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主页 English 宣传部
学习参考
表格等宽内容时,请左右滑动 <>
【学习参考】多维度理解中国特色高等教育
时间:2018-04-26 10:59:55 来源:《学习参考》2018年第2期 点击:

多维度理解中国特色高等教育

朱旭东

十九大报告宣告中国进入新时代。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要体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那么,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道路?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内涵是多维度的。

第一,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是指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高等院校管理体制,与西方主要国家的校董会制度下的校长负责制具有本质性差别,这就意味着中国高等教育强国道路是一条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高等院校管理体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

第二,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是指全面确立立德树人、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高等教育,坚持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就是实现几代党的领导人确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立德树人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道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目标与领导能力、数字素养、交流能力、个体情商、创新创业精神、全球公民意识、批判性思维、团队精神等“21世纪技能”的培养目标不矛盾。

第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是指高等教育院校遵循国家管理机制而建构的内部管理机制。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院校在内部管理机制上具有政府组织特征,依据政府的组织结构和功能,高等院校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机制,具体表现在党委、社科处、科技处、团委、工会等管理机构,它们不仅是国家意志在高等教育中的体现,而且是保持高校与政府之间关系的纽带。它们保证了国家和高等院校之间的有效秩序。

第四,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是指以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和历史文化、中国经典历史文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的通识教育课程和教学体系的高等教育。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必须以党的政治文明和历史文化为首要的通识教育内容并开发和实施课程开展教学;同时还必须以中国经典文本为载体的传统历史文化为基础的通识教育内容在进行现代转化后,以大学生可以接受和喜爱的形式开展教学;当然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著作和论述作为通识教育课程和教材的内容,这些内容既有马克思等的经典著作,也有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更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著作和论述。

第五,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是指以公有制高等院校为主、民办高等院校为辅、多种形式的社会高等院校并存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的高等院校体系,坚持党和国家举办高等教育,党和国家牢牢掌握人才培养的主动权和领导权;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要把民办高等院校视为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等教育的补充;同时鼓励社会各层面举办多种形式的社会高等院校,以满足不同群体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尤其是社区高等教育和老年高等院校等。

第六,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是指以“211”“985”“双一流”等政府政策牵引的追赶型的现代化高等教育道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是中国现代国家产生以来在追求民族复兴、国家独立和富强的中国梦的道路上形成的,既体现了借鉴模仿学习世界上先进的高等教育经验的特征,又体现了自主、开放、独立的自我塑造的高等教育实践的特点,通过“211”“985”“双一流”的政策牵引,努力追赶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和世界一流名校。通过这些政策的驱动,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成为国际高等教育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成为中国高校逐渐融入国际一流大学殿堂的“名片”。

总之,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就是坚持走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强国道路,它是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也是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道路。为此,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双一流”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加快推进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最终目标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而高等教育强国进入新时代必须要解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的需要和高等教育不平衡和不充分发展的矛盾,它也是当前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现实需要。

那么,在“双一流”高等教育政策实施背景下,“双一流”高等教育建设如何促进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及其道路的形成?

“双一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一个能够适应国家发展变革和需要的分类分层的高等教育体系,它是一个分类的高等教育体系,既是研究型大学、研究型和教学型混合的大学、教学型大学的高等教育分类体系,又是一个社区学院、文理学院、多科技术型应用型院校、综合型院校的高等教育分类体系;它还是一个分层的高等教育体系,同一种类型的高等教育体系应该有层次性,特色化和个性化,尤其要发展社区学院,让社区学院成为不受年龄限制的每个人可以得到高等教育机会的学院。

“双一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能够满足大众化和精英化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强国既是一个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强国,也是一个精英化的高等教育强国。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强国满足了所有人的正式和非正式的高等教育机会,真正实现十九大报告提出来的“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目标;精英化的高等教育强国满足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国家高精尖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培养,要鼓励中国精英化大学能够与世界一流大学进行竞争、合作和交流,让中国精英化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成为全球高等教育的竞争力量,从而实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既为国家民族服务,又为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服务。

“双一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一个结构布局在空间上充分而均衡发展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空间结构布局无论在区域内还是在省域内都具有均衡性和充分性,均衡性表现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性,充分性表现在东西南北中的高等教育机构的饱和度,从而使大众化和精英化高等教育实现充分而均衡的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在家门口也能够上大学,而不仅仅是奔向高等学校聚集的大城市去享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资源。

“双一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能够体现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和教学、创新创业和实践教育等诸多方面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它使每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都能享受教育的快乐和乐意学习,并富有创造性,体现出高等教育诸环节有质量且有效率的内涵发展,是融合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生物技术、脑智技术的教育教学的过程。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既是道路问题,又是制度、文化问题,它既通过“双一流”建设来实现,又为“双一流”建设保驾护航。

