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主页 English 宣传部
西电名师
表格等宽内容时,请左右滑动 <>
师德楷模郭立新:立学笃行为人梯 新益求新探真知
时间:2015-11-18 11:29:38 来源:新闻中心 点击:

立学笃行为人梯 新益求新探真知

——记2015年“陕西省师德楷模”民进成员郭立新教授

■学生记者李梦鹤 卫晓俊 李圆圆 赵佳

“回首22年教师生涯,在西电这块电子信息人才培养的沃土上,真切感悟到很多教学的得与失,才明白了从事教育事业的崇高与艰辛。”时隔多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执行院长郭立新教授在学校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发言仍然让人记忆犹新。

潜心教学,春风化雨润桃李

从教21年以来,郭立新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主讲了多门课程,并出版本科生教材《计算物理学》,发表教改论文20余篇,同时指导团队中的青年教师致力于课堂教学和教育改革。

平日里,郭立新给人的印象似乎是个不善言辞的人,但讲台上的他不仅能将日常生活的现象用课本知识来剖析,还能将最新的科研动态和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往往能够将枯燥的图表、数字讲得通俗易懂、绘声绘色,深得学生的喜爱。

对于“随机”的理解,郭立新举出烟雾的自然飘散、蒸米饭时气泡的分布等生活中常见的事例,使学生对“随机”的概念有更直观的理解。在讲到“点电荷与点电荷系等位线计算机模拟”的知识点时,他结合科研中数值计算的迭代方法,给出新的思路,启发学生尝试隐函数曲线更为先进的绘制方法。正是由于郭立新生动形象的讲解,他的学生骆志敏对这一问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郭立新的耐心指导下,骆志敏的成果论文发表在了《大学物理》期刊上。骆志敏曾告诉郭立新:“郭老师,我虽然现在不继续研究当初所学的方向,但是,您曾经教我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让我一生受益”。

对于大学生来说,大一是打基础的一年。郭立新认为,大学生在大学四年一定要学会四种技能:一要打好数理基础,以外语及计算机做工具,还要学习一些常用的专业商用软件;二要掌握好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三要培养自己的情商,学会与他人团队共同合作,提高做事效率;四要学会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方法。郭立新还强调,学生要勤于动手,实事求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首先要培养起兴趣,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去做,其次要知道去做什么,制定明确的目标与方向,然后要清楚应该怎么做,并抱有积极的工作态度。

郭立新始终践行“理论与实验、实践教学为一体,教与学为一体,课内与课外为一体”三个一体的教学理念。“以爱育爱、用心筑梦、知行合一”是他在讲台上传递给大家最大的感触。那满腔的热情、旺盛的精力和渊搏的学识感染和启迪了一批又一批学生的心。

热爱学生,做学生的兄长、家长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就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郭立新如是说。为了方便与学生交流,郭立新会在第一节课上把自己所有的联系方式都公开给学生。无论是在新校区开会、指导学生国创项目或是毕业设计期间,他都会提前告诉学生自己在哪间办公室,希望可以方便学生找到他为学生答疑解惑。

除了给本科生和研究生上课,郭立新还承担着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几乎每周都要出一次差,尽管忙碌如此,他也会争取每周与学生有一次课堂之外的交流。除了面对面的交流,郭立新还会通过邮件为学生答疑解惑,他让课代表将同学们的问题集中起来发到邮箱,还让青年教师将在辅导学生们上机时出现的问题汇总给他。郭立新的学生赵华告诉记者,“郭老师很忙,但是我们遇到问题请教他时他都非常耐心、认真,对我们的论文,他会一句一句指导,甚至连语法、标点问题他都会标出来。”

每年郭立新都会指导一两支国创队伍,如今他一共指导了23名本科生参加了6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获得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1项,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郭立新的研究生关晓伟说:“遇到郭老师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我以前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学生,大二时因为喜欢编程,想做一个关于计算物理学的国创项目,就给郭老师发邮件希望他能够做我的指导老师,当时觉得像郭老师这样在学术上有如此成就的老师不会回复我的邮件,但意料之外的是,郭老师不但回复了我的邮件,还约我就国创项目进行了面对面的指导。”

