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主页 English 宣传部
西电名师
表格等宽内容时,请左右滑动 <>
【西电教师】张毅教授:细心热心暖心的好老师
时间:2016-07-07 09:00:59 来源:新闻中心 点击:

细心热心暖心的好老师

——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优秀教师”张毅教授

学生记者赵佳 卢少娟

与张毅老师的采访约在下午两点G楼四层的一间办公室里,记者到达时,他正在办公桌前埋首处理手头的工作,张老师衣着整洁大方,眉目清秀,一种儒雅的学者气质扑面而来。

张毅给人的第一印象就像邻家的大哥哥,平易近人,完全没有架子,了解得越深越发觉得他身上不仅散发着无限的亲和力,还有一股强大的冲劲儿,这种气质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

理论应用实践

学生常常会有这样的疑问:“我们现在所学的这些书本知识有什么用?又能用在什么地方呢?”张毅谈到在学生时代自己也曾有过这样的疑惑。当他2006年毕业留校任教后,并开始自己的科研项目的时候,才对自己当初所学的书本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于是,他在自己的授课过程中,不仅会讲授基本的大纲内容,还会为学生讲解其研究的背景以及在当前科研领域的应用。

虽然科研任务很重,但是张毅依旧坚持给本科生代课。他为本科生主讲《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双语)与《模拟电子线路及技术基础》,为了更好地给学生上课,他经常去听其他教师的课,吸取经验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上。

《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是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的专业课程,但是这门课程并没有专门的课本,张毅不仅需要自己花时间总结,还需要阅读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用文献报道向学生介绍学科的动向,用自己科研中的具体实例向大家说明知识要点与理论应用,以便达到最佳的课堂效果。

“我认为教授一门课程不仅仅是让学生知道这些理论知识,更要让学生明白这门课程将来的用处,起到教师应有的点播作用。”张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除了授课,张毅还先后指导13名学生的课程设计,11名学生的本科毕业设计,和9名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工作。谈到毕业设计,张毅说:“现在许多本科生都对毕业设计表现出漫不经心的样子,敷衍应付,做到最后渐变成指导老师的任务。我还是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对待。”对此,他感慨地提及一位名叫罗回春的学生。

“她遇到问题首先是自己分析,然后想办法,带着她个人的理解和思考与我讨论,从来没有想着将问题丢给老师,更没有想着放弃。她让我觉得本科生中还是有非常认真对待毕设的优秀学生,毕竟本科设计不是应付学校,是对自己大学四年积累的一个整体的应用和总结”。张毅特别支持学生多思考,多钻研。他认为没有谁能一次成功,都是需要不断的思考钻研。为此,他呼吁本科生能够自己钻研,认真对待和独立完成毕业设计。

科研的冲劲儿

35岁的张毅现在已经是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的一名教授,他主持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以第二完成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结题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在fMRI的针刺机理、药物成瘾和肥胖等研究领域共发表47篇国际期刊SCI论文(第一作者12篇,通讯作者5篇,Google Scholar引用760次)和国际会议21篇、一部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文书籍的章节,两项授权发明专利,两项受理专利,两项授权软件著作权,所在团队荣获2011年度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2015年北京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2015年度中国体视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个人荣获2011年度国际学术组织(NIDA/NIH)颁发的“Frontiers in Addiction”Travel Award奖,2014年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山学者”菁英人才奖,2011年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奖各一项。

一大串的成果和荣誉的背后,少不了的是他坚持不懈的拼搏和努力。他回忆到自己留学回国的第一年只带了一名研究生——邱思友。当时凭借仅有的6万元的科研经费,他和邱思友两个人摸爬滚打,通过前期一系列的工作,最终申请到了手术减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以及后续的若干科研项目。面对繁杂的工作,邱思友却一直是踏踏实实的跟着我做实验,跑医院,联系病人……对此张毅说:“对于学生,我当然喜欢聪明的,但踏实肯干,勤奋认真的精神,也是一名优秀研究生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当被问及自己现在为什么还要这么努力,他也坦言自己的工作压力很大,小孩都是父母帮着带,很久才能见孩子一次。自己有这么多的研究生要培养,如果不努力,没有成果,那就无法申请下一个课题,这将是一个恶性循环。

张毅说:“我现在的努力一方面是希望自身还能有所突破,毕竟自己还不够优秀;另一方面也希望可以激励学生,20出头的年纪,没有理由不努力。”因而,他对学生的要求自然就严格了很多,希望整个实验室可以做出更多成果,也希望每个学生在他们毕业的时候,感激现在努力的自己。

“张老师本身就是我们很好的榜样,老师的严谨认真以及自身的冲劲时刻感染着我,尤其是自己的PPT是张老师一页一页帮着修正的,他在学术上对我们要求很严格,看着老师都那么拼命工作,自己自然也不会懈怠,尤其是我们和张老师在一个办公室,每天的熏陶,自己不自觉地也就更加努力,从内心很感谢张老师。” 研究生蔡伟伟满脸感激地说道。

