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主页 English 宣传部
学习参考
表格等宽内容时,请左右滑动 <>
《学习参考》2004年第2期(总第22期)
时间:2004-04-08 08:47:38 来源: 点击:
目 录

  发展观的历史沿革和发展
   ——国际上的几种发展观…………………………………………………(1)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建功立业
   ……………………………… ……………………………………贺国强 (3)
  展望2004年高等教育走势(上)……………………………………………… (9)



发展观的历史沿革和发展
  ——国际上的几种发展观


   发展观是从哲学角度对发展的诠释,是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发展的内涵越来越充实。
   一、发展经济学引出的发展观——经济增长论。这种发展观源于“二战”后发展经济学的兴起,是发展经济学早期的发展观。它根据对发达国家的经验总结,认为只有促进经济增长,落后国家才能实现追赶的目标。在这个时期,由于发展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落后国家如何追赶发达国家,因此在理论和认识上也将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其基本观点是,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中心内容;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第一”标志;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尺;发展规划是实现工业化和实行追赶战略的重要手段。在这种发展观的指导下,在战后50多年的时间里,人类创造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增长奇迹。作为政府对国家经济运行进行评价与诊断的重要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是否进步的最重要的指标,形成了以GDP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理念。
   实践证明,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对促进经济增长、迅速积累财富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经济增长并不能体现收入分配的改善和社会结构的完善,不能反映技术进步的变化,并没有给人们带来所期望的福祉,相反,却出现了高增长下的分配不公、两极分化、社会腐败、政治动荡、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学术界将这种现象归纳为“有增长无发展”、“无发展的增长”,在理论上确认了发展与增长之间的差异。
   二、《增长的极限》表达的发展观——增长极限论。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梅多斯等人提出了增长极限论。其中心论点是,人口增长、粮食生产、投资增长、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具有按指数增长的性质,如果按这个趋势继续下去,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经济增长在今后100年内的某个时期将达到极限,原因在于地球是有限的,人类生活的空间是有限的,资源是有限的,地球吸纳消化污染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增长极限论认为,世界经济增长已临近自然生态极限,人类应制止增长和技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它所表达的发展观尽管过于悲观,但却警告人类要从人与自然的和谐角度看待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不能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人类要注意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应考虑资源环境的最终极限对人类发展和人类行为的影响。
   增长极限论较之于单纯的经济增长论来说是一种进步,其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逐步被世人所接受。然而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即它以“增长—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为出发点,将人置于完全被动的地位,忽视了人类把握自己命运和行为的能动作用,忽视了技术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
   三、人与客观世界相协调的发展观——综合发展观。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对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即增长不等于发展,发展是经济社会各方面综合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美国学者率先发动了一场“社会指标运动”,提出了建立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生活、文化等各项指标在内的新的发展价值体系。联合国第二个发展10年1970—1980年报告指出:发展已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的变迁以及社会福利设施的改善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1983年联合国推出《新发展观》一书,提出了“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新发展理论,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综合发展观。综合发展观强调经济与政治、人与自然的协调,将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组织、组织与经济的合作作为新的发展主题,把发展看作是以民族、历史、文化、环境、资源等内在条件为基础,包括经济增长、政治民主、科技水平、文化观念、社会转型、自然协调、生态平衡等各种因素在内的综合发展过程。这种发展观的局限性在于强调了当代发展的各种综合协调,但没有考虑到后代的发展空间问题。
   四、生态型资源循环利用——循环经济的发展观。“循环经济”一词,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从物质流动的方向看,传统工业社会的经济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即“资源→产品→废弃物”,而循环经济的增长模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操作原则是“减量、再用、循环”。资源利用的减量原则,即在生产的投入端尽可能少地输入自然资源;产品的再用原则,即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并在多种场合使用;废弃物的循环原则,即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力争做到排放的无害化,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发展观,其特点在于:一是体现了新的经济观,即在传统工业经济的资本循环、劳动力循环的基础上,强调自然资源也应该形成循环;二是体现了新的价值观,将自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利用科技促进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三是体现了新的生产观,即在生产中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尽可能地利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四是体现了新的消费观,提倡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在消费的同时就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
   五、围绕选择、权利与福利的发展观——以自由看待发展的发展观。以1998年度诺贝尔奖获得者A·K森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个围绕选择、权利与福利的发展理论体系。森认为,发展是一个与“个人自由和社会承诺”紧密联系的过程,也是一种扩大人们所真正享有的经济自由和各种权利的过程。这种新的发展观强调以人为主体、以制度为载体,强调每个经济主体不只是经济福利的接受者,而且是能动地获取机会、争取权利进而享有充分经济自由的经济单位。
   这种发展观的主要观点是,经济不自由与基础设施缺乏、贫困、社会组织问题等密切相关。因此,经济自由是发展的核心。一是因为它具有评价作用。经济发展必须要有某种指标体系来加以评价和比较,而一个基本的指标就是人们所享有的经济自由是否充分。二是各种不同的自由权利在促进发展和增进人类自由方面具有功能性作用。个人选择和采取经济行为的权利及其可持续性,是发展的一个主要引擎。经济自由主要包括几种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直接作用的基本自由,即政治自由、公民权利、经济设施、社会机会、社会透明度和安全性。这几种基本自由被经济主体运用的结果,是实现经济发展和人类自由的前提,也是发展的重要内涵。
   六、面向后代与未来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1980年3月,联合国大会第一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随后这个概念逐渐被更多的官方文件使用。可持续发展作为完整的理论,包括了以《增长的极限》为代表的观点,包括了《第二个2000年》和《没有极限的增长》中的部分观点,还包括了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中阐述的有关理论。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研究报告中,首次清晰地表达了可持续发展观,即“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的需求,又不对后代满足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它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被全球持不同发展理念的各类国家所普遍认同。
   可持续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研究了人类的代际关系,即这一代与后一代人的关系问题。与此相关联,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再一次提到了人类的面前。可持续发展观强调以未来的发展规范现在的行动;换言之,就是使发展成为在今天是现实的、合理的,同时又能使明天的发展获得可能的空间和条件。因此,可持续发展也是为未来发展创造条件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观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一是肯定发展的必要性。只有发展才能使人们摆脱贫困,提高生活水平。只有发展才能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才能最终打破贫困加剧和环境破坏的恶性循环。因此,承认各国的发展权十分重要。二是显示了发展与环境的辩证关系。环境保护需要经济发展提供资金和技术,环境保护的好坏也是衡量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经济发展离不开环境和资源的支持,发展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三是提出了代际公平的概念。人类历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后代人拥有与当代人相同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当代人必须留给后代人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必要资本,包括环境资本。保护和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是当代人应尽的责任。四是在代际公平的基础上提出了代内公平的概念。这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向可持续发展转变的必要前提。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已经消耗了地球上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对全球环境造成的影响最大。因此,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环境修复责任。(《求是》2004年第5期)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建功立业