郭立新的学生们无一不感谢这位似兄长又如家长般的老师给予的爱与支持。作为一名教师,郭老师实实在在做到了“为人师表,重德敬业”。

创新为支点,比肩于国际

“做科研工作就要时刻密切关注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急需,做到顶天立地,贵在坚持和创新。”郭立新常对课题组青年教师说,对看准了的研究方向一定要培养起兴趣、长期坚持并矢志不渝。他还主张“标新立异”,科研攻关无论在思路上或选题上都要独辟蹊径,勇于创新。

最初毕业留校从事科研工作时,科研方向不确定,经费少,家庭经济压力大,面对困难和挑战,郭立新在吴振森、梁昌洪等老专家的指导下,凭着自己的刻苦钻研和执着精神攻克了一道道难关。在科研方面,他一直瞄准“目标与复杂环境电波传播与散射”领域国际前沿和国家相关需求,尤其是在“随机介质分形散射”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提出了一种新的一维随机分形曲线的分维估计方法——局部方差累积法,研究出的科研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受到了国内外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他对低仰角海杂波建模部分关键难题的攻克,也突破了我国海杂波研究的部分理论瓶颈。

近年来,郭立新又在随机粗糙面和目标的复合电磁散射、逆散射研究领域开展了深入研究,连续申请到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重点、2项面上、1项青年)和2个教育部高校博士点基金,连续主持了5个国防科技预研基金和2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正是基于郭立新所取得的丰硕研究成果,他2000年获得教育部首届青年教师奖,201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4年被评为陕西省教学名师并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15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面对随后纷至沓来的各种奖项和荣誉,郭立新淡然一笑说:“这些成果有许多都是靠大家的支持和帮助完成的,其中凝聚了好几位我的恩师,尤其是吴振森教授的心血,我只是在他们的研究基础上又多干了点罢了。”

心怀感恩,一路向前

谈起自己走过的成长之路,郭立新很幸运得到了很多教师的无私帮助。在采访过程中,他多次提到他的硕士、博士导师吴振森教授。他说,吴振森教授在自己的科研道路上给予了很多无私的帮助,这些帮助不仅仅是在科研方向的把握、做科研的方法和科研团队的建设上,更重要的是老一辈学者做事情的认真和执着,都深深感染和影响着他。

无论是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郭立新都会经常主动向一些老专家和中青年知名学者请教,梁昌洪、焦李成教授等都是他至今仍经常去拜访的专家。而对于得到的帮助,他都铭记于心,常怀感恩之情。2014年参加教育部长江学者答辩时,郭立新所做的PPT不够完善,刚做完牙科手术从医院回来的校长郑晓静院士忍着疼痛坚持帮他修改了整整1个小时的PPT。提到这件事,郭立新表示,郑校长的帮助让自己十分感动。

深受前辈关照的他,自觉有这样的责任让年轻人站在他的“肩膀”上去成就一番事业。对于学院的新进人员,他经常主动约谈,与年轻教师一道畅谈成长规划,了解他们的难处,排解他们的困惑。他常对青年教师讲,对人一定要谦虚低调,要耐得住寂寞,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脚踏实地的工作,不要将困难作为发展的借口,而应将其看作是成功的敲门砖。他将团队中的11位青年教师均纳入3个研究生科研小组,每周定期参加研究生的Seminar,并且要求每位青年教师必须撰写国家自然基金申请书,他亲自参与修改2-3遍。对没有负责项目的青年教师,要求他们加入自己的项目,共同研讨科研难题。现如今,这11名年轻教师已明确了各自研究方向,并成功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在IEEE Trans.GRS等国际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学术论文。

恭宽信敏惠,言传身教

郭立新的学生们对自己老师的描述中总会有这样一句话:“伏案做研究到深夜仿佛不知何为疲倦。”多年来,郭老师几乎没有一次是在晚上12点之前睡觉,几乎每天都是中午12:30以后才到食堂吃饭,下午7:30回家吃饭,晚上12点以后才离开实验室。郭立新常调侃说自己是等点回家刚好吃“现成饭”,实则是工作太忙。每次外出开会,如果会议安排在早上,郭立新通常都是前一天坐最晚的航班到目的地,往往飞机到达的时间是开会当天的凌晨。他说这样能延长下午在实验室的研究时间。面对经常满眼血丝的郭立新,他团队中的青年教师和学生们对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老师您太忙了,一定注意休息啊”。

