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主页 English 宣传部
西电要闻
表格等宽内容时,请左右滑动 <>
老校长梁昌洪夫妻:自弱冠到古稀 幸福是相伴相依
时间:2015-03-24 11:23:51 来源:新闻中心 点击:

年轻时的梁昌洪和张月兰

■ 整理/记者 付一枫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校园中,梁昌洪教授和他的妻子张月兰女士,正用自己的经历让大家体会这句简单歌词中浓缩的深情。

他是学术大家,微波领域的著名专家,担任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才华横溢,受人敬仰。他是国家级教学名师,年过古稀仍旧不愿离开心爱的讲台,深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而除去这些耀眼的称号和光辉外,他也是一名普通的丈夫,他对妻子十多年的悉心照顾,“不仅体现人性之美,也抚慰每一个西电人的心”。

十多年前,梁昌洪教授的妻子张月兰女士因病导致记忆和生活自理能力逐渐丧失。自此之后,她的身边时时刻刻都有他的身影,在教室里、实验室中、报告会上、学校的路边,学生总能看到两个人手挽着手、相伴相依的身影。

他的学生说:张老师的记忆衰退后,她忘了我们的名字,却总喜欢一遍遍地对我们说“梁昌洪年轻时……”

梁昌洪对学生说,在他求学、当校长期间,忙碌使他难以分身照料家里和孩子,一直是张老师一人忙里忙外、操持家务。如今,她生病了,他就想一直陪着她,付出全部去替换她、照顾她,为她去营造那个他记忆中由她的忙忙碌碌而温暖又温馨的家。

有人说,丈夫照顾妻子理所当然。事实上,当我们与梁昌洪教授的学生谈起这件事时,他们一时语塞,感慨道:“梁老师十几年如一日悉心照料妻子的点点滴滴,我们都习以为常了,但仔细回想起来,却觉得处处都有感动和敬佩。”

是的,爱就像水,我们都是生活在水中的鱼。当我们对爱习以为常时,就会忽略甚或忽视它给予我们生命的不可或缺的力量。钢筋混凝土之间,我们追求速食的爱,追求“有房、有车、有钞票”的爱,我们忙于寻找爱、疲于解释爱、麻木于接受爱,却懒于表达“爱”、经营“爱”和付出“爱”。

惊天动地、轰轰烈烈之事不常有,平平淡淡、细水长流才是生活中的常态。爱是陪伴,爱是守望,爱是承诺,爱是责任,爱在细微处、在夫妻的眉眼间、在年复一年的呵护帮持行动中,它浮荡飘散在我们的眼前、浸润流淌在我们的心田。并不是只有感天动地、生离死别才可歌可泣、可惊可叹。我们想做的,是让爱不再掩埋在单调乏味、周而复始的机械生活中,是让所有人都从手机、案牍、电脑前、实验室中抬起头来,擦亮眼睛,涤净心灵,看看西电的爱,感受这厚重、真挚、绵久、崇高的爱。

日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新闻中心记者采访了电子工程学院李龙、党晓杰两位老师,他们都曾是梁昌洪教授的学生,以下是详细内容。

他是灯塔,照亮我们人生的路

■ 李龙

我是梁老师的学生,从1998年保送成为梁老师的研究生后,就一直在梁老师的团队里学习、成长。博士毕业后,我在国外留学三年后便回到学校工作,自此就一直在梁老师的团队里。因此,对梁老师的情况相对还比较熟悉。

十余年来,梁老师一直悉心照顾张老师,在我们看来已是常态,也是自然而然的行为。现在仔细再回想这件事,细节慢慢地、一点点浮现出来,便又一次体会到两位老人间深厚的感情,尤其是梁老师作为男人和丈夫的担当。

她忘了许多事,但她没有忘记爱你

让我以时间线索来追溯梁老师和师母之间的事。在我印象中,2003年非典时期,师母张月兰老师的记忆力好像还是不错的。那时,由于担心非典疫情爆发和蔓延,学校实施了封校管理。梁老师担心我们吃不好,几乎每周都会炖一大锅红烧肉,还拿上很多卤鸡蛋、夹馍,与张老师一起送到实验室给我们吃,补充大家的营养。张月兰老师每次还会带来艾草,在每个实验室进行艾草烟熏,说是对预防SARS有帮助。梁老师和张老师对学生们的关心,就像是对自己孩子的一样。