跌跌撞撞依然向前

第一次走进医院寻求合作的情景,张毅依然清晰地记得。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内分泌科的主任在众多医生,护士以及病人面前,对自己大声呵斥道:小伙子不要太清高,读了几篇文章就跑到我这来炫耀,你这个东西能干什么,能治病吗?等你把文章读好了,能看病了,再来找我吧!”张毅感觉很无奈,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对于新的研究方式持有怀疑态度,尤其是还依旧停留在理论层面的东西,有怀疑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他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寻找新的合作伙伴,就像他自己所说的,“不仅仅要考虑到自己想要得到什么,还要考虑为合作伙伴带来什么,这样的合作才能长久。”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他与西京医院的科研工作者建立了长期深入的合作关系,开展了一系列科研合作,并取得了不错的进展。

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最终科研理论是否正确还要看实际的疗效,那么和病人有效的沟通便成为一种必然。参与实验的患者,免不了会有一种自己是“小白鼠”的感觉,因而不愿意参加科研实验。对于张毅而言,不仅要做好自己的研究,还要按时提醒病人进行检查、接受治疗,更要帮助病人克服“试验品”的感觉。“我们也很无奈,但是一种治疗方法是否有效,以及如何调整都必须来自数据的支撑,如果不说服病人接受实验,就无法验证治疗是否有效,我们能做的就是尽我们最大的努力,给病人以安全感,像家人一样对待他们。”

“看到张老师面对困难时的从容,尤其是一些病人提出无理要求时,张老师依然耐心解答进行安抚。自己也慢慢学会挑战困难。以前自己可能比较畏惧挫折,常常选择逃避。但就是张老师的一言一行,我懂得停下来,试着改变自己回避的心态。并且,老师特别注重待人接物,无论是和患者,还是医院的相关工作者的相处。我们这些理科生确实不仅仅要学会敲代码,还要懂得表达自己,与他人更好的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上更好的立足。”研究生李冠亚认真地说到。

作为教师,他以身作则,一直在不断的学习提高。他说:“我现在还达不到只动口不动手的地步,我要亲力亲为,才更具有说服力。”

体贴入微暖人心

张毅既是良师,又是益友;学术上对学生严格要求,生活中对学生体贴入微。学生的一丝一毫他都记在心里,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学生提供最大的帮助。

在谈及张毅和自己学生的关系时,他笑着说道:“生活中,我努力做学生们的好朋友,在学术上必须严格要求,鼓励他们坚持创新。"张毅的学生每周轮流做报告,汇报自己的工作进程,努力做到每周有进展,张毅也对学生的工作及时进行指导和总结。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实行导师制,他鼓励自己研究生去带本科生,一方面可以让研究生体察自己严厉的原因;另一方面研究生也可以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表达出来;最后,对本科生而言,也可以较早走进实验室,较早接触到一些科研工作,发现自己的兴趣。在当今的社会,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还需要学会待人接物。

张毅和学生一起坐在一个办公室,学生有问题就可以随时进行交流。但是在学术上,张毅仍然是丝毫不会马虎,严格要求,反复修改直到完美。

“张老师带给我们的感动太多了:晚上自己开车载我们回宿舍;担心我们淋雨;邮件格式和内容细节的修改;冬至在老师家里包饺子……尤其是我手机不小心摔坏之后,第二天,张老师拿来自己的手机给我用,最后,他还开车带着师兄和我去买新手机,每每拿起自己的手机,就会感觉心里很暖。”孟倩倩如是说。

“自己本身比较粗心,不过跟着张老师学习也将近一年了,自己现在开始慢慢注意细节。张老师本人真的很拼,常常晚上一两点给我们回邮件,我们都希望他爱惜自己的身体,不要再熬夜。我们也会努力学习,做好科研工作。”孟倩倩补充到。

谈及2015获评学校“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时,张毅平静地说:“这只是学校以及学院对我工作的肯定而已,我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这个社会压力很大,我们都需要不断的努力。当然,每个人都要有更高的目标,自己也会更加努力去争取更多的科研成果。”

任教以来,踏踏实实是张毅工作的准则。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努力把它做好。结合自己的经历,他对其他刚刚入职的青年教师说:“遵从自己的喜好,将自己的发展方向把握好,做的长久事情必然是自己的兴趣所致。长久的研究,让他慢慢喜欢上自己的这份工作,习惯了这样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他也会为了工作熬夜到一两点。无论做什么都要踏踏实实,不断努力,贵在坚持。

就是这样一位平凡却不平庸的优秀教师,用他独有的拼劲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风景,用他敏锐的双眼观察世界,用他的体贴与细心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动。

