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主页 English 宣传部
校友故事
表格等宽内容时,请左右滑动 <>
包为民:航天人的梦想与荣光
时间:2016-05-10 09:06:56 来源:镇海新闻网 点击:

包为民在镇海中学作讲座。

人物名片

包为民,原籍浙江镇海,1960年3月出生于哈尔滨,1982年8月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有突出贡献的青年专家。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兼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是我国航天运载器及控制系统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曾获国防科工委二等功1次,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等。

“大家知道,人类的活动从陆地到了海洋,从海洋再到天空,又从天空发展到了太空……”4月24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发展中的中国航天》报告会在镇海中学举行,吸引了许多高中生和大学生前来聆听。作讲座的中年男子博闻强识,他就是镇海籍中科院院士包为民。

当天是首个“中国航天日”,也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作为我国航天运载器及控制系统领域学术带头人的包为民推掉了北京许多重要活动的邀请,来到镇海。

“虽然我不是出生在镇海,也没有在镇海生活过,但我从未忘记,我是一个镇海人,我的根在这里。”蒙蒙细雨中,这位镇海籍院士漫步在郑氏十七房,穿行在宁波帮博物馆,行走在镇海中学的校园里,感受故乡的美丽与发展。

辗转求学不松懈

包为民出生在一个学风浓郁、思想开明的知识分子家庭,爷爷、奶奶和父亲都是宁波人。包为民幼年的记忆中,爷爷谈吐优雅,是小有名气的文人;奶奶当过教师,说一口地道的宁波方言,做得一手精巧的手工。包为民的父亲大学就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大学 (位于哈尔滨,简称“哈军工”)。外公和母亲都是苏州人,外公191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母亲在上海交通大学就读一年后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也来到了哈军工学习。

1960年,包为民出生在哈尔滨,在当地念完了二年级。1969年中苏关系紧张,发生了珍宝岛战役,为躲避战乱,包为民被送回苏州的外婆家,入读当地的拥军小学。一年之后,根据中央军委“一号命令”,哈军工正式分迁,包为民父母属于核物理专业,所在的原子工程系划归第二机械工业部,迁往重庆,与哈尔滨工业大学一起组建重庆工业大学。年幼的包为民又随父母来到重庆,他在这里完成了小学、初中的学习。1975年,核物理系再次迁移到长沙工学院,包为民全家也随之迁至长沙,包为民进入国防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就读高中。

“虽然过程辗转,但求学之路一直未中断。多年来走南闯北的经历让我领略到多座城市不一样的风貌,感受到北方人的豪爽豁达、南方人的细腻婉约,开拓了眼界。”包为民回忆,他的求学生涯中经历了十年“文革”和国内外的政治局势动荡,深知每一次学习机会的不易,总是自觉勤奋学习,刻苦钻研。

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包为民明晰了自己的方向:一定要参加高考!包为民的父母当时都是大学教授,在为高考奋斗的一年时光中,母亲亲自给包为民补习物理基础知识。同时,包为民还参加了国防科技大学特办的高考补习班,系统化学习数学、物理、化学、语文、政治等知识。

“那时候的高考无异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激烈。”包为民说,备战高考的这一年,他不分白天黑夜都在学习。聪颖的天资加上不懈的努力,1978年,包为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在大学专业的选择上,父母给了包为民一些建议,认为信息行业将来发展势头比较好。包为民自小喜欢动手操作,爱好电子行业,兴趣使然结合父母的意见,他选择了电子工程系信息处理专业。

矢志追寻航天梦

来到西安求学,是包为民人生中一个新的开始。“大学同班同学53人,年龄、经历差距很大,年轻的15岁,年长的已33岁。应届生只有一半,不少人当过工人、军人、老师,参加过上山下乡。”包为民至今记得大学时期的场景,班里学习氛围很浓郁,大家对知识充满了渴望,大部分时间都花在阅读、钻研上。同时,同学们都很和善,珍视四年同窗生涯,关系融洽,至今都保持着联系。

恢复正常教学不久的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师资力量极佳,老师大多来自大连理工学院、解放军通讯学院等信息专业领先的院校,在当时艰苦朴素的教学条件下,满怀热情投身教育事业。师恩难忘,包为民至今都能说出对他影响较大的老师们的名字。

