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主页 English 宣传部
西电要闻
表格等宽内容时,请左右滑动 <>
【研途先锋】生科院李岩:专注实践积极生活
时间:2016-10-24 09:16:36 来源:新闻中心 研究生院 研究生工作部 点击:

前言:为落实贯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关于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学校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将镜头对准基层,讲好“西电故事”,传承西电精神,党委宣传部、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校团委等部门联合推出“研途先锋——向优秀同学学习”系列报道。该报道旨在挖掘西电研究生群体中的先进事迹,宣传我们身边的青春榜样,积极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让广大研究生行有示范、追有目标。欢迎各单位积极提供线索,我们将安排专人进行采访报道。联系人:卢毅,联系电话:88202308,邮箱:luyi@xidian.edu.cn

李岩:专注实践 积极生活

■ 学生记者刘含笑 安晓颖

2013年,李岩通过“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控制的多姿态机械手臂”项目获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试验计划”第二名,并保送攻读研究生。2014年研究生入学至今,他除了保持专业第一的成绩、协助导师完成项目外,还组建了“栩视科技创新团队”。该团队结合医学影像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进行相关的产品设计,产品获得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创新创意设计大赛全国三等奖(1700进60)。

【人物故事】

本科阶段:“不放弃寻找方向的权利”

像大多数刚刚摆脱高考、初入校园的学生一样,初入大学的李岩对未来感到十分迷茫。他就读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属于刚刚成立的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没有直系的学长学姐可以给他任何指导。“没有方向但却有寻找方向的权利”。大一那年,他几乎尝试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所组织的所有科技竞赛项目。参加西电传统的科技竞赛“星火杯”时,他刚刚入学一个月。他从零开始学起,用十一假期焊接了一个组成“SKY”(生科院)字样的流水灯。虽然这可能是入门阶段的基础作品,却成了他学习单片机和编程技术、动手进行实验的起点。“当时虽然没有什么知识储备,但却有一种拼命学习,解决问题的干劲”。在学校组织的数学建模竞赛中,他和队友三天里面两天不睡觉,利用图书馆中“模糊数学”的相关文献解决了与全国油价相关的问题,获得了一等奖。

到了大二,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利用小班的优势,率先在学校试行“导师制”,学生可以进入教授的实验室,加入科研团队进行学习实践。借助这个机会,李岩加入了秦伟教授的实验室,开始着手解决一些基础问题。“比如实验室的学长将已经采集好的脑电波信号给你,让你用matlab软件找到它们的峰值等”,就在处理这些小问题的过程中,他开始慢慢进行工程实践,并逐步积累经验。教授和科研团队提出想法,工程实践其实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这一年,他和同伴做出了“残疾人考试系统”,即不用动手就实现控制的电动轮椅及机械臂,但还存在采集脑电波极不稳定的问题。李岩寻求了老师的指导,并精读了多篇论文,认为可以用稳态电流激发解决脑电波不稳定的问题。在接下来的“本科生科研创新试验计划”中,他和队友一起着手解决了这个问题,获得了校第二名的成绩,并申请专利一项。这个基于脑机接口控制的智能电动轮椅系统和机械手臂无需手动控制,只需操控者接受特定的视觉刺激,就可以达到控制轮椅和机械臂的目的。

研究生阶段:“做得更好是因为更加主动”

到了研究生阶段,李岩加入了庞辽军教授的实验室。平常他认真学习基础课程,“到了教室,就不能把这一节课的时间浪费”,于是他获得了专业第一的成绩和一等奖学金,他也和实验室同学协作,完成小面积指纹加密技术。和本科阶段相比,他在实践的环节上更学会了创新。因为有一份积极主动的心态,效果也更加出色。

平时生活中,李岩就喜欢关注各种新科技。在虚拟现实一体机上市的时候,他和同学一起去体验,而且出于兴趣,他开始尝试将其和医学影像技术结合。李岩寻找到了共同有兴趣的伙伴,组建了“栩视科技创新团队”,他们将人体器官的三维立体模型和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医疗观察的新模式。在北京高科大学联盟北戴河新区“互联网+”健康医疗创新创业大赛中,获最佳创意奖;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举办的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创新创意设计大赛中,他们的作品从1700余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进入了全国前60。就是在不断的比赛和展示中,他和全国各大高校的大学生交流想法,也从评委中肯的评价中获得启发,不断改进自己的作品。

【别人眼中】

“哆啦A梦一样的李老师”

李岩最喜欢的动漫是《哆啦A梦》,在他的电脑桌上,贴满了哆啦A梦的贴纸。“对朋友不离不弃、十分真诚”李岩说自己在生活中就想成为哆啦A梦一样的人。而实际生活中,同学遇到困难,只要自己有能力就会尽力帮助他们:他在学院办公室担任助管时,也曾和出国留学遇到困难的同学聊天,陪他度过艰难的时光;读研究生期间,他还曾归纳各种求图像方向的方法,向低年级的师弟师妹科普,同伴们都叫他“李老师”。实验室的同学这样评价他:“李岩性格积极向上,会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平时朝夕相处一直很开心。”