作为学生,我有幸常到梁老师家吃饭。张老师是扬州人,她做得一手好菜,油面筋、狮子头和一些素菜做得尤其拿手。到春天的时候,她还给我们包荠菜馄饨,让我们这些在外求学的学生感受到父母和家的温暖。

慢慢地,大概从2005年开始,我感觉张老师的记忆力开始衰退。许多熟人她都不记得了,她记得的事情也越来越少。令我动容的是,那时张老师的记忆虽在衰退,但她始终记得梁老师的事情——当我与她聊天时,她虽已不记得其他的事情,却经常说“梁昌洪当年……”。她会说许多梁老师年轻时的事,具体的内容我不清楚了,回忆起来只想起张老师每每谈起梁老师时开心的笑脸。

每时每刻,他们都在彼此身边

2006年初,我去香港城市大学留学,之后获得JSPS国际奖学金到日本东北大学留学,2009年初回国。在这期间,我曾短暂地回来过一两次,那时感觉师母的病情逐渐加重了,她也已经记不起来我是谁。我回国后,梁老师的课题组依然坚持着每周开一次学术讨论会,而每次讨论会,梁老师都会带着张老师来到会议室,让她听听研究生们做报告,我们也都会和张老师说说话。

每天早上7点左右,梁老师都会牵着张老师的手,来到科技楼的办公室,工作三个小时后,再陪张老师慢慢走回家。梁老师说,“这样能尽可能地让张老师活动活动,尽可能让病情恶化得慢一些。”此时的张老师已经离不开人的照顾,我们学生看在眼里,心理很是着急和担忧,真希望能够帮助梁老师做点什么。但梁老师一直给我们说:“她的情况只有我才能照顾得了。年轻的时候,张老师为了家里、为了孩子付出了很多很多。我到美国留学以及后来当校长期间,都很少有时间能照料家里和孩子。现在,她病了,是我付出全部来照顾张老师的时候了。”这是一个负责任的丈夫对妻子的爱——近十年如一日的精心照料,其中的艰辛是旁人很难想象的。这令我们所有学生都无比的敬佩和感动。

梁老师在科研之余并没有放弃心爱的讲台,依旧坚持给本科生和研究生授课。即使是去新校区上课,梁老师都会带着张老师一起去。梁老师上课一般都会提前半小时到达教室,他称之为“心到”,在这段时间中进入讲课状态,确保上课质量。每次上课之前,他都会先安顿好张老师。为了安全起见,他还会安排一个学生或年轻老师坐在张老师旁边陪伴着,张老师则安静地坐在教室里听梁老师上课。课间休息时,梁老师会细心地询问张老师的状况,握着她的手,问她:“喝不喝水”、“去不去洗手间”等。张老师的每一个表情、动作和眼神,别人不大懂,只有梁老师才能细心地捕捉到并完全地理解和体会。

鉴于张老师的情况,梁老师除了参加国家奖评审等必须参加的重要事宜外,会尽最大可能地推掉其他许多如项目专家评审会等活动,尽可能地不出差,因为张老师离不开梁老师的照顾。一些大学和科研院所邀请梁老师去做学术报告,例如《科学的精神与方法》系列讲座,梁老师都要带着张老师一同前往。

