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主页 English 宣传部
媒体西电
表格等宽内容时,请左右滑动 <>
【新华网·人物】西电科大校友杨宏
时间:2003-11-19 11:36:50 来源:新华网 点击:
“神舟”副总设计师:西安电子科大校友杨宏



   探索太空的奥秘,一直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人们在这条充满神奇的道路上不懈地努力着。10月16日,积聚了无数航天人智慧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带着太空的征尘在亿万人的期盼中返回祖国。航天员杨利伟深情地说:飞船性能一切良好,我为祖国骄傲。这一盛事激起了多少中国人的冲天豪气。在杨利伟的身后,是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是一支有着无数精英俊才、同样感动着中国的航天队伍。杨宏就是这支队伍中的一位领军人物。

   杨宏,1963年11月生于吉林省通化市,1984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信息论专业,分配到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工作。1991年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获硕士学位。1991年起开始新型返回式卫星的研制工作,1992年进入中国载人飞船总体室从事飞船总体设计工作。现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神舟”号飞船系统副总设计师。先后获国防科工委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三次,1996年荣获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十佳青年”称号,1999年荣获总装备部“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次飞行试验”突出贡献奖,荣立一等功。

   杨宏在事业上是辉煌的,40岁的他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进展。他参加了我国载人飞船11年进程中的全部方案设计工作;参加了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的研制、试验和发射工作;主持了“神舟一号”、“神舟三号”的总体工作;作为“神舟四号”主管飞行控制副总师,他主持了“神舟四号”在轨7天飞行试验;作为“神舟五号”主管副总师,他参与了飞船的全部研制、试验和发射工作。

   1991年,年仅29岁的杨宏,凭着搞返回式卫星的工程经验,结合飞船自身的需求和各分系统的实际,开始了船载计算机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工作。为了确保设计出可行方案,从1993年到1995年的两年中,他跑遍了所有分系统承制单位,对国内星载计算机的生产能力进行了广泛调研。为了获悉与飞船有接口关系的运载火箭系统和发射场系统对飞船的有关需求指标,他不辞辛苦地一趟又一趟地去这两个大系统进行技术咨询。根据国内航天计算机工程实际情况,杨宏提出了船载计算机分布式系统结构方案和构造飞船信息系统设计思想。他论证了船载计算机软件、硬件的选型,规范了船载计算机型号、软件编程、开发和测试等工作,从而使飞船具有了系统优化的船载信息系统和信息高速公路。“神舟”号飞船四次大型飞行试验及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证明了杨宏所设计的船载计算机系统方案与国际上同类方案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飞船与火箭间的电连接方式,是航天员在火箭万一发生故障时能否顺利获救的关键。为了确保航天员的安全,飞船设计了逃逸救生系统,杨宏恰恰是负责设计飞船与火箭间的电连接方式。他瞄准安全、可靠的设计目标,采用了电气隔离、多重冗余、多次判别等措施,提出了船箭间电气接口和信息交换方案,在1998年的试验中获得圆满成功,在国内航天领域首次实现了船箭指令信息交换。

   杨宏在航天事业中十几年如一日地奋斗着,用成功报效着祖国。他负责并参与完成了“神舟”号飞船系统关键技术项目《整船地面测试、故障模拟及诊断技术》的攻关工作,解决了我国载人飞船地面技术支持体系的方案问题。杨宏以此为题撰写的研究论文,已被国际宇航空间数据年会录用并发表;他组织了全船电子设备的第一次联调,并带领总体室的同志编写了飞船系统第一份技术流程——《桌面联试技术流程》;作为电性船总体技术负责人,杨宏协调、理顺了飞船总体电子设备和总装、结构间的关系,使得电性船成为首次实现了电子设备与结构、机构相容的整体;为了确保飞船软件研制质量,杨宏制定了软件工程化实施要求和实施细则,对飞船软件采取了分级管理,要求所有软件设计规范化、透明化和结构化。如今,飞船软件工程化技术管理经验已成为卫星等航天器软件设计的典范。