  贺国强

   最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对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政绩、为谁创造政绩、怎样创造政绩、怎样衡量政绩等重大问题。正确的政绩观与正确的发展观、人才观、群众观一道,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丰富,是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我们要深刻认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正确的政绩观的科学内涵,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一、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政绩是领导干部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成绩和贡献,是领导干部德才素质在实践中的综合体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们党历来鼓励和支持各级干部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创造实实在在的政绩。这些年来,绝大多数领导干部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和拥护。但也有少数干部不是把心思放在为人民办实事、谋实利上,而往往是考虑个人得失、心浮气躁,搞违背科学的瞎指挥、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搞劳民伤财的所谓“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等,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了很大损失,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出现这些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同志对政绩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因此,在新世纪新阶段,强调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对于党的事业发展和干部的健康成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衡量领导干部是否真正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标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各级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者。这就决定了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干出党和人民所需要的扎实的政绩。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先进文化的进步、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真正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到实处。那种在错误政绩观的支配下干出的所谓“政绩”,往往是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背道而驰的,是必须坚决防止和纠正的。
   第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客观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的奋斗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同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相辅相成的。不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就不可能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也就难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建立相对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涉及面更广、利益冲突更趋复杂、改革成本更大,因而挑战和难度也就更大。不但多年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亟待解决,而且还会遇到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政绩观的正确与否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政绩观不正确,一味盲目决策和蛮干,只会造成更大的损失,不仅会延缓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而且还将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第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党是执政党,从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上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根本保证。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关键工程,也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关键工程。正确的政绩观,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二者关系的一个结合点。领导干部能否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事关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事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事关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推进。因此,必须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作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切实抓好。
   第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内在要求。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向全党提出了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要求,这对于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思想理论基础。正确的政绩观,实质上就是求真务实的政绩观,就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之实;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实;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只有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才能有效地防止和克服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的在坚持求真务实问题上当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十个方面的问题。
   第五,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领导干部健康成长的必然选择。政绩观是领导干部从政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有什么样的成长道路。大量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都说明,领导干部的政绩观正确与否,无论是对事业的发展还是对个人的成长,其影响都是决定性的。领导干部只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才可能干出实实在在的政绩,个人也会随着事业的发展而不断成长进步;如果政绩观错了,为一己之私利,沽名钓誉,搞虚假政绩,不仅会贻误党的事业,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也会妨碍个人的健康成长。因此,追求什么样的政绩,是衡量一名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的试金石。
   二、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正确的政绩观
   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正确的政绩观。
   第一,要用政治的观点看政绩。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列宁曾经指出:“一个阶级如果不从政治上正确地看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因而也就不能完成它的生产任务。”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反复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严守党的政治纪律,提高政治鉴别力,增强政治敏锐性。用政治的观点看政绩,要求领导干部在创造政绩的过程中,善于从政治上考虑和处理问题,分析判断形势要掌握好政治动态,安排部署工作要把握好政治方向,解决和处理问题要注意政治影响。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用政治的观点看政绩,最主要的是看领导干部是否带领人民群众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看领导干部履行职责所取得的绩效,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第二,要用群众的观点看政绩。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我们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胡锦涛同志指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说到底就是要忠实实践党的宗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用群众的观点看政绩,就是要解决创造政绩为了谁、依靠谁、谁来评判的问题。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还是为个人谋私利,是衡量领导干部政绩观正确与否的分水岭。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创造政绩的最高目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们的政绩是在带领人民群众艰苦奋斗中干出来的,离开了人民群众这个主体,就不可能有什么政绩。同时,人民群众也是政绩的评判者。评价领导干部的政绩,最根本的是要看广大群众是否认可,看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
   第三,要用发展的观点看政绩。任何事物都是处于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用发展的观点看政绩,就是要把创造政绩作为一个过程,充分认识到现任的政绩是在前任的基础上取得的,同时也为后任创造政绩打下基础;充分认识到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政绩也是在发展中创造的,我们不能停留在已有的政绩上,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取得崭新的业绩,推动事业向前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既立足于当前,又着眼于长远,使创造出的政绩经得起历史的检验。需要指出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为了实现一个地区、一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坚持治山治水,调整产业结构,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脚踏实地,默默无闻地工作,虽然没有上一些规模巨大的项目,也没有轰动一时的效应,但艰苦创业奠定的基础却能够惠及长远。这不是没有政绩,恰恰是创造了党和人民所需要的政绩。对这样的潜在政绩,我们要格外留意;对这些勇于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勤奋工作的同志,我们要高看一眼。这样讲,并不是笼统地反对上大项目、搞大工程。有条件的地区和企业,只要符合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仅要上这样的项目和工程,而且要创造一流的水平,这也是真正的政绩,也值得鼓励和支持。
   第四,要用实践的观点看政绩。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用实践的观点看政绩,就是要充分认识到政绩作为“客观反映主观”的产物,是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实践出政绩,实践是创造政绩的大学校;而判断是真政绩还是假政绩,又必须回到实践中去,通过“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行动,才能得到证明。真正的政绩应该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有的领导干部急于求成,想回避矛盾和问题走捷径,搞形式主义迎合上级,搞虚报浮夸蒙骗领导和群众,这样的假政绩既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又经不起实践的检验,迟早会被实践所否定。
   第五,要用全面的观点看政绩。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不能孤立地存在,必然处于与其他事物和现象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联系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必须全面地看待事物和处理问题,善于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防止片面性。我们的事业是全面发展的事业,领导干部创造的政绩也应该是全面的政绩。胡锦涛同志指出,考核干部的政绩,“既要看经济建设成果,又要看社会进步;既要看城市变化,又要看农村发展;既要看硬环境的加强,又要看软环境的改善;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增长的总量,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又要看党的建设的成效”。这一重要论述,对于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全面看待政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领导干部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创造出实实在在的政绩
   为人民创政绩,应该是每个人民公仆的终身追求。为人民创政绩,才能得到人民拥护;为人民创政绩,党的事业才能得到发展。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在正确的政绩观指导下不断创造出新的政绩。
   第一,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立足本职,创造实实在在的政绩。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机遇期能否抓住,小康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本地区、本部门的发展放在全党全国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团结和带领广大群众,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为党和人民创造实实在在的政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不负于党、不负于人民、不负于时代。
   第二,牢记宗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是永恒的主题。而正确的政绩观直接联系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因此,归根到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靠启动注重改造主观世界这个“总开关”。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问题上,尤其要注意正确对待权力、地位和名利。要正确对待权力,进一步解决好权力是谁给的、为谁掌权、如何掌权的问题。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而绝不能用来谋取私利。领导干部只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把权力用在为党建功、为国尽职、为民造福上,才能创造出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得到人民群众称颂的政绩。要正确对待地位,进一步明确领导干部的职位是为党和人民利益奋斗的岗位,职位意味着责任、意味着服务,而不是谋取私利的工具。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始终把精力和心思用在工作上,把职位作为为人民服务的舞台,兢兢业业地履行职责、创造政绩。要正确对待名利,视个人名利淡如水,视人民利益重如山。古人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在共产党人的词典里,“名”应该是清廉之名、勤政之名、奉献之名;“利”应该是党的利益、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
   第三,坚持“两个务必”,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大后率领中央书记处全体同志到西柏坡重温“两个务必”,对全党特别是各级干部很有教育意义。在创造政绩这个问题上,同样需要各级干部牢记“两个务必”,并体现到工作中去。要知道,真实的政绩并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取得的,贪图享受出不了政绩,投机取巧更出不了政绩。惟有重实干、求实效,才能干出真正的政绩。领导干部一定要从文山会海中、从不必要的应酬中解脱出来,潜心研究和解决一些带全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尤其要深入到困难多、群众意见大、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同当地干部群众一道分析矛盾、解决问题,真正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谋实利。既要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要关注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抓起,一桩一桩地抓落实。当前,特别要关注农民增收、企业改制、就业与再就业、征地拆迁、拖欠工资等问题,关注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痛下决心,彻底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重实际、鼓实劲、求实效,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尽心尽力干出政绩来。
   第四,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按客观规律办事。要干出真正的政绩,必须把实干精神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我们讲的解放思想,是在尊重客观规律前提下的解放思想,而不是那种违背客观规律、不顾客观实际和可能的盲目决策和蛮干。如果那样做,干出来的只能是败绩,不仅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对这样的败绩,人民群众深恶痛绝。领导干部在为民办实事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从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既要防止不思进取守摊子,又要防止不顾民力乱铺摊子,决不能造成“一代人的‘政绩’,几代人的包袱”。要吃透本地区本部门的发展基础、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走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路子。
   第五,顾全大局,统筹兼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党和人民需要的政绩,应该是以有利于整体利益为前提、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高度统一的政绩,应该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近期效益与长远效益相统一的政绩。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善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步伐。但决不能以牺牲全局利益为代价换取局部利益,决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影响长远利益。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五个坚持”,要求我们必须彻底摒弃片面以经济增长论英雄的政绩观。那种单纯追求扩大数量和增长速度,忽视质量与效益,忽视资源环境保护的做法,那种单纯追求经济的发展,忽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忽视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做法,是经受不住实践和历史检验的。相反,只会出现增长失调、从而最终制约发展的局面,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要充分发挥教育引导和保证监督作用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既要靠领导干部自身加强学习和党性锻炼,也离不开党组织的教育、引导、管理和监督。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要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务求实效。
   一是要加强思想教育。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教育至关重要。要组织领导干部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精神上来。要大力宣传那些甘于奉献、埋头苦干、政绩突出的先进典型,注意用先进典型来启迪、教育和激励广大干部。要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作为大规模培训干部的重要内容,作为党委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作为党内民主生活会的重要内容。组织部门要把树立正确政绩观的教育,纳入当前正在组织系统开展的以公道正派为主要内容的“树组工干部形象”集中学习教育活动之中,把能否正确看待政绩,作为衡量组工干部政治上是否坚定、业务上是否精湛的重要标准之一。
   二是要加强制度建设。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仅要从思想上强调,而且要从制度上落实。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扩大干部人事工作中的民主,进一步探索和建立广大群众参与评议、选拔、监督的制度。今年中组部将在继续抓好《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贯彻落实的基础上,会同有关部门集中出台六项社会普遍关注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措施,即: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规定、党政机关干部竞争上岗的规定、党政领导干部辞职的规定、地方党委全委会对下一级党政正职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表决办法、干部职务与职级相结合的制度以及规范党政领导干部辞职“下海”的意见。同时,还要抓紧研究制定科学的政绩评价标准,完善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制度,使考核结果能够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领导干部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继续下大力气解决干部“带病上岗”、“带病提拔”的问题。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建立监督约束机制,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实行领导干部报告工作和廉洁从政情况的制度,完善领导干部谈话和回复组织函询的制度,健全巡视制度。要建立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度,为党和人民把好选人用人关。
   三是要坚持正确导向。干部的评价和任用,有着重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党组织怎样评价政绩,使用什么样的干部,树立什么样的用人导向,干部就会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少数干部之所以陷入政绩误区,与一些单位在看待政绩问题上导向不正确有直接关系。在干部考察考核中,正确看待政绩,就是要坚持辩证思维,处理好显性政绩与隐性政绩、个人政绩与集体政绩、现任政绩与前任基础、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现实成效与长远发展、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的关系。要坚持凭实绩用干部,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实践证明,凭实绩用干部,就会引导干部积极向上,见贤思齐,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创造业绩;否则,一个搞虚假政绩的干部被重用,就会在干部任用上形成误导。正所谓“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我们要对那些勤政为民、求真务实、政绩突出的干部,给以褒奖和重用;对那些无所作为、好大喜功、弄虚作假的干部,坚决加以批评和惩戒;对那些不把心思用在工作上,而热衷于跑门子、投机钻营,甚至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干部,要坚决予以查处,从而在全党全社会树立起正确的导向,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把全部的智慧和力量倾注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上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蓬勃发展。(《求是》2004年第5期)
   注:本文系贺国强同志在与中央党校第19期一年制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座谈时的讲话,发表时有删改。