依旧在教书育人的第一线

梁老师虽已年过七旬,除了每日亲自精心照顾张老师以外,他至今仍然不辞辛劳地耕耘在教书育人的第一线。他给年轻教师们开设教学示范课程,以身作则,用心教学;给博士生和硕士生们坚持讲授科学的精神与方法。历时七年,梁老师坚持写作并出版了《工程数学札记系列》。其中包括《矢算场论札记》(科学出版社,2007)、《复变函数札记》(科学出版社,2011)、《矩阵论札记》(科学出版社,2014)、《概率论札记》(科学出版社,2014)和《椭球函数札记》(科学出版社,2014)。梁老师这套工程数学札记丛书,尽管每本札记涉及的领域完全不同,但是他们有着统一的追求目标——希望在数学和工程之间架设其一座可以自由跨越的桥梁。值得一提的是,最后一本《椭球函数札记》更是梁老师的原创之作,因为椭球函数是梁老师提出的一类新的函数,它是现有圆函数(三角函数)和椭圆函数的发展和拓广。椭球函数还有具体的实用背景,第1类和第2类椭球积分分别对应椭球导体的电容和椭球表面积。此书也正在由科学出版社联系德国Springer出版社出版发行《椭球函数札记》的英文版。梁老师近年来还连续出版了专著《电磁理论前沿探索札记》(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微波五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吴培亨院士评价道:“梁昌洪教授数十年如一日,精心治学、笔耕不辍、成果丰硕,令人钦佩。”

梁老师还经常教育我们学生:“创业、创新、创造已成为当前十分时髦的词汇。但是,我们必须指出,它不是一种形式、一句套话和一个装饰。它是我们做每一件事应有的态度、追求的目标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应把它时时记在心上。”

最配叫大丈夫的男子汉

我的一位师姐袁巧薇教授,也是梁老师的学生,她在日本已经工作二十余年。当她2012年回国来探访梁老师和张老师后,深有感慨地给我发来一段话,代表了我们所有人的心声:

“看望一次恩师梁昌洪,感动数次人生,反省数次自己的渺小。当年拜师于他是因为崇拜他的学问,他的聪明,他的才华横溢;现在崇拜他更是因为他的为人,他对家人和学生的真诚和负责。

他的课总是那么生动形象,板书总是那么艺术;他的钢笔素描,非常神速且逼真;他上课,带近百名硕士、博士研究生;他写书,近几年出了五六本书。最不容易的是他亲自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夫人。他上课,出差都会带着夫人。在他的精心护理下,夫人的病没有变化得很快,得以长期稳定。虽然师母已不能用言语表达自己,但从她灿烂的笑容里我们懂: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梁老师能屈能伸,是我至今见到的最配叫大丈夫的男子汉。”

于细节处见真情

■ 党晓杰

2003年,我被保送到梁老师这里读了硕士及博士,毕业留校后一直在在梁老师这边工作。梁老师在学术方面非常严谨、认真,很有创造力。在生活方面,梁老师照顾张老师无微不至,是很多平常人很难做到的,是非常细心的一个人。

张老师记忆力不太好,有时候会突然讲话,这个情况却从未在梁老师讲课的时候发生。只要是梁老师在上面给学生讲课,张老师就会一直安静地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梁老师,不会发出一点声音,特别安静。

张老师晕车,每次去新校区,梁老师都会提前给张老师吃晕车药。晕车药有时也不大管用,因而坐车时都是梁老师和张老师坐在一排,他就会一直抓着她的手。如果张老师有不舒服的话,梁老师就会经常说一句话:“没事,我在我在”,然后帮她往后靠一靠、仰一仰,让她舒服一点。每次在吃饭的时候,梁老师会专门挑一些对老年人比较好、有益健康的食物,夹了喂给张老师吃。

梁老师一天的生活一般是这样的:早起,5点的样子就起床洗漱了。洗漱后他照顾张老师洗漱,然后做早饭给张老师吃。如果没有课,梁老师一般7点之前就会来到办公室,10点左右回去做饭。虽然这样,但是他的工作时间是可以保证的,因为等我们去的时候,他一天的工作都已经做得差不多了。梁老师工作效率很高,他跟我们说过,一天工作不看你工作时间的长短,要看你在工作的时间里效率如何。一天到晚都泡在办公室,如果效率低也是白费。

早饭后如果有课,梁老师便早早带着张老师出发去上课。中午时梁老师一般也都不午休,他会做一些洗衣服、扫地之类的家务活儿。每周有一天下午,梁老师都会帮张老师洗澡。到了晚上,因为要保证张老师的睡眠,梁老师也会尽量九点钟就休息。