   通过电话我们采访了杨宏。听得出他是一个非常热情开朗的人。我问他,飞船发射时感觉如何,是否紧张。他说,作为“神舟五号”主管副总师,他在发射前两个月就进入了酒泉发射现场。发射时一点都不紧张,因为“神舟五号”是一个精品,可靠性最高,质量最好,他们对这一点是充满信心的。在发射时,他们是参与者而不是观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操作岗位,容不得半点分心,早已忘我。飞船发射成功后,他急匆匆赶回北京进行飞行控制,神经一直处于高度亢奋,直到飞船平稳返回,他才感到有些累了。说到他的事业,他说从小就对航天特别的向往。上了大学,他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在国防领域中会大有作为,做航天人的欲望更加强烈,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实现心中的梦想。进入空间技术研究院才发现,所从事的工作并不是所想象的神秘莫测,而是大量非常具体、艰苦的工作,要想有所作为,必须脚踏实地,逆水行舟用力撑。他深有感触地说,在西电所学的知识为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学的课程全部用得上。在工作中大量用到了通信原理,编码理论基础,密码学,信息安全与保密等等课程,特别是数学对培养自己对数据的处理与逻辑分析帮助非常大。母校对他的培养和教诲将使自己终生受益。我们关心他的家庭,他有一个充满温馨的三口之家,妻子在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编辑部工作,13岁的儿子在清华大学附中读初二。谈到今后,他说,他们正在进行“神舟五号”的技术总结,他将作为“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主管副总师投入更加紧张的工作,“神舟六号”在载人数量,飞行天数上都有新的指标,在可靠性、稳定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题目很多,时间紧迫,工作已全面铺开。既然选择了航天作为自己的事业,他将全力以赴,不避艰苦!

   哲人说,你若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杨宏经过拼搏获得了辉煌的业绩,他用知识和才能实现了自我价值,在航天领域打造出了属于他的一片天地,在业界享有盛誉。他用自己的行动,为西电增了光,他的成功将宣传西电的名牌专业、名牌课程,提升西电的知名度。他的成功将激励西电的莘莘学子刻苦学习,赢得似锦前程。我们祝他扬起事业的风帆,远航!同时我们又一次为西电自豪,感慨母校巨大的魅力,为祖国培养了一个又一个的优秀儿女!我们也坚信:从我们的西电将一定会走出更多的栋梁之才。(文/王跃华)

  网络地址: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3-11/18/content_1184886.htm

上一条: 【解放军报】首批大学生士兵服役期满再进课堂
下一条: 【科技日报】西安电科大出台政策礼聘老教授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验证码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新华网·人物】西电科大校友杨宏
“神舟”副总设计师:西安电子科大校友杨宏



   探索太空的奥秘,一直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人们在这条充满神奇的道路上不懈地努力着。10月16日,积聚了无数航天人智慧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带着太空的征尘在亿万人的期盼中返回祖国。航天员杨利伟深情地说:飞船性能一切良好,我为祖国骄傲。这一盛事激起了多少中国人的冲天豪气。在杨利伟的身后,是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家,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是一支有着无数精英俊才、同样感动着中国的航天队伍。杨宏就是这支队伍中的一位领军人物。

   杨宏,1963年11月生于吉林省通化市,1984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信息论专业,分配到铁道部科学研究院工作。1991年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获硕士学位。1991年起开始新型返回式卫星的研制工作,1992年进入中国载人飞船总体室从事飞船总体设计工作。现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神舟”号飞船系统副总设计师。先后获国防科工委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三次,1996年荣获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十佳青年”称号,1999年荣获总装备部“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次飞行试验”突出贡献奖,荣立一等功。

   杨宏在事业上是辉煌的,40岁的他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进展。他参加了我国载人飞船11年进程中的全部方案设计工作;参加了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的研制、试验和发射工作;主持了“神舟一号”、“神舟三号”的总体工作;作为“神舟四号”主管飞行控制副总师,他主持了“神舟四号”在轨7天飞行试验;作为“神舟五号”主管副总师,他参与了飞船的全部研制、试验和发射工作。

