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主页 English 宣传部
西电要闻
表格等宽内容时,请左右滑动 <>
陈治亚: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考
时间:2014-07-16 13:29:03 来源:中国高校科技 点击: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不断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取得了历史性成就,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已经世界领先,但我们拥有一流独创性学术思想和原创性技术的人才还比较少,自主创新能力还很薄弱,关键设备和技术仍受制于人。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在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转变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无疑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处于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顶端地位,代表着高等教育发展的最高水平,如何切实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需要我们深刻思考的现实问题。

一、正确把握科技创新的内涵

“创新”概念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约翰夫•熊彼特首次提出,“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组合包括以下内容:(1)引入新产品;(2)引进新技术,即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新的市场;(4)开拓并利用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5)实现工业的新组织”。当下,创新更加广泛被人接受的含义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科技创新可以被分成三种类型: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

笔者认为,真正的创新有着深刻的含义,它已不是一个孤立的学术问题,而是涉及经济、政治、教育、文化、思维等等的一个系统工程,因此,高校实现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既要有清晰的理念和思路,又要有正确的心态和举措。一是无论什么“创新”,首先要体现一个“新”字,同时必须有两个基本前提:遵循自然、社会、人类活动和事物的内在规律,并且具备“有益性”和“人性”原则。二是不能把创新“口号化”,为了突出创新形象,把创新变成时尚的口号,即使常规工作也要换个说法来体现创新,这必然造成创新的“形式化”和围绕创新进行的浮夸。三是把创新政治化、意识形态化和绝对化,认为“只有新的东西才是先进的、合理的”。四是不能只把技术创新希望寄托在少数人身上,专家、学者、科技人员是创新的重要骨干力量或者领军人物,但科技创新实现真正的突破是由成千上万劳动者的实践、智慧和专家学者的智慧结合在一起的成果。五是创新必须有敢于质疑权威的科学精神和民主、宽松的氛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只会导致创新思维的丧失。六是创新必须遵循真理和科学精神,而且要宽容失败,任何一种创新都是“试错”过程,没有持续的创新尝试,都难以解决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还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两个关系:

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创新与守成的关系。首先,创新是在前人的创新能力及其取得科学成果的基础之上,由后人以新需求、新方式进行自己的创新实践。创新不是无中生有,而是要面对传统、继承传统。大到一个国家、民族,小到一个单位或者学科,忽视经验、技术的积累,一味强调所谓创新,随便“翻烧饼”,既是不成熟、不稳当的表现,也是流于浅薄、陷入浮躁的标志。很多创新由于失去了基础,很快就会烟消云散。守成为创新提供依据,创新则为守成提供动力。基础在守成,关键在创新,真正的创新必须是对守成的尊重和对创新的追求。其次,我们切忌把创新政治化、意识形态化和绝对化,认为“只有新的东西才是先进的、合理的”。大学既要向前看,也要回头看,要在创新中发扬传统、特色和守护大学精神。创新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守成则是一所大学的根基。我们还要冷静看到不少创新实践对社会发展既有促进作用,又有破坏作用。早在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就曾警告说:“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人类每一次对自然界的胜利都必然要受到大自然的报复。”随着人类认识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创新所带来的负面问题会日渐明显。最后,我们还要保持创新的持续性,不能简单求新,朝令夕改。诺贝尔奖获得者从初期研究到最终获奖,一般需要10余年时间,并且近年来有增长的趋势,说明高水平的创新是一项艰巨和长期的工作,被大家公认需要时间,不可急功近利。科技创新不是搞政绩工程,不能出现“前桃后杏终归无”的结果。

二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高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三者的关系。高校集中着人才基础雄厚、研究优势明显、学科交叉综合、学术氛围宽松、国际合作交流活跃、信息灵通等创新优势,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担负着研发科技创新成果的重任。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学科设置齐全,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多种功能;拥有国家基础研究中心和优秀的科学研究团队,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领域原始性创新的重要来源;特别重视研究生教育,拥有广泛的国际联系,能吸引国外大量优秀留学生等。随着国家科技创新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科技创新任务的重担将越来越多地落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身上。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产生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贡献力量。提升高科技创新能力,人才是关键,而高校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人才,高校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首先要围绕人才培养而开展,人才培养通过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来实现。在高校,人才培养是原点、根本和核心,教学是学科建设的内在动因,是科学研究的延伸。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主体是人,高校培养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保证了学科建设的持续发展和科学研究成果的不断产生。

