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蒙少华
因为好奇心萌生科研兴趣,又因为攻克难题后油然而生的成就感,坚定成为科研人员的决心,白宁宁最终选择在教育和科研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前进,完成了自己从学生到青年教师、科研工作者的转变。
入职西电一年多,她坚称自己只是“小有所获,不能与其他优秀老师相提并论”,但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她也在探索科研创新、推进教学技能提升、带领学生共同成长方面,绽放出了自己的光彩。
留心思考,激发科研志向
“为什么荷叶能够排斥水分”“为什么不锈钢耐腐蚀”,2010年,刚刚踏入大学校园的新生白宁宁,面对课堂上老师的循循善诱,不经意间被激起了去探究科学现象背后原理与奥秘的好奇心。白宁宁的科研兴趣至此开始萌芽,并凭借执着的好奇心、孜孜不倦的进取心,相继在西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取得硕士、博士学位。
科研旅程中鲜花与荆棘并存,却让白宁宁更深刻地体会到追梦和坚持的力量。在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白宁宁最初的研究方向是超疏水涂层技术及其应用。然而,基于清洁能源发展的大趋势,她的导师突然提出了开拓清洁能源技术领域的想法,建议她放弃已经进行了一年半的研究,转而探索这个全新的研究方向。突如其来的转变对白宁宁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意味着她需要重新调整自己的研究思路,重新学习清洁能源技术领域的前沿动态和基础理论知识。
“超疏水涂层技术的研究已经进行了一年半,清洁能源这个全新领域的知识还一知半解”,时间紧张,任务繁重,巨大的挑战与困难并没有让白宁宁放弃。她开始积极向清洁能源技术领域的研究团队和专家进行请教,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阅读文献、研究相关课题,最终开拓了课题组新的研究方向,成功发表了一篇关于清洁能源技术方面的一区TOP论文,那一年,她成功获得了校级优秀科研成果奖。
与无数笃学励志的学子一样,在攻读博士学位的过程中,她也有着数次因实验而整夜未眠的经历。在测试机器人触觉能力的试验中,为收集大量触觉数据,白宁宁曾连续几夜奋战;为了开发新的微型传感器,也曾长时间使用显微镜进行精密操作工作,直到肩膀酸痛难忍。这些经历不仅让她成长为一个更加坚强的科研人员,也为她未来的学术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最初因实验失败而感到沮丧,到渐渐学会如何在挑战面前寻找解决办法,破解难题后油然而生的成就感让白宁宁体会到了科研的魅力。
她说:“一旦决定追求科研之路,就不要轻易放弃。努力总会有回报,这份回报不仅仅体现在科研成果上,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你内心的成长和自我突破。”
加入西电,紧跟兴趣所在
从本科到博士毕业,十三载求学路,白宁宁的付出并没有白费。2023年4月,凭借优异的科研成绩,她以华山学者菁英副教授身份入职西电机电工程学院,从学生的身份转变为一位青年教师、年轻的科研工作者。“我博士的研究方向是柔性传感器领域,机电院的王卫东教授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成熟的柔性智能传感研究团队、先进的研究设备,这为我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巨大便利。受到西电浓厚学术环境的吸引,我决定加入这里,期待能在西电深入探索并拓展我的研究方向”,白宁宁说道。
2023柔性电子技术与应用创新论坛
截至目前,白宁宁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发表了两篇学术论文,一篇发表于她攻读博士期间,入选ESI热点论文和高被引论文,另一篇则在2023年11月发布后,获得了国内外30多家媒体的报道。“完成这两项工作分别花费了我大约两年的时间,且每个工作从投稿至接收需要约4~5个月。在这期间,遇到了许多挑战,尤其是因为我的研究领域涉及多学科交叉,需要与其他专家建立合作,这无疑增加了研究的复杂性”,白宁宁介绍道。“专题讲座+教学示范+微格教学+参观学习”的培训形式、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或副教授担任新进教师的指导老师完成“拜师结对”、系列科研项目申请交流与经验分享会……学校为帮助教师更快融入新角色,提供的各方面培训和支持,让白宁宁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学院会经常举办华山领航计划成长沙龙、‘星火’青年教师学术沙龙,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交流指导我们这些青年教师,学校以及学院的支持给了我巨大的鼓励,学术视野提升的同时,也坚定了我在教育和科研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前进的决心。”
第二排右起第9
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第八届青年科学家论坛
2023年8月,白宁宁被邀请参加Microsystems & Nanoengineering编辑委员会举办的青年学术沙龙,这给了她更多机会与该领域的资深专家、优秀年轻学者进行交流。在这次沙龙上,她在柔性传感领域取得的创新成果,获得了评审专家的认可和好评,并且凭借突出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贡献,荣获“2023年度MINE优秀青年科学家奖”。她的研究成功地解决了柔性传感器在灵敏度、量程和线性度等性能之间的平衡难题,扩展了柔性电子皮肤的触觉感知模式,实现了从传感器性能突破到应用拓展的重要转变,取得了该领域的突出进展。
成为教师,探索角色转变
从学生过渡到教师角色,白宁宁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适应期,她坦言“至今仍在持续学习和成长中”。目前,白宁宁主要担任2021级测控技术与仪器系专业2班班主任、“三好三有”导学团队辅导员、《光电检测技术》本科生课程助教。
当她回顾自己的学习生涯,老师授课、学生听课这一场景显得稀松平常,直到面临身份转变,白宁宁才意识到成长过程中的每位老师都在为讲好每一堂课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做了充分的准备。“自己站在讲台这端,亲自经历备课、讲授的过程,深刻感受到老师们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所投入的努力,也使我更加体会作为一名教师的职责。”
“在与白老师的相处过程中,我最大的收获是老师对待学术的一丝不苟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机电院机械工程专业2022级学生闫俊宇说,“例如,在面对如何制备出厚度均一的弹性体薄膜这一问题时,白老师帮助我们分析制备固体薄膜的过程,引导我们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她不仅帮助我们透彻分析问题的本质、拓宽我们的知识面,而且总能针对性地提供精准建议,指导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面对大学生活,白宁宁认为,大学生更应当注重积累或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沟通与协作技能、适应性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良好的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她觉得,大学生在学习或以后的工作中,遇到挑战和困难是在所难免的,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积极面对问题,不仅能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还能激发他们面对困难时的坚持不懈和乐观态度。
柔性电子领域蓬勃发展,已经在诸如人机交互、电子皮肤和智能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展现巨大应用前景。“作为科研人员,确保柔性器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是我们的关键任务”,未来,白宁宁的研究重点将集中在提高电子皮肤的稳定性上,以期能为电子皮肤技术向实际应用的转化贡献力量。同时,作为一名新进教师,她也将以诸多优秀老师为榜样,学习他们深厚的涵养、丰富的学识、精湛的教艺,不断增强自身本领,努力做好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同路人,“我期望学生们能够在这个宝贵的大学时光中,不仅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成为一个有能力、有责任感、有爱心的人,准备好迎接未来生活和职业挑战的各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