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主页 English 宣传部
学习参考
表格等宽内容时,请左右滑动 <>
《学习参考》2004年第5期(总第25期)
时间:2004-05-18 14:28:47 来源: 点击:
目 录


   切实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仲祖文 (1)
  特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李海星 (2)
  关于高校多校区办学管理模式的探讨…………齐再前 郑秀英 白守礼 郭广生 (5)
  高教改革:还有多大空间……………………………………………… 周洪宇 (9)


  切实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仲祖文

    中高级领导干部、优秀企业家和各领域高级专家等高层次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
    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关键所在。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关键作用,不仅体现在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直接贡献上,而且体现在对整个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上。培养用好了一个高层次人才,就可以带动一个人才群体;培养造就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就可以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也是提高人才队伍整体水平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现代化建设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和复合型人才短缺。我们一定要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切实把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摆上日程。
    要把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今年人才工作的重点之一抓紧抓好。一是要搞好总体谋划,加强宏观指导,启动和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认真贯彻落实《2004—2008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研究制定《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等。在此基础上,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抓紧组织实施各自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二是要认真抓好省部级、地厅级后备干部的集中调整补充工作。按照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人才观、正确的政绩观的要求,进一步改进考察方法,力求把后备干部选准选好。三是要大力加强国防科技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着重培养造就能承担核心科研任务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切实解决好学科带头人的新老交替问题,认真做好吸引和留住中青年人才,鼓励和吸引一流大学的毕业生从事国防科研事业,保证国家重要人才安全等方面的工作。四是要切实发挥高校培养和积聚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作用。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五是要重视和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把这项工作纳入我国人才队伍建设的整体发展战略之中,抓紧组织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和技能振兴行动计划。六是加大吸引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继续贯彻“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方针,按照“拓宽留学渠道、吸引人才回国、支持创新创业、鼓励为国服务”的要求,鼓励留学人员以不同方式为祖国服务。坚持以我为主、按需引进、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方针,积极引进海外高级人才和智力。七是建立高层次人才库。各地各部门都要直接掌握并联系一批优秀企业家和各类高级专家。
    要根据高层次人才成长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方法实施分类培养。对中高级党政领导人才,要以提高执政能力为核心,强化理论武装和实践锻炼,加强作风建设,发扬求真务实精神,着力解决理想信念、政治方向、政治纪律、宗旨观念等根本问题,努力提高他们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和总揽全局的能力。对优秀企业家,要以提高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注重在市场经济大环境和企业竞争、发展的过程中培养企业家职业精神,提高企业家职业化水平,调动和保护企业家勇于竞争和持续创业的热情。对高级专家,要以提高创新能力和弘扬科学精神为核心,通过强化继续教育、提供良好条件和环境、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培养人才等措施,加大领军人物特别是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要以改革的精神,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机制的创新。拓宽高层次人才培养渠道,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建立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有利于高层次人才快速成长的选人用人机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工作业绩相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充分施展才能的激励机制;改革和完善保险制度和福利制度,建立健全人才保障机制;打破阻碍高层次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建立健全促进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机制。要努力为高层次人才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民主活泼的学术环境、比较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尊重理解的社会环境。对他们的不足、失误和个性,要有宽容之心。这样,才能不断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创新热情和创新潜能。
    要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各地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按照“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要求,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及时发现和解决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切实把这项至关重要的工作抓实抓好,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
    (《人民日报》 2004年05月08日 第四版)

  特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李海星

    了解掌握特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及相关工作,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紧迫的任务。   
    一、特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1.特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第一,特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其他大学生相比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经我们对159名特困生(773名非特困生为对照)的测查,一般地讲,在校大学生中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以及敌对等方面,特困生也具有同样的特点。但相同之中也有明显的差异,首先是两者之间抑郁症状差异大,这是特困生心理问题最为严重的方面。  
    第二,特困生心理异常人数比例偏高。SCL-90 症状自评量表采用5级分制。一般情况下,症状因子分(至少有一项)≥3,就认为被试者处于 “中度痛苦水平”。以此为标准,我们在对非特困生773人,特困生159人的调查中,发现达到中度痛苦水平的人数特困生和非特困生分别为21人和65人,比例分别为13.2%和8.4%,特困生心理异常比例比非特困生高出5个百分点,明显偏高。如果以0.05的置信度估计,在校特困生中心理异常者可能达到18.46%,接近特困生总人数的五分之一。   
    2.特困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及特点   
    一般地说,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趋激烈以及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因素变化、冲突的影响,人们的心理问题普遍地增多。对特困生而言,由于其特殊的家庭环境和生活条件,使得他们的心理问题更加突出。   
    自卑和无望感。抑郁是特困生心理问题较严重的方面,由于自卑从而导致自轻、自贱、自我鄙视,对自己持有完全否定的态度和情感体验,缺乏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抑郁孤僻,自我封闭;生活困难对他们心理造成了重大的挫折,面对挫折,他们往往感到自己无能为力,从而丧失挑战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心理上采取了逃避、退缩的应对方式;缺乏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消极地对待人生,消极地看待生活中的一切,使整个人生带有浓重的灰色调。   
    人际交往困难。自卑与自尊的矛盾性是特困生的心理特点。特困生因家庭贫困而自卑,但作为一个自我意识已经成熟的个体,他们又有强烈的自尊要求。因此,对涉及自己的事情非常敏感,容易形成情绪和情感上的强烈波动。由于这种心理特点,使特困生在人际交往和群体活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表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他们有融入群体的强烈愿望,但又往往因为自身的问题导致矛盾和冲突;他们有得到周围环境支持的心理需求,却又不愿接受他人的同情和怜悯。   
    心身疾病突出。对自身状况的客观认识,使他们懂得只有发奋成才才能彻底改变自身的处境。因此,他们能够为此而努力,但现实问题又时刻在困扰着他们,这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使他们长时期处于心理紧张和焦虑的状态;另一方面,由于经济无法保证,饮食质量和数量上都不能满足生理的要求。心理上的紧张和焦虑,物质生活匮乏,两方面的因素使他们的身心受损。   
    问题行为较多。特困生心理问题往往表现为综合性问题,当多种因素发生作用时,情况就更为复杂和严重。调查中发现,除人际交往问题之外,比较典型的问题还有学习失败、出走、旷课、偷窃等。据统计,因学业不良而留级、退学、结业的学生中,存在经济困难问题的学生比例明显偏高。其它经常无故旷课、出走,走上偷窃等违法道路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二、特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给予了一定的重视。但相比较而言,在特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比较明显。   
    1.对特困生心理健康关注不够   
    特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人群,受到了社会、学校的关注。但是,冷静思考我们发现,这种关注更多地是直接的经济方面的帮助,没有看到经济贫困对特困生的成长,特别是心理成长的影响,自然也就缺乏对他们的心理状况、思想状况的深入了解和关注。   
    2.缺乏教育的针对性和系统性   
    由于特困生自身特殊的背景,可能造成他们的心理问题并由此而影响到他们的环境适应、人际交往、学业成才等许多方面。在今天的大学校园里,特困生的比例一般在10%~20%左右,这是一个不小的数目。然而,针对这样一个有着一定的共性、人数不少的群体,我们却很少有相应的系统教育措施。  
    3.助困与育人相脱节  
    高等院校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采取了奖学金、贷款、勤工助学、减免学杂费、困难补助等助学措施,力求解决特困生的经济困难。然而,国家以及学校财力有限,不能彻底解决特困生的经济困难,还需要发挥特困生个体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即使得到一定程度的资助,也仍然不能解决特困生的心理问题。   
    4.缺乏管理上的协调与配合   
    做好特困生工作的一个前提,就是要及时、准确地掌握特困生的情况。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证工作的有效性。但实际上要做到这一点十分困难。   
    其一是缺乏学校内各部门协调和配合。面对学分制和住宿公寓制推行后,学生自主性、分散性大大增加,统一管理相对削弱的新情况,学校在整体管理上很难适应,各部门、上下级之间不能及时地建立联系和沟通的有效手段,使得任何一个部门都难以快速、全面、准确地掌握特困生的情况。其二是缺乏中学与大学的有效衔接。目前,对学生的各种鉴定包括毕业鉴定流于形式,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尤其是不反映问题方面。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体会到,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实际上在中学已经非常明显,有些甚至相当严重。  
    三、目前应特别加强和改进的工作   
    第一、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体系
   国家教育部在有关文件中多次强调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近年来,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虽有较快的发展,但基础还相当薄弱,仍需要下大力气来抓。
    首先,要提高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推动此项工作的正规化和科学化。要尽早解决一些学校没有正式建制,没有专职工作人员编制的状况。改善工作条件,保证办公场所,设立专项经费,以利工作的开展。   
    其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体系。高等院校应当建设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课程体系,进行系统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掌握心理调适以及消除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完善个性,提高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增进心理健康水平。   
    再次,要提高心理咨询人员的水平,开展针对性的研究工作。高等院校,特别是没有相关专业基础支撑的院校,要通过引进人才、进修、培训等措施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保证咨询的质量和效果。   
    第二、强化育人环境   
    对特困生而言,心理上的自卑和抑郁很可能带来学习、生活以及人际交往中的其它问题。因此,学校要十分注意加强班级、宿舍的整体建设,充分发挥学生会、社团的作用,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为特困生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通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让特困生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深切地体验到社会的支持,培养起他们积极、主动地利用社会支持的意识和行为习惯,从而消除经济困难可能给特困生带来的精神上的消极影响。  
    调查表明,低年级心理问题要比高年级严重。因此,新生入学的适应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要丰富入学教育的内容,除专业教育之外,要强调学习困难、专业兴趣、职业选择、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适应教育。   第三、助困与育人有机结合   
    学校以育人为根本宗旨。特困生问题的解决也应遵循这一宗旨,在帮助他们解困的同时,应着重培养特困生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鼓励他们奋发成才。 
    其一,要使经济支助与自立自强有效结合。我们建议,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困难补助改为特别奖学金,同时加大勤工助学力度,优先满足特困生的需要,力求通过特困生的诚实劳动获得报酬,从而达到既解决实际困难,又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   
    其二,要使勤工助学与成才有效结合。在劳务型勤工助学基础上,要大力开辟文化、技术型岗位,将勤工助学与教学、科研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让特困生参加到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及早进入科研、开发、生产过程,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   
    其三,要使社会支持与回报社会有效结合。社会以及学校对特困生的支助,既是对特困生的关心和爱护,也是对特困生的期望。应有意识地将支助活动加以深化,变社会的爱心为自己成才的动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http://www.edu.cn/20030924/3091737.shtml)