展望2004年高等教育走势(上)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靳诺:思政工作要有时效性和吸引力

    加强高校党建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以及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是教育部今年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怎样加强这些方面的工作,记者走访了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靳诺。
    问:在2004年如何使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和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新的进展,社政司总的工作思路是什么样的?   
    答:社政司2004年总的工作思路是:以深入推进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学习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线,着力于深入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两课”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推进教育出版电视工作的改革发展;建立健全维护高校稳定的长效工作机制。
    问:只有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有力的保障,社政司今年在这方面有哪些重点工作要做?   
    答:首先,党建工作以加强和改进在高校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为重点,推动高校发展党员工作,推进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开展高校党建示范校创建工作,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为主题,筹备召开第十三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加强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调研。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包括:继续深入推进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要求,研制印发《全国普通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举办“形势与政策”课骨干教师培训班,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工作;加强高校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利用建国55周年等有利于振奋民族精神的重大节庆日、重大事件推动爱国主义教育;继续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进公寓、进社团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加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国示范性网站的建设;加大力度,全面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今年要加快研制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评定量表,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心理阳光工程”,组织编写出版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读本,指导部直属高校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在部直属高校秋季入学新生中开展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试点工作,全面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两课”教育教学工作,包括:深入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今年要召开全国普通高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研讨会,举办“全国普通高校‘两课’骨干教师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培训班”;继续开展全国普通高校“两课”教育教学实效性调研工作;加强高校“两课”教材体系建设。组织修订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以及成人高校“两课”示范教材,形成贯穿高等教育各类别、多层次的,全面体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材体系;加强高校“两课”教学方法改革,优化教学手段;进一步加强高校“两课”师资队伍建设。组织实施普通高校“两课”教师优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两课”骨干教师培训计划及“两课”教师学位提升计划;开展高校“两课”优秀单位创建工作。   
    问:今年社政司将如何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   
    答:全面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的工作包括:成立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我们结合将在近期召开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会议,同时召开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成立大会,确定2004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招标课题;今年要对第二、三、四批共9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进行评估;启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精品奖励计划。修订《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励办法》,将学术精品纳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设立若干项学术精品特等奖,重奖对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或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研究成果;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计划。启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20个基础研究资料库、10个应用研究数据库招投标建设工作;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做好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建设工作。探索建立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地评估、成果鉴定等工作的中介机构。   
    此外,我们今年的工作还有积极推进教育出版与教育电视的改革与发展,包括:按照中央精神,指导五家拟列入新闻出版总署内涵式发展出版专业集团试点单位进行改革方案的实施;分类指导不同类型出版单位的改革与发展;继续探索高校出版社专业纵向联合、合作途径;配合新闻出版总署做好“第五届全国优秀教育音像制品奖”评奖活动;加强教育电视台内部改革。   
    进一步做好维护高校稳定工作。积极探索维护高校稳定工作的长效机制,推进维护高校稳定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认真做好建立突发性群体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工作;针对维护稳定工作涉及面广、头绪多的情况,进一步加强涉及维护稳定各项工作的协调和领导;推动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与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紧密结合。认真做好高校网络与信息安全,以及防范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向教育系统渗透的工作;健全和完善教育电视台安全播出机制。(记者 黄文)

    教育部科技司司长谢焕忠:科技创新 促研究型大学形成   

     问:加强战略研究,完善高校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进行顶层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在推进高校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方面,包括建立创新评估体系,需要做哪些工作?  
   答:2004年,我们要完成《高校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和相关内容的起草,积极参与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围绕规划的制定和计划的实施,勇于探索,进行体制创新,建立起既有利于发挥高校学术环境优势,又有利于学科交叉、队伍整合和资源共享,既有利于调动全体师生科技创新积极性,又有利于优秀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和聚集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激励机制。   
    在建立科技创新评估评价体系方面,将加强分类指导与管理。草拟印发《关于高校重点实验室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高校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建设管理办法》,出台《教育部关于工程研究中心管理暂行办法》,制定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考核验收指标体系。根据基础研究、工程化研究、产业化推广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评估指标,对各种科技创新基地进行专项评估。
    问:在推动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组织高校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方面,科技司有哪些举措?   
    答:结合“十一五”发展规划、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规划、国家创新能力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以及“985”计划的实施,教育部科技司将做好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规划工作;加强国家实验室试点工作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管理工作。推进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建设与发展;启动新建一批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并完成高校工程中心总体布局规划和发展战略规划;会同科技部,对第二批启动建设尚未验收的大学科技园进行验收,启动第三批大学科技园建设。   
    我们还将组织高校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对高校科研优秀领域,我们将有重点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地做好项目培育、整合和协调工作,并加强与国家科技计划管理部门和专家顾问组的联系与沟通。在集中体现高校集成优势的重大技术发展方向,组织若干重大科技项目,争取列入国家科技计划年度项目申请指南,使高校承担更多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   
    结合国民经济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科技司将组织专家分析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重大技术瓶颈,调动高校的积极性,组织科技攻关项目,加强同科技部的沟通,争取滚动纳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加强对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方面的调研,积极组织有相当基础且产业化前期工作出色的高等学校向国家发改委提出国家高技术产业年度计划重大专项和项目实施建议,把高校的优秀科技成果更多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国民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问:在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规范高校科技产业方面,会有哪些针对性强的措施?
    答: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发挥高校在高新技术方面的源头作用,加强产学研密切合作和优势互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高校科技创新能力,逐步形成产学研共同发展、合作创新的新的运行机制,带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通过政策引导和示范推广,推动地方高校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学科科研优势,融入地方科技创新体系,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开创全国高校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   
    我们还将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工作,通过多种形式产学研合作,合作开发、转化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的产品,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在规范高校科技产业的管理、推动以现代企业制度规范高校科技产业方面,我们将会同科技发展中心,总结北大、清华两校校办企业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取得的经验,认真研究并加以推广,进一步推进和扩大高校校办企业规范化管理的试点工作。加强对高等学校企业的规范管理,适时出台《教育部关于规范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用以规范学校、院系和校办企业之间的资产及责权利关系,明确相应的收益分配原则,创造良好政策环境,支持其发展。科技司将和科技发展中心共同加强高校技术市场与金融市场的结合,推动高校技术和其他生产要素的结合,建立健全科技产业的外部环境和体制。   
    另外,在推动高校国防科技工作方面,要健全高等学校国防科研管理机构,研讨国防研究院的组织结构、管理方式,逐步在有条件的高校推动建立国防研究院。完善政策环境建设,继续推动2003年出台的关于加强高校国防科技工作的四个文件和办法的深入实施。加强基地建设,提高承担国防科研生产任务的竞争力。建立教育部所属的国防重点实验室和军工科研生产基地;支持与军工单位共建一批科研生产基地。挖掘高校在基础研究、原始创新方面的优势,增强与行业竞争的能力。
   在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要做好西部大学校园网项目收尾工作。实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CHINADRID、以及CERNET“十五”211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推动教育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在教育政务信息化方面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
    另外,我们还将会同相关部委和部分相关司局,加大教育系统的网络安全保障力度,增强抵御病毒、黑客、垃圾邮件的能力,确保教育系统的网络和信息安全。(记者 黄蔚)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管培俊: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   

