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主页 English 宣传部
媒体西电
表格等宽内容时,请左右滑动 <>
用遥感科技守护秦岭——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全英汇团队
时间:2024-05-23 08:41:09 来源:陕西日报 点击:

本报记者 郭诗梦

今年5月,省林业局对外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6.07亿元,用于支持陕西省秦岭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建设。

秦岭生态保护建设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话题。多年来,陕西高校科研团队积极利用自身科研优势投身于守护秦岭的事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全英汇团队就是其中之一。

依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遥感技术研究院,教授全英汇带领学校遥感团队开展生态修复遥感技术应用,以深度集成感知先进技术,对陕西省2000年至2024年土地覆盖变化进行了长时间序列监测,重点对秦岭区域的森林变化进行多尺度分析,观测结果为陕西省生态建设、生态修复和秦岭林业保护提供了客观、可靠的数据支撑,为守护秦岭的绿水青山作出卓越贡献。

5月20日,记者就“如何用遥感科技守护秦岭”这一话题,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全英汇团队进行了专访。

访谈嘉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遥感科学与技术系主任 全英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遥感科学与技术系副主任 冯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遥感科学与技术系博士研究生 王硕

问:您能解释一下什么是遥感技术吗?

全英汇:遥感是一门综合性的探测技术,基本概念是指通过非接触的方式,在远距离条件下对目标进行探测和识别,通过遥感器接收来自地面物体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号,经过记录、传输、处理和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遥感技术现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探和环境动态监测等。

在现实生活中,自然资源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仍然存在度量难、交易难、变现难、抵押难等问题。其中,度量难是最基本和最核心的问题。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监测为度量难提供了很好的解决办法。

问:团队是如何运用遥感技术守护秦岭的?

冯伟:遥感技术可用于秦岭的森林覆盖信息提取、森林长势监测、自然灾害预警等领域。目前,我们团队已经利用遥感技术在秦岭区域完成了植被覆盖变化监测、生态环境监测,以及智慧农业等一系列工作。

秦岭区域一旦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遥感技术能够快速获取受灾区域的影像数据,评估灾害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可为救援工作和灾后重建提供有效信息支持。此外,我们通过多源传感器对秦岭区域地表变化进行高频度监测,可以为灾害预警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

王硕:我负责卫星数据处理、图像分析和分类算法的优化。在参与秦岭土地覆盖变化监测项目时,我会通过分析数据追踪秦岭区域的森林变化。比如,秦岭腹地某一处的森林面积变大还是变小,森林树木整体生长情况好不好,都一目了然。

问:从2000年到2024年,近25年间,在守护秦岭的同时,团队在遥感科研上有什么新突破?

冯伟:一方面,我们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瞄准复杂场景下的目标感知探测难题,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服务重大系统和工程产品研制。团队重点开展了多尺度地物智能感知与目标探测研究,构建了雷达和光学多源融合探测体系。

另一方面,团队应用遥感技术赋能智慧城市、安防警戒、社会治理、生态保护、灾情感知等应用领域,助力区域经济发展。依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遥感技术研究院、西安市先进遥感技术重点实验室、陕西省遥感成像科技创新团队,我们团队开展了多源遥感探测研究,形成了西电“信息+”特色遥感应用,服务陕西地区经济发展,助力智慧农业和秦岭生态保护。

例如,我们开展了“基于遥感反演的秦岭北麓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富民技术”的研究。该研究针对陕西省环境的实际情况,利用多源遥感立体协同算法,不仅实现了多样化的水生态产品智能遥感反演,还建立了基于统计知识库的“生态产品—致富效果”互助理论框架,为陕西省生态富民宏观决策提供一定的科技支撑。

同时,我们聚焦多学科交叉融合,应用雷达、光学传感器融合,开展了秦岭陕西段周边智慧农业遥感监测研究,为陕西省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

问:作为一名科研人员、一名教师,您如何为国家遥感领域培养后备人才?

全英汇:遥感学科建设多年来,我和遥感科学与技术系的老师通过参加国家遥感专业建设研讨会,反复修订学校专业培养方案,逐步建立了“信息+遥感”的课程体系及本科教育教学实践体系。我们团队正在编写独具特色的遥感课程教材,还启动了精品课程建设,支撑本科双创实践周学习。同时,我们成立遥感俱乐部,为学生搭建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成长平台。

在本科教学中,我的教学理念是“知识要活学活用”。我主张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平时的所见所闻相结合。课堂上,我经常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讲解课程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问题的来龙去脉进行探究,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在新生研讨课和学科导论课上,我也经常带学生到科研实验室参观,让大家身临其境感受所学知识的高阶应用,培养他们对科研的兴趣爱好。

科研一线最能锻炼人、培养人。在研究生培养中,我认为“实践出真知”。我们的研究方向大多与国家和省部级的重大项目和科研需求有关,我会让学生多去研究院所、试验外场参与关键技术攻关和系统调试。在实践中,攻坚克难的过程既可以增加学生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又能让他们走出实验室,对科研课题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我们系很多毕业生都在科研一线工作。

问:作为一名博士研究生,您对在秦岭腹地开展遥感实践研究有什么心得和体会?