2004年的时候,那时候我才上研一。张老师做了一个手术,需要住院,梁老师不分昼夜、一直陪着她身边。晚上入睡后,只要张老师的床上有一丁点儿动静,梁老师立刻就起来了。我们看着可能觉得梁老师睡得比较沉了,但他一直在关注张老师。

梁老师给我们年轻人一个很好的榜样。现在的人都比较追求速食的爱情,但爱情和婚姻对我们来说,应该是一个你一生都要为它负责的东西。许多人向往轰轰烈烈的爱情,但如果想要这份爱情保持得长久的话,你还要付出许多努力去经营它。梁老师就说,婚姻应该是一辈子应该负的责任。

在照顾张老师的事情上,梁老师一直亲力亲为。因为在他看来,任何一个人都没法取代他,都没有办法像他这样细心。因而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他都希望照顾张老师这个过程是他一生去参与的。

延伸阅读

居高声自远——记首届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梁昌洪教授

出生于旧中国上海的梁昌洪,1960年考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1967年7月,他从这里研究生肄业并留校工作。

1970年到1975年这段时间,他一直从事科研工作。期间,他参加了“海用381相控阵雷达”工程,主持了这个工程的关键器件“高功率铁氧体数字移相器”的研制,并成功地解决了高功率与Shull非线性损耗效应的矛盾,使实际器件性能达到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这个雷达的整机后来还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年轻的梁昌洪小试身手便初露锋芒!

1975年,也就是在梁昌洪搞了5年多科研工作后,学院招收了一批工农兵学员,时为《微波网络》课程主讲的吴万春教授正好缺一名辅导教师,读过研究生、搞过科研的梁昌洪成为最佳人选。

当时,梁昌洪虽然有理论基础,但对于如何讲授《微波网络》却毫无经验,更不用说怎么给学生上课、怎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甚至一节课要上多少内容这些具体的问题了。

不过,虚心好学的梁昌洪并没有放弃,他立即请教吴万春教授。吴教授告诉他:“怎么上,你看我就行了呀!”【更多内容】

上一条: 【研途先锋】张曦:研究生摄影师 双身份完美演绎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验证码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老校长梁昌洪夫妻:自弱冠到古稀 幸福是相伴相依

年轻时的梁昌洪和张月兰

■ 整理/记者 付一枫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校园中,梁昌洪教授和他的妻子张月兰女士,正用自己的经历让大家体会这句简单歌词中浓缩的深情。

他是学术大家,微波领域的著名专家,担任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才华横溢,受人敬仰。他是国家级教学名师,年过古稀仍旧不愿离开心爱的讲台,深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而除去这些耀眼的称号和光辉外,他也是一名普通的丈夫,他对妻子十多年的悉心照顾,“不仅体现人性之美,也抚慰每一个西电人的心”。

十多年前,梁昌洪教授的妻子张月兰女士因病导致记忆和生活自理能力逐渐丧失。自此之后,她的身边时时刻刻都有他的身影,在教室里、实验室中、报告会上、学校的路边,学生总能看到两个人手挽着手、相伴相依的身影。

他的学生说:张老师的记忆衰退后,她忘了我们的名字,却总喜欢一遍遍地对我们说“梁昌洪年轻时……”

梁昌洪对学生说,在他求学、当校长期间,忙碌使他难以分身照料家里和孩子,一直是张老师一人忙里忙外、操持家务。如今,她生病了,他就想一直陪着她,付出全部去替换她、照顾她,为她去营造那个他记忆中由她的忙忙碌碌而温暖又温馨的家。

有人说,丈夫照顾妻子理所当然。事实上,当我们与梁昌洪教授的学生谈起这件事时,他们一时语塞,感慨道:“梁老师十几年如一日悉心照料妻子的点点滴滴,我们都习以为常了,但仔细回想起来,却觉得处处都有感动和敬佩。”

是的,爱就像水,我们都是生活在水中的鱼。当我们对爱习以为常时,就会忽略甚或忽视它给予我们生命的不可或缺的力量。钢筋混凝土之间,我们追求速食的爱,追求“有房、有车、有钞票”的爱,我们忙于寻找爱、疲于解释爱、麻木于接受爱,却懒于表达“爱”、经营“爱”和付出“爱”。