身处西安这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大学四年,包为民没有去过大雁塔,也没有到过小雁塔,他把全部精力花在学习上,最大的收获,就是信息处理专业方面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的提升。1982年,包为民结束充实而难忘的象牙塔生活,来到航天部第一研究院第十二研究所工作,师从老一代航天专家孙永成。

航天部第一研究院第十二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4月,是我国组建最早的运载火箭控制系统总体单位,主要从事航天控制与信息领域专业技术研究,承担了运载火箭和军民融合领域控制系统及其关键产品研制任务。所长刘纪原对这批新上岗的大学生充满期望,以“生在永定路,死在八宝山”这句热情洋溢的口号,鼓励他们投身祖国的航天事业。

航天活动旨在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与天体,也有执行军事任务或商业合同任务,对国家和国际的政治、经济、军事与社会生活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包为民进入研究所后,除了拓展电子信息的专业知识,也开始接触和学习控制系统的知识,投身航天研究。

“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不如拿剃头刀的”,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上有这样的顺口溜,可见当时航天科研领域条件之艰苦,从事脑力劳动的知识分子的收入,曾远远低于体力劳动者。“很感谢研究所里的老同志们,他们潜心研究,对年轻人无私地‘传帮带’,让我在工作中不断成长和进步。”包为民说,参加工作之初,月收入是54元。当时国内物质条件匮乏,研究所里各项条件都很艰苦,但大家没有抱怨,金钱和安逸不是航天人最看重的东西, “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周恩来总理的十六字“严细精神”,是大家的真实写照和座右铭。

科研攻坚攀高峰

“我是幸运的,高中毕业赶上恢复高考,我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赶上国家一批重点工程上马,我投身航天事业;在我工作取得成绩的时候,政府又给我特殊津贴。”包为民说,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开展工作,老一代航天人解决了我国战略武器的有无问题,而他在技术跨越阶段,向技术高峰攀登,致力于研究技术先进、精良、实战能力强的战略武器。

上世纪80年代初期,航天事业作为国家重点事业之一,获得了不少政策支持,较好的形势加上自身的勤奋,包为民在科研领域进步飞快。1990年,包为民获评高级工程师,之后每五年就到达一个新高度:1995年担任研究员和副总设计师,2000年出任某型号的总设计师,2005年,年仅45岁,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的他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0年,包为民又担任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任。

“航天工作充满挑战,成长中我发现自身专业知识上的不足,决定及时充电。”2002年,包为民再次踏上求学之路,考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在职硕博连读,希望通过学习对整个运载器的动力、结构、有效载荷、发射支撑系统等所有方面有全面的掌握。

目前,包为民已经主持参与了多次具有重大成就和意义的项目。每一次航天试验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需要花费数以亿计的资金,因此每次试验前都考虑尽可能多的问题和方案,争取万无一失。多年工作中,包为民养成了处事果断、处变不惊、团结协作、追根究底的工作作风。

事业成功之余,包为民对自己的家人却心存愧疚。他的妻子也是一名航天人,在航天部第二研究院从事仿真技术方面的研究,十分理解和支持他的工作。有一回包为民正在发射基地紧张工作,他年幼的儿子突发急性阑尾炎,妻子没有打电话告诉他,一个人带着儿子到医院动手术。事后,包为民在病房里见到儿子,年幼的儿子说出的第一句话竟然是:“爸爸,我没有耽误你工作吧?”孩子的懂事和坚强让包为民感到震撼,这也是千千万万航天人家庭生活的缩影。而今,包为民的儿子也子承父业,成为了一名航天人。

包为民院士工作站启动仪式。

包为民向宁波帮博物馆捐赠“天宫一号和神舟十号交会对接模型”。

故乡风物在心中

这次来镇海,是包为民第三次回故乡,他对镇海日新月异的发展感到自豪。“我觉得包氏家族和镇海有着深厚的渊源,钟包村便是因包氏祖先曾在村前的横河上筑土为堰而得名。”包为民说,自己虽然长期生活在北京,没有在镇海工作、生活过,但从未忘记自己是镇海人,和故乡有着千丝万缕难以割舍的情谊。