    问:教师教育要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要求,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改革和创新?   
    答: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面临六大转变:一是从独立封闭向多元开放转变,推进教师教育体系创新。在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教师教育机构资质认证制度的前提下,教师来源多元化。二是从教师培养培训分离向教师教育一体化转变,推进教师教育体制创新。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有机衔接,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不断发展。三是从定向性向非定向性转变,推进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创新。以教师专业化为指向,以实施国家级教师教育基地建设计划为载体和途径,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战略性转型和教师教育一体化。为有志于从教者提供教师资格证书课程和教师专业教育课程,探索学科教育和教师专业教育同步加强,培养培训高素质教师的有效途径和机制。四是从传统师范教育管理模式向现代教师教育制度转变,推进教师教育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建立教师教育经费投入保障制度,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政府、学校和教师个人行为相结合的教师继续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实行教师“培训券”制度,保障农村骨干教师培训。五是从传统内容模式向现代教师教育教学模式转变,推进教师教育教学改革。下决心改革师范专业“老三门”传统课程,更新课程结构和内容,形成教育教学新课程体系,提高教师教育质量水平。六是从传统手段向教师教育现代化转变,推进教师教育技术创新。大力提高中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水平。   
    问:去年9月,教育部启动了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今年将如何实施和推进这个计划呢?
   答:全国教师网联计划是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发展,提高教师培训效益和质量水平的重要抓手。既是一个平台计划,又是一个大规模的教师培训计划。正如周济部长所说,教师网联启动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任务很艰巨。今年我们将按照“三步走”的既定方针,抓紧做好有关组织、协调工作,从速推进教师网联实施方案的落实。指导、支持教师网联门户网站建设、优质课程资源建设、区域教师学习资源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教师网联运行机制,推动教师网联的标准体系、管理规范的建设;加强相关配套政策研究,加强部门间配合协调,为教师网联计划的有效实施提供制度环境、政策保障和项目支持;充分依靠各省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指导、协调、配合与全力以赴的支持,充分发挥省属师范大学和其他教育机构的作用;在教师网联计划框架下,实施“中小学教师培训五年计划”,大规模、高效益、高水平地培训教师,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要组织优秀骨干教师进行高层次研修和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推动省市两级骨干教师培训;组织全国一千万中小学教师,开展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的新一轮全员培训,显著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学位层次和整体素质。   
    问:除了实施教师教育网联计划外,今年还有哪些重要的工作要做?   
    答:筹备召开全国教师教育工作会议是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这次会议是为了深入总结和研究我国教师教育的经验,比较研究国际教师教育发展趋势,确定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大政方针和整体思路,推进教师教育创新,将教师教育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次会议将是教师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围绕会议的筹备工作,继续深入开展专题调研,积极组织教师教育创新项目试点。将研究起草新时期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形成供决策咨询的研究报告。研究制定《教师教育条例》、《教师教育机构资质认证标准》、《教师教育课程鉴定标准》和《教师教育质量评估标准》,形成教师教育的标准体系,建立教师教育监管制度。
    整合优化教师教育资源,构建开放灵活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重点支持建设师范大学,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增强综合办学实力。鼓励非师范院校特别是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培养培训,促进教师教育多元化;促进教师培训机构与师范院校的联合整合,逐步实现教师教育的一体化,将教师教育事业纳入高等教育体系。
    实施“国家教师教育基地建设计划”,探索改革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推进教师专业化的要求,在有条件的师范大学和举办教师教育的高校建立一批“国家级教师教育基地”,实施新型教师教育培养方案,积极探索教师培养的多种模式,实行学历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的分离,探索实施教育硕士、教育博士教育。实施教师资格证书教育,承担高水平教师继续教育,教师职前和职后教育相结合,提高教师教育整体水平。
    实施“农村高中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大力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根据当前高中教师需求情况,从综合大学和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生中选拔一批有志于从教的优秀学生到农村高中任教或实习支教,通过在职研究生或在校培养的方式,进行教育硕士教育,为农村高中培养一批具有教育硕士学位并留得住、干得好的教师。
    此外,我们还要实施“区域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建设计划”,为广大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的终身学习提供支持服务;实施“教师教育课程与资源建设计划”,提高教师教育质量;认真做好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为顺利推进新课改提供师资保证。继续组织第二轮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省级骨干培训者国家级研修,继续组织师范院校学科教学教师进行新课程研修,组织高中新课程省级骨干培训者、师范院校教学管理者国家级研修。对进入实施新课程的教师进行培训,为基础教育新课改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问:在推动教师教育的改革发展中,高等学校担负什么样的责任?
    答:全国教师网联计划的实施给我们昭示了一个重要的方向。一方面,我们要积极推进教师教育一体化,打破条块分割、地域界限、旧的分工和体制阻隔,将教师教育逐步纳入高等教育体系,通过大学的学科优势和多学科综合的优势,并借助信息化手段,培养培训高素质教师;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教师教育是大学的使命,强调大学尤其是高水平大学对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责任。坚持教师教育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方向,促进大学与中小学的结合,这是国际趋势。现在的问题是低水平培训不再适应发展要求,而许多具有学科优势的大学因为不了解中小学,还承担不了教师尤其是新课程师资培训。因此,高等师范院校一定要与中小学校密切结合,与中小学教育教学第一线密切结合,否则,教育学科就得不到创新、加强和发展。在院校调整中,在高等教育新的跨越式发展中,必须十分强调大学的分类和层次定位。对于师范院校和其他举办教师教育的高校来说,教师教育既是特色,又是优势,也是一份历史责任。事实上,放弃教师教育也就丢掉了特色,丢掉了特色也就失去了优势,失去了一块巨大的资源和市场。一句话,中国不缺一个一般的综合大学,而缺的是真正培养培训高素质教师的综合大学。(本报记者 黄文)

教育部2004年度工作要点(摘编)


    ●启动实施“高校‘两课’建设计划”,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推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维护高校稳定。
    ●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在高校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以积极而慎重的态度,加大发展工作力度,提高发展工作质量。
    ●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以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为主题,召开“第十三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  
    ●坚持健康第一,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加强预防艾滋病教育和反毒品教育。继续提高艺术教育课程开课率及教学质量。
    ●全面实施“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加强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的继续教育和全员培训。提高在职教师的学历、学位层次。
    ●大力加强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启动“985工程”二期建设,加强“211工程”二期建设。
    ●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抓住吸引、培养和使用三个环节,建立健全高校人才工作的体制和机制。
    ●实施“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计划”。兴建若干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国家实验室和国家技术中心,加强和创建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方针,进一步促进产学研结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专利申请和转化。
    ●实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大力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和学术新人的扶持培养。
    ●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改革研究生招生与选拔制度,推进学分制并调整修业年限。推行研究生培养导师负责制和助研、助教、助管岗位制。
    ●继续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进一步深化高校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继续推进高校收费改革。
    加强对困难学生的资助,大力做好助学贷款工作,建立和健全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国家助学体系。
    ●深化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做好2004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全力建设和用好“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加强对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监测,健全毕业生就业率、待业率公布制度。
    ●巩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成果。继续发挥中央和省级两级政府的积极性,加强高等学校共建工作,促进学科深度融合和优化发展。
    ●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建设以师范大学和一批高水平大学为先导,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协调发展,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互沟通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

上一条: 《学习参考》2004年第3期(总第23期)
下一条: 《学习参考》2004年第1期(总第21期)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验证码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学习参考》2004年第2期(总第22期)
目 录

