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主页 English 宣传部
西电名师
表格等宽内容时,请左右滑动 <>
董勇英:让中华传统文化在海外课堂活色生香
时间:2023-07-18 16:22:28 来源:新闻中心 点击:

■记者郭楠楠

当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变为第二课堂,你是否愿意走进这样的课堂上课?陕西文化遗产秦始皇兵马俑“远赴”美国,来了一场“跨国游”。远在大洋彼岸的一群美国中小学生,通过网络连接,在云端感受秦文化的魅力。网络的另一端,来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的董勇英副教授,正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现场绘声绘色地给学生们讲述关于兵马俑的历史故事。

思想碰撞下的“一堂课”

2016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董勇英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华盛顿乔治华盛顿大学教育学院展开博物馆教育专业学习。同年,在美国史密森尼学会(Smithsoni鄄anInstitution)的教育技术办公室(OET)进行调研时,她结识了那里的主任斯蒂芬妮·诺比。

作为全球最大的博物馆系统和研究联合体,史密森尼学会的数字教育平台———教育技术办公室是美国境内的主流公共学习网络,网站提供世界众多历史、艺术和自然等学习资料,但董勇英发现,这个知名的博物馆教育网站上却没有关于中国博物馆的内容。

“为什么不利用数字资源来推广我们中国的秦兵马俑,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呢?”经过和斯蒂芬妮·诺比的交流,董勇英发起并促进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史密森尼学会的博物馆数字教育合作。双方于2017年正式签署谅解备忘录,将致力于通过中外博物馆数字教育的合作,提高中美两国K-12教师和学生对使用博物馆数字资源支持课堂教学的利用,丰富中国历史和文化在美国的学习,加强中国和美国的博物馆资源合作。自此,有关秦兵马俑的官方数字教育资料也正式发布在这个美国最大的博物馆机构网站上。

不同于直接将大篇幅的介绍展示在学生面前,董勇英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工作人员对博物馆的权威资料,按照美国教学大纲进行详细分类整理、编辑翻译,以模块Col鄄lections(课件)的形式发布在史密森尼数字教育平台上。模块(课件)设计伊始,就全力打造可以融通中美课堂的新概念、新范畴和新表述。模块的设计考虑到美国多个教学标准的要求,在讲述知识的同时,引入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思维训练课方法,通过设置看图回答问题、制作自己的兵马俑等互动形式,充分调动起学生思考的兴趣、指导学生进行高效的学习。

这些线上教学模块(课件)基本上覆盖了兵马俑和秦始皇陵相关的各种主题,从秦始皇个人的经历到一统中国的历史,从秦代的政治制度到其对后世的影响,从兵马俑的不同类型到兵马俑坑的布局,从考古发掘到彩绘保护技术,使学习者能够对秦始皇、兵马俑及这个时代的历史文化形成全面而深入的认识。

经不完全统计,秦兵马俑数字教育模块自2017年上线以来,网站访问量已达12万人次,这一数据仍在持续上涨。

2017年11月17日,在第97届全美社会学科委员会(NationalCouncilfortheSocialStudies)年会美国旧金山会场上,董勇英与美方代表史密森尼美国国立亚洲艺术馆(FreerandSacklerGalleries)教育部主任ElizabethK.Eder和史密森尼教育技术办公室的数字教育员TessPorter,共同主持发布《秦兵马俑史密森尼数字教育》项目。

2018年,董勇英获批陕西省文物局的科研课题《陕西文化遗产海外传播新模式研究与对策———以兵马俑史密森尼数字教育合作为例》。该课题成果之一的“秦兵马俑数字教育”,以一种创新方式推动了中外博物馆数字教育资源的合作与使用,使得博物馆数字教育的国际合作模式更具内涵亦更丰富,影响深远。

“秦兵马俑数字教育”获得2020年第二届“海帆奖”最佳案例奖。2021年获得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十佳优秀推荐案例”,入选世界互联网大会《2021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实践案例集》;2022年获得全国“对外传播十大优秀案例”。