  关于高校多校区办学管理模式的探讨
  齐再前 郑秀英 白守礼 郭广生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很多高校都在进行着一校多区的办学实践。多校区办学开拓了新的教育发展空间,弥补了教育资源的不足,增加了高校的竞争优势,解决了一些矛盾,但是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因此,探索多校区办学的教学管理模式是目前我国相关高校急需探索的问题。
    一、国外名牌大学多校区办学的成功管理模式带给我们的启示
    多校区办学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一种现象,在国外也是很常见的。美国、德国、法国和日本等很多国家的名牌大学都进行了多校区办学的实践。
    美国加州大学有9个校区,他们各自独立,没有隶属关系。在学科设置上都有多科性的特点。这个巨型大学是通过发达的信息网络系统联为一体,图书馆、办公室、学生宿舍处处相通,而且与全美的信息网络系统相连接。加州大学管理模式上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了事业部型管理模式,这种结构包括总校(评议会或董事会)、分校(校长、校务委员会等)、学院和系所四个层次,运用“集中决策,分权管理”的方式,既保证战略决策的正确,又有利于调动各分校区的积极性。特别适用于巨型大学组织管理。
    日本大学多校区管理以东京大学为例:该校由3个校区组成,其中一个主校区设立学校的绝大部分机构并且是研究生教学、本科高年级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主要基地。另外一个校区是基础教学部主要以基础教学为特色,承担中、低年级本科生的基础课教学任务。学校建立了综合性的学科教学体系,提供了统一的教学环境,为保证高质量的基础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进入高年级后学生转入主校区直接进入各研究室从事科研实践。还有一个校区是以应用型科研为主的校区具有较为独特的办学模式和科研体制,这里的教授基本不承担教学而是承担重大科研课题及研究生培养。3个校区的定位各具特色,相互之间有非常合理的互补性,在学校的统一管理下有序运行。
    从美、日两所不同管理模式的巨型多校区大学办学的经验来看,多校区大学为社会、经济、文化的大变革提供了高质量的教学、科研和公共服务;校区得到扩展,使成千上万的学生接受了高等教育,科研成绩斐然。多校区办学大大促进了各校区的专业化、多样化及相互之间的合作,有效保证了教学质量。由于多校区大学既满足了时代、国家、社会的需要,又满足了各高校相互竞争以及知识、学科不断分化或综合的内在需要,故多校区系统发展势头很快。然而它的明显缺陷是院校间或多或少存在重复办学、职能冲突,办学成本较高等问题。
    二、目前国内现存多校区办学管理模式分析
    我国发展多校区大学产生的直接动因是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办学效益,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这是由我国高等教育现状所决定的,也是高等教育多样化、灵活性的表现。多校区大学显著优势在于学科众多,这有助于知识创新和多(跨)学科研究,使新知识、新学科、新门类层出不穷。同时,这种趋势也满足了我国社会和经济建设迅速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的多校区管理大致分为三种模式:
    1.在核心校区的统一管理下,分校区作为一个或多个学院相对独立,有各自独立的体系
    每个校区有各自的一整套管理体系,包括上至行政机构,下到实验室等,具有相对独立性。核心校区只是在大政方针上(如学校的发展规划等)给予指导。该种类型学校一般是学科门类多,统一管理比较困难的综合性大学。其优势是各学院享有很大的自主权,学科特色有利于发挥;不足之处是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有些重大的综合性的科研项目难以胜任。
    2. 核心校区统一管理,分校区作为其下属学院所在地,教学组织及其管理统一安排
    多校区存在的另一种模式是各校区实质性的统一。不论是几个高校的合并还是单一学校的扩展,最终都融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学校领导层负责制定发展规划、统筹学科建设,一切教育资源、教学组织及管理等进行统一规划;学院是中间管理层,负责教学、科研和行政组织的基本运作;系是执行实施层,主要负责实施教学计划、进行课程建设和开展科研工作。其优势是三级管理职责分明,统筹集中与分散管理相结合,有助于知识也创新和多(跨)学科研究新知识、新学科、新门类将层出不穷。其不足是地域较远,信息传递不畅,管理上存在困难,容易造成不协调配合、效率不高的现象。
    3.分校区作为部分年级学生所在地,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依照核心校区的统一部署进行管理由于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一些学校由于发展的需要在自己的校区之外建立一个或几个新校区,以满足社会的需要。在该模式下运行的学校一般是在核心校区直接领导下,进行条块管理。在分校区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对一些日常性的事务进行管理如学生工作、后勤保障等。其他一切工作如教学运行及安排、资源利用等均依照核心校区的统一部署。该种模式优势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便于管理。不利的方面是分校区学生构成单一,造成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接触较少,在一定程度上缺少核心校区的文化氛围,学生在选课和各种交流上产生困难。
    三、构建多校区办学管理模式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多校区大学的教学管理系统的构建过程中,应注意遵从以下基本原则。不仅考虑实现管理的基本功能,应更多考虑适合学校的运行机制。
    整体性:建立多校区大学必须统筹考虑,首先做到思想观念的真正融合,无论是在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还是各校区的教育资源,包括教师队伍、实验设施、经费投入等必须统一协调配置,有利于整体发展,以提高整体效益。同时更要注重“校魂”的凝聚。
    多样性:各个校区都有自己的历史和特点,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校园文化氛围,因此在管理上要充分考虑和尊重各校区的特点,在相对统一的前提下又要具有灵活和多样性,构建更加充满活力的管理机制。
    高效性:对多校区的管理模式的评价不仅要看其管理体系的完整性,更重要的是管理效率。效率是衡量管理优劣的主要评价指标之—,有高效率的管理,才能提高大学的办学效益。无论采取哪种管理模式首先要保证管理渠道的畅通。要合理构建校内组织,最大限度地发挥人、财、物的综合功能。
    复杂性:各校区之间客观存在着差异和矛盾,但这也是他们得以存在、合作、发展的基础。如何运用这些条件,解决存在的各种复杂的矛盾,建立起一个合作、有效的管理集体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另外,组织机构有各个部门和各个层次,有相应的权利、责任、制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层次体系。处理好这些矛盾是多校区大学能否良性发展的关键。
    四、多校区大学办学在管理上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1.多校区办学雳多样化的教学管理模式,同时也要注重整体实力的凝聚
    目前国内多校区大学形成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是学校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有的是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结果。但无论何种情况,多校区办学格局形成之后,一校多区必然使学校的教学活动、行政管理等出现新问题。因此多校区大学首先必须明确校区定位,理顺校、院、系之间的关系,建立符合本校实际的工作运行机制。
    多校区办学在注重灵活多样的管理的同时应更加注意整体实力的凝聚。首先,管理应具有相对统一性。尽管各个校区的历史和传统可能不同,但作为一所大学,必须在管理上具有相对统一,才能促进各校区寻求文化上的共同点和发展上的一致性。通过一定的管理战略和管理技术使各校区为社会提供一致的教育质量、学术质量。其次,必须建立‘一个大学”的管理理念。“一个大学”的理念是实现多校区大学团结的首要管理基础。大学的宗旨是反映自身的使命和追求,以及学校的精神。因此不仅是大学的立校之本,也是凝聚整个大学的精神力量,是团结各个校区的灵魂。
    2. 多校区大学必须注在学科融合,创造出新的学科生长点,保持学科的良好发展势头
    高校合并,规模扩大,为学科交叉、渗透、互补和综合提供了必要条件。首先,学校应尽快行动,利用学科综合优势,在学科内容上找到相融的耦合点,实现交叉互补。其次,在学科的融合过程中发掘出新的学科生长点,因势利导培植新学科成长。多校区大学的学科布局要与学校的总体规划相匹配,必须紧紧围绕如何利用学科的空间建立承前启后的学科结构。建立先进而科学的学科群,形成以基础学科为根,以技术学科为主干,以应用学科为枝叶的层次结构,从而组建成新兴学科群和交叉学科群。真正实现多学科、跨学科的综合这是多校区高校应考虑的问题,从而使学校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良好态势。
    3.利用学科门类综合的优势,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接式,使高素质人才脱颖而出
    多校区大学要充分利用其自身综合优势,确实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作用,使学生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学校应首先对学科专业进行调整,各学院及相关部门必须积极投入,构建起全校范围内的通识教育的大平台,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搭建各专业教学平台,制定科学、系统、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坚持“以人为本和个性教育”的思想,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目标,大面积实施主辅修制和双学位培养,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学分制管理模式以营造更为宽松的成才环境和空间,使学生有更大的选专业、选课程、选教师和选时间的自由,在更大的广度和深度上实行目标管理,真正实现新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挥多校区的自身优势。
    (本文是世界银行贷款21世纪初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基层组织形式及其管理的改革与实践”研究成果之一)《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第3期(总第163期)