学科建设保障人才培养,助推科学研究。学科是教学、科研的功能单位,学科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创造高质量科研成果。学科建设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建构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其主要任务之一。新学科的产生,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促成了一批科研成果和创新型人才的产生。学科是进行科研的基础与重要平台,其发展的水平决定了科研的水平。高水平的学科有利于凝聚高水平人才和开展高水平科研,没有一流学科,很难吸引一流的学者。

科学研究提升人才培养,带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互相促进,科研是合理设置高校课程、不断更新和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基础,人才培养必须以高水平科学研究为支撑。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先导,也是学科不断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只有将科学研究成果总结成各类理论体系,才能形成各门专业学科。

由此可见,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三者之间相辅相成,互助互益,是三位一体的有机统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在一流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中造就创新型人才。

二、科技创新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创新环境日益改善,主要指标表现突出,发展态势长期向好,部分已提前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同时,我国高等教育也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已经具备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在某些研究领域已体现出国际级水平。但总体而言,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

(一)创新基础仍很薄弱,创新投入不足。

根据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3》,笔者从中撷取我国部分重要科技指数的世界排名如下:

从中我们可以比较分析得出:

首先,创新基础仍比较薄弱。在衡量一国的科技力量时,只看几个指标尤其是总量方面的指标是错误的。2013年,中国国家创新指数在全球40个主要国家中排名第19位,部分指标达到世界领先,而美国凭借雄厚的创新资源和优异的创新绩效,成为最具创新能力的国家,日本和韩国依靠突出的企业创新表现和知识创造能力,分别位居世界第2位和第4位。在创新资源、知识创造、创新绩效、企业创新等发达国家优势突出的重要评价指标上,我国却排名较低,差距明显。

其次,创新投入依然不足。习惯把今天与过去相比,更容易看到进步,却不容易看到制约发展的因素。2013年,我国研发经费达到10298.4亿元,稳居世界第3位,但近20年科研经费累计投入量却不及美国最近两年的累计量,也少于日本最近4年的总投入;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低、强度小、人均经费少,研发经费在各活动领域的配置不合理,研发活动多集中于应用研究,基础研究和试验发展研究薄弱;高校办学经费主要来自政府,校友和社会捐赠很少,经费来源单一。

(二)科技创新型人才不足,领军人才匮乏。

我国高校总体规模大、科技人员多、科研成果量大而广,是汇聚科技领军人才、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要阵地,但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建设工作也面临着重要问题:科技创新型人才不足,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学科领军人才明显不足,能够承担重大科技攻关任务、取得标志性原创成果的高水平创新团队较少。我国国际科学论文(SCI)数量居世界第2位,“高被引”论文数量居世界第4位,但人均论文数量少,平均被引用次数与世界平均值仍有不小差距。

(三)科技创新的产出能力不高,科研成果转化效率偏低。

技术创新成果的工程化、产业化和市场化是科技创新的最终目标。我国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予量虽然分别位居世界首位和第二位,但有效发明专利中维持时间在10年以上的所占比例少,应用型科技创新成果产业转化率偏低,大量跨国企业在中国加工组装产品,但产品的知识产权往往不属于中国;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2.2%,但离“十二五”规划目标还有一定距离,经济增长对投资仍过度依赖;虽然企业的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但创新投入强度和创新绩效亟待提高。