上一条: 【西电教师】鲍亮:精于学术 达于育人
下一条: 【西电教师】班主任任利华:最美年华与学生一起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验证码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西电教师】张毅教授:细心热心暖心的好老师

细心热心暖心的好老师

——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优秀教师”张毅教授

学生记者赵佳 卢少娟

与张毅老师的采访约在下午两点G楼四层的一间办公室里,记者到达时,他正在办公桌前埋首处理手头的工作,张老师衣着整洁大方,眉目清秀,一种儒雅的学者气质扑面而来。

张毅给人的第一印象就像邻家的大哥哥,平易近人,完全没有架子,了解得越深越发觉得他身上不仅散发着无限的亲和力,还有一股强大的冲劲儿,这种气质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

理论应用实践

学生常常会有这样的疑问:“我们现在所学的这些书本知识有什么用?又能用在什么地方呢?”张毅谈到在学生时代自己也曾有过这样的疑惑。当他2006年毕业留校任教后,并开始自己的科研项目的时候,才对自己当初所学的书本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于是,他在自己的授课过程中,不仅会讲授基本的大纲内容,还会为学生讲解其研究的背景以及在当前科研领域的应用。

虽然科研任务很重,但是张毅依旧坚持给本科生代课。他为本科生主讲《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双语)与《模拟电子线路及技术基础》,为了更好地给学生上课,他经常去听其他教师的课,吸取经验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上。

《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是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的专业课程,但是这门课程并没有专门的课本,张毅不仅需要自己花时间总结,还需要阅读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用文献报道向学生介绍学科的动向,用自己科研中的具体实例向大家说明知识要点与理论应用,以便达到最佳的课堂效果。

“我认为教授一门课程不仅仅是让学生知道这些理论知识,更要让学生明白这门课程将来的用处,起到教师应有的点播作用。”张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除了授课,张毅还先后指导13名学生的课程设计,11名学生的本科毕业设计,和9名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工作。谈到毕业设计,张毅说:“现在许多本科生都对毕业设计表现出漫不经心的样子,敷衍应付,做到最后渐变成指导老师的任务。我还是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对待。”对此,他感慨地提及一位名叫罗回春的学生。

“她遇到问题首先是自己分析,然后想办法,带着她个人的理解和思考与我讨论,从来没有想着将问题丢给老师,更没有想着放弃。她让我觉得本科生中还是有非常认真对待毕设的优秀学生,毕竟本科设计不是应付学校,是对自己大学四年积累的一个整体的应用和总结”。张毅特别支持学生多思考,多钻研。他认为没有谁能一次成功,都是需要不断的思考钻研。为此,他呼吁本科生能够自己钻研,认真对待和独立完成毕业设计。

科研的冲劲儿

35岁的张毅现在已经是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的一名教授,他主持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以第二完成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结题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在fMRI的针刺机理、药物成瘾和肥胖等研究领域共发表47篇国际期刊SCI论文(第一作者12篇,通讯作者5篇,Google Scholar引用760次)和国际会议21篇、一部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文书籍的章节,两项授权发明专利,两项受理专利,两项授权软件著作权,所在团队荣获2011年度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项,2015年北京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2015年度中国体视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个人荣获2011年度国际学术组织(NIDA/NIH)颁发的“Frontiers in Addiction”Travel Award奖,2014年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山学者”菁英人才奖,2011年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奖各一项。

一大串的成果和荣誉的背后,少不了的是他坚持不懈的拼搏和努力。他回忆到自己留学回国的第一年只带了一名研究生——邱思友。当时凭借仅有的6万元的科研经费,他和邱思友两个人摸爬滚打,通过前期一系列的工作,最终申请到了手术减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以及后续的若干科研项目。面对繁杂的工作,邱思友却一直是踏踏实实的跟着我做实验,跑医院,联系病人……对此张毅说:“对于学生,我当然喜欢聪明的,但踏实肯干,勤奋认真的精神,也是一名优秀研究生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当被问及自己现在为什么还要这么努力,他也坦言自己的工作压力很大,小孩都是父母帮着带,很久才能见孩子一次。自己有这么多的研究生要培养,如果不努力,没有成果,那就无法申请下一个课题,这将是一个恶性循环。

张毅说:“我现在的努力一方面是希望自身还能有所突破,毕竟自己还不够优秀;另一方面也希望可以激励学生,20出头的年纪,没有理由不努力。”因而,他对学生的要求自然就严格了很多,希望整个实验室可以做出更多成果,也希望每个学生在他们毕业的时候,感激现在努力的自己。

“张老师本身就是我们很好的榜样,老师的严谨认真以及自身的冲劲时刻感染着我,尤其是自己的PPT是张老师一页一页帮着修正的,他在学术上对我们要求很严格,看着老师都那么拼命工作,自己自然也不会懈怠,尤其是我们和张老师在一个办公室,每天的熏陶,自己不自觉地也就更加努力,从内心很感谢张老师。” 研究生蔡伟伟满脸感激地说道。

