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新闻网讯(通讯员刘慧)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中指出:“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海棠书院(2022级)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守正创新,打造“看得见”的思政课、“听得进”的思政课、“摸得到”的思政课,把“最难讲”变成“最精彩”,把“纸上谈”变成“实践行”,努力打造有情怀、有温度的思政课。
“看得见”——非遗基地探非遗
以文化人,以艺通心。思政教育的守正创新,要用好用活非遗资源。海棠书院(2022级)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充分发挥非遗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独特作用。立足陕西丰厚的文化历史积淀,将思政课开在非遗基地,将工匠精神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帮助学生明确发展方向与目标,培养学生职业精神。书院先后探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凤翔泥塑、凤翔木版年画、富平陶艺村、中国古琴博物馆等研学基地。
在凤翔泥塑研学基地,凤翔泥塑的第五代传人胡全让老师带领同学们和泥巴,捏泥塑,在充满乡土气息的氛围中体验泥塑的制作和彩绘过程,在精雕细琢中,感受泥土创造出无限的可能;在中国古琴博物馆,人文学院王世巍教授以“器以载道”为点,结合博物馆里的经典唐琴,和同学们交流孔子音乐思想,体悟古人对于琴艺的追求与坚持;在木板年画传承人赵凯军老人的家里,同学们欣赏到了大量的色彩鲜亮、饱满,极有立体感的年画作品,赵老守艺传承的故事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位同学,心血与汗水赋予了一幅幅年画的生命色彩,融入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期盼。一个个非遗项目,就是一本本内容鲜活的教科书,就是一堂堂地域鲜明的乡土课。同学们沉浸式体验非遗文化技艺的同时,被一个个非遗传承的故事所感动,也被匠人匠心的精神所感染。
“听得进”——革命旧址话传承
学史以明智,鉴往而知来。实践教学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是思政课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海棠书院(2022级)带领同学们沿着红色足迹重走信仰之路,挖掘珍贵史料,寻访革命故事,传播红色文化,让革命旧址变成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流动课堂”。先后在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西府出击”革命旧址等地开展研学活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厚植爱国情怀。
在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看着一处处斑驳的墙壁,一件件残破的家具,一张张泛黄的照片,同学们仿佛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艰苦岁月,在穿越历史时空中与先烈们产生思想和情感的共鸣,红色基因的种子开始生根发芽。“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悲壮三秦大地,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今天的和平,历史不能忘记,我们更不能忘记。”一位同学在参观完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后表示。在“西府出击”指挥部旧址,全体师生聆听了“西府出击”的战斗史,纷纷表示要继承和发扬彭德怀元帅平等待人、严于律己、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将党的纪律刻印在心坎上,落实在工作生活的点滴之中。在鲜艳的党旗下,立德树人的鲜亮底色被擦亮,思政课堂实现了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摸得到”——田间地头看振兴
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海棠书院(2022级)将校园“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让同学们走进乡村小学,走进田间地头,走到农户家里,实地调研美丽乡村建设成果,近距离感受改革开放乡村巨变,打造地气的“乡间思政课”,让思政课活起来、动起来、强起来。
书院组织学生赴蒲城县闫家村帮助村民采摘金银花,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艰辛,感受到志愿服务的魅力。在陕西好人闫家村党总支书记王春颜的讲述中,同学们感受到了无数基层党员带领村民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的不易与艰辛。生动鲜活的思政素材,铿锵有力的青春宣讲,既让青年志向飞入美丽乡村,又把乡村振兴故事带回学校,打造青春与乡村的“双向奔赴”。文化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在翔村九年一贯制中学,同学们带着自己制作的自动避障小车和四翼无人机,为乡村小学的孩子们开展科普活动。小车轻松避障、无人机悬停飞行……不同形式的表演,让小朋友们大开眼界,连连称奇,科学的小小种子在心中埋下。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志愿者同学们以自身小努力推进落实大学优秀教育资源下沉,为乡村学生推开更大一扇窗,让他们看见更大的世界,共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接下来,海棠书院(2022级)将不断丰富思政课堂外延,推进“思政小课堂”与“实践大课堂”相结合,让思政课“活”起来,把思政课讲得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激发起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思政课真正走入学生的心中,在实践中涵养家国情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