(四)科技创新政策不完善,奖励机制不健全。

科技政策存在急功近利和运动式倾向,将科研活动大项目化、工程化,一味追求大资金,出大成果。科技奖励结构不合理,国家奖项数量过多(三大奖每年超过310项),而社会奖励、创新团队奖励、国际性奖励、青年创新人才奖励严重不足,单一型尤其是应用型奖励偏多。科技成果评比泛滥,存在重复推荐现象,评审过程行政化、平庸化、等级化,分工不明确,部分获奖项目水分大。奖励体制与社会分配体制不能很好配套,高校偏重科研奖励还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下降。这些负面效应影响了科技奖励正确作用的发挥,从而制约了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我国是科技大国,但不是科技强国,科技实力与创新能力只是中等偏上水平。制约科技创新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科技体制与创新发展需要不相适应,科技创新体制和科研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一是行政管理结构和科研队伍结构存在着不匹配现象,学术研究存在严重的行政化问题,行政主导学术资源配置,采取功利的指标来要求短时期内作出贡献。不少高校在科研进校经费这根指挥棒的指挥下,一味强调教师的科研项目数量、经费数额、获奖等级,忽视了学术规律,缺乏良好的学术环境。二是评价体系和科研绩效考核不完善、不合理,激励机制不健全,各类评估、评审、评奖的参与者常常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科研资源被垄断,经费分配不公平,财经纪律执行不严格,学术不端和科研腐败行为时有发生;三是科研评奖一评定“终身”,一评了“终身”,缺乏转化、应用的后续工作,缺乏真正的效益或前沿性的后续评价,有些奖纯粹是为了“奖”而去“拼”奖,目的是升迁、报院士等。四是创新人才发展的体制障碍尚未消除,吸引海外优秀人才的环境不及发达国家,同时面临着人才流失严重的巨大压力,创新人才资源整合利用不够;五是重视投入而不重视产出,存在追求面子工程的问题,忽视基础研究,片面追求数量和速度,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流失严重。六是学术交流不够活跃,许多科技会议存在大型化、形式化倾向,参与国际大型科学项目和前沿领域合作研究不够。

三、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途径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政府部门、企业和科研院所等其它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子系统密切配合、互相推动,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提高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能力,对促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进一步发挥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快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根本保证。

笔者认为,经常出现的问题要从制度上去解决,反复出现的问题要从规律上去探究,普遍存在的问题要从体制上去突破。制约科技创新发展的主要问题是科技体制机制与创新发展需要不相适应。加快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根本保证,也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深化综合改革、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内容。一是要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一支知识化、专业化、精干化的管理和服务队伍,加大对海外顶尖人才引进力度,吸引广大出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加速培养造就一大批青年拔尖创新人才,为科技创新打下良好基础;要探索和完善创新人才的教育培养模式,深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合理设置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加强通识教育,实施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建立以学术管理为主导、行政管理为引导的管理机制,着力发展由学术带头人领衔的交叉学科创新团队。二是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文化建设。要积极倡导拼搏进取、自觉奉献的爱国精神,构建有利于个性特色充分发挥、民主、自由、和谐、活跃的学术环境,营造追求真理、献身科学、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形成“想干事有机会、能干事有平台、干成事有发展、不干事有压力”的环境,提倡多学科和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大力加强学术道德和职业道德建设,强化制度约束和规范管理,加强科研诚信教育,遏制浮躁风气和学术不良风气。

(二)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防建设需要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大力开展跨学科、面向未来的科学研究,重点围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技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和服务,尽快将自身优势辐射到相关领域,力争在国际科学前沿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要瞄准世界军事变革和国防科技建设的需要,增强创新人才承担重大国防科技项目的能力;关注与未来战争形态直接相关领域的新发展,建立一批军民结合的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基地,促进自身基础研究成果和技术向国防装备研发的转化,联合国防工业企业、研究机构共建技术创新联盟,共同围绕重大国防科技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积极为国防战略决策、部署和资源优化配置提供智囊服务,不断为国防事业发展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

(三)坚持产学研结合、推动协同创新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

一是加强协同创新,服务区域经济建设,解决行业企业重大共性问题。政产学研结合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建立高校、企业、研究所与地方协同创新机制,通过设立驻外研究院、产业化基地,孵化高新技术企业等方式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积极使高新技术企业参与到学校重点学科建设中来,建立校企人才培养联动机制,通过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组织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二是立足自主创新,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技术产业化是增强高校科技创新最直接的体现,也是高校促进科技创新与进步的落脚点。要设立专门的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健全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对科研项目特别是国家重大项目实行从研究、开发到转化的知识产权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服务机制。三是引导教师把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充分发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综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四是扩大科技开放合作,提高国际合作水平。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开拓科研人员的国际视野,激发创新思维;与世界先进研究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联合开展科研和人才培养;实行开放式、国际化的办学方针,选派一流学生到世界名校和科研机构,加快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人才;积极参加国际重大科研计划、科学工程和国际学术组织,增强国际影响力。