王硕:在全老师和冯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多次前往秦岭进行野外实验。到秦岭实践科学技术,让我深刻感受到理论结合实践的重要性,也让我在拓展专业知识、提升科研能力的同时,更加意识到肩上的重任。

微信截图_20240523083957.png

来源:陕西日报2024年5月23日07版

上一条: 西安电子科大周慧鑫:尊师重道授业 精雕细琢育人
下一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邓军:理工课堂浇灌出“人文之花”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验证码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用遥感科技守护秦岭——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全英汇团队

本报记者 郭诗梦

今年5月,省林业局对外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6.07亿元,用于支持陕西省秦岭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建设。

秦岭生态保护建设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话题。多年来,陕西高校科研团队积极利用自身科研优势投身于守护秦岭的事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全英汇团队就是其中之一。

依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遥感技术研究院,教授全英汇带领学校遥感团队开展生态修复遥感技术应用,以深度集成感知先进技术,对陕西省2000年至2024年土地覆盖变化进行了长时间序列监测,重点对秦岭区域的森林变化进行多尺度分析,观测结果为陕西省生态建设、生态修复和秦岭林业保护提供了客观、可靠的数据支撑,为守护秦岭的绿水青山作出卓越贡献。

5月20日,记者就“如何用遥感科技守护秦岭”这一话题,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全英汇团队进行了专访。

访谈嘉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遥感科学与技术系主任 全英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遥感科学与技术系副主任 冯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遥感科学与技术系博士研究生 王硕

问:您能解释一下什么是遥感技术吗?

全英汇:遥感是一门综合性的探测技术,基本概念是指通过非接触的方式,在远距离条件下对目标进行探测和识别,通过遥感器接收来自地面物体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号,经过记录、传输、处理和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遥感技术现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探和环境动态监测等。

在现实生活中,自然资源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仍然存在度量难、交易难、变现难、抵押难等问题。其中,度量难是最基本和最核心的问题。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监测为度量难提供了很好的解决办法。

问:团队是如何运用遥感技术守护秦岭的?

冯伟:遥感技术可用于秦岭的森林覆盖信息提取、森林长势监测、自然灾害预警等领域。目前,我们团队已经利用遥感技术在秦岭区域完成了植被覆盖变化监测、生态环境监测,以及智慧农业等一系列工作。

秦岭区域一旦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遥感技术能够快速获取受灾区域的影像数据,评估灾害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可为救援工作和灾后重建提供有效信息支持。此外,我们通过多源传感器对秦岭区域地表变化进行高频度监测,可以为灾害预警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

王硕:我负责卫星数据处理、图像分析和分类算法的优化。在参与秦岭土地覆盖变化监测项目时,我会通过分析数据追踪秦岭区域的森林变化。比如,秦岭腹地某一处的森林面积变大还是变小,森林树木整体生长情况好不好,都一目了然。

问:从2000年到2024年,近25年间,在守护秦岭的同时,团队在遥感科研上有什么新突破?

冯伟:一方面,我们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瞄准复杂场景下的目标感知探测难题,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服务重大系统和工程产品研制。团队重点开展了多尺度地物智能感知与目标探测研究,构建了雷达和光学多源融合探测体系。

另一方面,团队应用遥感技术赋能智慧城市、安防警戒、社会治理、生态保护、灾情感知等应用领域,助力区域经济发展。依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进遥感技术研究院、西安市先进遥感技术重点实验室、陕西省遥感成像科技创新团队,我们团队开展了多源遥感探测研究,形成了西电“信息+”特色遥感应用,服务陕西地区经济发展,助力智慧农业和秦岭生态保护。

例如,我们开展了“基于遥感反演的秦岭北麓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富民技术”的研究。该研究针对陕西省环境的实际情况,利用多源遥感立体协同算法,不仅实现了多样化的水生态产品智能遥感反演,还建立了基于统计知识库的“生态产品—致富效果”互助理论框架,为陕西省生态富民宏观决策提供一定的科技支撑。

同时,我们聚焦多学科交叉融合,应用雷达、光学传感器融合,开展了秦岭陕西段周边智慧农业遥感监测研究,为陕西省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

问:作为一名科研人员、一名教师,您如何为国家遥感领域培养后备人才?

全英汇:遥感学科建设多年来,我和遥感科学与技术系的老师通过参加国家遥感专业建设研讨会,反复修订学校专业培养方案,逐步建立了“信息+遥感”的课程体系及本科教育教学实践体系。我们团队正在编写独具特色的遥感课程教材,还启动了精品课程建设,支撑本科双创实践周学习。同时,我们成立遥感俱乐部,为学生搭建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成长平台。

在本科教学中,我的教学理念是“知识要活学活用”。我主张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平时的所见所闻相结合。课堂上,我经常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讲解课程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问题的来龙去脉进行探究,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在新生研讨课和学科导论课上,我也经常带学生到科研实验室参观,让大家身临其境感受所学知识的高阶应用,培养他们对科研的兴趣爱好。

科研一线最能锻炼人、培养人。在研究生培养中,我认为“实践出真知”。我们的研究方向大多与国家和省部级的重大项目和科研需求有关,我会让学生多去研究院所、试验外场参与关键技术攻关和系统调试。在实践中,攻坚克难的过程既可以增加学生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又能让他们走出实验室,对科研课题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我们系很多毕业生都在科研一线工作。

问:作为一名博士研究生,您对在秦岭腹地开展遥感实践研究有什么心得和体会?

王硕:在全老师和冯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多次前往秦岭进行野外实验。到秦岭实践科学技术,让我深刻感受到理论结合实践的重要性,也让我在拓展专业知识、提升科研能力的同时,更加意识到肩上的重任。

微信截图_20240523083957.png

来源:陕西日报2024年5月23日07版

责任编辑:冯毓璇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