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主页 English 宣传部
西电学子
表格等宽内容时,请左右滑动 <>
【西电学子】志愿者叶桂,捐献造血干细胞救治他人
时间:2015-05-21 16:33:09 来源:新闻中心 点击:

编者按:为落实贯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关于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学校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将镜头对准基层,讲好“西电故事”,弘扬西电文化,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处、教务处、校团委等部门联合推出“西电学子——我们身边的青春榜样”系列报道。该报道旨在挖掘大学生群体中的好人好事,宣传我们身边的青春榜样,积极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让广大学生学有榜样、比有参照。欢迎各单位积极提供线索,我们将安排专人进行采访报道。联系人:刘文博,联系电话:81891096,邮箱:wbliu@xidian.edu.cn

爱心点亮生命 真情温暖世界
志愿者叶桂,捐献造血干细胞救治他人

■ 学生记者 张悦 李梦鹤 记者 秦明


摄影:学生记者 闫安桐

【人物故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4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

叶桂,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级软件学院学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名成员。

2012年10月15日接受干细胞血样采集,成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一名志愿者。2014年12月底,他的干细胞血样与一名患者配型成功。2015年4月25日,在唐都医院进行高配和体检后,他为因病情恶化而危在旦夕的患者无偿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成为了陕西省第150例成功进行造血干细胞捐赠的志愿者。据了解,叶桂也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4名进行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

“接到电话的时候感到很意外。”叶桂这样描述自己得知配型成功时的心情。“对患者来说,这是一个继续生存的希望和机会。”出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规定,至今叶桂只知道被捐赠者的性别和年龄等信息。

为捐献造血干细胞一事,叶桂与家人还发生过一段小插曲。

2014年年底,叶桂接到医院配型成功的电话后,与家人进行了商议,因为对这类手术了解不多,家人顾虑手术伤害,开始持反对意见,叶桂也就没有再和医院联系。2015年4月,叶桂又接到医院电话,院方表示患者病情严重恶化。叶桂经过仔细权衡,决定先不告诉父母,说服哥哥后便入院进行高配和体检,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前的准备。

“我已经成年,有些事可以自己做决定。我查阅了很多资料,了解到干细胞的捐献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伤害,等身体完全恢复后,我会告诉我爸妈。”叶桂语气坚决诚恳。

【别人眼中】
脾气好,热心肠,浑身上下散发着正能量的90后

他不仅仅是造血干细胞的捐赠者,更是活跃在校园志愿活动的青年志愿者。

高中时,叶桂就加入家乡志愿者队。来到大学后,他第一时间就去寻找志愿者组织,参加了志愿者总队支教部,并在大二时担任了西电青年志愿者总队环保部部长。平时,他总是积极带领身边同学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如组织策划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回收身边的废旧物品、帮助维护学校绿化带等活动。

“人好,学习也好!”同学们这样评价叶桂。

“叶桂作为一名普通的学生,能够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我们感受到了90后的正能量。”辅导员余春生说道。

在同学眼中,叶桂是热心肠的棒小伙;在舍友眼中,叶桂是细心谦和的好伙伴;在志愿者们眼中,叶桂是认真负责的好部长。

【他这样说】
“志愿服务活动最重要是要坚持,不能忘了自己的初衷。”

提起这次捐赠,叶桂并不觉得自己的生活会因此发生很大改变。“其实我只是一个很一般的人。大家都觉得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人很少,认为敢于捐献是一件很伟大的事,可是我觉得放到任何一个学生身上,别人也会像我这样去做。”

“其实很多时候,做志愿者都会感到很迷茫,不知道自己所做的工作能不能真正地帮到需要帮助的人,有时也会质疑自己的努力有没有意义。”当谈起志愿者的活动经历,以及毕业以后是否还会继续从事志愿者工作时,叶桂坦言。

“而且大学里做志愿工作会受很多方面的限制,经常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很多人做了一段时间后,当初的热情就会渐渐淡下来。但是,我觉得最重要是要坚持,不能忘了自己的初衷。”

“在学校做的志愿活动作用虽然有限,要想做好,还是要等到我们走入社会,具备了一定的能力之后,才能更好地帮助别人。我想我离开大学之后还是会做志愿者,志愿者已经成为了我的爱好,志愿服务活动在我心中永远是神圣的。”

【采访手记】
志愿路虽长,志愿心不灭,这是叶桂志愿者征程的信念!

