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主页 English 宣传部
媒体西电
表格等宽内容时,请左右滑动 <>
许录平:导航领域的“探路者”
时间:2024-03-29 08:36:17 来源:陕西日报 点击:

许录平,男,1961年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子学会导航分会委员,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卫星导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负责人。主要从事导航新技术及应用、目标探测与跟踪、信号检测与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科研工作,在相关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经验。

“20多年来,我们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导航领域的工作者。他们中许多人都承担了国家重大项目,致力于解决导航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为国家的科研作出贡献。”3月19日,提起学生的成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的创建者、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许录平非常自豪。

为了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并投身于导航领域,在学校和学院领导的支持下,许录平充分发挥学校电子信息学科优势,依托陕西航空航天技术资源,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设立了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培育人才。

新专业的诞生

设立新专业并非易事。

“既要结合各行各业对导航类专业人才的实际需要,又要考虑学生对于新办专业的接受情况。新专业的设立,还需要大量教师资源、教学资源。”许录平回忆。

教师从哪来呢?许录平统筹谋划,积极与学校人事部门沟通协商,提交专业任课教师申请,解决了教师资源不足的问题。

学生上课用什么资料?他与其他老师及其研究团队一起,精心筹备适合学生的体系化教材。

培养什么样的人?希望他们为中国的导航事业作出什么贡献?许录平和其他老师反复研究,最终确定了“导航+探测、导航+制导、导航+控制”的特色专业方向,制定了“通导航、会探测、懂制导、用控制”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

基础性问题一一解决后,许录平觉得还不够。“人才培养需要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许录平告诉记者,他们积极争取,在学校设立导航创新实验室,培养理论能力与实践能力双重发展的人才。

2000年,在许录平的不懈努力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开始招生。作为学科带头人,许录平还相继创建了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的硕士点和博士点。

多年来,在许录平的带领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建设屡攀高峰:2011年,被评为陕西省特色专业;2017年,被评为省级一流专业;2020年,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在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行榜中位列前三。

创新的践行者

“搞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不能闭门造车,要有开放的思维,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许录平说,他和团队一直践行着“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科研理念。

多年来,许录平一直致力于X射线脉冲星自主导航前沿技术的创新研究。

脉冲星具有极其稳定的周期,被誉为“自然界最精准的天文时钟”。“脉冲星就像人类在宇宙中航行的‘灯塔’,可为近地轨道、深空和星际空间飞行的航天器提供自主导航信息服务。X射线脉冲星位于银河系,是一类X射线源天体,其X射线强度呈严格周期性变化,从不到一秒至数分钟不等。所以,我想利用X射线脉冲星的优势,提高卫星导航系统的自主性和安全性。”许录平说。

2004年,许录平申请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首个有关脉冲星研究的“毫秒脉冲星极弱信号的检测与平均脉冲消色散方法研究”项目,并提出研发“基于X射线脉冲星源的自主导航定位系统”。

许录平还大胆设想将高精度量子测量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北斗星间链路中,使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具有更高的测量精度和更好的信息安全性。

“实验失败了无数次,但我从没有气馁。看到实验结果的误差越来越小时,我知道,离成功越来越近了。”回忆起艰辛的科研道路,许录平感慨,“通过无数次实验,最终,我成功验证了自己的猜想。”

在对X射线脉冲星自主导航和量子精密测量前沿技术的不断钻研中,许录平取得了诸多成果。他先后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教材和专著5部,以第一完成人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和陕西省教学成果奖3项。

学生眼里的榜样

严谨认真、和蔼亲切,是学生对许录平最深刻的印象。

课堂上,许录平对导航领域的知识抽丝剥茧,深入浅出地把晦涩难懂的知识讲清楚;课间休息时,他经常和学生一起交流学习中的感悟和困惑……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批批学子在许录平的教导下快速成长,在科技创新领域奋发向上。

“在我看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上,我经常通过介绍前沿技术、大型项目系统,让学生萌生出‘我的专业这么有用’的积极认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许录平笑着说。

“上大学时,有一次,我晚上8点半左右给许老师发邮件,向他请教一些学业上的问题。当晚11点,我就收到了许老师的回复。邮件里,许老师条理清晰地为我解答了所有的疑难困惑。这件事让我感触很深。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中,我总以敬业的许老师为榜样。”尽管已经毕业10余年,但只要一提起许录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级学生朱洲还是记忆犹新。

作为中国科协的北斗科普专家,许录平多次前往偏远山区,为当地师生送去科学知识。通过宣讲科普知识展示我国航天科技成就,许录平激发了这些学生学习航天知识的兴趣。“一场在甘肃偏远地区举行的讲座结束后,一个孩子兴奋地和我说,‘我以前从来没有了解过这些航天知识,也没见过这么有学问的老师。以后,我要好好学习,去研究新的航天技术!’”许录平说,科普活动使许多青少年了解到北斗导航的前沿知识,近距离感受科学的魅力,也让孩子们亮晶晶的眼睛里闪烁出对航天知识的渴望。

“我是一名科研工作者,也是一名教师,更是一名‘导航人’。我的职责和使命就是为祖国的导航事业探路,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许录平说。(本报记者 郭诗梦文/图