(四)服从服务于教育教学应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立足点。

一切人类活动都需人来完成,高校的中心任务是人才培养。高校科技创新必须立足于人才培养,如果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的话,那么高校就是这个“灵魂”铸造者能够代代相传的基地。党的十八大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当前,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发展还不平衡,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比较突出,对运用科研成果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还不够重视。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依靠优秀的师资队伍,创新团队的领军人物、学术骨干和青年教师也应是在教学实践中成长起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必须突出科研服务教育教学的导向作用,淡化科技奖励的效应,完善教学评价和激励政策,克服教学、科研“两张皮”,引导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并将其作为教学和科研的结合点,实现教学、科研的协同发展,立足服务好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为科技创新奠定坚实基础。

(五)尽快完善科技立项评审、成果评奖机制。

当前,由于科技立项评审的不规范、不科学、不实际,导致大量低水平重复、没有应用前景的项目得以立项,不仅浪费了宝贵的科技资源,而且损害了真正创新活动的开展。因此,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完善科学、合理的科技立项评审制度,从源头上对项目质量进行把关。一是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评审制度,保证评审专家的选择与专家评审的公正性,评审方式的科学性。二是把创新能力作为科技立项的主导因素,把是否与研究机构、企业、地方政府乃至国际合作申请立项作为重要考察依据,强化立项的创新性、针对性、实用性。三是把人才培养纳入科技立项的全过程,为拔尖人才和青年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增大人员费用的比例,赋予科技人员更多的经费支配权力。四是实行项目进度合同制的评审方式,促使申请者严格、科学地对项目进度进行安排,明确各阶段的研究成果及最终成果形式,加强科技查新,充分发挥第三方的评估作用。

当前,我国科技成果奖项名目繁多,全国省市级的科技评奖在2006年就已达到六七千项,许多奖项沦为一种形式;科技成果评奖机制日趋短平快,文章无论优劣都要进行评奖,把结论获奖作为课题的终结,“成果”大量涌现但难以转化,加剧了急功近利的学术氛围和短视的科研行为,脱离了科研活动最终转化为生产力这个根本原则;科研人员很难集中精力潜心学术,搞关系之风日盛,甚至出现科研成果捆绑申报的造假行为,一些评奖已成为学术腐败的重要诱因。因此,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加大力度改革科研成果评奖机制,精简科技成果奖励数量,弱化对参评成果的时间限制,把成果的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取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作为评价标准;增强评审队伍建设,建立评审专家的信誉档案,设立观察员对评审进行内部监督;依法保护成果评审的独立性,避免受一些不正当因素的干扰;向社会公布和展示科技成果,进行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提高评奖的透明度。

(六)高校在科学研究职能上要去“功利化”。

当前,高校科研活动越来越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由于科研评价过于重视获奖和论文数量,评价结果与组织、人员的直接利益挂钩,导致科研活动盲目追求论文、获奖、科研项目与经费数量,热衷于追逐名利和资源的获取、占有及垄断,产生了一系列科研怪象:一是催生出大量既无创新价值、又对推动科技进步没有实际意义的所谓科技成果;二是导致教学与科研严重脱节,某种程度上科研成为教师晋升的门槛和“名利双收”的活动;三是功利化使高校科研发展的手脚被束缚,不但无法推动科研方向的横向拓展,也无法促进科研成果的纵向深化;四是直接导致项目与经费蜕变为某些科研人员的生财之道。高校功利化已经严重制约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和自主创新成果的涌现。

科学研究追求的是真理,少一分利益的诱惑,就会多一份纯净的学术空气。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应努力避免科研的功利化和世俗化,改革科研活动高度计划性的体制,建立以创新能力、创新成果、学术影响力等质量导向为主,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客观公正的科研评价体系,改变将论文、项目、经费、专利数量等与利益直接挂钩的做法;探索有利于创新人才发挥作用的多种分配方式,健全与职责、业绩、贡献紧密联系的分配激励机制;大力支持教师投身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努力产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水平技术成果;引导和保障教师以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潜心学术,不断做出原创性、高水平的创新成果。

总之,高校科技创新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起到了重要的战略与支撑作用,提高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推动创新体系协调发展,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对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创新驱动发展”这一世纪命题,也是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来源:《中国高校科技》2014年第5期