(《光明日报》2018年3月27日 作者系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

上一条: 【学习参考】产教融合:从“融入”走向“融合”
下一条: 【学习参考】“大科学”来了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验证码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学习参考】多维度理解中国特色高等教育

多维度理解中国特色高等教育

朱旭东

十九大报告宣告中国进入新时代。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要体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那么,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道路?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内涵是多维度的。

第一,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是指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高等院校管理体制,与西方主要国家的校董会制度下的校长负责制具有本质性差别,这就意味着中国高等教育强国道路是一条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高等院校管理体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

第二,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是指全面确立立德树人、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高等教育,坚持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就是实现几代党的领导人确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立德树人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道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目标与领导能力、数字素养、交流能力、个体情商、创新创业精神、全球公民意识、批判性思维、团队精神等“21世纪技能”的培养目标不矛盾。

第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是指高等教育院校遵循国家管理机制而建构的内部管理机制。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院校在内部管理机制上具有政府组织特征,依据政府的组织结构和功能,高等院校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机制,具体表现在党委、社科处、科技处、团委、工会等管理机构,它们不仅是国家意志在高等教育中的体现,而且是保持高校与政府之间关系的纽带。它们保证了国家和高等院校之间的有效秩序。

第四,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是指以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和历史文化、中国经典历史文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的通识教育课程和教学体系的高等教育。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必须以党的政治文明和历史文化为首要的通识教育内容并开发和实施课程开展教学;同时还必须以中国经典文本为载体的传统历史文化为基础的通识教育内容在进行现代转化后,以大学生可以接受和喜爱的形式开展教学;当然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著作和论述作为通识教育课程和教材的内容,这些内容既有马克思等的经典著作,也有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更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著作和论述。

第五,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是指以公有制高等院校为主、民办高等院校为辅、多种形式的社会高等院校并存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的高等院校体系,坚持党和国家举办高等教育,党和国家牢牢掌握人才培养的主动权和领导权;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要把民办高等院校视为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等教育的补充;同时鼓励社会各层面举办多种形式的社会高等院校,以满足不同群体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尤其是社区高等教育和老年高等院校等。

第六,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是指以“211”“985”“双一流”等政府政策牵引的追赶型的现代化高等教育道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是中国现代国家产生以来在追求民族复兴、国家独立和富强的中国梦的道路上形成的,既体现了借鉴模仿学习世界上先进的高等教育经验的特征,又体现了自主、开放、独立的自我塑造的高等教育实践的特点,通过“211”“985”“双一流”的政策牵引,努力追赶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和世界一流名校。通过这些政策的驱动,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成为国际高等教育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成为中国高校逐渐融入国际一流大学殿堂的“名片”。

总之,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就是坚持走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强国道路,它是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也是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道路。为此,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双一流”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加快推进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最终目标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而高等教育强国进入新时代必须要解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的需要和高等教育不平衡和不充分发展的矛盾,它也是当前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现实需要。

那么,在“双一流”高等教育政策实施背景下,“双一流”高等教育建设如何促进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及其道路的形成?

“双一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一个能够适应国家发展变革和需要的分类分层的高等教育体系,它是一个分类的高等教育体系,既是研究型大学、研究型和教学型混合的大学、教学型大学的高等教育分类体系,又是一个社区学院、文理学院、多科技术型应用型院校、综合型院校的高等教育分类体系;它还是一个分层的高等教育体系,同一种类型的高等教育体系应该有层次性,特色化和个性化,尤其要发展社区学院,让社区学院成为不受年龄限制的每个人可以得到高等教育机会的学院。

“双一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能够满足大众化和精英化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强国既是一个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强国,也是一个精英化的高等教育强国。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强国满足了所有人的正式和非正式的高等教育机会,真正实现十九大报告提出来的“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目标;精英化的高等教育强国满足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国家高精尖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培养,要鼓励中国精英化大学能够与世界一流大学进行竞争、合作和交流,让中国精英化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成为全球高等教育的竞争力量,从而实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既为国家民族服务,又为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服务。

“双一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一个结构布局在空间上充分而均衡发展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空间结构布局无论在区域内还是在省域内都具有均衡性和充分性,均衡性表现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性,充分性表现在东西南北中的高等教育机构的饱和度,从而使大众化和精英化高等教育实现充分而均衡的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在家门口也能够上大学,而不仅仅是奔向高等学校聚集的大城市去享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资源。

“双一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能够体现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和教学、创新创业和实践教育等诸多方面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它使每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都能享受教育的快乐和乐意学习,并富有创造性,体现出高等教育诸环节有质量且有效率的内涵发展,是融合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生物技术、脑智技术的教育教学的过程。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既是道路问题,又是制度、文化问题,它既通过“双一流”建设来实现,又为“双一流”建设保驾护航。

(《光明日报》2018年3月27日 作者系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

责任编辑:王格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