  高教改革:还有多大空间
  周洪宇

    就世界范围而言,几个世纪以来,高等教育已经充分证明了它的活力和改变社会、促进社会变革与进步的能力。没有一定的高等教育提供最基本的有熟练技术和受过教育的人才,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确保真正的、依靠自身力量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当今社会变革的范围广、速度快,社会已经逐渐变成了知识型社会,高等教育正作为个人、社区和国家在文化、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发挥作用。
    就我国而言,“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处于龙头地位。高等教育的发展程度和发展质量,不仅影响整个教育事业,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未来。”可以说,高等教育是实现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主要途径,决定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对提升我国人力资源的整体水平,满足广大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实现十六大提出的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在本世纪中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我国自1977年恢复正常的高等教育体制以来,为社会选拔和输送了大批人才,对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旧体制在考试录取、招生、收费、教育教学、就业以及评估制度等方面,弊端日益明显。从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以来,我国在高等教育考试科目、高考形式、保送生制度、考生录取手段、报考对象、高校收费、毕业生就业等方面进行了种种探索和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同时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改革的空间。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指定1-2门考试科目,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参加不同高校指定科目的考试,增加学生与高校间的双向选择机会。
    ■在单独考试时,各高校可以增加面试、特殊能力测试,并注重考查学生的平时成绩、综合评价等。
    ■对于普通中学的学生参加高等职业学校的考试,实行“3+小综合”的方案,降低考试的绝对难度。
    1.改革高校考试录取制度
    全国高校统一考试录取为主,高校自主考试录取为辅,逐渐扩大高校自主考试录取权。
    自1977年恢复的高考制度,经过近30年的实行,就像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其优点和缺点都暴露无遗。目前,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界对高考进一步改革的呼声很高。
    就目前我国的情况看,废止全国统一高考录取制度不符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尽管社会各界人士对高考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批评,但是人们也不得不承认,高考是目前中国相对最公平的选拔制度。它为考生提供了一个依靠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命运的平台和依靠自己的勤奋从社会底层进入主流社会的机会。因此,就目前而言,我国的高考制度还必须以全国统一考试录取为主。
    从长远看,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不断扩大,高校应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选择不同的生源,因此,逐步扩大高校自主考试录取权是高考改革的必然趋势。
    根据全国高校统一考试录取为主,高校自主考试录取为辅,逐渐扩大高校自主考试录取权的基本原则,可以采用以下具体的操作方案:
    (1)普通高校考试录取,以着重考察学生的学术发展潜力为主。在现有的高考科目基础上,分文理两类,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指定1-2门考试科目,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参加不同高校指定科目的考试,增加学生与高校间的双向选择机会。
    (2)各高校在统一高考的基础上,再组织一次单独考试,将统考成绩与单考成绩结合起来进行录取。全国统一高考可以采用标准化命题方式,以便快速准确评卷。各高校单独考试的命题可采用主观试题以尽显特色,同时,在单独考试时,各高校可以增加面试、特殊能力测试,并注重考查学生的平时成绩、综合评价等。为了避免高校自主招生出现的增加学生考试成本、一个学生被很多高校录取的现象,减少考生无谓的奔忙,高校可以依据全国统考的分数初步录取之后,按一定的比例让考生到学校参加第二次考试。
    将高等职业学校的考试与普通高等学校的考试分开。对于普通中学的学生参加高等职业学校的考试,实行“3+小综合”的方案,降低考试的绝对难度,考试内容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侧重实用知识及相关应用能力的考查。对于职业高中的考生,实行“3+1”方案。语、数、外3门基础课,要根据职业高中的特点,重新编写教学大纲,提高职业高中文化基础课的教学积极性。同时,为职业高中组织带有职业技能性质的专业技能考试。
    改革录取模式,向老、少、边、穷地区适当倾斜。目前我国的教育在城市之间、乡村之间、城乡之间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因此,要改革当前高考的录取模式,适当向老、少、边、穷地区倾斜。
    ■分层次、分等级地发展两年制的社区技术学院,也是高校扩招的重要渠道。
    ■教学与学生管理和日常生活等的关系,一直是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
    ■利用全国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站(点)、农村党员干部教育站(点),将高等教育输送到县和中心乡镇的学习点。
    2.改革高校招生制度
    虽然到2002年,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虽然高校扩招后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高校扩招将仍然是今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
    从适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看,据统计资料,1993年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在校率已分别达到:美国72.2%,加拿大71.2%,芬兰48.2%,新西兰44.5%,阿根廷39.9%,法国39.6%,韩国37.7%,台湾34.13%,泰国23%。从从业人员接受教育的水平看,2000年我国的从业人员中,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比例为18%,具有大学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仅为5%;而1998年世界经合组织(OECD)国家对应指标的平均值分别为80%和26%。2000年我国25-64岁劳动力人口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仅为5.2%,而OECD国家这一指标的平均值为24%。
    另外,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而由于中国目前高等教育尚属稀缺资源,形成“过度竞争”就成为必然。只有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招生,才能满足人们受教育的需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应试教育的局面。
    在国家教育政策向义务教育倾斜,不增加国家财政投入甚至减少投入的前提下,高等教育扩大招生可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使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真正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公办高等教育的补充。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在高等教育从精英向大众化的过渡时期,私立学校容纳了70%的扩招学生,而以公立为主的名牌大学规模基本稳定。在美国,社区学院的规模和重要性也极为突出,这类主要进行职业性教育的两年制院校目前容纳了25%的美国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因此,分层次,分等级地发展两年制的社区技术学院,也是高校扩招的重要渠道。
    充分、合理地利用高等教育资源,加大招收走读生的力度,走学校后勤社会化的道路,逐渐实行教学与管理的分离。应该看到,一方面,随着近几年高校的扩招,高校的有限设施已不堪重负,另一方面,高校后勤社会化才刚刚起步。事实上,教学与学生管理和日常生活等的关系,一直是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这既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有关,也与社会、家庭、学生的观念有关。大学生已经是独立的公民,但在传统观念中他们还是孩子,吃、喝、拉、撒、睡一切日常生活都必须由学校来管理,学校必须为他们的一切行为负责。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扩招必然是苦不堪言。就世界范围而言,很少有哪些国家的高等教育既管教学,又包学生一切日常事务的。因此,要充分利用高等教育资源,加大招收走读生的力度,走学校后勤社会化的道路,逐渐实行教学与管理的分离,是高校扩招和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必然趋势。