前两次回乡,包为民曾参加镇海院士故乡行等活动,于2008年在宁波“天一论坛”院士报告会上作了《中国人的航天事业》专题演讲,牵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与宁波共建创新学院和促进科研成果向产业转化。

此次镇海之行,包院士的行程依然安排得紧凑,他带着寻根的故乡情结而来,也把一名航天人的梦想和成果带回镇海与大家分享。“希望经过我们共同的努力,促进校企合作,实现产学研结合,培养航天技术人才。”当天上午,包为民参观了宁波帮博物馆,向博物馆捐赠“天宫一号和神舟十号交会对接模型”。在宁波西电研究院院士工作站,他亲自启动工作站运行并为航天工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揭牌。

下午,包为民来到百年名校镇海中学,完成了“仰望星空航天俱乐部”授牌仪式,并为莘莘学子带来了精彩讲座,回顾中国航天近60年的创新发展史。不久之前,《中学科技创新教育特色课程》在镇海中学启动课程宣讲。该课程是包为民院士工作站、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和镇海中学联合开发,并通过“西电学堂”网络平台、包为民院士现场讲座和假期组织“科技新星航天行”科学实践活动等方式完成课程。

“有志从事航天事业的青年,要学好科学知识,夯实理论基础,还要有健康的体魄和强大的心脏。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航天人在无数次试验当中必然要承受很多失败。”包为民说,从事航天工作要有坚韧的品格,在钻研中寻找并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航天精神,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攻关,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

时间飞驰,包为民结束了在镇海短暂的行程返回北京。临别前,他再次回望这片江南水乡的热土,计划下一次要带着年迈的父亲一起,回家乡看看。(记者 孙妃 文/摄)

相关链接

中国航天技术发展历程

■突破“卫星上天”关:中国中远程导弹技术已经过关

1970年4月24日,我国用自行研制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送往太空,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第五个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西方观察家说,把人造卫星射入地球轨道的技术,表明中国有能力制造和试验一枚洲际弹道导弹。

■突破“卫星回收”关:尖兵侦察卫星监视美日

1975年11月26日,我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顺利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卫星在太空飞行47圈,回收舱于11月29日按地面遥控站发出的返回调姿遥控指令,安全降落于贵州六枝地区并回收成功,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突破“一箭多星”关:分导技术让敌人防不胜防

1981年9月20日,我国用一枚运载火箭同时将3颗卫星送入轨道,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为导弹多弹头技术打下一定的基础。多弹头技术是突破导弹防御系统的最好办法,一枚导弹如果装载多枚弹头,就可以同时攻击敌方不同的目标,并能有效躲过敌方对导弹的拦截,使敌方顾此失彼、防不胜防。

■突破“地球同步”关:北斗导航卫星精确定位

1984年4月8日,我国用新型“长征3号”运载火箭将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2号”送入赤道上空的静止轨道运行,中国不仅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氢氧发动机技术的国家,而且也是世界上第五个独立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国家。我国“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空间段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

■突破“太阳同步”关:气象侦察和国土普查

我国1988年9月开始发射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和1999年10月发射成功的、与巴西合作研制的“资源一号”国土普查卫星,都属于太阳同步卫星。这些卫星在全球中长期气候观测预报以及国土普查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突破“载人航天”关:给美俄敲响警钟

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升空。16日6时23分,神舟五号飞船在环绕地球14圈之后,成功着陆。这标志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飞行技术的国家。美国《华尔街日报》2003年10月16日刊登文章《中国载人飞船的发射给美俄敲响醒钟》。

■突破“空间探索”关:嫦娥工程成就斐然

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顺利发射。2012年9月19日,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表示,探月工程已经完成嫦娥三号卫星和玉兔号月球车的月面勘测任务。2016年1月5日上午,国防科工局正式发布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的嫦娥三号探测器着陆点周边区域命名为“广寒宫”,附近三个撞击坑分别命名为“紫微”“天市”“太微”。由此,以中国元素命名的月球地理实体达到22个。