跌跌撞撞依然向前

第一次走进医院寻求合作的情景,张毅依然清晰地记得。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内分泌科的主任在众多医生,护士以及病人面前,对自己大声呵斥道:小伙子不要太清高,读了几篇文章就跑到我这来炫耀,你这个东西能干什么,能治病吗?等你把文章读好了,能看病了,再来找我吧!”张毅感觉很无奈,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对于新的研究方式持有怀疑态度,尤其是还依旧停留在理论层面的东西,有怀疑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他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寻找新的合作伙伴,就像他自己所说的,“不仅仅要考虑到自己想要得到什么,还要考虑为合作伙伴带来什么,这样的合作才能长久。”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他与西京医院的科研工作者建立了长期深入的合作关系,开展了一系列科研合作,并取得了不错的进展。

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最终科研理论是否正确还要看实际的疗效,那么和病人有效的沟通便成为一种必然。参与实验的患者,免不了会有一种自己是“小白鼠”的感觉,因而不愿意参加科研实验。对于张毅而言,不仅要做好自己的研究,还要按时提醒病人进行检查、接受治疗,更要帮助病人克服“试验品”的感觉。“我们也很无奈,但是一种治疗方法是否有效,以及如何调整都必须来自数据的支撑,如果不说服病人接受实验,就无法验证治疗是否有效,我们能做的就是尽我们最大的努力,给病人以安全感,像家人一样对待他们。”

“看到张老师面对困难时的从容,尤其是一些病人提出无理要求时,张老师依然耐心解答进行安抚。自己也慢慢学会挑战困难。以前自己可能比较畏惧挫折,常常选择逃避。但就是张老师的一言一行,我懂得停下来,试着改变自己回避的心态。并且,老师特别注重待人接物,无论是和患者,还是医院的相关工作者的相处。我们这些理科生确实不仅仅要学会敲代码,还要懂得表达自己,与他人更好的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上更好的立足。”研究生李冠亚认真地说到。

作为教师,他以身作则,一直在不断的学习提高。他说:“我现在还达不到只动口不动手的地步,我要亲力亲为,才更具有说服力。”

体贴入微暖人心

张毅既是良师,又是益友;学术上对学生严格要求,生活中对学生体贴入微。学生的一丝一毫他都记在心里,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给学生提供最大的帮助。

在谈及张毅和自己学生的关系时,他笑着说道:“生活中,我努力做学生们的好朋友,在学术上必须严格要求,鼓励他们坚持创新。"张毅的学生每周轮流做报告,汇报自己的工作进程,努力做到每周有进展,张毅也对学生的工作及时进行指导和总结。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实行导师制,他鼓励自己研究生去带本科生,一方面可以让研究生体察自己严厉的原因;另一方面研究生也可以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表达出来;最后,对本科生而言,也可以较早走进实验室,较早接触到一些科研工作,发现自己的兴趣。在当今的社会,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还需要学会待人接物。

张毅和学生一起坐在一个办公室,学生有问题就可以随时进行交流。但是在学术上,张毅仍然是丝毫不会马虎,严格要求,反复修改直到完美。

“张老师带给我们的感动太多了:晚上自己开车载我们回宿舍;担心我们淋雨;邮件格式和内容细节的修改;冬至在老师家里包饺子……尤其是我手机不小心摔坏之后,第二天,张老师拿来自己的手机给我用,最后,他还开车带着师兄和我去买新手机,每每拿起自己的手机,就会感觉心里很暖。”孟倩倩如是说。

“自己本身比较粗心,不过跟着张老师学习也将近一年了,自己现在开始慢慢注意细节。张老师本人真的很拼,常常晚上一两点给我们回邮件,我们都希望他爱惜自己的身体,不要再熬夜。我们也会努力学习,做好科研工作。”孟倩倩补充到。

谈及2015获评学校“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时,张毅平静地说:“这只是学校以及学院对我工作的肯定而已,我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这个社会压力很大,我们都需要不断的努力。当然,每个人都要有更高的目标,自己也会更加努力去争取更多的科研成果。”

任教以来,踏踏实实是张毅工作的准则。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努力把它做好。结合自己的经历,他对其他刚刚入职的青年教师说:“遵从自己的喜好,将自己的发展方向把握好,做的长久事情必然是自己的兴趣所致。长久的研究,让他慢慢喜欢上自己的这份工作,习惯了这样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他也会为了工作熬夜到一两点。无论做什么都要踏踏实实,不断努力,贵在坚持。

就是这样一位平凡却不平庸的优秀教师,用他独有的拼劲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风景,用他敏锐的双眼观察世界,用他的体贴与细心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动。

责任编辑:付一枫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