    加大远距离高等教育的力度。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开展远距离教育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由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极度缺乏,加大远距离高等教育的力度,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教育部于今年启动实施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就是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通过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及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并集成全国农业高校和相关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及实用技术课件,通过采用广播、电视、卫星、互联网等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利用全国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站(点)、农村党员干部教育站(点),将高等教育输送到县和中心乡镇的学习点,每年每村招收一名大学生,真正做到“学不离村”,尽快为农村第一线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
    ■每年生均国家支付3000元,个人支付7000元较为合理。
    ■可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制定不同收费标准。
    ■贫困学生平等享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可通过贷款还贷与就业制度的改革得到有效的保证。
    3.改革高校收费制度
    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根据成本分担的原则,高等教育的成本应由国家、社会、个人共同分担。随着国家教育财政投入政策向义务教育的倾斜,高等教育(本科生、研究生)实行全面收费是大势所趋。但考虑到我国具体的实际情况,全面收费应逐步进行,并制定相应的收费标准。
    进一步核定本科生收费标准。据统计,2000年全国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7309.58元,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为2931.23元,两项合计1万元。此项费用由国家支付3000元,个人支付7000元较为合理,既可以极大地减轻国家对高等教育的直接投入,也考虑到高等教育在国家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学生的实际支付能力。同时,这种一视同仁的收费办法,比有差别的收费方法有一定的优越性。针对不同家庭经济情况收费的做法,不仅在现实上难以操作,从形式上也具有明显的不公平性和内容上过重的道德因素。
    将研究生教育公费、自费并轨,实行全面收费是大势所趋。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和经济承受能力,实行全面收费应有一个过渡期,经过几年的过渡期,全面收费应逐步实行。另外,由于文、理、工各个学科的性质不同,可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制定不同收费标准。
    高校收费提高后,贫困学生平等享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可通过下述贷款还贷与就业制度的改革得到有效的保证。
    ■在行动上做到“一诺千金”,是实行国家助学贷款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所在。
    ■对于愿意到大中小城市的第三产业、国家、省级贫困县、农村就业以及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可减少其还款或取消其还款,以此作为鼓励和激励。
    ■建立国家助学基金(或担保基金),助学贷款可优先向贫困生发放。
    4.改革贷款还贷与就业制度
    高等教育从“精英”走向大众,贷款还贷制度在调整高等教育参与的地区不平衡和就学人口的不平衡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解决贫困学生学费交纳和日常费用开支等困难,保证其平等地享有高等教育机会的根本方法和途径。但目前我国的助学贷款还贷制度,在政策和实施上,都存在着很多漏洞和不足。因此我们建议:
    除了进一步积极鼓励各大商业银行对学生实行贷款外,应尽快建立国家助学基金(或担保基金),为助学贷款提供风险担保。基金来源的主要渠道可包括:
    (1)政府拨款,比如占20%-30%的比例;
    (2)筹集社会团体和个人捐款,比如占30%-40%的比例;
    (3)基金增值;
    (4)其他渠道。
    由于现在助学贷款的风险主要由各大商业银行承担,从而造成了越是贫困学生越贷不到款的局面。通过建立国家助学基金(或担保基金),助学贷款可优先向贫困生发放。
    丰富学生的贷款种类,建立国家贷学金制度。国家助学基金(或担保基金)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可考虑除国家助学贴息贷款提供风险担保外,还可以直接发放国家贷学金。
    发展学生贷款的二级市场。可以建立中国教育信用公司,从银行购买贷款,向学生回收贷款,并将学生贷款的资产证券化,形成学生贷款的二级市场。
    尽快建立全国联网的高校学生征信系统,加强大学生信用意识教育和信用指导。在影响国家助学贷款健康发展的各种因素中,学生信用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学生有信用,就会降低贷款风险和成本,化解各种矛盾。学生树立“以诚信为本,以诚信立身”的意识,珍惜自己的信誉,在行动上做到“一诺千金”,是实行国家助学贷款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尽快建立全国联网的高校学生征信系统,加强大学生信用意识教育和信用指导迫在眉睫。另外,可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比如可以引进美国社保卡制度),依照法律,对恶意欠贷者,给予严厉的惩罚。
    制定有差别的还贷制度。对于愿意到大中小城市的第三产业、社区服务岗位、中西部贫困地区、国家、省级贫困县、农村就业以及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可减少其还款或取消其还款,以此作为鼓励和激励。这种有差别还贷制度的建立,可以使国家拥有一个有效的调节人才的杠杆,它不仅可刺激一部分毕业生流向急缺人才的不发达地区或农村,把人才配置到急需人才的重点发展领域,也有利于解决所谓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学校等级资格评估、硕士生、博士生授予资格评估、专业设置与学科设置以及学校拨款评估等等,都应由社会中介机构完成。
    ■建议按国家、六大区域和四类学校群体建立评价、认可分委员会。
    ■各大区域评估委员会应尽快建立私立高校评价、认可的专门机构。
    5.改革高校评估制度
    建立有效、合理的高等教育评估系统,是保证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建议:
    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独立、自治、专门的中介性高等教育评估、认可机构。建立独立运作的中介性评估机构,是国际高等教育的通行做法,它在政府和高校之间起着缓冲剂的角色。这些机构可由政府委托、授权,经费以政府拨款为主,社会捐资和自主筹资为辅,但政府与机构之间不存在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
    政府主管部门应尽快把现有由政府主管部门设立的评估组织(如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等)与政府主管部门脱钩,真正实现政府主管部门对教育的规划调节、宏观管理、指导监督的职能。今后,无论是学校等级资格评估、硕士生、博士生授予资格评估、专业设置与学科设置以及学校拨款评估等等,都应由社会中介机构完成(学校内部的教学质量评估则可由学校自己的教学质量评估机构完成)。对于资格申请评估(学校等级资格评估、硕士生、博士生授予资格评估、专业设置与学科设置等),无论评估结果如何,一切评估费用由欲申请的高校自行解决。
    中介机构可广聘专家,在公开、公正、公平原则的基础上,公布专家名单,采用记名投票,公示评估结果,防止评估过程中因人情、关系等因素造成的暗箱操作。
    建立分层、多元的评估体系。中国的国情和近年来的发展和改造造成并促进了中国高等教育在投资主体、办学模式、体系结构、培养目标、质量标准等方面,愈来愈向多元、多层次发展,任何单一的或一统的标准都不可能奏效。建议按国家、六大区域(即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东、中南)和四类学校群体建立评价、认可分委员会。
    (1)部属院校和各省市进入“211工程”的高校应为评价和认可的第一类学校群体。这些学校的评估,应由国内和国外的专家,甚至以国外专家为主建立评估专家组进行评估。首先进行课程、专业和学科的评估,然后再进行全校整体办学水平的评估。对于其中列入“985工程”,拟进军世界一流大学的学校的评估,评估标准应更高、更严。
    (2)省办和省属院校为第二类学校群体。这一层次学校的评价、认可,可由建立的六大区域评价、认可机构进行。
    (3)全国电大和众多的网络学院,为第三类学校群体。这一层次的学校有其自身特点,应由各大区评估委员会设立专门委员会,作为一个独立院校群体进行评估。
    (4)民办高等学校,为第四类学校群体。民办高校,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一翼和半壁江山,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面临着严重的认可和信心危机。因此,各大区域评估委员会应尽快建立私立高校评价、认可的专门机构,制定规划,引导私立学校建立自我质量保证机制,确定努力目标,分期分批对其进行达到最起码标准的认可评价,保证民办高等教育合理、有序、迅速地发展。
    制定相应规划、政策、工作重点。中国拥有世界上真正仅次于美国的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多元的高等教育体系,要建立国际认可并实现这一质量保证机制的有序转换,必须制定出建立健全这一机制的分步实施规划,根据不同学校群体,确定出不同工作重点,同时,对这一体系的分工,人员素质要求、招聘、培训,评估专家的条件、使用、待遇、评估收费、国家补助、评估结果发布、使用、奖惩等方面制定出明确的政策。
    校园评估文化的养成。逐步养成学校、教师、管理人员重视自评,正确对待和配合校外同行进行评估的校园文化,是评价、认可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并达到预定目的的条件之一。
   (周洪宇,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市教育局副局长) 《中国教育报》2004年5月7日第4版

  ================================================================================
  主编:张培营 强建周 贾志敏 责任编辑:尹 斌