来源:镇海新闻网2016年05月10日

http://zh.cnnb.com.cn/zhnews4073/mskd/mskd_news/201605/20160510062001.asp

上一条: 李立:永攀科技高峰 他是航天工程的守护者
下一条: 刘锐:用匠心做空气净化机器人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验证码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包为民:航天人的梦想与荣光

包为民在镇海中学作讲座。

人物名片

包为民,原籍浙江镇海,1960年3月出生于哈尔滨,1982年8月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有突出贡献的青年专家。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兼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是我国航天运载器及控制系统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曾获国防科工委二等功1次,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等。

“大家知道,人类的活动从陆地到了海洋,从海洋再到天空,又从天空发展到了太空……”4月24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发展中的中国航天》报告会在镇海中学举行,吸引了许多高中生和大学生前来聆听。作讲座的中年男子博闻强识,他就是镇海籍中科院院士包为民。

当天是首个“中国航天日”,也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作为我国航天运载器及控制系统领域学术带头人的包为民推掉了北京许多重要活动的邀请,来到镇海。

“虽然我不是出生在镇海,也没有在镇海生活过,但我从未忘记,我是一个镇海人,我的根在这里。”蒙蒙细雨中,这位镇海籍院士漫步在郑氏十七房,穿行在宁波帮博物馆,行走在镇海中学的校园里,感受故乡的美丽与发展。

辗转求学不松懈

包为民出生在一个学风浓郁、思想开明的知识分子家庭,爷爷、奶奶和父亲都是宁波人。包为民幼年的记忆中,爷爷谈吐优雅,是小有名气的文人;奶奶当过教师,说一口地道的宁波方言,做得一手精巧的手工。包为民的父亲大学就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大学 (位于哈尔滨,简称“哈军工”)。外公和母亲都是苏州人,外公191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母亲在上海交通大学就读一年后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也来到了哈军工学习。

1960年,包为民出生在哈尔滨,在当地念完了二年级。1969年中苏关系紧张,发生了珍宝岛战役,为躲避战乱,包为民被送回苏州的外婆家,入读当地的拥军小学。一年之后,根据中央军委“一号命令”,哈军工正式分迁,包为民父母属于核物理专业,所在的原子工程系划归第二机械工业部,迁往重庆,与哈尔滨工业大学一起组建重庆工业大学。年幼的包为民又随父母来到重庆,他在这里完成了小学、初中的学习。1975年,核物理系再次迁移到长沙工学院,包为民全家也随之迁至长沙,包为民进入国防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就读高中。

“虽然过程辗转,但求学之路一直未中断。多年来走南闯北的经历让我领略到多座城市不一样的风貌,感受到北方人的豪爽豁达、南方人的细腻婉约,开拓了眼界。”包为民回忆,他的求学生涯中经历了十年“文革”和国内外的政治局势动荡,深知每一次学习机会的不易,总是自觉勤奋学习,刻苦钻研。

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包为民明晰了自己的方向:一定要参加高考!包为民的父母当时都是大学教授,在为高考奋斗的一年时光中,母亲亲自给包为民补习物理基础知识。同时,包为民还参加了国防科技大学特办的高考补习班,系统化学习数学、物理、化学、语文、政治等知识。

“那时候的高考无异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激烈。”包为民说,备战高考的这一年,他不分白天黑夜都在学习。聪颖的天资加上不懈的努力,1978年,包为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在大学专业的选择上,父母给了包为民一些建议,认为信息行业将来发展势头比较好。包为民自小喜欢动手操作,爱好电子行业,兴趣使然结合父母的意见,他选择了电子工程系信息处理专业。

矢志追寻航天梦

来到西安求学,是包为民人生中一个新的开始。“大学同班同学53人,年龄、经历差距很大,年轻的15岁,年长的已33岁。应届生只有一半,不少人当过工人、军人、老师,参加过上山下乡。”包为民至今记得大学时期的场景,班里学习氛围很浓郁,大家对知识充满了渴望,大部分时间都花在阅读、钻研上。同时,同学们都很和善,珍视四年同窗生涯,关系融洽,至今都保持着联系。

恢复正常教学不久的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师资力量极佳,老师大多来自大连理工学院、解放军通讯学院等信息专业领先的院校,在当时艰苦朴素的教学条件下,满怀热情投身教育事业。师恩难忘,包为民至今都能说出对他影响较大的老师们的名字。