  发展观的历史沿革和发展
   ——国际上的几种发展观…………………………………………………(1)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建功立业
   ……………………………… ……………………………………贺国强 (3)
  展望2004年高等教育走势(上)……………………………………………… (9)



发展观的历史沿革和发展
  ——国际上的几种发展观


   发展观是从哲学角度对发展的诠释,是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发展的内涵越来越充实。
   一、发展经济学引出的发展观——经济增长论。这种发展观源于“二战”后发展经济学的兴起,是发展经济学早期的发展观。它根据对发达国家的经验总结,认为只有促进经济增长,落后国家才能实现追赶的目标。在这个时期,由于发展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落后国家如何追赶发达国家,因此在理论和认识上也将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其基本观点是,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中心内容;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第一”标志;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尺;发展规划是实现工业化和实行追赶战略的重要手段。在这种发展观的指导下,在战后50多年的时间里,人类创造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增长奇迹。作为政府对国家经济运行进行评价与诊断的重要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是否进步的最重要的指标,形成了以GDP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理念。
   实践证明,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对促进经济增长、迅速积累财富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经济增长并不能体现收入分配的改善和社会结构的完善,不能反映技术进步的变化,并没有给人们带来所期望的福祉,相反,却出现了高增长下的分配不公、两极分化、社会腐败、政治动荡、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学术界将这种现象归纳为“有增长无发展”、“无发展的增长”,在理论上确认了发展与增长之间的差异。
   二、《增长的极限》表达的发展观——增长极限论。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梅多斯等人提出了增长极限论。其中心论点是,人口增长、粮食生产、投资增长、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具有按指数增长的性质,如果按这个趋势继续下去,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经济增长在今后100年内的某个时期将达到极限,原因在于地球是有限的,人类生活的空间是有限的,资源是有限的,地球吸纳消化污染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增长极限论认为,世界经济增长已临近自然生态极限,人类应制止增长和技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它所表达的发展观尽管过于悲观,但却警告人类要从人与自然的和谐角度看待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不能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人类要注意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应考虑资源环境的最终极限对人类发展和人类行为的影响。
   增长极限论较之于单纯的经济增长论来说是一种进步,其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逐步被世人所接受。然而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即它以“增长—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为出发点,将人置于完全被动的地位,忽视了人类把握自己命运和行为的能动作用,忽视了技术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
   三、人与客观世界相协调的发展观——综合发展观。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对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即增长不等于发展,发展是经济社会各方面综合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美国学者率先发动了一场“社会指标运动”,提出了建立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生活、文化等各项指标在内的新的发展价值体系。联合国第二个发展10年1970—1980年报告指出:发展已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的变迁以及社会福利设施的改善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1983年联合国推出《新发展观》一书,提出了“整体的”、“综合的”、“内生的”新发展理论,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综合发展观。综合发展观强调经济与政治、人与自然的协调,将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组织、组织与经济的合作作为新的发展主题,把发展看作是以民族、历史、文化、环境、资源等内在条件为基础,包括经济增长、政治民主、科技水平、文化观念、社会转型、自然协调、生态平衡等各种因素在内的综合发展过程。这种发展观的局限性在于强调了当代发展的各种综合协调,但没有考虑到后代的发展空间问题。
   四、生态型资源循环利用——循环经济的发展观。“循环经济”一词,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从物质流动的方向看,传统工业社会的经济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即“资源→产品→废弃物”,而循环经济的增长模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操作原则是“减量、再用、循环”。资源利用的减量原则,即在生产的投入端尽可能少地输入自然资源;产品的再用原则,即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并在多种场合使用;废弃物的循环原则,即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力争做到排放的无害化,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发展观,其特点在于:一是体现了新的经济观,即在传统工业经济的资本循环、劳动力循环的基础上,强调自然资源也应该形成循环;二是体现了新的价值观,将自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利用科技促进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三是体现了新的生产观,即在生产中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尽可能地利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四是体现了新的消费观,提倡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在消费的同时就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
   五、围绕选择、权利与福利的发展观——以自由看待发展的发展观。以1998年度诺贝尔奖获得者A·K森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个围绕选择、权利与福利的发展理论体系。森认为,发展是一个与“个人自由和社会承诺”紧密联系的过程,也是一种扩大人们所真正享有的经济自由和各种权利的过程。这种新的发展观强调以人为主体、以制度为载体,强调每个经济主体不只是经济福利的接受者,而且是能动地获取机会、争取权利进而享有充分经济自由的经济单位。
   这种发展观的主要观点是,经济不自由与基础设施缺乏、贫困、社会组织问题等密切相关。因此,经济自由是发展的核心。一是因为它具有评价作用。经济发展必须要有某种指标体系来加以评价和比较,而一个基本的指标就是人们所享有的经济自由是否充分。二是各种不同的自由权利在促进发展和增进人类自由方面具有功能性作用。个人选择和采取经济行为的权利及其可持续性,是发展的一个主要引擎。经济自由主要包括几种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直接作用的基本自由,即政治自由、公民权利、经济设施、社会机会、社会透明度和安全性。这几种基本自由被经济主体运用的结果,是实现经济发展和人类自由的前提,也是发展的重要内涵。
   六、面向后代与未来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1980年3月,联合国大会第一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随后这个概念逐渐被更多的官方文件使用。可持续发展作为完整的理论,包括了以《增长的极限》为代表的观点,包括了《第二个2000年》和《没有极限的增长》中的部分观点,还包括了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中阐述的有关理论。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研究报告中,首次清晰地表达了可持续发展观,即“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的需求,又不对后代满足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它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被全球持不同发展理念的各类国家所普遍认同。
   可持续发展观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研究了人类的代际关系,即这一代与后一代人的关系问题。与此相关联,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再一次提到了人类的面前。可持续发展观强调以未来的发展规范现在的行动;换言之,就是使发展成为在今天是现实的、合理的,同时又能使明天的发展获得可能的空间和条件。因此,可持续发展也是为未来发展创造条件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观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一是肯定发展的必要性。只有发展才能使人们摆脱贫困,提高生活水平。只有发展才能为解决生态危机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才能最终打破贫困加剧和环境破坏的恶性循环。因此,承认各国的发展权十分重要。二是显示了发展与环境的辩证关系。环境保护需要经济发展提供资金和技术,环境保护的好坏也是衡量发展质量的指标之一。经济发展离不开环境和资源的支持,发展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三是提出了代际公平的概念。人类历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后代人拥有与当代人相同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当代人必须留给后代人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必要资本,包括环境资本。保护和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是当代人应尽的责任。四是在代际公平的基础上提出了代内公平的概念。这是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向可持续发展转变的必要前提。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已经消耗了地球上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对全球环境造成的影响最大。因此,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环境修复责任。(《求是》2004年第5期)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建功立业