叶桂谦虚真诚,平易近人,整个采访过程中不炫耀、不自夸,还不时告诉记者,希望能有更多同学加入志愿者的行列:“献血时鼓励同学们献成分血,成分血需求量更大,对患者来说效果更好,也是严重供不应求的。”

每谈到手术对自己生活影响和身体有无影响时,他也总是简略一提,微笑着说一句:“休息几天就好了。”

志愿路虽长,志愿心不灭。这是叶桂志愿者征程的信念,也是西电校园里一束最温暖人心的阳光。

【资料链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四名大学生

罗 欢,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一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电子工程学院2005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陕西省第48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他救治了北京军区某部的一名解放军战士。

韩冰冰,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二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机电工程学院2011级自动化专业本科生,陕西省第127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他救治了一名浙江的21岁女学生。

谢泽平,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三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微电子学院2011级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本科生,陕西省第141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他救治了一名远在美国的4岁亚裔女孩,这也是陕西第二例跨国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

叶 桂,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四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软件学院2012级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陕西省第150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他救治了河北省一名24岁的男性白血病患者。

(本文策划:软件学院董大威、学生工作处刘文博

【往期回顾】
故事一:郑乃君:敢挑战、善钻研,大四时发表SCI论文

大多数人都是读到博士,才会发表SCI论文,可郑乃君不一样,还在读大四时,他就在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支持下,发表了1篇SCI论文。

郑乃君,男,浙江省舟山市人,祖籍河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级通信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学生。2013年6月,作为负责人,他与同学黄鑫、陈小康一起申报的“众核通信架构设计与仿真”项目,获得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支持。

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在导师顾华玺教授的鼓励和指导下,他们将研究成果整理成文。2015年4月,其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 CSquare: A New Kilo-Core-Oriented Topology (一种面向千核的新型拓扑结构),被 Elsevier 旗下 Microprocessors and Microsystems 杂志接收。

这篇论文介绍了一种可扩展的面向千核的新型拓扑结构设计,对众核结构的片上网络(network on chip)设计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更多请点击

故事二:亢海龙:笑声像大海,眼里有阳光,面对挫折迎难而上

每个见到亢海龙的人都会被他的阳光和自信感染:这个并不高大的男生,用钢铁般的意志和乐观的生活态度给自己的人生赋予了新的高度。

亢海龙,男,陕西宝鸡人,中共预备党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级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学生。亢海龙出生时不幸患上婴儿先天性脊椎管断裂,手术存活率仅千分之一,与死神擦肩而过后,右腿却落下了终身残疾。步履蹒跚的他失去了很多同龄人的快乐,然而他的心却从未停止过奔跑。从小就是一个坚强而倔强的孩子,亢海龙常说的一句话是:“在我的词典里没有‘办不到’这个词。”

父母南下打工,他在家中担起了兄长的责任,带着弟弟从乡村小学到县城的重点中学,一同学习,一同生活。期间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被免试保送到了省级重点高中,又和弟弟先后考入了全国重点大学。【更多请点击

故事三:好同学朱志成,“开班授课”助学为乐

当别的同学还在各自看书做题时,朱志成和他的小伙伴早已登上“讲台”,开始用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方法,帮助身边的同学共同提高学习成绩。

朱志成,男,安徽芜湖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级通信工程学院信息安全专业学生。从2014年暑假开始,他就和好友王提一起,在信远楼的教室里开办“助学班”,讲授数电、模电、信息安全和信号与系统等基本课程,帮助身边的同学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成绩。【更多请点击

