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记者张潇通讯员田敬权
“教育教学已成为我生命中的重要元素。教学是潜移默化的东西,作为老师要永远保持对教学的那份原始激情和冲动,守住平淡,脚踏实地。”孙肖子,1939年出生于浙江永嘉。年近80岁的她,放弃和女儿去国外安度优渥晚年,坚持留在她学习工作了60多年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留在她所热爱的学生身边,通过慕课等形式开展教学,守护着一名教师的初心。
17岁实现报考军校的美好愿望
20世纪三十年代末,孙肖子出生在浙江永嘉县的一个偏僻小山村。1956年从温州二中高中毕业参加高考。那年,还不到17岁的她,做了一个和多数同龄小姑娘不太一样的决定——报考军校。
“恰好河北张家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学院(西电前身)来校选拔学生,基于对解放军的无限崇拜和向往,我就特想报考。”孙肖子激动地说。
“军校7月份就开学了,温州地区的同学提前在温州市集中,学校用汽车将我们送到金华,然后乘火车到杭州,与浙江省录取的学生汇合,一起坐火车到张家口(当年学校仅在浙江、安徽、江西三省招生)。这是我第一次坐汽车、坐火车、出远门,一切都十分新奇。到张家口火车站已是傍晚,耳边突然响起军乐队的嘹亮演奏声,原来是学校专门派军乐队来欢迎我们浙江籍学员。”
“我学习还算努力,第一学期数学、物理、化学三门考试课全五分,是全班两位获得奖学金的学员之一。”孙肖子说。
投入国家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建设
1960年7月,21岁的孙肖子大学毕业,从此开始了她的教师生涯。起初她被分配到5系,第一个教学任务是给指挥系军官班上课,接着又给5系591班上课,主要讲授电子管和电子管放大器等专业基础课。
“建设这个基地就要高水平高起点,放眼全国,与国际接轨,这样才能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1996年盛夏,在时任副校长傅丰林教授领导下,孙肖子撰写了“国家电工电子教学基地”的申报材料。经过层层严格筛选,“国家电工电子教学基地”成功获批(全国共8家),这也是西电首次获批国家教学基地。
为了把基地建设得更好,孙肖子全身心投入。每次去兄弟院校学习交流,她都会把对方的长处暗自记在心里,一回到学校马上据实整改。“不断完善”的工作思路和运行机制,使得基地在2004年验收时获评优秀。基地的先进建设经验吸引了全国很多高校慕名前来学习,在随后由石光明教授、周佳社教授、王爽教授领导下的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原基地基础上建立)越办越好,发挥了更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退休13年不改教师初心
2005年,孙肖子光荣退休。退休后的孙肖子,依然给学生们上课。她与学生平等相处,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自主学习积极性。她常调侃“不让一个阶级兄弟掉队”,对于学习困难的同学耐心辅导,启发他们,不轻言放弃。
孙肖子秉承“质量重于泰山,过程体现关爱,以生为本,能力为核”的教学理念,长期坚持在教学一线。2017年春季,孙肖子在网上开设了一门慕课(MOOC),录制了上百集视频,制作了上百集PPT,创办了“丝绸之路云课堂”。她每天早上7点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在线为学生答疑解惑。她十分认真严谨,亲自做计算机仿真,亲自上传答疑图片,和学生保持密切的联系。
高尚师德育出芬芳桃李。一次孙肖子作为教学督导去听课,下了课几个学生赶忙拿着教材找她要签名。还有个学生专门把孙老师画进了自己出版的漫画里。学生的爱戴,给了她很大的动力,更加坚定了她对教育教学的初心。她认为,教学是潜移默化的东西,作为老师要永远保持对教学的那份激情和冲动,守住平淡,脚踏实地。
来源:《西安日报》2018年06月05日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