上一条: 《学习参考》2004年第6期(总第26期)
下一条: 《学习参考》2004年第4期(总第24期)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验证码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学习参考》2004年第5期(总第25期)
目 录


   切实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仲祖文 (1)
  特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李海星 (2)
  关于高校多校区办学管理模式的探讨…………齐再前 郑秀英 白守礼 郭广生 (5)
  高教改革:还有多大空间……………………………………………… 周洪宇 (9)


  切实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仲祖文

    中高级领导干部、优秀企业家和各领域高级专家等高层次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
    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关键所在。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关键作用,不仅体现在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直接贡献上,而且体现在对整个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上。培养用好了一个高层次人才,就可以带动一个人才群体;培养造就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就可以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也是提高人才队伍整体水平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现代化建设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和复合型人才短缺。我们一定要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切实把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摆上日程。
    要把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今年人才工作的重点之一抓紧抓好。一是要搞好总体谋划,加强宏观指导,启动和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认真贯彻落实《2004—2008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研究制定《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等。在此基础上,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抓紧组织实施各自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二是要认真抓好省部级、地厅级后备干部的集中调整补充工作。按照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人才观、正确的政绩观的要求,进一步改进考察方法,力求把后备干部选准选好。三是要大力加强国防科技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着重培养造就能承担核心科研任务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切实解决好学科带头人的新老交替问题,认真做好吸引和留住中青年人才,鼓励和吸引一流大学的毕业生从事国防科研事业,保证国家重要人才安全等方面的工作。四是要切实发挥高校培养和积聚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作用。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调整学科和专业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五是要重视和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把这项工作纳入我国人才队伍建设的整体发展战略之中,抓紧组织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和技能振兴行动计划。六是加大吸引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继续贯彻“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方针,按照“拓宽留学渠道、吸引人才回国、支持创新创业、鼓励为国服务”的要求,鼓励留学人员以不同方式为祖国服务。坚持以我为主、按需引进、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方针,积极引进海外高级人才和智力。七是建立高层次人才库。各地各部门都要直接掌握并联系一批优秀企业家和各类高级专家。
    要根据高层次人才成长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方法实施分类培养。对中高级党政领导人才,要以提高执政能力为核心,强化理论武装和实践锻炼,加强作风建设,发扬求真务实精神,着力解决理想信念、政治方向、政治纪律、宗旨观念等根本问题,努力提高他们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和总揽全局的能力。对优秀企业家,要以提高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注重在市场经济大环境和企业竞争、发展的过程中培养企业家职业精神,提高企业家职业化水平,调动和保护企业家勇于竞争和持续创业的热情。对高级专家,要以提高创新能力和弘扬科学精神为核心,通过强化继续教育、提供良好条件和环境、依托重大科研项目培养人才等措施,加大领军人物特别是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要以改革的精神,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机制的创新。拓宽高层次人才培养渠道,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建立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有利于高层次人才快速成长的选人用人机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工作业绩相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充分施展才能的激励机制;改革和完善保险制度和福利制度,建立健全人才保障机制;打破阻碍高层次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建立健全促进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机制。要努力为高层次人才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民主活泼的学术环境、比较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尊重理解的社会环境。对他们的不足、失误和个性,要有宽容之心。这样,才能不断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创新热情和创新潜能。
    要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各地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按照“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要求,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及时发现和解决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切实把这项至关重要的工作抓实抓好,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
    (《人民日报》 2004年05月08日 第四版)

  特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李海星

    了解掌握特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及相关工作,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紧迫的任务。   
    一、特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1.特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第一,特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其他大学生相比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经我们对159名特困生(773名非特困生为对照)的测查,一般地讲,在校大学生中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以及敌对等方面,特困生也具有同样的特点。但相同之中也有明显的差异,首先是两者之间抑郁症状差异大,这是特困生心理问题最为严重的方面。  
    第二,特困生心理异常人数比例偏高。SCL-90 症状自评量表采用5级分制。一般情况下,症状因子分(至少有一项)≥3,就认为被试者处于 “中度痛苦水平”。以此为标准,我们在对非特困生773人,特困生159人的调查中,发现达到中度痛苦水平的人数特困生和非特困生分别为21人和65人,比例分别为13.2%和8.4%,特困生心理异常比例比非特困生高出5个百分点,明显偏高。如果以0.05的置信度估计,在校特困生中心理异常者可能达到18.46%,接近特困生总人数的五分之一。   
    2.特困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及特点   
    一般地说,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趋激烈以及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因素变化、冲突的影响,人们的心理问题普遍地增多。对特困生而言,由于其特殊的家庭环境和生活条件,使得他们的心理问题更加突出。   
    自卑和无望感。抑郁是特困生心理问题较严重的方面,由于自卑从而导致自轻、自贱、自我鄙视,对自己持有完全否定的态度和情感体验,缺乏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抑郁孤僻,自我封闭;生活困难对他们心理造成了重大的挫折,面对挫折,他们往往感到自己无能为力,从而丧失挑战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心理上采取了逃避、退缩的应对方式;缺乏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消极地对待人生,消极地看待生活中的一切,使整个人生带有浓重的灰色调。   
    人际交往困难。自卑与自尊的矛盾性是特困生的心理特点。特困生因家庭贫困而自卑,但作为一个自我意识已经成熟的个体,他们又有强烈的自尊要求。因此,对涉及自己的事情非常敏感,容易形成情绪和情感上的强烈波动。由于这种心理特点,使特困生在人际交往和群体活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表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他们有融入群体的强烈愿望,但又往往因为自身的问题导致矛盾和冲突;他们有得到周围环境支持的心理需求,却又不愿接受他人的同情和怜悯。   
    心身疾病突出。对自身状况的客观认识,使他们懂得只有发奋成才才能彻底改变自身的处境。因此,他们能够为此而努力,但现实问题又时刻在困扰着他们,这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使他们长时期处于心理紧张和焦虑的状态;另一方面,由于经济无法保证,饮食质量和数量上都不能满足生理的要求。心理上的紧张和焦虑,物质生活匮乏,两方面的因素使他们的身心受损。   
    问题行为较多。特困生心理问题往往表现为综合性问题,当多种因素发生作用时,情况就更为复杂和严重。调查中发现,除人际交往问题之外,比较典型的问题还有学习失败、出走、旷课、偷窃等。据统计,因学业不良而留级、退学、结业的学生中,存在经济困难问题的学生比例明显偏高。其它经常无故旷课、出走,走上偷窃等违法道路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二、特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给予了一定的重视。但相比较而言,在特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比较明显。   
    1.对特困生心理健康关注不够   
    特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的人群,受到了社会、学校的关注。但是,冷静思考我们发现,这种关注更多地是直接的经济方面的帮助,没有看到经济贫困对特困生的成长,特别是心理成长的影响,自然也就缺乏对他们的心理状况、思想状况的深入了解和关注。   
    2.缺乏教育的针对性和系统性   
    由于特困生自身特殊的背景,可能造成他们的心理问题并由此而影响到他们的环境适应、人际交往、学业成才等许多方面。在今天的大学校园里,特困生的比例一般在10%~20%左右,这是一个不小的数目。然而,针对这样一个有着一定的共性、人数不少的群体,我们却很少有相应的系统教育措施。  
    3.助困与育人相脱节  
    高等院校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采取了奖学金、贷款、勤工助学、减免学杂费、困难补助等助学措施,力求解决特困生的经济困难。然而,国家以及学校财力有限,不能彻底解决特困生的经济困难,还需要发挥特困生个体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即使得到一定程度的资助,也仍然不能解决特困生的心理问题。   
    4.缺乏管理上的协调与配合   
    做好特困生工作的一个前提,就是要及时、准确地掌握特困生的情况。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证工作的有效性。但实际上要做到这一点十分困难。   
    其一是缺乏学校内各部门协调和配合。面对学分制和住宿公寓制推行后,学生自主性、分散性大大增加,统一管理相对削弱的新情况,学校在整体管理上很难适应,各部门、上下级之间不能及时地建立联系和沟通的有效手段,使得任何一个部门都难以快速、全面、准确地掌握特困生的情况。其二是缺乏中学与大学的有效衔接。目前,对学生的各种鉴定包括毕业鉴定流于形式,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尤其是不反映问题方面。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体会到,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实际上在中学已经非常明显,有些甚至相当严重。  
    三、目前应特别加强和改进的工作   
    第一、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体系
   国家教育部在有关文件中多次强调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近年来,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虽有较快的发展,但基础还相当薄弱,仍需要下大力气来抓。
    首先,要提高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推动此项工作的正规化和科学化。要尽早解决一些学校没有正式建制,没有专职工作人员编制的状况。改善工作条件,保证办公场所,设立专项经费,以利工作的开展。   
    其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体系。高等院校应当建设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课程体系,进行系统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掌握心理调适以及消除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完善个性,提高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增进心理健康水平。   
    再次,要提高心理咨询人员的水平,开展针对性的研究工作。高等院校,特别是没有相关专业基础支撑的院校,要通过引进人才、进修、培训等措施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保证咨询的质量和效果。   
    第二、强化育人环境   
    对特困生而言,心理上的自卑和抑郁很可能带来学习、生活以及人际交往中的其它问题。因此,学校要十分注意加强班级、宿舍的整体建设,充分发挥学生会、社团的作用,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为特困生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通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让特困生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深切地体验到社会的支持,培养起他们积极、主动地利用社会支持的意识和行为习惯,从而消除经济困难可能给特困生带来的精神上的消极影响。  
    调查表明,低年级心理问题要比高年级严重。因此,新生入学的适应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要丰富入学教育的内容,除专业教育之外,要强调学习困难、专业兴趣、职业选择、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适应教育。   第三、助困与育人有机结合   
    学校以育人为根本宗旨。特困生问题的解决也应遵循这一宗旨,在帮助他们解困的同时,应着重培养特困生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鼓励他们奋发成才。 
    其一,要使经济支助与自立自强有效结合。我们建议,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困难补助改为特别奖学金,同时加大勤工助学力度,优先满足特困生的需要,力求通过特困生的诚实劳动获得报酬,从而达到既解决实际困难,又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   
    其二,要使勤工助学与成才有效结合。在劳务型勤工助学基础上,要大力开辟文化、技术型岗位,将勤工助学与教学、科研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让特困生参加到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及早进入科研、开发、生产过程,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   
    其三,要使社会支持与回报社会有效结合。社会以及学校对特困生的支助,既是对特困生的关心和爱护,也是对特困生的期望。应有意识地将支助活动加以深化,变社会的爱心为自己成才的动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http://www.edu.cn/20030924/3091737.shtml)

