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一周年
思政工作 在高校牢牢扎根
赵婀娜 张 烁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着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是指导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揭开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的历史篇章。
一年来,各地各高校“四个意识”显著增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衷心拥护,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度认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四梁八柱”的框架已初步形成……谱写了育人工作奋进曲,奏响了思政工作最强音。
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一年来,各地各高校积极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机制,完善政策保障和经费支持,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党员校长基本均已兼任校党委副书记,院(系)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全面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推进,教师、学生党支部的基层党建全面深化,2万名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2万名高校学生党员参加了网络示范培训。
在清华大学,明确要求党委书记切实履行思想政治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院系级党组织建设,目前31位党员院长、系主任均担任党委(党总支)委员。“我们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组织协调、院系党委具体实施、师生员工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介绍说。
在南开大学,修订党委会议事规则,细化抓院级党委、抓基层支部、抓师生党员的具体措施,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我们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使南开大学始终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南开大学党委书记魏大鹏表示。
在南京大学,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党委中心组共举行专题学习14次;加强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打造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示范课堂,创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学习社”,系统开展立德树人主题教育活动。
在北京理工大学,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确保学校党委在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方面充分发挥作用,确保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与此同时,各地各高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推进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制定了贯彻落实思政会精神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文件,多数省(市区)都有党政负责同志进高校、上讲台,带头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
“在红船边,我深切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力量,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激励我们走好前进的道路。”嘉兴南湖红船边的“情景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博士生张鸣晓深有感触。“我们要守好思政课堂责任田,弘扬伟大精神,观照发展大势,不断回应时代新课题。”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同舫说。
如何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如何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教育部党组将2017年定为“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完成了新中国思政课建设史上前所未有的“地毯式”大调研,200余位专家深入全国2516所普通高校,建立了由2516所普通高校的3000堂思政课、30000多份学生问卷所组成的全样本数据库。根据对3000堂课程数据的统计分析,课程优良率达83.2%,86.6%的受访学生表示非常喜欢或比较喜欢上思政课,91.3%的受访学生表示在思政课上很有收获或比较有收获。
为了实现思政课大提升、大格局,各地各高校统筹协调课内外、院内外、校内外、行内外各方面资源,积极拓展教学资源、教师资源、实践资源,不断凝聚思政课建设合力。
在北京大学,探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文史哲、经济学院、法学院等院系的教师双聘制度,将最前沿的优秀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引进到思政课堂,并在小班讨论课基础上建设模块化课题组,将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样的内容和更广阔的空间。
在中国人民大学,充分发挥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高地、高校思政课建设示范基地的独特优势,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创新学术话语体系,增强教学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让思政课堂真正“实”起来、“活”起来、“动”起来。
在武汉大学,积极探索实现由“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的有效路径。“六个院士同上一门课”,把专业课讲出思政味;加大思政课改革力度,思政课“慕课”整体推进,让思政课更显理论性;建构富于特色的人文素质选修课程体系,让大学课堂更有思想引领力。
在天津大学,推动思政课与第二课堂、与社会实践、与党建工作贯通,实施专题式、案例式、互动式、混合式教学,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并实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加强思政课程网络资源库、案例库建设,运用大学生喜爱的方式开展思想理论教育。
在天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不断提升,学生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一年来,各地各高校支持建设了一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有效支撑思政课质量提升;各门专业课程教学更加注重发挥育人功能,“课程思政”的方向更加明确,进一步完善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课程体系;国家统一编写、统一审查的“马工程”重点教材得到广泛使用;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有力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评价体系逐步完善。
大力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
“同学们只要始终把个人发展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就能在更大格局中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担当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不久前,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在课上对3447名大学新生说。党委书记带头上思政课,是复旦深入推进“教师思政”的重要举措。
一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大力提升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入推进“教师思政”工作。《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就大力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做出部署,2017年国培示范项目培训中西部高校新入职教师2000余人,各地各高校把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队伍纳入人才队伍建设总规划。
在中国政法大学,与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共建的教师法治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将为推进全国教师法治教育发挥重要作用;学校成立教师发展中心,促进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国家法治建设,深入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提升思想政治素养。
在北京师范大学,将师德评价结果与岗位晋升和年度考核挂钩,师德评价不合格的教师,年度考核计为不合格,不得申请年度岗位晋升;开展“四有”好老师专项课题研究,建立每月半天的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常态制度,惩防并举强化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意识。
在首都师范大学,正在调整教师考核评聘制度,目的是树立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鲜明导向,涉及教师入职、考核评价和职称晋级的方方面面,包括逐步建立教师的退出机制等,旨在培育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一流教师。
在四川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日前,教育部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将进一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地生根,大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战线最关键的就是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坚持一体化育人,打通‘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人民日报》2017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