惊天动地、轰轰烈烈之事不常有,平平淡淡、细水长流才是生活中的常态。爱是陪伴,爱是守望,爱是承诺,爱是责任,爱在细微处、在夫妻的眉眼间、在年复一年的呵护帮持行动中,它浮荡飘散在我们的眼前、浸润流淌在我们的心田。并不是只有感天动地、生离死别才可歌可泣、可惊可叹。我们想做的,是让爱不再掩埋在单调乏味、周而复始的机械生活中,是让所有人都从手机、案牍、电脑前、实验室中抬起头来,擦亮眼睛,涤净心灵,看看西电的爱,感受这厚重、真挚、绵久、崇高的爱。

日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新闻中心记者采访了电子工程学院李龙、党晓杰两位老师,他们都曾是梁昌洪教授的学生,以下是详细内容。

他是灯塔,照亮我们人生的路

■ 李龙

我是梁老师的学生,从1998年保送成为梁老师的研究生后,就一直在梁老师的团队里学习、成长。博士毕业后,我在国外留学三年后便回到学校工作,自此就一直在梁老师的团队里。因此,对梁老师的情况相对还比较熟悉。

十余年来,梁老师一直悉心照顾张老师,在我们看来已是常态,也是自然而然的行为。现在仔细再回想这件事,细节慢慢地、一点点浮现出来,便又一次体会到两位老人间深厚的感情,尤其是梁老师作为男人和丈夫的担当。

她忘了许多事,但她没有忘记爱你

让我以时间线索来追溯梁老师和师母之间的事。在我印象中,2003年非典时期,师母张月兰老师的记忆力好像还是不错的。那时,由于担心非典疫情爆发和蔓延,学校实施了封校管理。梁老师担心我们吃不好,几乎每周都会炖一大锅红烧肉,还拿上很多卤鸡蛋、夹馍,与张老师一起送到实验室给我们吃,补充大家的营养。张月兰老师每次还会带来艾草,在每个实验室进行艾草烟熏,说是对预防SARS有帮助。梁老师和张老师对学生们的关心,就像是对自己孩子的一样。

作为学生,我有幸常到梁老师家吃饭。张老师是扬州人,她做得一手好菜,油面筋、狮子头和一些素菜做得尤其拿手。到春天的时候,她还给我们包荠菜馄饨,让我们这些在外求学的学生感受到父母和家的温暖。

慢慢地,大概从2005年开始,我感觉张老师的记忆力开始衰退。许多熟人她都不记得了,她记得的事情也越来越少。令我动容的是,那时张老师的记忆虽在衰退,但她始终记得梁老师的事情——当我与她聊天时,她虽已不记得其他的事情,却经常说“梁昌洪当年……”。她会说许多梁老师年轻时的事,具体的内容我不清楚了,回忆起来只想起张老师每每谈起梁老师时开心的笑脸。

每时每刻,他们都在彼此身边

2006年初,我去香港城市大学留学,之后获得JSPS国际奖学金到日本东北大学留学,2009年初回国。在这期间,我曾短暂地回来过一两次,那时感觉师母的病情逐渐加重了,她也已经记不起来我是谁。我回国后,梁老师的课题组依然坚持着每周开一次学术讨论会,而每次讨论会,梁老师都会带着张老师来到会议室,让她听听研究生们做报告,我们也都会和张老师说说话。

每天早上7点左右,梁老师都会牵着张老师的手,来到科技楼的办公室,工作三个小时后,再陪张老师慢慢走回家。梁老师说,“这样能尽可能地让张老师活动活动,尽可能让病情恶化得慢一些。”此时的张老师已经离不开人的照顾,我们学生看在眼里,心理很是着急和担忧,真希望能够帮助梁老师做点什么。但梁老师一直给我们说:“她的情况只有我才能照顾得了。年轻的时候,张老师为了家里、为了孩子付出了很多很多。我到美国留学以及后来当校长期间,都很少有时间能照料家里和孩子。现在,她病了,是我付出全部来照顾张老师的时候了。”这是一个负责任的丈夫对妻子的爱——近十年如一日的精心照料,其中的艰辛是旁人很难想象的。这令我们所有学生都无比的敬佩和感动。

