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主页
English
宣传部
首页
西电要闻
工作动态
媒体西电
理论教育
西电学人
西电学子
校友故事
西电记忆
西电科大报
西电电视台
教学
科研
学术
讲座
交流
党群
院系
校园
服务
医卫
人物
学者
学生
校史
校友
就业
校友故事
表格等宽内容时,请左右滑动 <>
《科学》周刊全文刊登王中林教授在纳米研究中的重大成果
时间:2008-12-15 16:36:52
来源:科学时报
点击:
本报北京4月13日讯(记者王丹红)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教授王中林等在4月14出版的《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成功地在纳米尺度范围内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研制出世界上最小的发电机——纳米发电机。国际纳米技术领军人物、哈佛大学教授Charles Lieber说:“该论文所描述的工作极其令人振奋,因为它提出了解决纳米技术中一个关键问题的方案,那就是如何为许多研究组发明的纳米器件提供电力的问题。王教授利用他先创的氧化锌纳米线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在这个问题上显示了他巨大的创造性。”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的材料学家刘俊说:“这是纳米技术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它的影响将是深刻的、深远的。”
正在北京的王中林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说,“这是我在这个研究领域10多年最让我激动的发明”。 他认为这是国际纳米领域最让人激动的重大发现,它一定会引起整个纳米学界对纳米电源方面研究的巨大热潮。
作为佐治亚理工学院校董事讲座教授和工学院讲座教授,王中林同时也是北京大学工学院先进材料和纳米技术系主任、中国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海外主任,这项工作是他和博士生宋金会共同完成的。
因为具有尺寸微小、功耗小、反应灵敏等宏观器件所不具有的独特优势,纳米器件一直是纳米学术界最前沿、最活跃的领域。如果能真正让这些微小器件工作起来,那么必须要给它们输入电能,而只有实现了自带电源的纳米器件才可被视为真正的纳米系统。又因为纳米系统具有微小而且可植入体内等特性,所以它的供电系统必须是小型化的。不过,目前的研究只是集中于纳米器件的本身,而没有考虑为这些纳米器件输入电源的问题。
发电是需要能量的。人在走路、呼吸时会产生能量,那么能否将人体自身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纳米器件所需要的电能?王中林想到了这个主意,他说:“如果有一种微型的装置能将生物体内的生物能量转化为电能输送给纳米器件,同步实现器件和电源的小型化,是最为理想的事。”
王中林和宋金会利用竖直结构的氧化锌纳米线的独特性质,在原子力显微镜下研制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纳米发电机,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发电装置。王中林解释说,压电效应是一种由材料中的力学形变而导致的电荷极化的效应,它是实现力电耦合和传感的重要物理过程,而氧化锌纳米线有容易弯曲的特性,可以在纳米线内外部分别造成压缩和拉伸;竖直生长的氧化锌是纤锌矿结构,同时具有半导体性能和压电效应。氧化锌纳米线的这种独特结构导致了弯曲纳米线的内外表面产生极化电荷,他们用导电原子力显微镜的探针弯曲单个氧化锌纳米线,输入机械能,再利用氧化锌的半导体性质将其纳米线的压电特性耦合起来,从而将电能暂时储存在纳米线内,然后再用导电的原子力显微镜探针接通这一电源,向外界输电,从而完美地实现了纳米尺度的发电功能。他说:“更重要的是,这一纳米发电机竟然能达到17%能30%的发电效率,为自发电的纳米器件奠定了物理基础。”
王中林早在七年前就认识到氧化锌独特的半导体、光学和生物学性能,具有其他纳米材料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他的研究小组一直致力于以氧化锌为基础的纳米材料的合成和应用研究。2001年,他们在《科学》杂志上报告首次合成氧化锌半导体材料带,这篇论文已被引用1100多次。之后,他们又研制出纳米环、纳米螺旋等器件。
王中林相信纳米发电机无论在生物医学、军事、无线通信和无线传感方面都将有广泛的重要应用。他说:“这一发明可以整合纳米器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纳米系统,它可以收集机械能,比如人体运动、肌肉收缩、血液流动等所产生的能量;震动能,比如声波和超声波产生的能量;流体能量,比如体液流动、血液流动和动脉收缩产生的能量,并将这些能量转化为电能提供给纳米器件。这一纳米发电机所产生的电能足够供给纳米器件或系统所需,从而让纳米器件或纳米机器人实现能量自供。”
基于规则的氧化锌纳米线的纳米发电机。
(A)在氧化铝衬底上生长的氧化锌纳米线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B)在导电的原子力显微镜针尖作用下,纳米线利用压电效应发电的示意图。(C)当原子力显微镜探针扫过纳米线阵列时,压电电荷释放的三维电压/电流信号图。
SOURCE:Piezoelectric Nanogenerators Based on Zinc Oxide Nanowire Arrays Zhong Lin Wang and Jinhui Song Science 14 April 2006: 242-246.
