反而是主动让笔者唤他作“学长”和时不时地抛出的连珠妙语,让人对他的睿智、随和与亲切印象深刻。

杨学长来过西电很多次,笔者作为晚辈都无缘见到,却零零散散听过许多他的故事。为了弄清楚这些传奇往事,笔者有幸预约到杨学长,对其进行了专访。早就听说罹患癌症的杨学长是昨天凌晨才落地西安,白天又马不停蹄的为本科生呈现了一场妙趣横生的报告会,所以笔者很是担心学长的身体状况。可是一见面,刚和李赞老师一起用完早餐的杨学长精神极佳,全无倦意,让我不禁松了一口气。

“认真做事,做得更好”这是访谈中杨千里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这一辈子,也是这样身体力行的。

家国情怀,指引通信前行之路

选择从事通信事业,对杨学长来说,或许是一种偶然,抑或是一种必然。

杨学长1933年出生在江苏江阴的周庄镇,父母都在江西九江中学任教。高中时期的杨学长对文学很感兴趣,参加过黄河大合唱,还在话剧《雷雨》中扮演过周朴园,后来受到物理老师的影响,开始有了科学救国的意识。1950年,杨学长参加了三个片区的高考,综合考虑后最终选择就读于南京大学的电机系。

入校不久,朝鲜战争爆发。举国上下都开始了抗美援朝的征兵宣传,那时的杨学长对这场战争并没有概念,只是从小的良好教育让他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我那会儿刚上大一,就想着尽一点保家卫国的责任吧,这样就报了名。”包括杨学长、陆心如等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们就这样被送到了张家口,经过长达半年的政治审核及政治理论学习后,便开始了在中央军委工校的正式学习。也正是这个转折,杨学长与西电通信专业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

栉风沐雨,成就坚忍不拔之气

“那会儿苏联对口援建中国,学校是按照苏联培养军事工程师的模式来培养我们的,所以军事相关的课都要学”,杨学长说,那会儿的课程设置非常严谨,除了专业技术课程以外,他们从挖掩体开始,逐级学习到集团指挥,囊括了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防化兵等各个兵种的学科,每一个兵种的课程大概都有几十个小时。

“我们要挖那种单人掩体,张家口那个地方都是鹅卵石、河道,非常难挖。有时晚上半夜里还会让你拿着指北针去行军,张家口那会儿的天气还是比较恶劣的,但我们也都坚持了下来。”回忆起60年前的这段学习经历,杨学长依然印象非常深刻,他自谦的说自己没什么长处,就是认准了就努力去做。当时毕业生只有门门功课都拿到5分,才有资格被授予上尉军衔,杨学长就是那一届全校仅有的四个上尉毕业生中的一位。

“那几年在西军电的学习生涯对自己的各个方面都是很好的历练,自己的努力是一个因素,更重要的是学校优良的革命传统和严谨的军事化作风在大家身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为大家后来走上工作岗位铺下了坚实的基石。”杨学长不无感慨地说。

砥砺为健,打开卫星通信之门

因为学生时期表现突出,1956年,杨学长从西电无线电系毕业后就留校任教,被分到了无线教研室里的军用机教研组,一同共事的还有陈太一、樊昌信两位老师。“我刚毕业上的课是实训课,叫金属工艺学与无线电机大修,通俗点说就是炼铜炼铁,各种车钳铣刨,有点类似于现在大学里面的金工和电装实习。”“这些东西我们从来都没学过,但是有一定基础在那里,我们就自己找材料、编讲义、组装电台,那会儿资源很少,我们就到仓库里面找那些缴获的美式装备给学生操作。”用杨学长的话说,只要基础打得牢,以后不论做什么都不怕,都可以继续学习,同时要善于用正确的态度去适应各种可能出现的新挑战。

1958年,西电从张家口迁址西安,正好赶上全国掀起了“大跃进”的浪潮,杨学长所在科室的老师们也都纷纷加入到了工农业生产的队伍中来,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科研任务,就是帮助村民们割麦子。

“那会儿正好在搞人民公社嘛,大家都不做饭,统一在食堂放开肚子吃,到了1960年,自然灾害,吃的就已开始定量了,食堂每天只能挖点野菜熬成很稀的粥分给大家,每天饿得不行,但最后也都扛过来了。”