身处西安这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大学四年,包为民没有去过大雁塔,也没有到过小雁塔,他把全部精力花在学习上,最大的收获,就是信息处理专业方面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的提升。1982年,包为民结束充实而难忘的象牙塔生活,来到航天部第一研究院第十二研究所工作,师从老一代航天专家孙永成。

航天部第一研究院第十二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4月,是我国组建最早的运载火箭控制系统总体单位,主要从事航天控制与信息领域专业技术研究,承担了运载火箭和军民融合领域控制系统及其关键产品研制任务。所长刘纪原对这批新上岗的大学生充满期望,以“生在永定路,死在八宝山”这句热情洋溢的口号,鼓励他们投身祖国的航天事业。

航天活动旨在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与天体,也有执行军事任务或商业合同任务,对国家和国际的政治、经济、军事与社会生活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包为民进入研究所后,除了拓展电子信息的专业知识,也开始接触和学习控制系统的知识,投身航天研究。

“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不如拿剃头刀的”,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上有这样的顺口溜,可见当时航天科研领域条件之艰苦,从事脑力劳动的知识分子的收入,曾远远低于体力劳动者。“很感谢研究所里的老同志们,他们潜心研究,对年轻人无私地‘传帮带’,让我在工作中不断成长和进步。”包为民说,参加工作之初,月收入是54元。当时国内物质条件匮乏,研究所里各项条件都很艰苦,但大家没有抱怨,金钱和安逸不是航天人最看重的东西, “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周恩来总理的十六字“严细精神”,是大家的真实写照和座右铭。

科研攻坚攀高峰

“我是幸运的,高中毕业赶上恢复高考,我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赶上国家一批重点工程上马,我投身航天事业;在我工作取得成绩的时候,政府又给我特殊津贴。”包为民说,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开展工作,老一代航天人解决了我国战略武器的有无问题,而他在技术跨越阶段,向技术高峰攀登,致力于研究技术先进、精良、实战能力强的战略武器。

上世纪80年代初期,航天事业作为国家重点事业之一,获得了不少政策支持,较好的形势加上自身的勤奋,包为民在科研领域进步飞快。1990年,包为民获评高级工程师,之后每五年就到达一个新高度:1995年担任研究员和副总设计师,2000年出任某型号的总设计师,2005年,年仅45岁,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的他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0年,包为民又担任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任。

“航天工作充满挑战,成长中我发现自身专业知识上的不足,决定及时充电。”2002年,包为民再次踏上求学之路,考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在职硕博连读,希望通过学习对整个运载器的动力、结构、有效载荷、发射支撑系统等所有方面有全面的掌握。

目前,包为民已经主持参与了多次具有重大成就和意义的项目。每一次航天试验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需要花费数以亿计的资金,因此每次试验前都考虑尽可能多的问题和方案,争取万无一失。多年工作中,包为民养成了处事果断、处变不惊、团结协作、追根究底的工作作风。

事业成功之余,包为民对自己的家人却心存愧疚。他的妻子也是一名航天人,在航天部第二研究院从事仿真技术方面的研究,十分理解和支持他的工作。有一回包为民正在发射基地紧张工作,他年幼的儿子突发急性阑尾炎,妻子没有打电话告诉他,一个人带着儿子到医院动手术。事后,包为民在病房里见到儿子,年幼的儿子说出的第一句话竟然是:“爸爸,我没有耽误你工作吧?”孩子的懂事和坚强让包为民感到震撼,这也是千千万万航天人家庭生活的缩影。而今,包为民的儿子也子承父业,成为了一名航天人。

包为民院士工作站启动仪式。

包为民向宁波帮博物馆捐赠“天宫一号和神舟十号交会对接模型”。

故乡风物在心中

这次来镇海,是包为民第三次回故乡,他对镇海日新月异的发展感到自豪。“我觉得包氏家族和镇海有着深厚的渊源,钟包村便是因包氏祖先曾在村前的横河上筑土为堰而得名。”包为民说,自己虽然长期生活在北京,没有在镇海工作、生活过,但从未忘记自己是镇海人,和故乡有着千丝万缕难以割舍的情谊。