全文链接地址:
http://www.nanoscience.gatech.edu/zlwang/paper/2006/06_SCIENCE_1.pdf
相关链接
王中林教授于1982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并于同年考取中美联合招收的物理研究生(CUSPEA),1987年获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物理学博士,现任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纳米科学和技术中心主任,是国内外著名的纳米技术专家。王中林教授已在国际一流刊物上发表期刊论文400余篇,会议论文140余篇,拥有专利八项,出版四本专著和十五本编辑书籍。他的学术论文已被引用九千次以上。王中林教授因其对“纳米技术领域的材料科学以及基础发展做出的杰出及持续的贡献”,2002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2004年当选为世界创新基金会院士,2005年当选为美国物理学会院士。王中林教授是从1992到2002十年中纳米科技论文引用次数世界个人排名前25位作者之一。
上一条:
计算机学院学生李凤洲勇救落水青年
下一条:
杨银堂:高考,为我们夫妻牵起一根“红线”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0/1000
用户名
密码
匿名发布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共
0
条评论 共
1
页 当前第
1
页
首页
西电要闻
工作动态
媒体西电
理论教育
西电学人
西电学子
校友故事
西电记忆
西电科大报
西电影像
红色文化资源库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论述
信仰光芒——建校至新中国成立(1931-1949)
历史记录
光影记忆
校史讲述
金色年华——新中国成立至迁校西安(1949-1958)
图说历史
口述历史
红色筑梦——西迁至转为地方建制(1958-1988)
留影存照
沧桑岁月
智领未来——转为地方建制至今(1988年至今)
大学之道
才人辈出
媒体
图片
视频
专题
您的位置:
主页
>
校友故事
西电科大报
今日头条
微博
宣传部
学校主页
English
校友故事
教学
科研
学术
讲座
交流
党群
院系
校园
服务
医卫
人物
学者
学生
校史
校友
就业
《科学》周刊全文刊登王中林教授在纳米研究中的重大成果
发布时间:2008-12-15 16:36:52
来源:科学时报
点击:
我要评论:
(
0
)
T
|
T
本报北京4月13日讯(记者王丹红)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教授王中林等在4月14出版的《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成功地在纳米尺度范围内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研制出世界上最小的发电机——纳米发电机。国际纳米技术领军人物、哈佛大学教授Charles Lieber说:“该论文所描述的工作极其令人振奋,因为它提出了解决纳米技术中一个关键问题的方案,那就是如何为许多研究组发明的纳米器件提供电力的问题。王教授利用他先创的氧化锌纳米线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在这个问题上显示了他巨大的创造性。”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的材料学家刘俊说:“这是纳米技术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它的影响将是深刻的、深远的。”
正在北京的王中林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说,“这是我在这个研究领域10多年最让我激动的发明”。 他认为这是国际纳米领域最让人激动的重大发现,它一定会引起整个纳米学界对纳米电源方面研究的巨大热潮。
作为佐治亚理工学院校董事讲座教授和工学院讲座教授,王中林同时也是北京大学工学院先进材料和纳米技术系主任、中国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海外主任,这项工作是他和博士生宋金会共同完成的。
因为具有尺寸微小、功耗小、反应灵敏等宏观器件所不具有的独特优势,纳米器件一直是纳米学术界最前沿、最活跃的领域。如果能真正让这些微小器件工作起来,那么必须要给它们输入电能,而只有实现了自带电源的纳米器件才可被视为真正的纳米系统。又因为纳米系统具有微小而且可植入体内等特性,所以它的供电系统必须是小型化的。不过,目前的研究只是集中于纳米器件的本身,而没有考虑为这些纳米器件输入电源的问题。
发电是需要能量的。人在走路、呼吸时会产生能量,那么能否将人体自身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纳米器件所需要的电能?王中林想到了这个主意,他说:“如果有一种微型的装置能将生物体内的生物能量转化为电能输送给纳米器件,同步实现器件和电源的小型化,是最为理想的事。”
