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学生创业梦想“破茧成蝶”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创业者李晋和他的“孵化经”
【摘要】题:让大学生创业梦想“破茧成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创业者李晋和他的“孵化经”从教书育人的三尺讲台一头扎进“双创”的蓝海,李晋的创业孵化之路,起初颇有点“误打误撞”。
新华社西安5月4日电(记者陈晨)走进位于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的“闪电孵化器”,匆匆闪过的是青年创客忙碌的身影。他们之中,一身休闲装、长着一张娃娃脸的李晋并不惹眼。但与之交谈创业话题,这位35岁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青年教师却展现出一份别样的稳重与成熟。
李晋是“闪电孵化器”的创始人,2013年成立至今,已累计孵化超过40家企业。不少闪耀着智慧光芒的创意“破茧成蝶”,许多大学毕业生在这里开始与创业“第一次亲密接触”,走过创业初期的迷茫与青涩。
从教书育人的三尺讲台一头扎进“双创”的蓝海,李晋的创业孵化之路,起初颇有点“误打误撞”。2004年,刚刚从西电软件学院毕业留校担任辅导员的他,负责为全院学生预订火车票。别人习以为常的订票方式,他却觉得有点“不对劲”。
“学生将订票信息上报给班干部,层层上报到学院。老师拿着人工统计的信息,再抱着现金去火车站窗口买票,程序多、费人力,很不方便。”软件专业出身的李晋灵机一动,开发出一款在线预订火车票的系统。
为推广新系统,他凭借一股“初生牛犊”的劲儿,毛遂自荐到西安铁路局谈合作。不曾想,他的想法与铁路部门一拍即合,新系统很快投入使用,服务于陕西近百所高校,李晋因此也获得30万元的人生“第一桶金”。
初尝创业甜头的他,自此一发不可收拾。然而,创业之路并非坦途。读研期间,李晋先后尝试过成立软件外包公司、开发儿童互动教育APP产品等,由于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都没能成功,创业之初积累的资金也全部“打了水漂”。
就在他感到困惑、彷徨,准备偃旗息鼓之际,201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参加了在瑞士举办的冬季达沃斯论坛。这次参会经历,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你的人生中应该有使命感。有了使命感,你就永远不会失去方向和激情。’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的这句话,深深打动了我。”在回程的飞机上,李晋左思右想,“我是一名年轻教师,又有曲折的创业历程,或许能为年轻人创业提供一点经验,让他们少走一些弯路。”
“闪电孵化器”,一家专门为大学生创业而成立、专注于智能硬件和移动互联网的孵化器应运而生。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背景下,学校为李晋免费提供了一处场地,他和几个学生从零开始办起创业讲坛,每周请来一线创业者举办讲座。
讲坛很快打出声望,70平方米的孵化器内时常被慕名而来的青年创客挤得满满当当。“闪电孵化器”也迎来了入驻的第一个大学生创业团队“慕声科技”。
这个最初由西电两名研究生在宿舍里萌生的创意团队,从事的是高端定制耳机的研制。“市面上的耳机都是无差别的产品,定制耳机根据每个人耳朵的形状制作,佩戴更舒适、不易掉落,隔音效果也更好。”李晋看准了这个创意,和他们一起在学校提供的实验室内搞研发,终于结出硕果。2014年,“慕声科技”获得融资,产品被一位知名歌手佩戴,登上了2016年央视春晚的舞台。目前,产品已经入量产阶段,成为“闪电孵化器”孵化的一个成功案例。
经历了“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2015年,“闪电孵化器”搬入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的“陕西众创空间”。“对市场前景较好的项目团队,孵化器在早期就深度合作,提供天使投资、咨询培训、人力资源、财务法务等多方面服务,帮助大学生迈过创业初期的一道道‘坎儿’。”李晋说。
目前,“闪电孵化器”已与小米、创新工场、西科天使等21家陕西省内外机构建立协作,并成立了规模为1亿元的自有天使基金“原点资本”,创业团队覆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邮电大学等多所高校。慕声电子、蜂语科技等近十家初创企业获得融资,成为智能硬件行业的“后起之秀”。
“不能急功近利,但执行力一定要强。无论成败,创业过程中的每一份经历都是财富。毕竟,创业是一生的事业。”李晋对年轻创业者说。
来源:新华社2017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