  贺国强

   最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对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政绩、为谁创造政绩、怎样创造政绩、怎样衡量政绩等重大问题。正确的政绩观与正确的发展观、人才观、群众观一道,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丰富,是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我们要深刻认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正确的政绩观的科学内涵,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一、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政绩是领导干部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成绩和贡献,是领导干部德才素质在实践中的综合体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们党历来鼓励和支持各级干部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创造实实在在的政绩。这些年来,绝大多数领导干部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和拥护。但也有少数干部不是把心思放在为人民办实事、谋实利上,而往往是考虑个人得失、心浮气躁,搞违背科学的瞎指挥、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搞劳民伤财的所谓“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等,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了很大损失,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出现这些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同志对政绩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因此,在新世纪新阶段,强调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对于党的事业发展和干部的健康成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衡量领导干部是否真正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标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各级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者。这就决定了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干出党和人民所需要的扎实的政绩。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先进文化的进步、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真正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到实处。那种在错误政绩观的支配下干出的所谓“政绩”,往往是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背道而驰的,是必须坚决防止和纠正的。
   第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客观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的奋斗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同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相辅相成的。不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就不可能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也就难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建立相对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涉及面更广、利益冲突更趋复杂、改革成本更大,因而挑战和难度也就更大。不但多年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亟待解决,而且还会遇到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政绩观的正确与否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政绩观不正确,一味盲目决策和蛮干,只会造成更大的损失,不仅会延缓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而且还将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第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党是执政党,从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上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根本保证。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关键工程,也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关键工程。正确的政绩观,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二者关系的一个结合点。领导干部能否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事关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事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事关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推进。因此,必须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作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切实抓好。
   第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内在要求。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向全党提出了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要求,这对于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思想理论基础。正确的政绩观,实质上就是求真务实的政绩观,就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坚持长期艰苦奋斗之实;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之实;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实;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只有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才能有效地防止和克服胡锦涛同志在中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的在坚持求真务实问题上当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十个方面的问题。
   第五,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领导干部健康成长的必然选择。政绩观是领导干部从政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有什么样的成长道路。大量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都说明,领导干部的政绩观正确与否,无论是对事业的发展还是对个人的成长,其影响都是决定性的。领导干部只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才可能干出实实在在的政绩,个人也会随着事业的发展而不断成长进步;如果政绩观错了,为一己之私利,沽名钓誉,搞虚假政绩,不仅会贻误党的事业,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也会妨碍个人的健康成长。因此,追求什么样的政绩,是衡量一名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的试金石。
   二、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正确的政绩观
   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正确的政绩观。
   第一,要用政治的观点看政绩。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列宁曾经指出:“一个阶级如果不从政治上正确地看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因而也就不能完成它的生产任务。”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反复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严守党的政治纪律,提高政治鉴别力,增强政治敏锐性。用政治的观点看政绩,要求领导干部在创造政绩的过程中,善于从政治上考虑和处理问题,分析判断形势要掌握好政治动态,安排部署工作要把握好政治方向,解决和处理问题要注意政治影响。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用政治的观点看政绩,最主要的是看领导干部是否带领人民群众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看领导干部履行职责所取得的绩效,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第二,要用群众的观点看政绩。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我们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胡锦涛同志指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说到底就是要忠实实践党的宗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用群众的观点看政绩,就是要解决创造政绩为了谁、依靠谁、谁来评判的问题。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还是为个人谋私利,是衡量领导干部政绩观正确与否的分水岭。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创造政绩的最高目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们的政绩是在带领人民群众艰苦奋斗中干出来的,离开了人民群众这个主体,就不可能有什么政绩。同时,人民群众也是政绩的评判者。评价领导干部的政绩,最根本的是要看广大群众是否认可,看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
   第三,要用发展的观点看政绩。任何事物都是处于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用发展的观点看政绩,就是要把创造政绩作为一个过程,充分认识到现任的政绩是在前任的基础上取得的,同时也为后任创造政绩打下基础;充分认识到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政绩也是在发展中创造的,我们不能停留在已有的政绩上,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取得崭新的业绩,推动事业向前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既立足于当前,又着眼于长远,使创造出的政绩经得起历史的检验。需要指出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为了实现一个地区、一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坚持治山治水,调整产业结构,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脚踏实地,默默无闻地工作,虽然没有上一些规模巨大的项目,也没有轰动一时的效应,但艰苦创业奠定的基础却能够惠及长远。这不是没有政绩,恰恰是创造了党和人民所需要的政绩。对这样的潜在政绩,我们要格外留意;对这些勇于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勤奋工作的同志,我们要高看一眼。这样讲,并不是笼统地反对上大项目、搞大工程。有条件的地区和企业,只要符合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仅要上这样的项目和工程,而且要创造一流的水平,这也是真正的政绩,也值得鼓励和支持。
   第四,要用实践的观点看政绩。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用实践的观点看政绩,就是要充分认识到政绩作为“客观反映主观”的产物,是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实践出政绩,实践是创造政绩的大学校;而判断是真政绩还是假政绩,又必须回到实践中去,通过“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行动,才能得到证明。真正的政绩应该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有的领导干部急于求成,想回避矛盾和问题走捷径,搞形式主义迎合上级,搞虚报浮夸蒙骗领导和群众,这样的假政绩既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又经不起实践的检验,迟早会被实践所否定。
   第五,要用全面的观点看政绩。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不能孤立地存在,必然处于与其他事物和现象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联系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必须全面地看待事物和处理问题,善于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防止片面性。我们的事业是全面发展的事业,领导干部创造的政绩也应该是全面的政绩。胡锦涛同志指出,考核干部的政绩,“既要看经济建设成果,又要看社会进步;既要看城市变化,又要看农村发展;既要看硬环境的加强,又要看软环境的改善;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既要看经济增长的总量,又要看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既要看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又要看党的建设的成效”。这一重要论述,对于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全面看待政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领导干部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创造出实实在在的政绩
   为人民创政绩,应该是每个人民公仆的终身追求。为人民创政绩,才能得到人民拥护;为人民创政绩,党的事业才能得到发展。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在正确的政绩观指导下不断创造出新的政绩。
   第一,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立足本职,创造实实在在的政绩。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机遇期能否抓住,小康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本地区、本部门的发展放在全党全国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团结和带领广大群众,恪尽职守,兢兢业业,为党和人民创造实实在在的政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不负于党、不负于人民、不负于时代。
   第二,牢记宗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是永恒的主题。而正确的政绩观直接联系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因此,归根到底,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靠启动注重改造主观世界这个“总开关”。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问题上,尤其要注意正确对待权力、地位和名利。要正确对待权力,进一步解决好权力是谁给的、为谁掌权、如何掌权的问题。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而绝不能用来谋取私利。领导干部只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把权力用在为党建功、为国尽职、为民造福上,才能创造出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得到人民群众称颂的政绩。要正确对待地位,进一步明确领导干部的职位是为党和人民利益奋斗的岗位,职位意味着责任、意味着服务,而不是谋取私利的工具。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始终把精力和心思用在工作上,把职位作为为人民服务的舞台,兢兢业业地履行职责、创造政绩。要正确对待名利,视个人名利淡如水,视人民利益重如山。古人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在共产党人的词典里,“名”应该是清廉之名、勤政之名、奉献之名;“利”应该是党的利益、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
   第三,坚持“两个务必”,发扬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大后率领中央书记处全体同志到西柏坡重温“两个务必”,对全党特别是各级干部很有教育意义。在创造政绩这个问题上,同样需要各级干部牢记“两个务必”,并体现到工作中去。要知道,真实的政绩并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取得的,贪图享受出不了政绩,投机取巧更出不了政绩。惟有重实干、求实效,才能干出真正的政绩。领导干部一定要从文山会海中、从不必要的应酬中解脱出来,潜心研究和解决一些带全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尤其要深入到困难多、群众意见大、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同当地干部群众一道分析矛盾、解决问题,真正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谋实利。既要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要关注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抓起,一桩一桩地抓落实。当前,特别要关注农民增收、企业改制、就业与再就业、征地拆迁、拖欠工资等问题,关注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痛下决心,彻底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重实际、鼓实劲、求实效,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尽心尽力干出政绩来。
   第四,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按客观规律办事。要干出真正的政绩,必须把实干精神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我们讲的解放思想,是在尊重客观规律前提下的解放思想,而不是那种违背客观规律、不顾客观实际和可能的盲目决策和蛮干。如果那样做,干出来的只能是败绩,不仅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对这样的败绩,人民群众深恶痛绝。领导干部在为民办实事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从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到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既要防止不思进取守摊子,又要防止不顾民力乱铺摊子,决不能造成“一代人的‘政绩’,几代人的包袱”。要吃透本地区本部门的发展基础、优势条件和制约因素,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走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路子。
   第五,顾全大局,统筹兼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党和人民需要的政绩,应该是以有利于整体利益为前提、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高度统一的政绩,应该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近期效益与长远效益相统一的政绩。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善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步伐。但决不能以牺牲全局利益为代价换取局部利益,决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影响长远利益。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五个坚持”,要求我们必须彻底摒弃片面以经济增长论英雄的政绩观。那种单纯追求扩大数量和增长速度,忽视质量与效益,忽视资源环境保护的做法,那种单纯追求经济的发展,忽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忽视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做法,是经受不住实践和历史检验的。相反,只会出现增长失调、从而最终制约发展的局面,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要充分发挥教育引导和保证监督作用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既要靠领导干部自身加强学习和党性锻炼,也离不开党组织的教育、引导、管理和监督。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要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务求实效。
   一是要加强思想教育。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教育至关重要。要组织领导干部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精神上来。要大力宣传那些甘于奉献、埋头苦干、政绩突出的先进典型,注意用先进典型来启迪、教育和激励广大干部。要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作为大规模培训干部的重要内容,作为党委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作为党内民主生活会的重要内容。组织部门要把树立正确政绩观的教育,纳入当前正在组织系统开展的以公道正派为主要内容的“树组工干部形象”集中学习教育活动之中,把能否正确看待政绩,作为衡量组工干部政治上是否坚定、业务上是否精湛的重要标准之一。
   二是要加强制度建设。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仅要从思想上强调,而且要从制度上落实。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扩大干部人事工作中的民主,进一步探索和建立广大群众参与评议、选拔、监督的制度。今年中组部将在继续抓好《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贯彻落实的基础上,会同有关部门集中出台六项社会普遍关注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措施,即: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规定、党政机关干部竞争上岗的规定、党政领导干部辞职的规定、地方党委全委会对下一级党政正职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表决办法、干部职务与职级相结合的制度以及规范党政领导干部辞职“下海”的意见。同时,还要抓紧研究制定科学的政绩评价标准,完善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制度,使考核结果能够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领导干部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继续下大力气解决干部“带病上岗”、“带病提拔”的问题。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建立监督约束机制,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实行领导干部报告工作和廉洁从政情况的制度,完善领导干部谈话和回复组织函询的制度,健全巡视制度。要建立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度,为党和人民把好选人用人关。
   三是要坚持正确导向。干部的评价和任用,有着重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党组织怎样评价政绩,使用什么样的干部,树立什么样的用人导向,干部就会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少数干部之所以陷入政绩误区,与一些单位在看待政绩问题上导向不正确有直接关系。在干部考察考核中,正确看待政绩,就是要坚持辩证思维,处理好显性政绩与隐性政绩、个人政绩与集体政绩、现任政绩与前任基础、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现实成效与长远发展、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的关系。要坚持凭实绩用干部,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实践证明,凭实绩用干部,就会引导干部积极向上,见贤思齐,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创造业绩;否则,一个搞虚假政绩的干部被重用,就会在干部任用上形成误导。正所谓“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我们要对那些勤政为民、求真务实、政绩突出的干部,给以褒奖和重用;对那些无所作为、好大喜功、弄虚作假的干部,坚决加以批评和惩戒;对那些不把心思用在工作上,而热衷于跑门子、投机钻营,甚至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干部,要坚决予以查处,从而在全党全社会树立起正确的导向,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把全部的智慧和力量倾注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上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蓬勃发展。(《求是》2004年第5期)
   注:本文系贺国强同志在与中央党校第19期一年制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座谈时的讲话,发表时有删改。