上一条: 西电召开正处级干部任职宣布暨集体廉政谈话会
下一条: 副校长郝跃院士赴京看望在京校友 出席校友会活动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验证码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陈治亚: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考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不断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取得了历史性成就,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已经世界领先,但我们拥有一流独创性学术思想和原创性技术的人才还比较少,自主创新能力还很薄弱,关键设备和技术仍受制于人。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在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转变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无疑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处于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顶端地位,代表着高等教育发展的最高水平,如何切实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需要我们深刻思考的现实问题。

一、正确把握科技创新的内涵

“创新”概念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约翰夫•熊彼特首次提出,“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组合包括以下内容:(1)引入新产品;(2)引进新技术,即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新的市场;(4)开拓并利用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5)实现工业的新组织”。当下,创新更加广泛被人接受的含义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科技创新可以被分成三种类型: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

笔者认为,真正的创新有着深刻的含义,它已不是一个孤立的学术问题,而是涉及经济、政治、教育、文化、思维等等的一个系统工程,因此,高校实现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既要有清晰的理念和思路,又要有正确的心态和举措。一是无论什么“创新”,首先要体现一个“新”字,同时必须有两个基本前提:遵循自然、社会、人类活动和事物的内在规律,并且具备“有益性”和“人性”原则。二是不能把创新“口号化”,为了突出创新形象,把创新变成时尚的口号,即使常规工作也要换个说法来体现创新,这必然造成创新的“形式化”和围绕创新进行的浮夸。三是把创新政治化、意识形态化和绝对化,认为“只有新的东西才是先进的、合理的”。四是不能只把技术创新希望寄托在少数人身上,专家、学者、科技人员是创新的重要骨干力量或者领军人物,但科技创新实现真正的突破是由成千上万劳动者的实践、智慧和专家学者的智慧结合在一起的成果。五是创新必须有敢于质疑权威的科学精神和民主、宽松的氛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只会导致创新思维的丧失。六是创新必须遵循真理和科学精神,而且要宽容失败,任何一种创新都是“试错”过程,没有持续的创新尝试,都难以解决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还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两个关系:

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创新与守成的关系。首先,创新是在前人的创新能力及其取得科学成果的基础之上,由后人以新需求、新方式进行自己的创新实践。创新不是无中生有,而是要面对传统、继承传统。大到一个国家、民族,小到一个单位或者学科,忽视经验、技术的积累,一味强调所谓创新,随便“翻烧饼”,既是不成熟、不稳当的表现,也是流于浅薄、陷入浮躁的标志。很多创新由于失去了基础,很快就会烟消云散。守成为创新提供依据,创新则为守成提供动力。基础在守成,关键在创新,真正的创新必须是对守成的尊重和对创新的追求。其次,我们切忌把创新政治化、意识形态化和绝对化,认为“只有新的东西才是先进的、合理的”。大学既要向前看,也要回头看,要在创新中发扬传统、特色和守护大学精神。创新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守成则是一所大学的根基。我们还要冷静看到不少创新实践对社会发展既有促进作用,又有破坏作用。早在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就曾警告说:“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人类每一次对自然界的胜利都必然要受到大自然的报复。”随着人类认识和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创新所带来的负面问题会日渐明显。最后,我们还要保持创新的持续性,不能简单求新,朝令夕改。诺贝尔奖获得者从初期研究到最终获奖,一般需要10余年时间,并且近年来有增长的趋势,说明高水平的创新是一项艰巨和长期的工作,被大家公认需要时间,不可急功近利。科技创新不是搞政绩工程,不能出现“前桃后杏终归无”的结果。

二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高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三者的关系。高校集中着人才基础雄厚、研究优势明显、学科交叉综合、学术氛围宽松、国际合作交流活跃、信息灵通等创新优势,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担负着研发科技创新成果的重任。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学科设置齐全,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多种功能;拥有国家基础研究中心和优秀的科学研究团队,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前沿领域原始性创新的重要来源;特别重视研究生教育,拥有广泛的国际联系,能吸引国外大量优秀留学生等。随着国家科技创新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科技创新任务的重担将越来越多地落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身上。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学科,产生一批国际领先的原创性成果,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贡献力量。提升高科技创新能力,人才是关键,而高校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人才,高校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首先要围绕人才培养而开展,人才培养通过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来实现。在高校,人才培养是原点、根本和核心,教学是学科建设的内在动因,是科学研究的延伸。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主体是人,高校培养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保证了学科建设的持续发展和科学研究成果的不断产生。