2019年,应美国华盛顿国际中学的邀请,学校利用新建成的智慧教室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共同合作,对华盛顿国际中学(Washing鄄tonInternationalSchool)六个年级的学生进行兵马俑网络视频线上远程授课。

2020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破格聘董勇英为客座研究员。博物院感谢董勇英多年来为博物院教育工作在提升国际影响力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鼓励其今后继续发挥自身及高校资源优势,深化馆校合作,以国际视野协助博物院讲好秦俑故事,传承中华文明。

此外,董勇英还多次受到外交学院和中国外交培训学院的邀请,为外交学院的外国留学生和海外外交官开展“讲好中国故事”系列讲座。2022年12月,董勇英受邀参加外交学院举办的“第六届金砖国家暨新兴市场国家及发展中国家青年外交官论坛”,负责主持“外交在人文交流中的作用”板块。在论坛上,她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全面、详细地讲解了秦始皇兵马俑实况,展示了兵马俑修复的过程,从历史与人文的角度全面展示了中国古人的智慧,给各国参会外交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让秦兵马俑走进海外课堂

2020年,董勇英开始担任西电外国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系主任,她也将更多博物馆教育的新元素融入到面向西电留学生的文化教学中。

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2020年,受疫情影响,海外学生无法来到中国,对外汉语教育工作开展遇到瓶颈。相比于长城、故宫、熊猫等在海外的知名度,作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兵马俑似乎低调了很多,“极富神秘感的‘地下王国’也应该通过不同的方式被海外的学生所了解”,董勇英想到这里便开始付诸行动。2021年,董勇英带领团队顺利获批了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2021年“汉语桥”线上团组项目———《相遇兵马俑,走进秦文化》,首创线上课程:国际中文教育+博物馆数字教育,授课对象为美国学生。

“汉语桥”线上课程《相遇兵马俑,走进秦文化》一经推出,便吸引了美国200多名学生报名,他们分别来自美国华盛顿育英公立特许学校WashingtonYuYingPublicCharterSchool(小学),美国华盛顿高级私立中学西德维尔中学SidwellFriendsSchool(中学),新泽西的蒙特克莱尔金伯利学院MontclairKim鄄berleyAcademy(中学),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UniversityofNorthCarolinaatCharlotte(大学)等。

董勇英团队采用直播课加录播课的方式,将国际中文教育的语言学习与以秦兵马俑为代表的中国博物馆元素相融合,分为不同的主题为海外学生授课。直播课将课堂设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和陕西历史博物馆,电脑另一端的海外学生通过屏幕看到一件件包含中国文化的历史文物鲜活地展示在眼前。

一个兵马俑身着什么样的衣衫?是长袍还是盔甲?戴着什么样的帽子?平板样式、双卷尾样式,又或是不佩戴帽子?帽子的不同样式又代表他们官衔的高低……精美的课件、关于每件艺术品新颖地讲解,课堂上,他们不仅学习了汉语语言,“会说话”的文物也让他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海外学生也能讲好“中国故事”

2021年的汉语桥线上团组项目结束后,课程收获了美国学生的一致好评。“我最喜欢上董老师的兵马俑课,我也学到了有关春节和春节习俗的文化”,来自新泽西MKA的EthanLieberman说,他学到了很多中国文化和中国的文字。学生们纷纷录制视频、手绘图片等表达对授课老师们的感谢以及对中华文化的喜爱之情。略带“口音”的中文自我介绍和一声声“谢谢”正是回馈给董勇英团队最好的礼物。

参与授课的西德维尔中学(SidwellFriendsSchool)学生在美方中文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完成GoogleSite(谷歌)的创建,学生们通过创建网页完成老师布置的学期任务,内容包括兵马俑、西安城墙、西安美食等,网页创建成功后发布到网络上。同时,在董勇英的推动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属中学与蒙特克莱尔金伯利学院MontclairKimberleyAcademy(中学)签署协议,充分利用中美两国的优势教育资源推动双方的教育发展,积极开展教育领域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

国际中文教育+博物馆教育是“新文科”建设的一个创新性成果。2022年,董勇英团队再次获批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汉语桥线上团组项目《相遇兵马俑,走进中国文化》,同年,又获批部级重点项目立项。

