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5月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科技三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要求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西电共有五名教授参加“科技三会”。为了更好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推动学校科技创新,《西电科大报》特开设专栏,邀请“科技三会”参会教授分享自己的参会感受、体会,以及对推动学校科技创新的看法和建议。
李赞:“科技三会”为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记者吴华
感受“科技三会”:务实性、系统性、普惠性
记者:请您谈谈您作为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一线科研代表,参加这次建国以来层次最高、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科技盛会的体会?
李赞:此次作为一线科研代表参会,聆听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和共鸣。对于国家新时期的科技创新改革发展,我有三点体会。
一是务实性。纵观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讲话过程,时不时掌声如雷,我感到这是大家发自内心的掌声,因为这次会议上的讲话道出了我们一线科研人员的真实心声,而这一切都建立在国家领导人对于当前科研状况的深入了解和面临实际问题的深入思考基础之上。只有充分了解当前现状,才能有效把握改革方向,可见国家领导人对于推动科技创新的决心和信心。
二是系统性。习总书记讲话所涉及的内容,从需求牵引、激发动力到完善机制、考核评估,一直到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基本涵盖了科研的全过程。因此,我感到,新时代的科技创新一定是举国之力的系统工程,必将促使科技向生产力转化这一完整过程更加顺利、畅通。我们科技工作者对此充满信心和期望。
三是普惠性。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科普工作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我认为这一点尤具战略眼光。创新的主体是科技人员,未来的科技人员就在硕、博士研究生,大学生,甚至中学生、小学生之中,他们直接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持久创新能力和未来。因此,要使创新精神成为全民的意识形态,提升我国整体科学素质,使青少年由崇尚明星转为崇尚科学家,全民科普是一条必经之路。
感触最深话语:“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记者:对习总书记题为《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的讲话内容,您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李赞:在习总书记的讲话中,让我印象深刻的话语有很多,比如:“让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而不能让人的创造性活动为经费服务”,“科技人才培育和成长有其规律,要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要改革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积极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要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不要以出成果的名义干涉科学家的研究,不要用死板的制度约束科学家的研究活动”,“科学研究要着眼长远,不能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要让领衔科技专家有职有权,有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更大的经费支配权、更大的资源调度权,防止瞎指挥、乱指挥”等等,这些话语都引发了全场听众强烈的共鸣。
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听到这句话时,我感到很振奋,其为做理论的老师和做工程的老师都指明了很好的方向——科技工作者所做的工作要面向实际需求,要能为国家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高校的教师每年都在追求高质量、高影响因子论文的发表,但我们要意识到,除了追求在高质量期刊上发表论文之外,我们的文章还要能为我们国人所用,能在祖国大地上有真正的落地点。
这句话中提到的“科技成果”实际上就是我们的科研项目,我们学校每年承担各种计划的科研项目,但是不一定每个项目完成之后都能转化成产品,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这是科研工作者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当然,它需要整个政策的推动。我们不能单纯为做项目而做项目,而是要结合实际需求,有的放矢地去做项目。
思考和建议:学术大师纳入科普队伍,一线人员参与政策制定
记者:您在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发言中提出了怎样的建议?
李赞:针对议题,我主要从两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我认为,一是要打破传统科普从展板、宣传资料到讲座的一般模式,通过院士或学术大师的榜样力量和针对需求驱动的专项科普等,来实现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可以将院士、领军人才、知名教授、青年教师等都纳入到科普队伍中,而不应仅仅由专职科普工作人员承担科普的责任,要让我们的科学家成为真正的明星。
二是新时代的科技创新改革的具体落实和实施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科技管理的放松要有尺度。建议尽可能让一线科技人员参与具体政策的制定过程,从而促进新政策的顺利落实和实施。
落实在西电:发挥优势,在国防事业上产出标志性成果
记者:请您结合西电实际,谈谈怎样在我们学校贯彻落实“科技三会”精神,切实推动学校的科技创新?