学科建设保障人才培养,助推科学研究。学科是教学、科研的功能单位,学科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创造高质量科研成果。学科建设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建构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是其主要任务之一。新学科的产生,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促成了一批科研成果和创新型人才的产生。学科是进行科研的基础与重要平台,其发展的水平决定了科研的水平。高水平的学科有利于凝聚高水平人才和开展高水平科研,没有一流学科,很难吸引一流的学者。

科学研究提升人才培养,带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互相促进,科研是合理设置高校课程、不断更新和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基础,人才培养必须以高水平科学研究为支撑。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先导,也是学科不断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只有将科学研究成果总结成各类理论体系,才能形成各门专业学科。

由此可见,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三者之间相辅相成,互助互益,是三位一体的有机统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在一流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中造就创新型人才。

二、科技创新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创新环境日益改善,主要指标表现突出,发展态势长期向好,部分已提前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同时,我国高等教育也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已经具备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在某些研究领域已体现出国际级水平。但总体而言,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

(一)创新基础仍很薄弱,创新投入不足。

根据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3》,笔者从中撷取我国部分重要科技指数的世界排名如下:

从中我们可以比较分析得出:

首先,创新基础仍比较薄弱。在衡量一国的科技力量时,只看几个指标尤其是总量方面的指标是错误的。2013年,中国国家创新指数在全球40个主要国家中排名第19位,部分指标达到世界领先,而美国凭借雄厚的创新资源和优异的创新绩效,成为最具创新能力的国家,日本和韩国依靠突出的企业创新表现和知识创造能力,分别位居世界第2位和第4位。在创新资源、知识创造、创新绩效、企业创新等发达国家优势突出的重要评价指标上,我国却排名较低,差距明显。

其次,创新投入依然不足。习惯把今天与过去相比,更容易看到进步,却不容易看到制约发展的因素。2013年,我国研发经费达到10298.4亿元,稳居世界第3位,但近20年科研经费累计投入量却不及美国最近两年的累计量,也少于日本最近4年的总投入;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低、强度小、人均经费少,研发经费在各活动领域的配置不合理,研发活动多集中于应用研究,基础研究和试验发展研究薄弱;高校办学经费主要来自政府,校友和社会捐赠很少,经费来源单一。

(二)科技创新型人才不足,领军人才匮乏。

我国高校总体规模大、科技人员多、科研成果量大而广,是汇聚科技领军人才、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要阵地,但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建设工作也面临着重要问题:科技创新型人才不足,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学科领军人才明显不足,能够承担重大科技攻关任务、取得标志性原创成果的高水平创新团队较少。我国国际科学论文(SCI)数量居世界第2位,“高被引”论文数量居世界第4位,但人均论文数量少,平均被引用次数与世界平均值仍有不小差距。

(三)科技创新的产出能力不高,科研成果转化效率偏低。

技术创新成果的工程化、产业化和市场化是科技创新的最终目标。我国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予量虽然分别位居世界首位和第二位,但有效发明专利中维持时间在10年以上的所占比例少,应用型科技创新成果产业转化率偏低,大量跨国企业在中国加工组装产品,但产品的知识产权往往不属于中国;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2.2%,但离“十二五”规划目标还有一定距离,经济增长对投资仍过度依赖;虽然企业的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但创新投入强度和创新绩效亟待提高。