董勇英和团队老师们做的远不止这些。2023年她带领团队研发的课程《陕西艺术历史文化》获批陕西特色线上课程,该课程是一门为国际学生开设的陕西地域文化特色线上课程。课程将博物馆教育与国际中文教育有机结合,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以艺术品为线索,以物观史、让文物说话,讲好陕西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陕西文化国际传播谱写新的篇章。4月20日,课程组代表学校参加以“数字化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陕西数字教育大会。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立足全球化视野培养国际化高层次人才,促进世界文化交流、互鉴、融合。董勇英和团队教师们,创新性地把中国博物馆文化融入到专业的课程教学中。团队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考古博物馆以及火爆全网的“长安十二时辰”等文化机构积极探索馆校合作,为留学生开设博物馆第二课堂,向留学生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说不完的盛唐文化,讲不完的大唐故事。为了让留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学生们在教师们的带领下,“穿越”到盛唐时期,沉浸式体验大唐盛景。

留学生李明月来自土库曼斯坦,她化身“唐文化推广使者”走进“长安十二时辰”。“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身着大唐华服,明月跟随音乐学跳《霓裳羽衣曲》的一招一式,品尝大唐时期传统小吃……留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主动学习中讲好中国故事。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自2020年设立以来,教学成果斐然。2022年,学校外院汉语国际教育系10余名留学生的汉服舞蹈表演,是陕西省第六届丝博会开幕式上的唯一展演节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成果被《陕西日报》、《华商网》、西安电视台、《神州学人》等报刊媒体广泛报道。

2023年,新一期的海外线上教学即将启动,董勇英及其团队添加了《学修兵马俑》和《学写秦小篆》等特色课程,让海外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学习汉语。董勇英说,希望海外学生能够在学习、体验秦兵马俑、汉唐丝绸之路和中文语言实践运用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学习热情。她与团队也将继续打造国际中文教育+博物馆的品牌课程“相遇兵马俑,走进中国文化”。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董勇英团队未来将继续积极参与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积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深化,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下一条: 谢琨:双师双侧 让教学焕发新生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验证码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董勇英:让中华传统文化在海外课堂活色生香

■记者郭楠楠

当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变为第二课堂,你是否愿意走进这样的课堂上课?陕西文化遗产秦始皇兵马俑“远赴”美国,来了一场“跨国游”。远在大洋彼岸的一群美国中小学生,通过网络连接,在云端感受秦文化的魅力。网络的另一端,来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的董勇英副教授,正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现场绘声绘色地给学生们讲述关于兵马俑的历史故事。

思想碰撞下的“一堂课”

2016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董勇英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华盛顿乔治华盛顿大学教育学院展开博物馆教育专业学习。同年,在美国史密森尼学会(Smithsoni鄄anInstitution)的教育技术办公室(OET)进行调研时,她结识了那里的主任斯蒂芬妮·诺比。

作为全球最大的博物馆系统和研究联合体,史密森尼学会的数字教育平台———教育技术办公室是美国境内的主流公共学习网络,网站提供世界众多历史、艺术和自然等学习资料,但董勇英发现,这个知名的博物馆教育网站上却没有关于中国博物馆的内容。

“为什么不利用数字资源来推广我们中国的秦兵马俑,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呢?”经过和斯蒂芬妮·诺比的交流,董勇英发起并促进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与史密森尼学会的博物馆数字教育合作。双方于2017年正式签署谅解备忘录,将致力于通过中外博物馆数字教育的合作,提高中美两国K-12教师和学生对使用博物馆数字资源支持课堂教学的利用,丰富中国历史和文化在美国的学习,加强中国和美国的博物馆资源合作。自此,有关秦兵马俑的官方数字教育资料也正式发布在这个美国最大的博物馆机构网站上。