微信截图_20240329083143.png

来源:陕西日报2024年3月29日09版

上一条: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邓军:理工课堂浇灌出“人文之花”
下一条: “田哥”二三事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验证码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许录平:导航领域的“探路者”

许录平,男,1961年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子学会导航分会委员,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卫星导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负责人。主要从事导航新技术及应用、目标探测与跟踪、信号检测与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科研工作,在相关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经验。

“20多年来,我们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导航领域的工作者。他们中许多人都承担了国家重大项目,致力于解决导航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为国家的科研作出贡献。”3月19日,提起学生的成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的创建者、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许录平非常自豪。

为了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并投身于导航领域,在学校和学院领导的支持下,许录平充分发挥学校电子信息学科优势,依托陕西航空航天技术资源,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设立了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培育人才。

新专业的诞生

设立新专业并非易事。

“既要结合各行各业对导航类专业人才的实际需要,又要考虑学生对于新办专业的接受情况。新专业的设立,还需要大量教师资源、教学资源。”许录平回忆。

教师从哪来呢?许录平统筹谋划,积极与学校人事部门沟通协商,提交专业任课教师申请,解决了教师资源不足的问题。

学生上课用什么资料?他与其他老师及其研究团队一起,精心筹备适合学生的体系化教材。

培养什么样的人?希望他们为中国的导航事业作出什么贡献?许录平和其他老师反复研究,最终确定了“导航+探测、导航+制导、导航+控制”的特色专业方向,制定了“通导航、会探测、懂制导、用控制”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

基础性问题一一解决后,许录平觉得还不够。“人才培养需要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许录平告诉记者,他们积极争取,在学校设立导航创新实验室,培养理论能力与实践能力双重发展的人才。

2000年,在许录平的不懈努力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开始招生。作为学科带头人,许录平还相继创建了导航、制导与控制学科的硕士点和博士点。

多年来,在许录平的带领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建设屡攀高峰:2011年,被评为陕西省特色专业;2017年,被评为省级一流专业;2020年,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在校友会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行榜中位列前三。

创新的践行者

“搞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不能闭门造车,要有开放的思维,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许录平说,他和团队一直践行着“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科研理念。

多年来,许录平一直致力于X射线脉冲星自主导航前沿技术的创新研究。

脉冲星具有极其稳定的周期,被誉为“自然界最精准的天文时钟”。“脉冲星就像人类在宇宙中航行的‘灯塔’,可为近地轨道、深空和星际空间飞行的航天器提供自主导航信息服务。X射线脉冲星位于银河系,是一类X射线源天体,其X射线强度呈严格周期性变化,从不到一秒至数分钟不等。所以,我想利用X射线脉冲星的优势,提高卫星导航系统的自主性和安全性。”许录平说。

2004年,许录平申请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首个有关脉冲星研究的“毫秒脉冲星极弱信号的检测与平均脉冲消色散方法研究”项目,并提出研发“基于X射线脉冲星源的自主导航定位系统”。

许录平还大胆设想将高精度量子测量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北斗星间链路中,使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具有更高的测量精度和更好的信息安全性。

“实验失败了无数次,但我从没有气馁。看到实验结果的误差越来越小时,我知道,离成功越来越近了。”回忆起艰辛的科研道路,许录平感慨,“通过无数次实验,最终,我成功验证了自己的猜想。”

在对X射线脉冲星自主导航和量子精密测量前沿技术的不断钻研中,许录平取得了诸多成果。他先后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教材和专著5部,以第一完成人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和陕西省教学成果奖3项。

学生眼里的榜样

严谨认真、和蔼亲切,是学生对许录平最深刻的印象。

课堂上,许录平对导航领域的知识抽丝剥茧,深入浅出地把晦涩难懂的知识讲清楚;课间休息时,他经常和学生一起交流学习中的感悟和困惑……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批批学子在许录平的教导下快速成长,在科技创新领域奋发向上。

“在我看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上,我经常通过介绍前沿技术、大型项目系统,让学生萌生出‘我的专业这么有用’的积极认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许录平笑着说。

“上大学时,有一次,我晚上8点半左右给许老师发邮件,向他请教一些学业上的问题。当晚11点,我就收到了许老师的回复。邮件里,许老师条理清晰地为我解答了所有的疑难困惑。这件事让我感触很深。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中,我总以敬业的许老师为榜样。”尽管已经毕业10余年,但只要一提起许录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级学生朱洲还是记忆犹新。

作为中国科协的北斗科普专家,许录平多次前往偏远山区,为当地师生送去科学知识。通过宣讲科普知识展示我国航天科技成就,许录平激发了这些学生学习航天知识的兴趣。“一场在甘肃偏远地区举行的讲座结束后,一个孩子兴奋地和我说,‘我以前从来没有了解过这些航天知识,也没见过这么有学问的老师。以后,我要好好学习,去研究新的航天技术!’”许录平说,科普活动使许多青少年了解到北斗导航的前沿知识,近距离感受科学的魅力,也让孩子们亮晶晶的眼睛里闪烁出对航天知识的渴望。

“我是一名科研工作者,也是一名教师,更是一名‘导航人’。我的职责和使命就是为祖国的导航事业探路,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许录平说。(本报记者 郭诗梦文/图

微信截图_20240329083143.png

来源:陕西日报2024年3月29日09版

责任编辑:冯毓璇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