(四)科技创新政策不完善,奖励机制不健全。

科技政策存在急功近利和运动式倾向,将科研活动大项目化、工程化,一味追求大资金,出大成果。科技奖励结构不合理,国家奖项数量过多(三大奖每年超过310项),而社会奖励、创新团队奖励、国际性奖励、青年创新人才奖励严重不足,单一型尤其是应用型奖励偏多。科技成果评比泛滥,存在重复推荐现象,评审过程行政化、平庸化、等级化,分工不明确,部分获奖项目水分大。奖励体制与社会分配体制不能很好配套,高校偏重科研奖励还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下降。这些负面效应影响了科技奖励正确作用的发挥,从而制约了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我国是科技大国,但不是科技强国,科技实力与创新能力只是中等偏上水平。制约科技创新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科技体制与创新发展需要不相适应,科技创新体制和科研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一是行政管理结构和科研队伍结构存在着不匹配现象,学术研究存在严重的行政化问题,行政主导学术资源配置,采取功利的指标来要求短时期内作出贡献。不少高校在科研进校经费这根指挥棒的指挥下,一味强调教师的科研项目数量、经费数额、获奖等级,忽视了学术规律,缺乏良好的学术环境。二是评价体系和科研绩效考核不完善、不合理,激励机制不健全,各类评估、评审、评奖的参与者常常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科研资源被垄断,经费分配不公平,财经纪律执行不严格,学术不端和科研腐败行为时有发生;三是科研评奖一评定“终身”,一评了“终身”,缺乏转化、应用的后续工作,缺乏真正的效益或前沿性的后续评价,有些奖纯粹是为了“奖”而去“拼”奖,目的是升迁、报院士等。四是创新人才发展的体制障碍尚未消除,吸引海外优秀人才的环境不及发达国家,同时面临着人才流失严重的巨大压力,创新人才资源整合利用不够;五是重视投入而不重视产出,存在追求面子工程的问题,忽视基础研究,片面追求数量和速度,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流失严重。六是学术交流不够活跃,许多科技会议存在大型化、形式化倾向,参与国际大型科学项目和前沿领域合作研究不够。

三、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途径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政府部门、企业和科研院所等其它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子系统密切配合、互相推动,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提高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能力,对促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进一步发挥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推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快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根本保证。

笔者认为,经常出现的问题要从制度上去解决,反复出现的问题要从规律上去探究,普遍存在的问题要从体制上去突破。制约科技创新发展的主要问题是科技体制机制与创新发展需要不相适应。加快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根本保证,也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深化综合改革、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内容。一是要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一支知识化、专业化、精干化的管理和服务队伍,加大对海外顶尖人才引进力度,吸引广大出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加速培养造就一大批青年拔尖创新人才,为科技创新打下良好基础;要探索和完善创新人才的教育培养模式,深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合理设置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加强通识教育,实施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建立以学术管理为主导、行政管理为引导的管理机制,着力发展由学术带头人领衔的交叉学科创新团队。二是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文化建设。要积极倡导拼搏进取、自觉奉献的爱国精神,构建有利于个性特色充分发挥、民主、自由、和谐、活跃的学术环境,营造追求真理、献身科学、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形成“想干事有机会、能干事有平台、干成事有发展、不干事有压力”的环境,提倡多学科和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大力加强学术道德和职业道德建设,强化制度约束和规范管理,加强科研诚信教育,遏制浮躁风气和学术不良风气。

(二)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防建设需要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大力开展跨学科、面向未来的科学研究,重点围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问题、科技尖端领域的前瞻性问题、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益性问题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和服务,尽快将自身优势辐射到相关领域,力争在国际科学前沿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要瞄准世界军事变革和国防科技建设的需要,增强创新人才承担重大国防科技项目的能力;关注与未来战争形态直接相关领域的新发展,建立一批军民结合的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基地,促进自身基础研究成果和技术向国防装备研发的转化,联合国防工业企业、研究机构共建技术创新联盟,共同围绕重大国防科技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积极为国防战略决策、部署和资源优化配置提供智囊服务,不断为国防事业发展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

(三)坚持产学研结合、推动协同创新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

一是加强协同创新,服务区域经济建设,解决行业企业重大共性问题。政产学研结合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建立高校、企业、研究所与地方协同创新机制,通过设立驻外研究院、产业化基地,孵化高新技术企业等方式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积极使高新技术企业参与到学校重点学科建设中来,建立校企人才培养联动机制,通过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组织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二是立足自主创新,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技术产业化是增强高校科技创新最直接的体现,也是高校促进科技创新与进步的落脚点。要设立专门的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健全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对科研项目特别是国家重大项目实行从研究、开发到转化的知识产权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服务机制。三是引导教师把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充分发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综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四是扩大科技开放合作,提高国际合作水平。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开拓科研人员的国际视野,激发创新思维;与世界先进研究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联合开展科研和人才培养;实行开放式、国际化的办学方针,选派一流学生到世界名校和科研机构,加快培养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人才;积极参加国际重大科研计划、科学工程和国际学术组织,增强国际影响力。