就是在这样一个艰苦的环境下,老前辈们依然苦中作乐、自强不息,也就是在这个时期,我国的第一套西安——北京流星余迹通信试验系统由杨学长等西电人研制完成,一端是北京的姚家园,另一端则是在学校附近的沙井村,实现了全程八百公里的突发式对通。

1966年,全国爆发了“文化大革命”运动,西电也未能幸免,杨学长向我们讲述了西电的校长之一王诤和国家一级教授毕德显为国为公的感人事迹。杨学长说,老一代知识分子从来都不把个人得失放在首位,先想到的永远是别人和国家:毕德显教授癌症后期疼得厉害,却叮嘱医生把止疼药留给别人用;弥留之际只有一个夙愿,就是加入中国共产党。“我这个人很少感动,但是每次说起这些老一辈西电人的家国情怀就控制不住。”说到动情之处,杨学长不禁湿了眼眶。

不管是在“文革”中受到何种冲击,杨学长始终都保持着一颗平常心去面对这一切,提起这段往事,杨学长并不认同一些人把自己的不幸都归咎于社会这样的观点。他认为这些是时代的产物,所谓“时势造英雄”,逆境中反倒能够真正磨炼一个人的意志,同样面对一件事,不同的人生态度结果也会迥然不同。

解甲未曾归田思牵家国后辈之心

1971年,杨学长从“五七干校”放牛一线,被调入中国通信工程研究院,从事散射、微波、卫星通信第一线的那一刻起,就执着地开始了他梦寐以求的事业。谈及杨学长这么多年来取得的成就,他笑着摆了摆手,没有多说。

在过去的30年中,杨学长都担任着总师或顾问,他一直在触摸着我国通信的脉络历程。他深感培养人才的重要,先后担任了西电、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十多个著名大学的兼职教授、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退休后的杨学长,时刻牵挂着国家卫星通信的发展,在他看来,“教书育人才是学校老师的首要任务,成就固然重要,但是不应该作为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教育不应该被产业化,现在的大环境有些浮躁,需要我们慢慢地摸索。”杨学长指出,我国现有的科研环境很好,但是容易受到外来成果的影响,缺少自主创新意识,他希望西电教师能够用好郑晓静书记的好政策,树立西电自身的特色与优势。

为了把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和教训及时传承给年轻一代,年初刚出院不久的杨学长便欣然接受了西电的邀请来校为师生报告。

杨学长对西电的年轻一代也充满着希望与期待,他说:“我们要好好挖掘校史,努力学习,把西电的精神传承下去,类似毕德显等一大批老教授的事迹,应该让更多年轻人知道。”

杨学长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认真做事,做得更好。他常开玩笑地说,“人家都说我是个完美主义者,手底下的那些参谋都有点吃不消,觉得我很难对付吧。”

事实上,杨学长身上所展现的正是西电精神的浓缩,也是西电精神传承者的代表。他虽然年迈,但是思维敏捷、思路清晰。他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用严谨要求自己,用辛勤奉献国家,砥砺为健,矢志不渝。

(本次专访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季庆阳,党委宣传部田敬权,通信工程学院辅导员王思阳、张翔)

人物简介:

杨千里,西电51级校友,原总参通信部副部长,研究员,少将军衔,曾任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专家组成员,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通信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国防通信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市政协委员,兼任卫星有效载荷专业组成员,卫星应用专业组成员,军用仪表专业组成员,多所大学和研究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跨国电机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高级会员、北京分会执行主席。被北京大学等10余所大学特聘为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并被中国证监会、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中国卫通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特聘为顾问或技术专家。曾获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委授予的“通信技术政策研究工作中做出积极贡献奖”。参加了我国第一代同步通信卫星通信系统的设计和试验。曾多次随团或率团出访东欧、西欧、北美、日本等国,协调与有关国家共同进行卫星通信试验。现任中国通信学会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并在中国通信学会和中国宇航学会担任相关学术领导工作。获得中国电子学会、中国通信学会、跨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终身高级会员(Life Member)。担任中国通信学会主办的“中国卫星应用大会”主席已17届。为推动中国卫星应用学术交流和产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责任编辑:付一枫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