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记者蔡扬鑫珏 魏灿
在人文学院有一门“唐诗词鉴赏”的课程,教授这门课程的老师总是穿着毛茸茸的衣服,还养着两只可爱的小兔子,她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璐小兔”或者“璐璐老师”,她就是王璐。
在王璐的课堂上,你能听到通古贯今的大家之言,也能了解古往今来的名人趣事;你能领略唐宋诗词的绰约风姿,也能感受当下生活的烟火情怀。而课堂之外,你会在朋友圈刷到王璐真实有趣的生活分享,也会在食堂里听到她真诚的美食推荐,更会在写作论文灵感枯竭时收到她内容丰富的“资料大礼包”式鼓励。
与学生“零距离”交往,打破自上而下的授课模式,变“传授”为“分享”、变“教育”为“感染”,这就是王璐让众多学生爱上传统文学、认真享受生活的不二法门。
“弃医从文”——每一次选择都是对初心的坚守
王璐坦言,自己小时候的梦想其实是成为一位白衣执甲、救死扶伤的医生。“后来发现对文学更有兴趣,于是想要成为一名老师。因为老师和医生一样,都能帮助到别人,也算是以另一种方式圆了自己的梦想。”
“可以帮到别人”这个朴素又简单的理由却又似有万斤重。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传道、授业、解惑”的灵魂改造是能真正给予他人的最大帮助。王璐将眼光放到了广大学生中,希望尽自己所能助力更多人实现梦想。在王璐看来,教育是需要情怀的,一个有情怀的老师才能在教学中保持自己的初心不变。“当老师是一个细致的活儿,要求我们用初心去坚守,用情怀去担当,用智慧去行动”。正是因为始终坚守着助人为乐的初心,王璐才能不改那份热忱,在细致地呵护与关心中鼓励着每个学生的成长。
“分享”与“尊重”——每次课堂都是更好地反思
所有和诗词文学相关的课程都避免不了大量的文本内容背诵,而这也正是让很多同学对传统文学望而却步之处。“怎么才能把课上的活起来,让同学更好地接受呢?怎样才能以一种更有趣的方式,让同学感受到传统文学的意境之美呢?”王璐对自己发出追问,并不断进行着尝试。
王璐首先注意到的是教学过程中的PPT使用问题。在多媒体教学普及的大环境下,PPT成为了教育教学的一大法宝,但运用不当的话,却可能适得其反。王璐说:“如果幻灯片堆着大片文字,同学看都看不过来,谁还会在意你讲什么?直接让同学们死记硬背,和他们理解之后融入情感的记忆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她没有选择把大段大段的文本赏析直接呈现在课件上。她的课件极其简洁:一首诗,几条注释,几幅图画便构成了PPT的全部内容。她将硬性知识记忆从学生的任务转化为自己的工作,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的也多是经过整理归纳,传递着情感温度的深刻见解。“上课如何能够抓住学生的目光,怎么讲才能让学生对诗歌理解更加深刻,这是很有挑战性的!”绘声绘色的意境描述,可爱活泼的动作演绎,逸闻趣事的适当分享,音频视频的辅助理解,王璐的课堂就这样变得生动起来。同学们在欢笑声与审美的享受中把重点知识内化于心,感受到思维漫游的奇妙快感。“学生们在课堂上的会心一笑,就是对我最大的肯定,也是我最感动最开心的时刻。”王璐忍不住笑道:“我课上的抬头率还是很高的!”
找到了合适的授课方式,王璐还希望营造出平等包容、能畅所欲言的课堂氛围。课堂上,她鼓励学生们表达自我,从不随意否定学生的想法,而是通过理性地阐述帮助学生们构建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与文学史观。如果有学生对某首诗或某位诗人“颇有研究”,她也会留下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分享。“现在的学生都很厉害,我也能学到不少东西呢!”轻松无压力的课堂氛围让大家收获了更加丰富的知识,在思维的碰撞中不断产生出创新的火花。下课后,王璐常会问大家“这样讲课能理解吗?”“今天的内容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正是这样的询问,让她更进一步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想学生所想,实现与学生的“零距离”交流。
“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是王璐教学生活的一大准则。王璐认为,一位老师成熟的标志,就是允许一切发生,接受每位学生不同的特点。“作为老师,一定要学会接纳,要允许有学生没听懂课,理解有学生接受知识较慢,包容有学生对学习的抵触。”在王璐看来,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所有人,要求每位学生都拿高分,其实是一种很不切实际的做法。“有学生对古诗词很感兴趣,有学生却只喜欢现当代文学,有学生希望考研保研,有学生却想要毕业后尽快就业。”认真了解每名学生的需求,提供恰当有效的帮助,在确保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的同时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专长,是王璐一直坚持在做的事情。
天真生活——与学生共享烟火人间
王璐被学生称作“璐小兔”的原因之一是她养着两只毛茸茸的小兔子。在与兔子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她渐渐发现:兔子是一种很安静的小动物,却有着超强的忍耐力。“希望我在工作上,也能像兔子一样坚强,再多一些韧性。在教学上,对学生多一点耐心。”对王璐来说,兔子既承载着她柔软善良、天真生活的内心,也代表着她耐心教学、谦虚治学的工作态度。“我很乐意与兔子产生关联。”王璐发自内心地笑道。
“分享”是王璐生活的另一重要话题。从老四川点炒到北校区门口的便利店,从树林里悠闲漫步的小狗到起雾玻璃上用手指涂鸦的兔子,从《人民日报》上的文章分享到一长串科普读物的推荐,王璐记录着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美好,并从不吝啬与他人分享。
除了分享之外,王璐也在默默关心着学生的生活动态。有学生为学习资料发愁,王璐便整理好大量的资料文档发送到班级群里;有学生表示心理压力过大,王璐便挤出时间给需要倾诉和指导的学生们“开门诊”。在考研前夕,王璐手绘了“考研加油兔”,为所有考研人加油鼓劲儿。可爱的兔子让王璐的生活充满能量,王璐便也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着这份快乐与天真,感染着身边所有人。“璐璐老师既是我们的老师,也像一个活泼可爱的知心大姐姐,下学期还想报她的选修课。”“璐璐老师的朋友圈真的太有意思了,非常解压。”学生们的反馈正是对王璐作为老师最中肯的评价。
当今社会,“走进学生”已成为教师们最关注的课题之一,要想真正与学生成为朋友,谦虚的工作态度、渊博的学识能力、平等开明的教学模式、年轻包容的生活心态缺一不可。在王璐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她实现了与学生“零距离”的良性互动,成为众多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引路人,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当学生们走出校园,多年以后再回首,谁会忘记这位真诚可爱的“璐小兔”老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