不同于直接将大篇幅的介绍展示在学生面前,董勇英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工作人员对博物馆的权威资料,按照美国教学大纲进行详细分类整理、编辑翻译,以模块Col鄄lections(课件)的形式发布在史密森尼数字教育平台上。模块(课件)设计伊始,就全力打造可以融通中美课堂的新概念、新范畴和新表述。模块的设计考虑到美国多个教学标准的要求,在讲述知识的同时,引入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思维训练课方法,通过设置看图回答问题、制作自己的兵马俑等互动形式,充分调动起学生思考的兴趣、指导学生进行高效的学习。

这些线上教学模块(课件)基本上覆盖了兵马俑和秦始皇陵相关的各种主题,从秦始皇个人的经历到一统中国的历史,从秦代的政治制度到其对后世的影响,从兵马俑的不同类型到兵马俑坑的布局,从考古发掘到彩绘保护技术,使学习者能够对秦始皇、兵马俑及这个时代的历史文化形成全面而深入的认识。

经不完全统计,秦兵马俑数字教育模块自2017年上线以来,网站访问量已达12万人次,这一数据仍在持续上涨。

2017年11月17日,在第97届全美社会学科委员会(NationalCouncilfortheSocialStudies)年会美国旧金山会场上,董勇英与美方代表史密森尼美国国立亚洲艺术馆(FreerandSacklerGalleries)教育部主任ElizabethK.Eder和史密森尼教育技术办公室的数字教育员TessPorter,共同主持发布《秦兵马俑史密森尼数字教育》项目。

2018年,董勇英获批陕西省文物局的科研课题《陕西文化遗产海外传播新模式研究与对策———以兵马俑史密森尼数字教育合作为例》。该课题成果之一的“秦兵马俑数字教育”,以一种创新方式推动了中外博物馆数字教育资源的合作与使用,使得博物馆数字教育的国际合作模式更具内涵亦更丰富,影响深远。

“秦兵马俑数字教育”获得2020年第二届“海帆奖”最佳案例奖。2021年获得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十佳优秀推荐案例”,入选世界互联网大会《2021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实践案例集》;2022年获得全国“对外传播十大优秀案例”。

2019年,应美国华盛顿国际中学的邀请,学校利用新建成的智慧教室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共同合作,对华盛顿国际中学(Washing鄄tonInternationalSchool)六个年级的学生进行兵马俑网络视频线上远程授课。

2020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破格聘董勇英为客座研究员。博物院感谢董勇英多年来为博物院教育工作在提升国际影响力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鼓励其今后继续发挥自身及高校资源优势,深化馆校合作,以国际视野协助博物院讲好秦俑故事,传承中华文明。

此外,董勇英还多次受到外交学院和中国外交培训学院的邀请,为外交学院的外国留学生和海外外交官开展“讲好中国故事”系列讲座。2022年12月,董勇英受邀参加外交学院举办的“第六届金砖国家暨新兴市场国家及发展中国家青年外交官论坛”,负责主持“外交在人文交流中的作用”板块。在论坛上,她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全面、详细地讲解了秦始皇兵马俑实况,展示了兵马俑修复的过程,从历史与人文的角度全面展示了中国古人的智慧,给各国参会外交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让秦兵马俑走进海外课堂

2020年,董勇英开始担任西电外国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系主任,她也将更多博物馆教育的新元素融入到面向西电留学生的文化教学中。

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2020年,受疫情影响,海外学生无法来到中国,对外汉语教育工作开展遇到瓶颈。相比于长城、故宫、熊猫等在海外的知名度,作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兵马俑似乎低调了很多,“极富神秘感的‘地下王国’也应该通过不同的方式被海外的学生所了解”,董勇英想到这里便开始付诸行动。2021年,董勇英带领团队顺利获批了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2021年“汉语桥”线上团组项目———《相遇兵马俑,走进秦文化》,首创线上课程:国际中文教育+博物馆数字教育,授课对象为美国学生。

“汉语桥”线上课程《相遇兵马俑,走进秦文化》一经推出,便吸引了美国200多名学生报名,他们分别来自美国华盛顿育英公立特许学校WashingtonYuYingPublicCharterSchool(小学),美国华盛顿高级私立中学西德维尔中学SidwellFriendsSchool(中学),新泽西的蒙特克莱尔金伯利学院MontclairKim鄄berleyAcademy(中学),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UniversityofNorthCarolinaatCharlotte(大学)等。