(四)服从服务于教育教学应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立足点。

一切人类活动都需人来完成,高校的中心任务是人才培养。高校科技创新必须立足于人才培养,如果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的话,那么高校就是这个“灵魂”铸造者能够代代相传的基地。党的十八大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当前,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发展还不平衡,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比较突出,对运用科研成果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还不够重视。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依靠优秀的师资队伍,创新团队的领军人物、学术骨干和青年教师也应是在教学实践中成长起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必须突出科研服务教育教学的导向作用,淡化科技奖励的效应,完善教学评价和激励政策,克服教学、科研“两张皮”,引导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并将其作为教学和科研的结合点,实现教学、科研的协同发展,立足服务好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为科技创新奠定坚实基础。

(五)尽快完善科技立项评审、成果评奖机制。

当前,由于科技立项评审的不规范、不科学、不实际,导致大量低水平重复、没有应用前景的项目得以立项,不仅浪费了宝贵的科技资源,而且损害了真正创新活动的开展。因此,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完善科学、合理的科技立项评审制度,从源头上对项目质量进行把关。一是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评审制度,保证评审专家的选择与专家评审的公正性,评审方式的科学性。二是把创新能力作为科技立项的主导因素,把是否与研究机构、企业、地方政府乃至国际合作申请立项作为重要考察依据,强化立项的创新性、针对性、实用性。三是把人才培养纳入科技立项的全过程,为拔尖人才和青年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增大人员费用的比例,赋予科技人员更多的经费支配权力。四是实行项目进度合同制的评审方式,促使申请者严格、科学地对项目进度进行安排,明确各阶段的研究成果及最终成果形式,加强科技查新,充分发挥第三方的评估作用。

当前,我国科技成果奖项名目繁多,全国省市级的科技评奖在2006年就已达到六七千项,许多奖项沦为一种形式;科技成果评奖机制日趋短平快,文章无论优劣都要进行评奖,把结论获奖作为课题的终结,“成果”大量涌现但难以转化,加剧了急功近利的学术氛围和短视的科研行为,脱离了科研活动最终转化为生产力这个根本原则;科研人员很难集中精力潜心学术,搞关系之风日盛,甚至出现科研成果捆绑申报的造假行为,一些评奖已成为学术腐败的重要诱因。因此,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加大力度改革科研成果评奖机制,精简科技成果奖励数量,弱化对参评成果的时间限制,把成果的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取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作为评价标准;增强评审队伍建设,建立评审专家的信誉档案,设立观察员对评审进行内部监督;依法保护成果评审的独立性,避免受一些不正当因素的干扰;向社会公布和展示科技成果,进行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提高评奖的透明度。

(六)高校在科学研究职能上要去“功利化”。

当前,高校科研活动越来越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由于科研评价过于重视获奖和论文数量,评价结果与组织、人员的直接利益挂钩,导致科研活动盲目追求论文、获奖、科研项目与经费数量,热衷于追逐名利和资源的获取、占有及垄断,产生了一系列科研怪象:一是催生出大量既无创新价值、又对推动科技进步没有实际意义的所谓科技成果;二是导致教学与科研严重脱节,某种程度上科研成为教师晋升的门槛和“名利双收”的活动;三是功利化使高校科研发展的手脚被束缚,不但无法推动科研方向的横向拓展,也无法促进科研成果的纵向深化;四是直接导致项目与经费蜕变为某些科研人员的生财之道。高校功利化已经严重制约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和自主创新成果的涌现。

科学研究追求的是真理,少一分利益的诱惑,就会多一份纯净的学术空气。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应努力避免科研的功利化和世俗化,改革科研活动高度计划性的体制,建立以创新能力、创新成果、学术影响力等质量导向为主,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客观公正的科研评价体系,改变将论文、项目、经费、专利数量等与利益直接挂钩的做法;探索有利于创新人才发挥作用的多种分配方式,健全与职责、业绩、贡献紧密联系的分配激励机制;大力支持教师投身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努力产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水平技术成果;引导和保障教师以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潜心学术,不断做出原创性、高水平的创新成果。

总之,高校科技创新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起到了重要的战略与支撑作用,提高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推动创新体系协调发展,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对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创新驱动发展”这一世纪命题,也是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来源:《中国高校科技》2014年第5期

责任编辑:高巍巍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