前两次回乡,包为民曾参加镇海院士故乡行等活动,于2008年在宁波“天一论坛”院士报告会上作了《中国人的航天事业》专题演讲,牵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与宁波共建创新学院和促进科研成果向产业转化。

此次镇海之行,包院士的行程依然安排得紧凑,他带着寻根的故乡情结而来,也把一名航天人的梦想和成果带回镇海与大家分享。“希望经过我们共同的努力,促进校企合作,实现产学研结合,培养航天技术人才。”当天上午,包为民参观了宁波帮博物馆,向博物馆捐赠“天宫一号和神舟十号交会对接模型”。在宁波西电研究院院士工作站,他亲自启动工作站运行并为航天工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揭牌。

下午,包为民来到百年名校镇海中学,完成了“仰望星空航天俱乐部”授牌仪式,并为莘莘学子带来了精彩讲座,回顾中国航天近60年的创新发展史。不久之前,《中学科技创新教育特色课程》在镇海中学启动课程宣讲。该课程是包为民院士工作站、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和镇海中学联合开发,并通过“西电学堂”网络平台、包为民院士现场讲座和假期组织“科技新星航天行”科学实践活动等方式完成课程。

“有志从事航天事业的青年,要学好科学知识,夯实理论基础,还要有健康的体魄和强大的心脏。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航天人在无数次试验当中必然要承受很多失败。”包为民说,从事航天工作要有坚韧的品格,在钻研中寻找并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航天精神,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攻关,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

时间飞驰,包为民结束了在镇海短暂的行程返回北京。临别前,他再次回望这片江南水乡的热土,计划下一次要带着年迈的父亲一起,回家乡看看。(记者 孙妃 文/摄)

相关链接

中国航天技术发展历程

■突破“卫星上天”关:中国中远程导弹技术已经过关

1970年4月24日,我国用自行研制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送往太空,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第五个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西方观察家说,把人造卫星射入地球轨道的技术,表明中国有能力制造和试验一枚洲际弹道导弹。

■突破“卫星回收”关:尖兵侦察卫星监视美日

1975年11月26日,我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顺利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卫星在太空飞行47圈,回收舱于11月29日按地面遥控站发出的返回调姿遥控指令,安全降落于贵州六枝地区并回收成功,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突破“一箭多星”关:分导技术让敌人防不胜防

1981年9月20日,我国用一枚运载火箭同时将3颗卫星送入轨道,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为导弹多弹头技术打下一定的基础。多弹头技术是突破导弹防御系统的最好办法,一枚导弹如果装载多枚弹头,就可以同时攻击敌方不同的目标,并能有效躲过敌方对导弹的拦截,使敌方顾此失彼、防不胜防。

■突破“地球同步”关:北斗导航卫星精确定位

1984年4月8日,我国用新型“长征3号”运载火箭将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2号”送入赤道上空的静止轨道运行,中国不仅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氢氧发动机技术的国家,而且也是世界上第五个独立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国家。我国“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空间段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

■突破“太阳同步”关:气象侦察和国土普查

我国1988年9月开始发射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和1999年10月发射成功的、与巴西合作研制的“资源一号”国土普查卫星,都属于太阳同步卫星。这些卫星在全球中长期气候观测预报以及国土普查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突破“载人航天”关:给美俄敲响警钟

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升空。16日6时23分,神舟五号飞船在环绕地球14圈之后,成功着陆。这标志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飞行技术的国家。美国《华尔街日报》2003年10月16日刊登文章《中国载人飞船的发射给美俄敲响醒钟》。

■突破“空间探索”关:嫦娥工程成就斐然

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升空。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顺利发射。2012年9月19日,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表示,探月工程已经完成嫦娥三号卫星和玉兔号月球车的月面勘测任务。2016年1月5日上午,国防科工局正式发布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的嫦娥三号探测器着陆点周边区域命名为“广寒宫”,附近三个撞击坑分别命名为“紫微”“天市”“太微”。由此,以中国元素命名的月球地理实体达到22个。

来源:镇海新闻网2016年05月10日

http://zh.cnnb.com.cn/zhnews4073/mskd/mskd_news/201605/20160510062001.asp

责任编辑:付一枫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