“年轻人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出了校门就是国门”、“自己每天能保证起码的12小时工作吗?”郭立新常说的这两句话已成为他们实验室的自省名言。在他的影响下,学生们个个认真严谨,即使是周末,也早早到实验室里。正是由于郭立新的以身作则和言传身教,近年来他已带出一支“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指导博士后11名,培养博士34人(毕业15人),硕士101人(毕业81人),其中2名博士生获得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作为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的执行院长,郭立新也尽心尽力地履行着行政管理的职责。他在“十三五”学院规划中提出,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将重点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实验室规划建设,凝练学科方向,整合优势资源。无论从场地、人员,还是从学院掌管的有限经费中最大限度地对激光、红外、无线电物理等实验室加大设备仪器投入,彰显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的实验室规模和能力。

郭立新提到,学院目前已开启培养人才的“桃李计划”,即以教师“教”的引领工程,以学生“学”的牵引工程为切入点,以学院“促”的助推工程为保障。同时,在教学和培养过程中注重理论和实验教学相结合、课堂学习和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基础教学和本科科研创新计划、科研训练计划相结合等,通过实行“本科生个性训练导师指导计划”、“本科班级的教授负责制计划”等提高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学院还建立了以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电波环境监测网和工程实践教育基地等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实践基地。

郭立新还经常在课间询问同学们在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困难,鼓励同学们给他发邮件反映问题,目前有不少同学都在通过邮件与郭立新就课程专业等问题进行交流。他也十分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常对青年教师的发展提出要求,并给予支持与辅导。

论语有云:“恭则不侮,宽能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郭立新以身作则,践行着自己的“恭宽信敏惠”。

钟情教学,关爱学生,坚持科研,心怀感恩,言传身教,这就是郭立新。虽然业已硕果累累,但立志将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的优势发扬光大的他,深感只有更加投入努力地工作,才能走得更远更好。郭立新正在以己之践行诠释着“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求真务实、爱国为民”的西电精神。

往期链接:

学生心中的又一个父亲:记“师德标兵”胡予濮教授

上一条: 践行师德 教书育人:记“师德标兵”千博副教授
下一条: 学生心中的又一个父亲:记“师德标兵”胡予濮教授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验证码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师德楷模郭立新:立学笃行为人梯 新益求新探真知

立学笃行为人梯 新益求新探真知

——记2015年“陕西省师德楷模”民进成员郭立新教授

■学生记者李梦鹤 卫晓俊 李圆圆 赵佳

“回首22年教师生涯,在西电这块电子信息人才培养的沃土上,真切感悟到很多教学的得与失,才明白了从事教育事业的崇高与艰辛。”时隔多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执行院长郭立新教授在学校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发言仍然让人记忆犹新。

潜心教学,春风化雨润桃李

从教21年以来,郭立新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主讲了多门课程,并出版本科生教材《计算物理学》,发表教改论文20余篇,同时指导团队中的青年教师致力于课堂教学和教育改革。

平日里,郭立新给人的印象似乎是个不善言辞的人,但讲台上的他不仅能将日常生活的现象用课本知识来剖析,还能将最新的科研动态和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往往能够将枯燥的图表、数字讲得通俗易懂、绘声绘色,深得学生的喜爱。

对于“随机”的理解,郭立新举出烟雾的自然飘散、蒸米饭时气泡的分布等生活中常见的事例,使学生对“随机”的概念有更直观的理解。在讲到“点电荷与点电荷系等位线计算机模拟”的知识点时,他结合科研中数值计算的迭代方法,给出新的思路,启发学生尝试隐函数曲线更为先进的绘制方法。正是由于郭立新生动形象的讲解,他的学生骆志敏对这一问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郭立新的耐心指导下,骆志敏的成果论文发表在了《大学物理》期刊上。骆志敏曾告诉郭立新:“郭老师,我虽然现在不继续研究当初所学的方向,但是,您曾经教我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让我一生受益”。

对于大学生来说,大一是打基础的一年。郭立新认为,大学生在大学四年一定要学会四种技能:一要打好数理基础,以外语及计算机做工具,还要学习一些常用的专业商用软件;二要掌握好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三要培养自己的情商,学会与他人团队共同合作,提高做事效率;四要学会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方法。郭立新还强调,学生要勤于动手,实事求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首先要培养起兴趣,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去做,其次要知道去做什么,制定明确的目标与方向,然后要清楚应该怎么做,并抱有积极的工作态度。