李赞:西电是一所特色鲜明的大学,跟清华、交大等综合大学是不一样的。作为我国最早的通信电子类院校,西电为我们所熟知的是——西电研制出我国第一台气象雷达、第一套流星余迹通讯系统、第一台可编程雷达信号处理机,等等,为我国信息化、国防现代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发展到今天,我感觉西电应该能推出更多代表国内第一的、振奋人心的产品设备成果。
我认为,在整个改革的浪潮中,西电应找准自己的位置,清楚自己的长项和弱项,不要拿自己的弱项去拼别人的强项,而应将自己的强项做得更强。一方面,面对创新改革的契机,对我们整个学校包括各个学院来讲,都是非常好的发展机遇,国家的政策导向让我们在科研方面拥有非常好的大环境;另一方面,西电有着很好的优势传统,尤其在国防方面,很多国防重大课题专项都有西电的声音,或者包含着西电的成果。我们应该借“科技三会”的春风,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融合我们在武器、雷达、空天、信息安全等方面的优势,拧成一个大的创新团队,在国防事业上产出标志性的、对国家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成果。
在一些具体的方面,针对我们当前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我也谈一点自己的思考。
关于科研项目考核的问题,目前我们承担的科研课题来自不同的科研主管部门,如国家自然基金委、教育部、科技部等,项目结题时主管部门会根据课题完成的情况给出评价,如“优、良、差”,或具体的分数等,但这个评价结果却没有跟后续项目的申报、支撑,以及产业转化相挂钩。我认为应该建立这样一种机制,允许教师就拿了“优”的项目提出申请,学校组织专家去评审,如果项目具有进一步的发展空间和产业化前景,学校可以组织来推动后续项目的滚动和成果的产业化转化。
关于论文评价的问题,一方面,我们看论文是否有高引用率和影响因子,另一方面,如果论文所提算法或成果已应用于实际系统或国家工程中,经实测显示使系统指标有了提高,或者用户评价其成果达到高水平等等,这也应当被视为对该论文的评价和肯定。
关于经费管理的问题,比如,以前是不允许有科研结余的,但一个项目完成后下一个不可能紧接着来,需要教师去申请,要立项、要出差、要调研,这些钱从哪出呢?我认为,应当允许有部分科研结余通过合法方式用于后期项目的立项或成果的转化。我想学校在“科技三会”精神指导下,一定会制定出我们学校自己更灵活、更宽松的科研经费管理政策。
巨大发展机遇:投入效应、产出效应、市场效应
记者:您认为“科技三会”的召开将给我们学校带来怎样的机遇?
李赞:在“科技三会”精神指导下,结合“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必将为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将这种机遇总结为三句话。
一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就是投入效应。西安地处桥头堡的位置,又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再加上“科技三会”精神旨在推动科技创新,作为科技大省的陕西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因此,国家必然会给予我们很多经费、人力、学科等方面的投入,所以,迎接我们的第一个机遇就是投入效应。
二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即产出效应。有了投入之后,必然会激发出我们更多的成果,据我所知,结合“一带一路”,陕西省已经成立了8个高校战略联盟,以后还会出现越来越多好的平台,这些平台可以促进交叉学科的发展、多学科的融合,甚至促进各高校间的合作及国内外的合作,一旦这些平台一个一个构建起来,我们必将产出更多的科技成果。
三是“满园春色关不住”,即市场效应。除了眼前的产出之外,从更长远来看,必然会带来潜在的、巨大的市场效应。“一带一路”联通欧亚,覆盖区域很广,沿线国家幅员辽阔、资源丰富,随着“一带一路”政策逐渐落实,这些国家会有更多的需求,这些需求将为我们科研人员指明新的方向,并将进一步促进国内外的交流。在“科技三会”精神推动下国家将出台相应政策,结合“一带一路”的需求,我们会面临更大的市场,其对成果转化的影响,必然会持续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西电作为陕西高校电子领域的排头兵,其地位是省内其他高校无法取代的,我们向东亚等地信息安全、通信、电子这类技术的输出,将会有更大的市场效应。
希望西电师生能够上下齐心,抓住这些不可多得的机遇,使我们学校的整个科技工作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