梁老师在科研之余并没有放弃心爱的讲台,依旧坚持给本科生和研究生授课。即使是去新校区上课,梁老师都会带着张老师一起去。梁老师上课一般都会提前半小时到达教室,他称之为“心到”,在这段时间中进入讲课状态,确保上课质量。每次上课之前,他都会先安顿好张老师。为了安全起见,他还会安排一个学生或年轻老师坐在张老师旁边陪伴着,张老师则安静地坐在教室里听梁老师上课。课间休息时,梁老师会细心地询问张老师的状况,握着她的手,问她:“喝不喝水”、“去不去洗手间”等。张老师的每一个表情、动作和眼神,别人不大懂,只有梁老师才能细心地捕捉到并完全地理解和体会。

鉴于张老师的情况,梁老师除了参加国家奖评审等必须参加的重要事宜外,会尽最大可能地推掉其他许多如项目专家评审会等活动,尽可能地不出差,因为张老师离不开梁老师的照顾。一些大学和科研院所邀请梁老师去做学术报告,例如《科学的精神与方法》系列讲座,梁老师都要带着张老师一同前往。

依旧在教书育人的第一线

梁老师虽已年过七旬,除了每日亲自精心照顾张老师以外,他至今仍然不辞辛劳地耕耘在教书育人的第一线。他给年轻教师们开设教学示范课程,以身作则,用心教学;给博士生和硕士生们坚持讲授科学的精神与方法。历时七年,梁老师坚持写作并出版了《工程数学札记系列》。其中包括《矢算场论札记》(科学出版社,2007)、《复变函数札记》(科学出版社,2011)、《矩阵论札记》(科学出版社,2014)、《概率论札记》(科学出版社,2014)和《椭球函数札记》(科学出版社,2014)。梁老师这套工程数学札记丛书,尽管每本札记涉及的领域完全不同,但是他们有着统一的追求目标——希望在数学和工程之间架设其一座可以自由跨越的桥梁。值得一提的是,最后一本《椭球函数札记》更是梁老师的原创之作,因为椭球函数是梁老师提出的一类新的函数,它是现有圆函数(三角函数)和椭圆函数的发展和拓广。椭球函数还有具体的实用背景,第1类和第2类椭球积分分别对应椭球导体的电容和椭球表面积。此书也正在由科学出版社联系德国Springer出版社出版发行《椭球函数札记》的英文版。梁老师近年来还连续出版了专著《电磁理论前沿探索札记》(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微波五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吴培亨院士评价道:“梁昌洪教授数十年如一日,精心治学、笔耕不辍、成果丰硕,令人钦佩。”

梁老师还经常教育我们学生:“创业、创新、创造已成为当前十分时髦的词汇。但是,我们必须指出,它不是一种形式、一句套话和一个装饰。它是我们做每一件事应有的态度、追求的目标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应把它时时记在心上。”

最配叫大丈夫的男子汉

我的一位师姐袁巧薇教授,也是梁老师的学生,她在日本已经工作二十余年。当她2012年回国来探访梁老师和张老师后,深有感慨地给我发来一段话,代表了我们所有人的心声:

“看望一次恩师梁昌洪,感动数次人生,反省数次自己的渺小。当年拜师于他是因为崇拜他的学问,他的聪明,他的才华横溢;现在崇拜他更是因为他的为人,他对家人和学生的真诚和负责。

他的课总是那么生动形象,板书总是那么艺术;他的钢笔素描,非常神速且逼真;他上课,带近百名硕士、博士研究生;他写书,近几年出了五六本书。最不容易的是他亲自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夫人。他上课,出差都会带着夫人。在他的精心护理下,夫人的病没有变化得很快,得以长期稳定。虽然师母已不能用言语表达自己,但从她灿烂的笑容里我们懂:她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梁老师能屈能伸,是我至今见到的最配叫大丈夫的男子汉。”