   1991年,年仅29岁的杨宏,凭着搞返回式卫星的工程经验,结合飞船自身的需求和各分系统的实际,开始了船载计算机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工作。为了确保设计出可行方案,从1993年到1995年的两年中,他跑遍了所有分系统承制单位,对国内星载计算机的生产能力进行了广泛调研。为了获悉与飞船有接口关系的运载火箭系统和发射场系统对飞船的有关需求指标,他不辞辛苦地一趟又一趟地去这两个大系统进行技术咨询。根据国内航天计算机工程实际情况,杨宏提出了船载计算机分布式系统结构方案和构造飞船信息系统设计思想。他论证了船载计算机软件、硬件的选型,规范了船载计算机型号、软件编程、开发和测试等工作,从而使飞船具有了系统优化的船载信息系统和信息高速公路。“神舟”号飞船四次大型飞行试验及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证明了杨宏所设计的船载计算机系统方案与国际上同类方案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飞船与火箭间的电连接方式,是航天员在火箭万一发生故障时能否顺利获救的关键。为了确保航天员的安全,飞船设计了逃逸救生系统,杨宏恰恰是负责设计飞船与火箭间的电连接方式。他瞄准安全、可靠的设计目标,采用了电气隔离、多重冗余、多次判别等措施,提出了船箭间电气接口和信息交换方案,在1998年的试验中获得圆满成功,在国内航天领域首次实现了船箭指令信息交换。

   杨宏在航天事业中十几年如一日地奋斗着,用成功报效着祖国。他负责并参与完成了“神舟”号飞船系统关键技术项目《整船地面测试、故障模拟及诊断技术》的攻关工作,解决了我国载人飞船地面技术支持体系的方案问题。杨宏以此为题撰写的研究论文,已被国际宇航空间数据年会录用并发表;他组织了全船电子设备的第一次联调,并带领总体室的同志编写了飞船系统第一份技术流程——《桌面联试技术流程》;作为电性船总体技术负责人,杨宏协调、理顺了飞船总体电子设备和总装、结构间的关系,使得电性船成为首次实现了电子设备与结构、机构相容的整体;为了确保飞船软件研制质量,杨宏制定了软件工程化实施要求和实施细则,对飞船软件采取了分级管理,要求所有软件设计规范化、透明化和结构化。如今,飞船软件工程化技术管理经验已成为卫星等航天器软件设计的典范。

   通过电话我们采访了杨宏。听得出他是一个非常热情开朗的人。我问他,飞船发射时感觉如何,是否紧张。他说,作为“神舟五号”主管副总师,他在发射前两个月就进入了酒泉发射现场。发射时一点都不紧张,因为“神舟五号”是一个精品,可靠性最高,质量最好,他们对这一点是充满信心的。在发射时,他们是参与者而不是观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操作岗位,容不得半点分心,早已忘我。飞船发射成功后,他急匆匆赶回北京进行飞行控制,神经一直处于高度亢奋,直到飞船平稳返回,他才感到有些累了。说到他的事业,他说从小就对航天特别的向往。上了大学,他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在国防领域中会大有作为,做航天人的欲望更加强烈,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实现心中的梦想。进入空间技术研究院才发现,所从事的工作并不是所想象的神秘莫测,而是大量非常具体、艰苦的工作,要想有所作为,必须脚踏实地,逆水行舟用力撑。他深有感触地说,在西电所学的知识为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学的课程全部用得上。在工作中大量用到了通信原理,编码理论基础,密码学,信息安全与保密等等课程,特别是数学对培养自己对数据的处理与逻辑分析帮助非常大。母校对他的培养和教诲将使自己终生受益。我们关心他的家庭,他有一个充满温馨的三口之家,妻子在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编辑部工作,13岁的儿子在清华大学附中读初二。谈到今后,他说,他们正在进行“神舟五号”的技术总结,他将作为“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主管副总师投入更加紧张的工作,“神舟六号”在载人数量,飞行天数上都有新的指标,在可靠性、稳定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题目很多,时间紧迫,工作已全面铺开。既然选择了航天作为自己的事业,他将全力以赴,不避艰苦!

   哲人说,你若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杨宏经过拼搏获得了辉煌的业绩,他用知识和才能实现了自我价值,在航天领域打造出了属于他的一片天地,在业界享有盛誉。他用自己的行动,为西电增了光,他的成功将宣传西电的名牌专业、名牌课程,提升西电的知名度。他的成功将激励西电的莘莘学子刻苦学习,赢得似锦前程。我们祝他扬起事业的风帆,远航!同时我们又一次为西电自豪,感慨母校巨大的魅力,为祖国培养了一个又一个的优秀儿女!我们也坚信:从我们的西电将一定会走出更多的栋梁之才。(文/王跃华)

  网络地址: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3-11/18/content_1184886.htm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