展望2004年高等教育走势(上)


  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靳诺:思政工作要有时效性和吸引力

    加强高校党建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以及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是教育部今年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怎样加强这些方面的工作,记者走访了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靳诺。
    问:在2004年如何使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和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新的进展,社政司总的工作思路是什么样的?   
    答:社政司2004年总的工作思路是:以深入推进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学习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线,着力于深入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两课”教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推进教育出版电视工作的改革发展;建立健全维护高校稳定的长效工作机制。
    问:只有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有力的保障,社政司今年在这方面有哪些重点工作要做?   
    答:首先,党建工作以加强和改进在高校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为重点,推动高校发展党员工作,推进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开展高校党建示范校创建工作,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为主题,筹备召开第十三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加强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调研。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包括:继续深入推进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要求,研制印发《全国普通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举办“形势与政策”课骨干教师培训班,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工作;加强高校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利用建国55周年等有利于振奋民族精神的重大节庆日、重大事件推动爱国主义教育;继续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进公寓、进社团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加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国示范性网站的建设;加大力度,全面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今年要加快研制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评定量表,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心理阳光工程”,组织编写出版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读本,指导部直属高校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在部直属高校秋季入学新生中开展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试点工作,全面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两课”教育教学工作,包括:深入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今年要召开全国普通高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研讨会,举办“全国普通高校‘两课’骨干教师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培训班”;继续开展全国普通高校“两课”教育教学实效性调研工作;加强高校“两课”教材体系建设。组织修订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以及成人高校“两课”示范教材,形成贯穿高等教育各类别、多层次的,全面体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材体系;加强高校“两课”教学方法改革,优化教学手段;进一步加强高校“两课”师资队伍建设。组织实施普通高校“两课”教师优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两课”骨干教师培训计划及“两课”教师学位提升计划;开展高校“两课”优秀单位创建工作。   
    问:今年社政司将如何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   
    答:全面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的工作包括:成立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我们结合将在近期召开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会议,同时召开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成立大会,确定2004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招标课题;今年要对第二、三、四批共9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进行评估;启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精品奖励计划。修订《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励办法》,将学术精品纳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设立若干项学术精品特等奖,重奖对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或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研究成果;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计划。启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20个基础研究资料库、10个应用研究数据库招投标建设工作;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做好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建设工作。探索建立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地评估、成果鉴定等工作的中介机构。   
    此外,我们今年的工作还有积极推进教育出版与教育电视的改革与发展,包括:按照中央精神,指导五家拟列入新闻出版总署内涵式发展出版专业集团试点单位进行改革方案的实施;分类指导不同类型出版单位的改革与发展;继续探索高校出版社专业纵向联合、合作途径;配合新闻出版总署做好“第五届全国优秀教育音像制品奖”评奖活动;加强教育电视台内部改革。   
    进一步做好维护高校稳定工作。积极探索维护高校稳定工作的长效机制,推进维护高校稳定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认真做好建立突发性群体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工作;针对维护稳定工作涉及面广、头绪多的情况,进一步加强涉及维护稳定各项工作的协调和领导;推动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与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紧密结合。认真做好高校网络与信息安全,以及防范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向教育系统渗透的工作;健全和完善教育电视台安全播出机制。(记者 黄文)

    教育部科技司司长谢焕忠:科技创新 促研究型大学形成   

     问:加强战略研究,完善高校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进行顶层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在推进高校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方面,包括建立创新评估体系,需要做哪些工作?  
   答:2004年,我们要完成《高校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和相关内容的起草,积极参与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围绕规划的制定和计划的实施,勇于探索,进行体制创新,建立起既有利于发挥高校学术环境优势,又有利于学科交叉、队伍整合和资源共享,既有利于调动全体师生科技创新积极性,又有利于优秀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和聚集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激励机制。   
    在建立科技创新评估评价体系方面,将加强分类指导与管理。草拟印发《关于高校重点实验室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高校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建设管理办法》,出台《教育部关于工程研究中心管理暂行办法》,制定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考核验收指标体系。根据基础研究、工程化研究、产业化推广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评估指标,对各种科技创新基地进行专项评估。
    问:在推动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组织高校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方面,科技司有哪些举措?   
    答:结合“十一五”发展规划、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规划、国家创新能力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以及“985”计划的实施,教育部科技司将做好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规划工作;加强国家实验室试点工作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管理工作。推进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建设与发展;启动新建一批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并完成高校工程中心总体布局规划和发展战略规划;会同科技部,对第二批启动建设尚未验收的大学科技园进行验收,启动第三批大学科技园建设。   
    我们还将组织高校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对高校科研优秀领域,我们将有重点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地做好项目培育、整合和协调工作,并加强与国家科技计划管理部门和专家顾问组的联系与沟通。在集中体现高校集成优势的重大技术发展方向,组织若干重大科技项目,争取列入国家科技计划年度项目申请指南,使高校承担更多的国家重大科研项目。   
    结合国民经济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科技司将组织专家分析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重大技术瓶颈,调动高校的积极性,组织科技攻关项目,加强同科技部的沟通,争取滚动纳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加强对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方面的调研,积极组织有相当基础且产业化前期工作出色的高等学校向国家发改委提出国家高技术产业年度计划重大专项和项目实施建议,把高校的优秀科技成果更多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国民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问:在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规范高校科技产业方面,会有哪些针对性强的措施?
    答: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发挥高校在高新技术方面的源头作用,加强产学研密切合作和优势互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高校科技创新能力,逐步形成产学研共同发展、合作创新的新的运行机制,带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通过政策引导和示范推广,推动地方高校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学科科研优势,融入地方科技创新体系,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开创全国高校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   
    我们还将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工作,通过多种形式产学研合作,合作开发、转化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的产品,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在规范高校科技产业的管理、推动以现代企业制度规范高校科技产业方面,我们将会同科技发展中心,总结北大、清华两校校办企业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取得的经验,认真研究并加以推广,进一步推进和扩大高校校办企业规范化管理的试点工作。加强对高等学校企业的规范管理,适时出台《教育部关于规范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用以规范学校、院系和校办企业之间的资产及责权利关系,明确相应的收益分配原则,创造良好政策环境,支持其发展。科技司将和科技发展中心共同加强高校技术市场与金融市场的结合,推动高校技术和其他生产要素的结合,建立健全科技产业的外部环境和体制。   
    另外,在推动高校国防科技工作方面,要健全高等学校国防科研管理机构,研讨国防研究院的组织结构、管理方式,逐步在有条件的高校推动建立国防研究院。完善政策环境建设,继续推动2003年出台的关于加强高校国防科技工作的四个文件和办法的深入实施。加强基地建设,提高承担国防科研生产任务的竞争力。建立教育部所属的国防重点实验室和军工科研生产基地;支持与军工单位共建一批科研生产基地。挖掘高校在基础研究、原始创新方面的优势,增强与行业竞争的能力。
   在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要做好西部大学校园网项目收尾工作。实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CHINADRID、以及CERNET“十五”211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推动教育信息技术标准化工作,在教育政务信息化方面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
    另外,我们还将会同相关部委和部分相关司局,加大教育系统的网络安全保障力度,增强抵御病毒、黑客、垃圾邮件的能力,确保教育系统的网络和信息安全。(记者 黄蔚)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司长管培俊:培养高素质专业化教师   