栩视团队中的成员曹雪舟是李岩的队友和好朋友,他回忆一起去北京参加比赛的经历:“当时的场面很大,大家心里比较紧张,气氛有些压抑。但是李岩比较沉着,他还是能沉得住气的。”而平常的工作和学习中,“他很有韧性,有想法就会付诸行动,行动力十足。为了完成今天的一个项目阶段性汇报,会连续熬夜几天做出一个东西来”。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生活中的李岩并不是闷头在自己的世界里搞研究,他更乐于和周围的朋友一起分享交流经验。“为人仗义,是个靠得住的兄弟”,他的朋友这样说道。

【他这样说】

“一个不习惯安逸生活的工科男”

“我大学里面三个暑假都没有回家”,李岩回忆道,“对我来说,可能更需要一段连续的时间进行学习”。在西安最热的8月,他每天早上8点起床,从海棠8号楼穿过半个校园到达实验室所在的G楼,一直学习到下午6点。李岩在这个项目中主要负责硬件制作和控制程序的编写。除了改装电动轮椅和手臂机器人和用C++、matlab混合编程实现控制,他还要学习无线通信的相关知识。在实验最终的调试阶段,他和队友整天睡在实验室里,终于使作品趋于完善。在《参加国创的实验心得》中李岩这样写道:“我们的项目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项目,但是这也意味着制作上的困难,还有编写软件的困难,不但需要硬件制作方面有扎实的基本功,还要对信号处理有深入了解,。但是面对这些困难,我学会了坚持,我相信这两个字会跟随我经历更多重要的人生阶段。”

在研究生阶段,他也不满足于安逸的生活。“我总想把自己扔出安逸的环境,看看到底能够收获些什么”。于是,他组建科技创新团队,研发产品,参加各类互联网创新比赛,让自己走到更高的平台。

“做出来和讲明白是两个不同的境界”,李岩认为他从这些经历中收获了很多。将复杂的问题用简单的方式说出来,需要对问题有更清晰的认识。他还利用平常的课余时间去医院考察,产品受到医院的欢迎和社会投资人的认可,他觉得这是最有成就感的地方。

李岩把自己定义为一个普通人,但与多数普通人不同的是:他谦卑又自信,热心而乐观,主动并坚持,终于,他成长为现在的自己。

上一条: 西电专家文集《樊昌信教授校园纪事》出版发行
下一条: 闵昌万研究员受聘西电兼职教授并作学术报告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验证码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研途先锋】生科院李岩:专注实践积极生活

前言:为落实贯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关于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学校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将镜头对准基层,讲好“西电故事”,传承西电精神,党委宣传部、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校团委等部门联合推出“研途先锋——向优秀同学学习”系列报道。该报道旨在挖掘西电研究生群体中的先进事迹,宣传我们身边的青春榜样,积极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让广大研究生行有示范、追有目标。欢迎各单位积极提供线索,我们将安排专人进行采访报道。联系人:卢毅,联系电话:88202308,邮箱:luyi@xidian.edu.cn

李岩:专注实践 积极生活

■ 学生记者刘含笑 安晓颖

2013年,李岩通过“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控制的多姿态机械手臂”项目获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试验计划”第二名,并保送攻读研究生。2014年研究生入学至今,他除了保持专业第一的成绩、协助导师完成项目外,还组建了“栩视科技创新团队”。该团队结合医学影像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进行相关的产品设计,产品获得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创新创意设计大赛全国三等奖(1700进60)。

【人物故事】

本科阶段:“不放弃寻找方向的权利”

像大多数刚刚摆脱高考、初入校园的学生一样,初入大学的李岩对未来感到十分迷茫。他就读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属于刚刚成立的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没有直系的学长学姐可以给他任何指导。“没有方向但却有寻找方向的权利”。大一那年,他几乎尝试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所组织的所有科技竞赛项目。参加西电传统的科技竞赛“星火杯”时,他刚刚入学一个月。他从零开始学起,用十一假期焊接了一个组成“SKY”(生科院)字样的流水灯。虽然这可能是入门阶段的基础作品,却成了他学习单片机和编程技术、动手进行实验的起点。“当时虽然没有什么知识储备,但却有一种拼命学习,解决问题的干劲”。在学校组织的数学建模竞赛中,他和队友三天里面两天不睡觉,利用图书馆中“模糊数学”的相关文献解决了与全国油价相关的问题,获得了一等奖。