  关于高校多校区办学管理模式的探讨
  齐再前 郑秀英 白守礼 郭广生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很多高校都在进行着一校多区的办学实践。多校区办学开拓了新的教育发展空间,弥补了教育资源的不足,增加了高校的竞争优势,解决了一些矛盾,但是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因此,探索多校区办学的教学管理模式是目前我国相关高校急需探索的问题。
    一、国外名牌大学多校区办学的成功管理模式带给我们的启示
    多校区办学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一种现象,在国外也是很常见的。美国、德国、法国和日本等很多国家的名牌大学都进行了多校区办学的实践。
    美国加州大学有9个校区,他们各自独立,没有隶属关系。在学科设置上都有多科性的特点。这个巨型大学是通过发达的信息网络系统联为一体,图书馆、办公室、学生宿舍处处相通,而且与全美的信息网络系统相连接。加州大学管理模式上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了事业部型管理模式,这种结构包括总校(评议会或董事会)、分校(校长、校务委员会等)、学院和系所四个层次,运用“集中决策,分权管理”的方式,既保证战略决策的正确,又有利于调动各分校区的积极性。特别适用于巨型大学组织管理。
    日本大学多校区管理以东京大学为例:该校由3个校区组成,其中一个主校区设立学校的绝大部分机构并且是研究生教学、本科高年级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主要基地。另外一个校区是基础教学部主要以基础教学为特色,承担中、低年级本科生的基础课教学任务。学校建立了综合性的学科教学体系,提供了统一的教学环境,为保证高质量的基础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进入高年级后学生转入主校区直接进入各研究室从事科研实践。还有一个校区是以应用型科研为主的校区具有较为独特的办学模式和科研体制,这里的教授基本不承担教学而是承担重大科研课题及研究生培养。3个校区的定位各具特色,相互之间有非常合理的互补性,在学校的统一管理下有序运行。
    从美、日两所不同管理模式的巨型多校区大学办学的经验来看,多校区大学为社会、经济、文化的大变革提供了高质量的教学、科研和公共服务;校区得到扩展,使成千上万的学生接受了高等教育,科研成绩斐然。多校区办学大大促进了各校区的专业化、多样化及相互之间的合作,有效保证了教学质量。由于多校区大学既满足了时代、国家、社会的需要,又满足了各高校相互竞争以及知识、学科不断分化或综合的内在需要,故多校区系统发展势头很快。然而它的明显缺陷是院校间或多或少存在重复办学、职能冲突,办学成本较高等问题。
    二、目前国内现存多校区办学管理模式分析
    我国发展多校区大学产生的直接动因是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办学效益,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这是由我国高等教育现状所决定的,也是高等教育多样化、灵活性的表现。多校区大学显著优势在于学科众多,这有助于知识创新和多(跨)学科研究,使新知识、新学科、新门类层出不穷。同时,这种趋势也满足了我国社会和经济建设迅速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的多校区管理大致分为三种模式:
    1.在核心校区的统一管理下,分校区作为一个或多个学院相对独立,有各自独立的体系
    每个校区有各自的一整套管理体系,包括上至行政机构,下到实验室等,具有相对独立性。核心校区只是在大政方针上(如学校的发展规划等)给予指导。该种类型学校一般是学科门类多,统一管理比较困难的综合性大学。其优势是各学院享有很大的自主权,学科特色有利于发挥;不足之处是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有些重大的综合性的科研项目难以胜任。
    2. 核心校区统一管理,分校区作为其下属学院所在地,教学组织及其管理统一安排
    多校区存在的另一种模式是各校区实质性的统一。不论是几个高校的合并还是单一学校的扩展,最终都融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学校领导层负责制定发展规划、统筹学科建设,一切教育资源、教学组织及管理等进行统一规划;学院是中间管理层,负责教学、科研和行政组织的基本运作;系是执行实施层,主要负责实施教学计划、进行课程建设和开展科研工作。其优势是三级管理职责分明,统筹集中与分散管理相结合,有助于知识也创新和多(跨)学科研究新知识、新学科、新门类将层出不穷。其不足是地域较远,信息传递不畅,管理上存在困难,容易造成不协调配合、效率不高的现象。
    3.分校区作为部分年级学生所在地,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依照核心校区的统一部署进行管理由于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一些学校由于发展的需要在自己的校区之外建立一个或几个新校区,以满足社会的需要。在该模式下运行的学校一般是在核心校区直接领导下,进行条块管理。在分校区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对一些日常性的事务进行管理如学生工作、后勤保障等。其他一切工作如教学运行及安排、资源利用等均依照核心校区的统一部署。该种模式优势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便于管理。不利的方面是分校区学生构成单一,造成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接触较少,在一定程度上缺少核心校区的文化氛围,学生在选课和各种交流上产生困难。
    三、构建多校区办学管理模式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多校区大学的教学管理系统的构建过程中,应注意遵从以下基本原则。不仅考虑实现管理的基本功能,应更多考虑适合学校的运行机制。
    整体性:建立多校区大学必须统筹考虑,首先做到思想观念的真正融合,无论是在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还是各校区的教育资源,包括教师队伍、实验设施、经费投入等必须统一协调配置,有利于整体发展,以提高整体效益。同时更要注重“校魂”的凝聚。
    多样性:各个校区都有自己的历史和特点,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校园文化氛围,因此在管理上要充分考虑和尊重各校区的特点,在相对统一的前提下又要具有灵活和多样性,构建更加充满活力的管理机制。
    高效性:对多校区的管理模式的评价不仅要看其管理体系的完整性,更重要的是管理效率。效率是衡量管理优劣的主要评价指标之—,有高效率的管理,才能提高大学的办学效益。无论采取哪种管理模式首先要保证管理渠道的畅通。要合理构建校内组织,最大限度地发挥人、财、物的综合功能。
    复杂性:各校区之间客观存在着差异和矛盾,但这也是他们得以存在、合作、发展的基础。如何运用这些条件,解决存在的各种复杂的矛盾,建立起一个合作、有效的管理集体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另外,组织机构有各个部门和各个层次,有相应的权利、责任、制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层次体系。处理好这些矛盾是多校区大学能否良性发展的关键。
    四、多校区大学办学在管理上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1.多校区办学雳多样化的教学管理模式,同时也要注重整体实力的凝聚
    目前国内多校区大学形成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是学校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有的是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结果。但无论何种情况,多校区办学格局形成之后,一校多区必然使学校的教学活动、行政管理等出现新问题。因此多校区大学首先必须明确校区定位,理顺校、院、系之间的关系,建立符合本校实际的工作运行机制。
    多校区办学在注重灵活多样的管理的同时应更加注意整体实力的凝聚。首先,管理应具有相对统一性。尽管各个校区的历史和传统可能不同,但作为一所大学,必须在管理上具有相对统一,才能促进各校区寻求文化上的共同点和发展上的一致性。通过一定的管理战略和管理技术使各校区为社会提供一致的教育质量、学术质量。其次,必须建立‘一个大学”的管理理念。“一个大学”的理念是实现多校区大学团结的首要管理基础。大学的宗旨是反映自身的使命和追求,以及学校的精神。因此不仅是大学的立校之本,也是凝聚整个大学的精神力量,是团结各个校区的灵魂。
    2. 多校区大学必须注在学科融合,创造出新的学科生长点,保持学科的良好发展势头
    高校合并,规模扩大,为学科交叉、渗透、互补和综合提供了必要条件。首先,学校应尽快行动,利用学科综合优势,在学科内容上找到相融的耦合点,实现交叉互补。其次,在学科的融合过程中发掘出新的学科生长点,因势利导培植新学科成长。多校区大学的学科布局要与学校的总体规划相匹配,必须紧紧围绕如何利用学科的空间建立承前启后的学科结构。建立先进而科学的学科群,形成以基础学科为根,以技术学科为主干,以应用学科为枝叶的层次结构,从而组建成新兴学科群和交叉学科群。真正实现多学科、跨学科的综合这是多校区高校应考虑的问题,从而使学校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良好态势。
    3.利用学科门类综合的优势,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接式,使高素质人才脱颖而出
    多校区大学要充分利用其自身综合优势,确实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作用,使学生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学校应首先对学科专业进行调整,各学院及相关部门必须积极投入,构建起全校范围内的通识教育的大平台,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搭建各专业教学平台,制定科学、系统、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坚持“以人为本和个性教育”的思想,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目标,大面积实施主辅修制和双学位培养,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学分制管理模式以营造更为宽松的成才环境和空间,使学生有更大的选专业、选课程、选教师和选时间的自由,在更大的广度和深度上实行目标管理,真正实现新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挥多校区的自身优势。
    (本文是世界银行贷款21世纪初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基层组织形式及其管理的改革与实践”研究成果之一)《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第3期(总第163期)