郭立新始终践行“理论与实验、实践教学为一体,教与学为一体,课内与课外为一体”三个一体的教学理念。“以爱育爱、用心筑梦、知行合一”是他在讲台上传递给大家最大的感触。那满腔的热情、旺盛的精力和渊搏的学识感染和启迪了一批又一批学生的心。

热爱学生,做学生的兄长、家长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就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郭立新如是说。为了方便与学生交流,郭立新会在第一节课上把自己所有的联系方式都公开给学生。无论是在新校区开会、指导学生国创项目或是毕业设计期间,他都会提前告诉学生自己在哪间办公室,希望可以方便学生找到他为学生答疑解惑。

除了给本科生和研究生上课,郭立新还承担着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几乎每周都要出一次差,尽管忙碌如此,他也会争取每周与学生有一次课堂之外的交流。除了面对面的交流,郭立新还会通过邮件为学生答疑解惑,他让课代表将同学们的问题集中起来发到邮箱,还让青年教师将在辅导学生们上机时出现的问题汇总给他。郭立新的学生赵华告诉记者,“郭老师很忙,但是我们遇到问题请教他时他都非常耐心、认真,对我们的论文,他会一句一句指导,甚至连语法、标点问题他都会标出来。”

每年郭立新都会指导一两支国创队伍,如今他一共指导了23名本科生参加了6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获得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1项,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郭立新的研究生关晓伟说:“遇到郭老师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我以前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学生,大二时因为喜欢编程,想做一个关于计算物理学的国创项目,就给郭老师发邮件希望他能够做我的指导老师,当时觉得像郭老师这样在学术上有如此成就的老师不会回复我的邮件,但意料之外的是,郭老师不但回复了我的邮件,还约我就国创项目进行了面对面的指导。”

郭立新的学生们无一不感谢这位似兄长又如家长般的老师给予的爱与支持。作为一名教师,郭老师实实在在做到了“为人师表,重德敬业”。

创新为支点,比肩于国际

“做科研工作就要时刻密切关注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急需,做到顶天立地,贵在坚持和创新。”郭立新常对课题组青年教师说,对看准了的研究方向一定要培养起兴趣、长期坚持并矢志不渝。他还主张“标新立异”,科研攻关无论在思路上或选题上都要独辟蹊径,勇于创新。

最初毕业留校从事科研工作时,科研方向不确定,经费少,家庭经济压力大,面对困难和挑战,郭立新在吴振森、梁昌洪等老专家的指导下,凭着自己的刻苦钻研和执着精神攻克了一道道难关。在科研方面,他一直瞄准“目标与复杂环境电波传播与散射”领域国际前沿和国家相关需求,尤其是在“随机介质分形散射”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提出了一种新的一维随机分形曲线的分维估计方法——局部方差累积法,研究出的科研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受到了国内外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他对低仰角海杂波建模部分关键难题的攻克,也突破了我国海杂波研究的部分理论瓶颈。

近年来,郭立新又在随机粗糙面和目标的复合电磁散射、逆散射研究领域开展了深入研究,连续申请到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重点、2项面上、1项青年)和2个教育部高校博士点基金,连续主持了5个国防科技预研基金和2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正是基于郭立新所取得的丰硕研究成果,他2000年获得教育部首届青年教师奖,201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4年被评为陕西省教学名师并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15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面对随后纷至沓来的各种奖项和荣誉,郭立新淡然一笑说:“这些成果有许多都是靠大家的支持和帮助完成的,其中凝聚了好几位我的恩师,尤其是吴振森教授的心血,我只是在他们的研究基础上又多干了点罢了。”

心怀感恩,一路向前

谈起自己走过的成长之路,郭立新很幸运得到了很多教师的无私帮助。在采访过程中,他多次提到他的硕士、博士导师吴振森教授。他说,吴振森教授在自己的科研道路上给予了很多无私的帮助,这些帮助不仅仅是在科研方向的把握、做科研的方法和科研团队的建设上,更重要的是老一辈学者做事情的认真和执着,都深深感染和影响着他。