到了大二,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利用小班的优势,率先在学校试行“导师制”,学生可以进入教授的实验室,加入科研团队进行学习实践。借助这个机会,李岩加入了秦伟教授的实验室,开始着手解决一些基础问题。“比如实验室的学长将已经采集好的脑电波信号给你,让你用matlab软件找到它们的峰值等”,就在处理这些小问题的过程中,他开始慢慢进行工程实践,并逐步积累经验。教授和科研团队提出想法,工程实践其实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这一年,他和同伴做出了“残疾人考试系统”,即不用动手就实现控制的电动轮椅及机械臂,但还存在采集脑电波极不稳定的问题。李岩寻求了老师的指导,并精读了多篇论文,认为可以用稳态电流激发解决脑电波不稳定的问题。在接下来的“本科生科研创新试验计划”中,他和队友一起着手解决了这个问题,获得了校第二名的成绩,并申请专利一项。这个基于脑机接口控制的智能电动轮椅系统和机械手臂无需手动控制,只需操控者接受特定的视觉刺激,就可以达到控制轮椅和机械臂的目的。

研究生阶段:“做得更好是因为更加主动”

到了研究生阶段,李岩加入了庞辽军教授的实验室。平常他认真学习基础课程,“到了教室,就不能把这一节课的时间浪费”,于是他获得了专业第一的成绩和一等奖学金,他也和实验室同学协作,完成小面积指纹加密技术。和本科阶段相比,他在实践的环节上更学会了创新。因为有一份积极主动的心态,效果也更加出色。

平时生活中,李岩就喜欢关注各种新科技。在虚拟现实一体机上市的时候,他和同学一起去体验,而且出于兴趣,他开始尝试将其和医学影像技术结合。李岩寻找到了共同有兴趣的伙伴,组建了“栩视科技创新团队”,他们将人体器官的三维立体模型和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医疗观察的新模式。在北京高科大学联盟北戴河新区“互联网+”健康医疗创新创业大赛中,获最佳创意奖;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举办的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创新创意设计大赛中,他们的作品从1700余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进入了全国前60。就是在不断的比赛和展示中,他和全国各大高校的大学生交流想法,也从评委中肯的评价中获得启发,不断改进自己的作品。

【别人眼中】

“哆啦A梦一样的李老师”

李岩最喜欢的动漫是《哆啦A梦》,在他的电脑桌上,贴满了哆啦A梦的贴纸。“对朋友不离不弃、十分真诚”李岩说自己在生活中就想成为哆啦A梦一样的人。而实际生活中,同学遇到困难,只要自己有能力就会尽力帮助他们:他在学院办公室担任助管时,也曾和出国留学遇到困难的同学聊天,陪他度过艰难的时光;读研究生期间,他还曾归纳各种求图像方向的方法,向低年级的师弟师妹科普,同伴们都叫他“李老师”。实验室的同学这样评价他:“李岩性格积极向上,会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平时朝夕相处一直很开心。”

栩视团队中的成员曹雪舟是李岩的队友和好朋友,他回忆一起去北京参加比赛的经历:“当时的场面很大,大家心里比较紧张,气氛有些压抑。但是李岩比较沉着,他还是能沉得住气的。”而平常的工作和学习中,“他很有韧性,有想法就会付诸行动,行动力十足。为了完成今天的一个项目阶段性汇报,会连续熬夜几天做出一个东西来”。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生活中的李岩并不是闷头在自己的世界里搞研究,他更乐于和周围的朋友一起分享交流经验。“为人仗义,是个靠得住的兄弟”,他的朋友这样说道。

【他这样说】

“一个不习惯安逸生活的工科男”

“我大学里面三个暑假都没有回家”,李岩回忆道,“对我来说,可能更需要一段连续的时间进行学习”。在西安最热的8月,他每天早上8点起床,从海棠8号楼穿过半个校园到达实验室所在的G楼,一直学习到下午6点。李岩在这个项目中主要负责硬件制作和控制程序的编写。除了改装电动轮椅和手臂机器人和用C++、matlab混合编程实现控制,他还要学习无线通信的相关知识。在实验最终的调试阶段,他和队友整天睡在实验室里,终于使作品趋于完善。在《参加国创的实验心得》中李岩这样写道:“我们的项目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项目,但是这也意味着制作上的困难,还有编写软件的困难,不但需要硬件制作方面有扎实的基本功,还要对信号处理有深入了解,。但是面对这些困难,我学会了坚持,我相信这两个字会跟随我经历更多重要的人生阶段。”

在研究生阶段,他也不满足于安逸的生活。“我总想把自己扔出安逸的环境,看看到底能够收获些什么”。于是,他组建科技创新团队,研发产品,参加各类互联网创新比赛,让自己走到更高的平台。

“做出来和讲明白是两个不同的境界”,李岩认为他从这些经历中收获了很多。将复杂的问题用简单的方式说出来,需要对问题有更清晰的认识。他还利用平常的课余时间去医院考察,产品受到医院的欢迎和社会投资人的认可,他觉得这是最有成就感的地方。

李岩把自己定义为一个普通人,但与多数普通人不同的是:他谦卑又自信,热心而乐观,主动并坚持,终于,他成长为现在的自己。

责任编辑:付一枫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