  高教改革:还有多大空间
  周洪宇

    就世界范围而言,几个世纪以来,高等教育已经充分证明了它的活力和改变社会、促进社会变革与进步的能力。没有一定的高等教育提供最基本的有熟练技术和受过教育的人才,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确保真正的、依靠自身力量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当今社会变革的范围广、速度快,社会已经逐渐变成了知识型社会,高等教育正作为个人、社区和国家在文化、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发挥作用。
    就我国而言,“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中处于龙头地位。高等教育的发展程度和发展质量,不仅影响整个教育事业,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未来。”可以说,高等教育是实现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主要途径,决定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对提升我国人力资源的整体水平,满足广大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实现十六大提出的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在本世纪中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我国自1977年恢复正常的高等教育体制以来,为社会选拔和输送了大批人才,对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旧体制在考试录取、招生、收费、教育教学、就业以及评估制度等方面,弊端日益明显。从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以来,我国在高等教育考试科目、高考形式、保送生制度、考生录取手段、报考对象、高校收费、毕业生就业等方面进行了种种探索和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同时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改革的空间。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指定1-2门考试科目,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参加不同高校指定科目的考试,增加学生与高校间的双向选择机会。
    ■在单独考试时,各高校可以增加面试、特殊能力测试,并注重考查学生的平时成绩、综合评价等。
    ■对于普通中学的学生参加高等职业学校的考试,实行“3+小综合”的方案,降低考试的绝对难度。
    1.改革高校考试录取制度
    全国高校统一考试录取为主,高校自主考试录取为辅,逐渐扩大高校自主考试录取权。
    自1977年恢复的高考制度,经过近30年的实行,就像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其优点和缺点都暴露无遗。目前,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界对高考进一步改革的呼声很高。
    就目前我国的情况看,废止全国统一高考录取制度不符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尽管社会各界人士对高考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批评,但是人们也不得不承认,高考是目前中国相对最公平的选拔制度。它为考生提供了一个依靠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命运的平台和依靠自己的勤奋从社会底层进入主流社会的机会。因此,就目前而言,我国的高考制度还必须以全国统一考试录取为主。
    从长远看,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不断扩大,高校应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选择不同的生源,因此,逐步扩大高校自主考试录取权是高考改革的必然趋势。
    根据全国高校统一考试录取为主,高校自主考试录取为辅,逐渐扩大高校自主考试录取权的基本原则,可以采用以下具体的操作方案:
    (1)普通高校考试录取,以着重考察学生的学术发展潜力为主。在现有的高考科目基础上,分文理两类,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指定1-2门考试科目,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参加不同高校指定科目的考试,增加学生与高校间的双向选择机会。
    (2)各高校在统一高考的基础上,再组织一次单独考试,将统考成绩与单考成绩结合起来进行录取。全国统一高考可以采用标准化命题方式,以便快速准确评卷。各高校单独考试的命题可采用主观试题以尽显特色,同时,在单独考试时,各高校可以增加面试、特殊能力测试,并注重考查学生的平时成绩、综合评价等。为了避免高校自主招生出现的增加学生考试成本、一个学生被很多高校录取的现象,减少考生无谓的奔忙,高校可以依据全国统考的分数初步录取之后,按一定的比例让考生到学校参加第二次考试。
    将高等职业学校的考试与普通高等学校的考试分开。对于普通中学的学生参加高等职业学校的考试,实行“3+小综合”的方案,降低考试的绝对难度,考试内容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侧重实用知识及相关应用能力的考查。对于职业高中的考生,实行“3+1”方案。语、数、外3门基础课,要根据职业高中的特点,重新编写教学大纲,提高职业高中文化基础课的教学积极性。同时,为职业高中组织带有职业技能性质的专业技能考试。
    改革录取模式,向老、少、边、穷地区适当倾斜。目前我国的教育在城市之间、乡村之间、城乡之间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因此,要改革当前高考的录取模式,适当向老、少、边、穷地区倾斜。
    ■分层次、分等级地发展两年制的社区技术学院,也是高校扩招的重要渠道。
    ■教学与学生管理和日常生活等的关系,一直是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
    ■利用全国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站(点)、农村党员干部教育站(点),将高等教育输送到县和中心乡镇的学习点。
    2.改革高校招生制度
    虽然到2002年,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虽然高校扩招后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高校扩招将仍然是今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
    从适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看,据统计资料,1993年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在校率已分别达到:美国72.2%,加拿大71.2%,芬兰48.2%,新西兰44.5%,阿根廷39.9%,法国39.6%,韩国37.7%,台湾34.13%,泰国23%。从从业人员接受教育的水平看,2000年我国的从业人员中,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比例为18%,具有大学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仅为5%;而1998年世界经合组织(OECD)国家对应指标的平均值分别为80%和26%。2000年我国25-64岁劳动力人口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仅为5.2%,而OECD国家这一指标的平均值为24%。
    另外,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而由于中国目前高等教育尚属稀缺资源,形成“过度竞争”就成为必然。只有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招生,才能满足人们受教育的需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应试教育的局面。
    在国家教育政策向义务教育倾斜,不增加国家财政投入甚至减少投入的前提下,高等教育扩大招生可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使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真正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公办高等教育的补充。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在高等教育从精英向大众化的过渡时期,私立学校容纳了70%的扩招学生,而以公立为主的名牌大学规模基本稳定。在美国,社区学院的规模和重要性也极为突出,这类主要进行职业性教育的两年制院校目前容纳了25%的美国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因此,分层次,分等级地发展两年制的社区技术学院,也是高校扩招的重要渠道。
    充分、合理地利用高等教育资源,加大招收走读生的力度,走学校后勤社会化的道路,逐渐实行教学与管理的分离。应该看到,一方面,随着近几年高校的扩招,高校的有限设施已不堪重负,另一方面,高校后勤社会化才刚刚起步。事实上,教学与学生管理和日常生活等的关系,一直是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这既与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有关,也与社会、家庭、学生的观念有关。大学生已经是独立的公民,但在传统观念中他们还是孩子,吃、喝、拉、撒、睡一切日常生活都必须由学校来管理,学校必须为他们的一切行为负责。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扩招必然是苦不堪言。就世界范围而言,很少有哪些国家的高等教育既管教学,又包学生一切日常事务的。因此,要充分利用高等教育资源,加大招收走读生的力度,走学校后勤社会化的道路,逐渐实行教学与管理的分离,是高校扩招和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必然趋势。