王中林和宋金会利用竖直结构的氧化锌纳米线的独特性质,在原子力显微镜下研制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纳米发电机,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发电装置。王中林解释说,压电效应是一种由材料中的力学形变而导致的电荷极化的效应,它是实现力电耦合和传感的重要物理过程,而氧化锌纳米线有容易弯曲的特性,可以在纳米线内外部分别造成压缩和拉伸;竖直生长的氧化锌是纤锌矿结构,同时具有半导体性能和压电效应。氧化锌纳米线的这种独特结构导致了弯曲纳米线的内外表面产生极化电荷,他们用导电原子力显微镜的探针弯曲单个氧化锌纳米线,输入机械能,再利用氧化锌的半导体性质将其纳米线的压电特性耦合起来,从而将电能暂时储存在纳米线内,然后再用导电的原子力显微镜探针接通这一电源,向外界输电,从而完美地实现了纳米尺度的发电功能。他说:“更重要的是,这一纳米发电机竟然能达到17%能30%的发电效率,为自发电的纳米器件奠定了物理基础。”
王中林早在七年前就认识到氧化锌独特的半导体、光学和生物学性能,具有其他纳米材料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他的研究小组一直致力于以氧化锌为基础的纳米材料的合成和应用研究。2001年,他们在《科学》杂志上报告首次合成氧化锌半导体材料带,这篇论文已被引用1100多次。之后,他们又研制出纳米环、纳米螺旋等器件。
王中林相信纳米发电机无论在生物医学、军事、无线通信和无线传感方面都将有广泛的重要应用。他说:“这一发明可以整合纳米器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纳米系统,它可以收集机械能,比如人体运动、肌肉收缩、血液流动等所产生的能量;震动能,比如声波和超声波产生的能量;流体能量,比如体液流动、血液流动和动脉收缩产生的能量,并将这些能量转化为电能提供给纳米器件。这一纳米发电机所产生的电能足够供给纳米器件或系统所需,从而让纳米器件或纳米机器人实现能量自供。”
基于规则的氧化锌纳米线的纳米发电机。
(A)在氧化铝衬底上生长的氧化锌纳米线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B)在导电的原子力显微镜针尖作用下,纳米线利用压电效应发电的示意图。(C)当原子力显微镜探针扫过纳米线阵列时,压电电荷释放的三维电压/电流信号图。
SOURCE:Piezoelectric Nanogenerators Based on Zinc Oxide Nanowire Arrays Zhong Lin Wang and Jinhui Song Science 14 April 2006: 242-246.
全文链接地址:
http://www.nanoscience.gatech.edu/zlwang/paper/2006/06_SCIENCE_1.pdf
相关链接
王中林教授于1982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并于同年考取中美联合招收的物理研究生(CUSPEA),1987年获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物理学博士,现任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纳米科学和技术中心主任,是国内外著名的纳米技术专家。王中林教授已在国际一流刊物上发表期刊论文400余篇,会议论文140余篇,拥有专利八项,出版四本专著和十五本编辑书籍。他的学术论文已被引用九千次以上。王中林教授因其对“纳米技术领域的材料科学以及基础发展做出的杰出及持续的贡献”,2002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2004年当选为世界创新基金会院士,2005年当选为美国物理学会院士。王中林教授是从1992到2002十年中纳米科技论文引用次数世界个人排名前25位作者之一。
责任编辑:佟玉琢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新闻评论
服务
缴费
邮箱
工资
校园网流量
校内电话
热站
官方微博
睿思
雁塔晨钟
图书馆
就业
资源
读报
高清VOD
校历
学术
西电VIS
西电往事
张海林:好学不倦 精益求精
李建东:刻苦钻研 砥砺前行
刘增基:坚守初心 矢志不渝
【西电往事】当流星划过东方——红色传奇之西电“流星余迹”通信
【西电往事】杨绍全:编写国内高校首套电子对抗专业教材 主持研
【西电往事】毛乃宏:投身中国天线学科和天线测量事业,为国防科
【西电往事】孙肖子:在革命大熔炉中锻炼成长
西电往事丨葛仕民:与气象邂逅,与西电同行
西电往事丨彭学愚:在信息处理技术上下苦功
本月热点
西电影像
西电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审核
西电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审核
西电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意见交流会
西电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入校评估说明会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