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新闻网讯(通讯员郭皓玉)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功能,书院将传统文化通识课与社区导师导学联动,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进一步丰富导师导学课程形式,提升社区导学育人成效。4月2日下午,人文学院中文系李佳欣老师为2022级住宿式书院学子开展《中国古典诗词“水”词语文化义及隐喻研究》课程,课后书院传统文化小导师张梓萌为大家讲解了中国茗茶文化,老师和同学们一同学知识、品茶香,感受着“水”文化与“茶”文化的灵魂碰撞。
课堂上,李老师娓娓道来,带领大家开启了“水”文化的探索之旅。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本。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以水为师、以水为鉴的传统,用水、治水的“水利文明”悠久灿烂,水的哲学思想历久弥新,水的美学文学旷古不衰,细水长流中包含着高深莫测的智慧。
细读中国的经典文学作品,几乎无水不写,写则涉水。进入古典诗词领域,水的身影更是无处不在,意态万千。一代代的诗人骚客,借水这个意象,表现大自然的百态奇姿,表现人类情感的千种波澜,表现对宇宙人生的洞见哲思,也因之赋予了水意象独具东方古典美韵的文化内涵。而水一旦进入诗人的想象,就渗入了诗人的千般感情,在他们的笔下生出“高山流水”“柔情似水”“水润万物”“一江春水”等灵光的诗行。李老师通过解析《春江花月夜》、《咏水》、《观沧海》等诗词,详细讲解了“水”这一意象的文化义和隐喻。在李老师的讲解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诗歌这株文苑奇葩,正是在“水”的滋润下,才开出了数不胜数的绚丽芳香的花朵,“水诗歌”的创作也为中国文学增添了无限生机和绚丽光彩,是我们最为宝贵的文化财产之一。
“水因茶而和宁,茶因水觉甘美。”在学习了“水”文化后,书院传统文化小导师张梓萌同学为大家讲解了中国六大茗茶——红茶、绿茶、白茶、黑茶、黄茶、乌龙茶的历史起源和加工工艺,并带领大家学习了“盖碗茶”这一传统的中国茶道方式,同学们亲自动手泡茶、品茶、论茶,感受着水的甘甜、茶的清香,别有一番韵味。
据悉,2022级住宿式书院今后将开展更多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与社区导学等课程联动,充分利用校内的教学资源,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通过开展传统文化课程,学生将有机会学习中国古代书法、绘画、手工等各个方面的知识,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