董勇英团队采用直播课加录播课的方式,将国际中文教育的语言学习与以秦兵马俑为代表的中国博物馆元素相融合,分为不同的主题为海外学生授课。直播课将课堂设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和陕西历史博物馆,电脑另一端的海外学生通过屏幕看到一件件包含中国文化的历史文物鲜活地展示在眼前。

一个兵马俑身着什么样的衣衫?是长袍还是盔甲?戴着什么样的帽子?平板样式、双卷尾样式,又或是不佩戴帽子?帽子的不同样式又代表他们官衔的高低……精美的课件、关于每件艺术品新颖地讲解,课堂上,他们不仅学习了汉语语言,“会说话”的文物也让他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海外学生也能讲好“中国故事”

2021年的汉语桥线上团组项目结束后,课程收获了美国学生的一致好评。“我最喜欢上董老师的兵马俑课,我也学到了有关春节和春节习俗的文化”,来自新泽西MKA的EthanLieberman说,他学到了很多中国文化和中国的文字。学生们纷纷录制视频、手绘图片等表达对授课老师们的感谢以及对中华文化的喜爱之情。略带“口音”的中文自我介绍和一声声“谢谢”正是回馈给董勇英团队最好的礼物。

参与授课的西德维尔中学(SidwellFriendsSchool)学生在美方中文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完成GoogleSite(谷歌)的创建,学生们通过创建网页完成老师布置的学期任务,内容包括兵马俑、西安城墙、西安美食等,网页创建成功后发布到网络上。同时,在董勇英的推动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属中学与蒙特克莱尔金伯利学院MontclairKimberleyAcademy(中学)签署协议,充分利用中美两国的优势教育资源推动双方的教育发展,积极开展教育领域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

国际中文教育+博物馆教育是“新文科”建设的一个创新性成果。2022年,董勇英团队再次获批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汉语桥线上团组项目《相遇兵马俑,走进中国文化》,同年,又获批部级重点项目立项。

董勇英和团队老师们做的远不止这些。2023年她带领团队研发的课程《陕西艺术历史文化》获批陕西特色线上课程,该课程是一门为国际学生开设的陕西地域文化特色线上课程。课程将博物馆教育与国际中文教育有机结合,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以艺术品为线索,以物观史、让文物说话,讲好陕西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陕西文化国际传播谱写新的篇章。4月20日,课程组代表学校参加以“数字化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陕西数字教育大会。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立足全球化视野培养国际化高层次人才,促进世界文化交流、互鉴、融合。董勇英和团队教师们,创新性地把中国博物馆文化融入到专业的课程教学中。团队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考古博物馆以及火爆全网的“长安十二时辰”等文化机构积极探索馆校合作,为留学生开设博物馆第二课堂,向留学生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说不完的盛唐文化,讲不完的大唐故事。为了让留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学生们在教师们的带领下,“穿越”到盛唐时期,沉浸式体验大唐盛景。

留学生李明月来自土库曼斯坦,她化身“唐文化推广使者”走进“长安十二时辰”。“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身着大唐华服,明月跟随音乐学跳《霓裳羽衣曲》的一招一式,品尝大唐时期传统小吃……留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主动学习中讲好中国故事。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自2020年设立以来,教学成果斐然。2022年,学校外院汉语国际教育系10余名留学生的汉服舞蹈表演,是陕西省第六届丝博会开幕式上的唯一展演节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成果被《陕西日报》、《华商网》、西安电视台、《神州学人》等报刊媒体广泛报道。

2023年,新一期的海外线上教学即将启动,董勇英及其团队添加了《学修兵马俑》和《学写秦小篆》等特色课程,让海外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学习汉语。董勇英说,希望海外学生能够在学习、体验秦兵马俑、汉唐丝绸之路和中文语言实践运用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学习热情。她与团队也将继续打造国际中文教育+博物馆的品牌课程“相遇兵马俑,走进中国文化”。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董勇英团队未来将继续积极参与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积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深化,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