    加大远距离高等教育的力度。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开展远距离教育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由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极度缺乏,加大远距离高等教育的力度,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教育部于今年启动实施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就是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通过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及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并集成全国农业高校和相关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及实用技术课件,通过采用广播、电视、卫星、互联网等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利用全国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站(点)、农村党员干部教育站(点),将高等教育输送到县和中心乡镇的学习点,每年每村招收一名大学生,真正做到“学不离村”,尽快为农村第一线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
    ■每年生均国家支付3000元,个人支付7000元较为合理。
    ■可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制定不同收费标准。
    ■贫困学生平等享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可通过贷款还贷与就业制度的改革得到有效的保证。
    3.改革高校收费制度
    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根据成本分担的原则,高等教育的成本应由国家、社会、个人共同分担。随着国家教育财政投入政策向义务教育的倾斜,高等教育(本科生、研究生)实行全面收费是大势所趋。但考虑到我国具体的实际情况,全面收费应逐步进行,并制定相应的收费标准。
    进一步核定本科生收费标准。据统计,2000年全国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7309.58元,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为2931.23元,两项合计1万元。此项费用由国家支付3000元,个人支付7000元较为合理,既可以极大地减轻国家对高等教育的直接投入,也考虑到高等教育在国家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学生的实际支付能力。同时,这种一视同仁的收费办法,比有差别的收费方法有一定的优越性。针对不同家庭经济情况收费的做法,不仅在现实上难以操作,从形式上也具有明显的不公平性和内容上过重的道德因素。
    将研究生教育公费、自费并轨,实行全面收费是大势所趋。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和经济承受能力,实行全面收费应有一个过渡期,经过几年的过渡期,全面收费应逐步实行。另外,由于文、理、工各个学科的性质不同,可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制定不同收费标准。
    高校收费提高后,贫困学生平等享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可通过下述贷款还贷与就业制度的改革得到有效的保证。
    ■在行动上做到“一诺千金”,是实行国家助学贷款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所在。
    ■对于愿意到大中小城市的第三产业、国家、省级贫困县、农村就业以及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可减少其还款或取消其还款,以此作为鼓励和激励。
    ■建立国家助学基金(或担保基金),助学贷款可优先向贫困生发放。
    4.改革贷款还贷与就业制度
    高等教育从“精英”走向大众,贷款还贷制度在调整高等教育参与的地区不平衡和就学人口的不平衡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解决贫困学生学费交纳和日常费用开支等困难,保证其平等地享有高等教育机会的根本方法和途径。但目前我国的助学贷款还贷制度,在政策和实施上,都存在着很多漏洞和不足。因此我们建议:
    除了进一步积极鼓励各大商业银行对学生实行贷款外,应尽快建立国家助学基金(或担保基金),为助学贷款提供风险担保。基金来源的主要渠道可包括:
    (1)政府拨款,比如占20%-30%的比例;
    (2)筹集社会团体和个人捐款,比如占30%-40%的比例;
    (3)基金增值;
    (4)其他渠道。
    由于现在助学贷款的风险主要由各大商业银行承担,从而造成了越是贫困学生越贷不到款的局面。通过建立国家助学基金(或担保基金),助学贷款可优先向贫困生发放。
    丰富学生的贷款种类,建立国家贷学金制度。国家助学基金(或担保基金)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可考虑除国家助学贴息贷款提供风险担保外,还可以直接发放国家贷学金。
    发展学生贷款的二级市场。可以建立中国教育信用公司,从银行购买贷款,向学生回收贷款,并将学生贷款的资产证券化,形成学生贷款的二级市场。
    尽快建立全国联网的高校学生征信系统,加强大学生信用意识教育和信用指导。在影响国家助学贷款健康发展的各种因素中,学生信用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学生有信用,就会降低贷款风险和成本,化解各种矛盾。学生树立“以诚信为本,以诚信立身”的意识,珍惜自己的信誉,在行动上做到“一诺千金”,是实行国家助学贷款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尽快建立全国联网的高校学生征信系统,加强大学生信用意识教育和信用指导迫在眉睫。另外,可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比如可以引进美国社保卡制度),依照法律,对恶意欠贷者,给予严厉的惩罚。
    制定有差别的还贷制度。对于愿意到大中小城市的第三产业、社区服务岗位、中西部贫困地区、国家、省级贫困县、农村就业以及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可减少其还款或取消其还款,以此作为鼓励和激励。这种有差别还贷制度的建立,可以使国家拥有一个有效的调节人才的杠杆,它不仅可刺激一部分毕业生流向急缺人才的不发达地区或农村,把人才配置到急需人才的重点发展领域,也有利于解决所谓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学校等级资格评估、硕士生、博士生授予资格评估、专业设置与学科设置以及学校拨款评估等等,都应由社会中介机构完成。
    ■建议按国家、六大区域和四类学校群体建立评价、认可分委员会。
    ■各大区域评估委员会应尽快建立私立高校评价、认可的专门机构。
    5.改革高校评估制度
    建立有效、合理的高等教育评估系统,是保证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建议:
    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独立、自治、专门的中介性高等教育评估、认可机构。建立独立运作的中介性评估机构,是国际高等教育的通行做法,它在政府和高校之间起着缓冲剂的角色。这些机构可由政府委托、授权,经费以政府拨款为主,社会捐资和自主筹资为辅,但政府与机构之间不存在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
    政府主管部门应尽快把现有由政府主管部门设立的评估组织(如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等)与政府主管部门脱钩,真正实现政府主管部门对教育的规划调节、宏观管理、指导监督的职能。今后,无论是学校等级资格评估、硕士生、博士生授予资格评估、专业设置与学科设置以及学校拨款评估等等,都应由社会中介机构完成(学校内部的教学质量评估则可由学校自己的教学质量评估机构完成)。对于资格申请评估(学校等级资格评估、硕士生、博士生授予资格评估、专业设置与学科设置等),无论评估结果如何,一切评估费用由欲申请的高校自行解决。
    中介机构可广聘专家,在公开、公正、公平原则的基础上,公布专家名单,采用记名投票,公示评估结果,防止评估过程中因人情、关系等因素造成的暗箱操作。
    建立分层、多元的评估体系。中国的国情和近年来的发展和改造造成并促进了中国高等教育在投资主体、办学模式、体系结构、培养目标、质量标准等方面,愈来愈向多元、多层次发展,任何单一的或一统的标准都不可能奏效。建议按国家、六大区域(即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东、中南)和四类学校群体建立评价、认可分委员会。
    (1)部属院校和各省市进入“211工程”的高校应为评价和认可的第一类学校群体。这些学校的评估,应由国内和国外的专家,甚至以国外专家为主建立评估专家组进行评估。首先进行课程、专业和学科的评估,然后再进行全校整体办学水平的评估。对于其中列入“985工程”,拟进军世界一流大学的学校的评估,评估标准应更高、更严。
    (2)省办和省属院校为第二类学校群体。这一层次学校的评价、认可,可由建立的六大区域评价、认可机构进行。
    (3)全国电大和众多的网络学院,为第三类学校群体。这一层次的学校有其自身特点,应由各大区评估委员会设立专门委员会,作为一个独立院校群体进行评估。
    (4)民办高等学校,为第四类学校群体。民办高校,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一翼和半壁江山,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面临着严重的认可和信心危机。因此,各大区域评估委员会应尽快建立私立高校评价、认可的专门机构,制定规划,引导私立学校建立自我质量保证机制,确定努力目标,分期分批对其进行达到最起码标准的认可评价,保证民办高等教育合理、有序、迅速地发展。
    制定相应规划、政策、工作重点。中国拥有世界上真正仅次于美国的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多元的高等教育体系,要建立国际认可并实现这一质量保证机制的有序转换,必须制定出建立健全这一机制的分步实施规划,根据不同学校群体,确定出不同工作重点,同时,对这一体系的分工,人员素质要求、招聘、培训,评估专家的条件、使用、待遇、评估收费、国家补助、评估结果发布、使用、奖惩等方面制定出明确的政策。
    校园评估文化的养成。逐步养成学校、教师、管理人员重视自评,正确对待和配合校外同行进行评估的校园文化,是评价、认可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并达到预定目的的条件之一。
   (周洪宇,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市教育局副局长) 《中国教育报》2004年5月7日第4版

  ================================================================================
  主编:张培营 强建周 贾志敏 责任编辑:尹 斌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