    问:教师教育要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要求,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改革和创新?   
    答: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面临六大转变:一是从独立封闭向多元开放转变,推进教师教育体系创新。在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教师教育机构资质认证制度的前提下,教师来源多元化。二是从教师培养培训分离向教师教育一体化转变,推进教师教育体制创新。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有机衔接,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不断发展。三是从定向性向非定向性转变,推进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创新。以教师专业化为指向,以实施国家级教师教育基地建设计划为载体和途径,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战略性转型和教师教育一体化。为有志于从教者提供教师资格证书课程和教师专业教育课程,探索学科教育和教师专业教育同步加强,培养培训高素质教师的有效途径和机制。四是从传统师范教育管理模式向现代教师教育制度转变,推进教师教育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建立教师教育经费投入保障制度,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政府、学校和教师个人行为相结合的教师继续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实行教师“培训券”制度,保障农村骨干教师培训。五是从传统内容模式向现代教师教育教学模式转变,推进教师教育教学改革。下决心改革师范专业“老三门”传统课程,更新课程结构和内容,形成教育教学新课程体系,提高教师教育质量水平。六是从传统手段向教师教育现代化转变,推进教师教育技术创新。大力提高中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水平。   
    问:去年9月,教育部启动了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今年将如何实施和推进这个计划呢?
   答:全国教师网联计划是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发展,提高教师培训效益和质量水平的重要抓手。既是一个平台计划,又是一个大规模的教师培训计划。正如周济部长所说,教师网联启动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任务很艰巨。今年我们将按照“三步走”的既定方针,抓紧做好有关组织、协调工作,从速推进教师网联实施方案的落实。指导、支持教师网联门户网站建设、优质课程资源建设、区域教师学习资源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教师网联运行机制,推动教师网联的标准体系、管理规范的建设;加强相关配套政策研究,加强部门间配合协调,为教师网联计划的有效实施提供制度环境、政策保障和项目支持;充分依靠各省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指导、协调、配合与全力以赴的支持,充分发挥省属师范大学和其他教育机构的作用;在教师网联计划框架下,实施“中小学教师培训五年计划”,大规模、高效益、高水平地培训教师,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要组织优秀骨干教师进行高层次研修和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推动省市两级骨干教师培训;组织全国一千万中小学教师,开展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的新一轮全员培训,显著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学位层次和整体素质。   
    问:除了实施教师教育网联计划外,今年还有哪些重要的工作要做?   
    答:筹备召开全国教师教育工作会议是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这次会议是为了深入总结和研究我国教师教育的经验,比较研究国际教师教育发展趋势,确定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大政方针和整体思路,推进教师教育创新,将教师教育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次会议将是教师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围绕会议的筹备工作,继续深入开展专题调研,积极组织教师教育创新项目试点。将研究起草新时期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形成供决策咨询的研究报告。研究制定《教师教育条例》、《教师教育机构资质认证标准》、《教师教育课程鉴定标准》和《教师教育质量评估标准》,形成教师教育的标准体系,建立教师教育监管制度。
    整合优化教师教育资源,构建开放灵活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重点支持建设师范大学,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增强综合办学实力。鼓励非师范院校特别是高水平综合大学参与教师培养培训,促进教师教育多元化;促进教师培训机构与师范院校的联合整合,逐步实现教师教育的一体化,将教师教育事业纳入高等教育体系。
    实施“国家教师教育基地建设计划”,探索改革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推进教师专业化的要求,在有条件的师范大学和举办教师教育的高校建立一批“国家级教师教育基地”,实施新型教师教育培养方案,积极探索教师培养的多种模式,实行学历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的分离,探索实施教育硕士、教育博士教育。实施教师资格证书教育,承担高水平教师继续教育,教师职前和职后教育相结合,提高教师教育整体水平。
    实施“农村高中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大力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根据当前高中教师需求情况,从综合大学和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生中选拔一批有志于从教的优秀学生到农村高中任教或实习支教,通过在职研究生或在校培养的方式,进行教育硕士教育,为农村高中培养一批具有教育硕士学位并留得住、干得好的教师。
    此外,我们还要实施“区域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建设计划”,为广大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的终身学习提供支持服务;实施“教师教育课程与资源建设计划”,提高教师教育质量;认真做好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为顺利推进新课改提供师资保证。继续组织第二轮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省级骨干培训者国家级研修,继续组织师范院校学科教学教师进行新课程研修,组织高中新课程省级骨干培训者、师范院校教学管理者国家级研修。对进入实施新课程的教师进行培训,为基础教育新课改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问:在推动教师教育的改革发展中,高等学校担负什么样的责任?
    答:全国教师网联计划的实施给我们昭示了一个重要的方向。一方面,我们要积极推进教师教育一体化,打破条块分割、地域界限、旧的分工和体制阻隔,将教师教育逐步纳入高等教育体系,通过大学的学科优势和多学科综合的优势,并借助信息化手段,培养培训高素质教师;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教师教育是大学的使命,强调大学尤其是高水平大学对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责任。坚持教师教育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方向,促进大学与中小学的结合,这是国际趋势。现在的问题是低水平培训不再适应发展要求,而许多具有学科优势的大学因为不了解中小学,还承担不了教师尤其是新课程师资培训。因此,高等师范院校一定要与中小学校密切结合,与中小学教育教学第一线密切结合,否则,教育学科就得不到创新、加强和发展。在院校调整中,在高等教育新的跨越式发展中,必须十分强调大学的分类和层次定位。对于师范院校和其他举办教师教育的高校来说,教师教育既是特色,又是优势,也是一份历史责任。事实上,放弃教师教育也就丢掉了特色,丢掉了特色也就失去了优势,失去了一块巨大的资源和市场。一句话,中国不缺一个一般的综合大学,而缺的是真正培养培训高素质教师的综合大学。(本报记者 黄文)

教育部2004年度工作要点(摘编)


    ●启动实施“高校‘两课’建设计划”,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推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维护高校稳定。
    ●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在高校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以积极而慎重的态度,加大发展工作力度,提高发展工作质量。
    ●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以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为主题,召开“第十三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  
    ●坚持健康第一,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加强预防艾滋病教育和反毒品教育。继续提高艺术教育课程开课率及教学质量。
    ●全面实施“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加强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的继续教育和全员培训。提高在职教师的学历、学位层次。
    ●大力加强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启动“985工程”二期建设,加强“211工程”二期建设。
    ●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抓住吸引、培养和使用三个环节,建立健全高校人才工作的体制和机制。
    ●实施“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计划”。兴建若干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国家实验室和国家技术中心,加强和创建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方针,进一步促进产学研结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专利申请和转化。
    ●实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大力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和学术新人的扶持培养。
    ●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改革研究生招生与选拔制度,推进学分制并调整修业年限。推行研究生培养导师负责制和助研、助教、助管岗位制。
    ●继续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进一步深化高校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继续推进高校收费改革。
    加强对困难学生的资助,大力做好助学贷款工作,建立和健全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国家助学体系。
    ●深化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做好2004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全力建设和用好“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加强对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监测,健全毕业生就业率、待业率公布制度。
    ●巩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成果。继续发挥中央和省级两级政府的积极性,加强高等学校共建工作,促进学科深度融合和优化发展。
    ●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建设以师范大学和一批高水平大学为先导,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协调发展,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互沟通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