于细节处见真情

■ 党晓杰

2003年,我被保送到梁老师这里读了硕士及博士,毕业留校后一直在在梁老师这边工作。梁老师在学术方面非常严谨、认真,很有创造力。在生活方面,梁老师照顾张老师无微不至,是很多平常人很难做到的,是非常细心的一个人。

张老师记忆力不太好,有时候会突然讲话,这个情况却从未在梁老师讲课的时候发生。只要是梁老师在上面给学生讲课,张老师就会一直安静地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梁老师,不会发出一点声音,特别安静。

张老师晕车,每次去新校区,梁老师都会提前给张老师吃晕车药。晕车药有时也不大管用,因而坐车时都是梁老师和张老师坐在一排,他就会一直抓着她的手。如果张老师有不舒服的话,梁老师就会经常说一句话:“没事,我在我在”,然后帮她往后靠一靠、仰一仰,让她舒服一点。每次在吃饭的时候,梁老师会专门挑一些对老年人比较好、有益健康的食物,夹了喂给张老师吃。

梁老师一天的生活一般是这样的:早起,5点的样子就起床洗漱了。洗漱后他照顾张老师洗漱,然后做早饭给张老师吃。如果没有课,梁老师一般7点之前就会来到办公室,10点左右回去做饭。虽然这样,但是他的工作时间是可以保证的,因为等我们去的时候,他一天的工作都已经做得差不多了。梁老师工作效率很高,他跟我们说过,一天工作不看你工作时间的长短,要看你在工作的时间里效率如何。一天到晚都泡在办公室,如果效率低也是白费。

早饭后如果有课,梁老师便早早带着张老师出发去上课。中午时梁老师一般也都不午休,他会做一些洗衣服、扫地之类的家务活儿。每周有一天下午,梁老师都会帮张老师洗澡。到了晚上,因为要保证张老师的睡眠,梁老师也会尽量九点钟就休息。

2004年的时候,那时候我才上研一。张老师做了一个手术,需要住院,梁老师不分昼夜、一直陪着她身边。晚上入睡后,只要张老师的床上有一丁点儿动静,梁老师立刻就起来了。我们看着可能觉得梁老师睡得比较沉了,但他一直在关注张老师。

梁老师给我们年轻人一个很好的榜样。现在的人都比较追求速食的爱情,但爱情和婚姻对我们来说,应该是一个你一生都要为它负责的东西。许多人向往轰轰烈烈的爱情,但如果想要这份爱情保持得长久的话,你还要付出许多努力去经营它。梁老师就说,婚姻应该是一辈子应该负的责任。

在照顾张老师的事情上,梁老师一直亲力亲为。因为在他看来,任何一个人都没法取代他,都没有办法像他这样细心。因而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他都希望照顾张老师这个过程是他一生去参与的。

延伸阅读

居高声自远——记首届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梁昌洪教授

出生于旧中国上海的梁昌洪,1960年考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1967年7月,他从这里研究生肄业并留校工作。

1970年到1975年这段时间,他一直从事科研工作。期间,他参加了“海用381相控阵雷达”工程,主持了这个工程的关键器件“高功率铁氧体数字移相器”的研制,并成功地解决了高功率与Shull非线性损耗效应的矛盾,使实际器件性能达到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这个雷达的整机后来还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年轻的梁昌洪小试身手便初露锋芒!

1975年,也就是在梁昌洪搞了5年多科研工作后,学院招收了一批工农兵学员,时为《微波网络》课程主讲的吴万春教授正好缺一名辅导教师,读过研究生、搞过科研的梁昌洪成为最佳人选。

当时,梁昌洪虽然有理论基础,但对于如何讲授《微波网络》却毫无经验,更不用说怎么给学生上课、怎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甚至一节课要上多少内容这些具体的问题了。

不过,虚心好学的梁昌洪并没有放弃,他立即请教吴万春教授。吴教授告诉他:“怎么上,你看我就行了呀!”【更多内容】

责任编辑:webroot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