无论是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郭立新都会经常主动向一些老专家和中青年知名学者请教,梁昌洪、焦李成教授等都是他至今仍经常去拜访的专家。而对于得到的帮助,他都铭记于心,常怀感恩之情。2014年参加教育部长江学者答辩时,郭立新所做的PPT不够完善,刚做完牙科手术从医院回来的校长郑晓静院士忍着疼痛坚持帮他修改了整整1个小时的PPT。提到这件事,郭立新表示,郑校长的帮助让自己十分感动。

深受前辈关照的他,自觉有这样的责任让年轻人站在他的“肩膀”上去成就一番事业。对于学院的新进人员,他经常主动约谈,与年轻教师一道畅谈成长规划,了解他们的难处,排解他们的困惑。他常对青年教师讲,对人一定要谦虚低调,要耐得住寂寞,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脚踏实地的工作,不要将困难作为发展的借口,而应将其看作是成功的敲门砖。他将团队中的11位青年教师均纳入3个研究生科研小组,每周定期参加研究生的Seminar,并且要求每位青年教师必须撰写国家自然基金申请书,他亲自参与修改2-3遍。对没有负责项目的青年教师,要求他们加入自己的项目,共同研讨科研难题。现如今,这11名年轻教师已明确了各自研究方向,并成功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在IEEE Trans.GRS等国际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学术论文。

恭宽信敏惠,言传身教

郭立新的学生们对自己老师的描述中总会有这样一句话:“伏案做研究到深夜仿佛不知何为疲倦。”多年来,郭老师几乎没有一次是在晚上12点之前睡觉,几乎每天都是中午12:30以后才到食堂吃饭,下午7:30回家吃饭,晚上12点以后才离开实验室。郭立新常调侃说自己是等点回家刚好吃“现成饭”,实则是工作太忙。每次外出开会,如果会议安排在早上,郭立新通常都是前一天坐最晚的航班到目的地,往往飞机到达的时间是开会当天的凌晨。他说这样能延长下午在实验室的研究时间。面对经常满眼血丝的郭立新,他团队中的青年教师和学生们对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老师您太忙了,一定注意休息啊”。

“年轻人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出了校门就是国门”、“自己每天能保证起码的12小时工作吗?”郭立新常说的这两句话已成为他们实验室的自省名言。在他的影响下,学生们个个认真严谨,即使是周末,也早早到实验室里。正是由于郭立新的以身作则和言传身教,近年来他已带出一支“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指导博士后11名,培养博士34人(毕业15人),硕士101人(毕业81人),其中2名博士生获得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作为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的执行院长,郭立新也尽心尽力地履行着行政管理的职责。他在“十三五”学院规划中提出,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将重点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实验室规划建设,凝练学科方向,整合优势资源。无论从场地、人员,还是从学院掌管的有限经费中最大限度地对激光、红外、无线电物理等实验室加大设备仪器投入,彰显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的实验室规模和能力。

郭立新提到,学院目前已开启培养人才的“桃李计划”,即以教师“教”的引领工程,以学生“学”的牵引工程为切入点,以学院“促”的助推工程为保障。同时,在教学和培养过程中注重理论和实验教学相结合、课堂学习和课外科技活动相结合;基础教学和本科科研创新计划、科研训练计划相结合等,通过实行“本科生个性训练导师指导计划”、“本科班级的教授负责制计划”等提高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学院还建立了以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电波环境监测网和工程实践教育基地等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实践基地。

郭立新还经常在课间询问同学们在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困难,鼓励同学们给他发邮件反映问题,目前有不少同学都在通过邮件与郭立新就课程专业等问题进行交流。他也十分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常对青年教师的发展提出要求,并给予支持与辅导。

论语有云:“恭则不侮,宽能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郭立新以身作则,践行着自己的“恭宽信敏惠”。

钟情教学,关爱学生,坚持科研,心怀感恩,言传身教,这就是郭立新。虽然业已硕果累累,但立志将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的优势发扬光大的他,深感只有更加投入努力地工作,才能走得更远更好。郭立新正在以己之践行诠释着“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求真务实、爱国为民”的西电精神。

往期链接:

学生心中的又一个父亲:记“师德标兵”胡予濮教授

责任编辑:付一枫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