故事四:创业带动就业:蒜泥科技总经理杨少毅

“本公司今年计划招聘60人,欢迎学弟学妹投递简历!”今年3月份的双选会上,从西电走出的大学生创业公司——蒜泥科技返校招聘,短短一天就收到简历428份,其中包括102份西电学生的简历。

本期“西电学子”的主人公,就是蒜泥科技的联合创始人杨少毅。他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就带领着自己的团队走上机器人与3D打印创新创业之路,并在研究生二年级时获得天使投资2000万元。年仅27岁的杨少毅,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不但掘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而且还为社会创造了就业岗位。【更多请点击

上一条: 【西电学子】三年坚守,义工李志宇温暖残疾老人
下一条: 【西电学子】蒜泥科技杨少毅,创业带动就业的典型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验证码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西电学子】志愿者叶桂,捐献造血干细胞救治他人

编者按:为落实贯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关于加强大学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学校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将镜头对准基层,讲好“西电故事”,弘扬西电文化,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处、教务处、校团委等部门联合推出“西电学子——我们身边的青春榜样”系列报道。该报道旨在挖掘大学生群体中的好人好事,宣传我们身边的青春榜样,积极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让广大学生学有榜样、比有参照。欢迎各单位积极提供线索,我们将安排专人进行采访报道。联系人:刘文博,联系电话:81891096,邮箱:wbliu@xidian.edu.cn

爱心点亮生命 真情温暖世界
志愿者叶桂,捐献造血干细胞救治他人

■ 学生记者 张悦 李梦鹤 记者 秦明


摄影:学生记者 闫安桐

【人物故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4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

叶桂,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级软件学院学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名成员。

2012年10月15日接受干细胞血样采集,成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一名志愿者。2014年12月底,他的干细胞血样与一名患者配型成功。2015年4月25日,在唐都医院进行高配和体检后,他为因病情恶化而危在旦夕的患者无偿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成为了陕西省第150例成功进行造血干细胞捐赠的志愿者。据了解,叶桂也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4名进行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

“接到电话的时候感到很意外。”叶桂这样描述自己得知配型成功时的心情。“对患者来说,这是一个继续生存的希望和机会。”出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规定,至今叶桂只知道被捐赠者的性别和年龄等信息。

为捐献造血干细胞一事,叶桂与家人还发生过一段小插曲。

2014年年底,叶桂接到医院配型成功的电话后,与家人进行了商议,因为对这类手术了解不多,家人顾虑手术伤害,开始持反对意见,叶桂也就没有再和医院联系。2015年4月,叶桂又接到医院电话,院方表示患者病情严重恶化。叶桂经过仔细权衡,决定先不告诉父母,说服哥哥后便入院进行高配和体检,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前的准备。

“我已经成年,有些事可以自己做决定。我查阅了很多资料,了解到干细胞的捐献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伤害,等身体完全恢复后,我会告诉我爸妈。”叶桂语气坚决诚恳。

【别人眼中】
脾气好,热心肠,浑身上下散发着正能量的90后

他不仅仅是造血干细胞的捐赠者,更是活跃在校园志愿活动的青年志愿者。

高中时,叶桂就加入家乡志愿者队。来到大学后,他第一时间就去寻找志愿者组织,参加了志愿者总队支教部,并在大二时担任了西电青年志愿者总队环保部部长。平时,他总是积极带领身边同学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如组织策划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回收身边的废旧物品、帮助维护学校绿化带等活动。

“人好,学习也好!”同学们这样评价叶桂。

“叶桂作为一名普通的学生,能够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我们感受到了90后的正能量。”辅导员余春生说道。

在同学眼中,叶桂是热心肠的棒小伙;在舍友眼中,叶桂是细心谦和的好伙伴;在志愿者们眼中,叶桂是认真负责的好部长。

【他这样说】
“志愿服务活动最重要是要坚持,不能忘了自己的初衷。”

提起这次捐赠,叶桂并不觉得自己的生活会因此发生很大改变。“其实我只是一个很一般的人。大家都觉得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人很少,认为敢于捐献是一件很伟大的事,可是我觉得放到任何一个学生身上,别人也会像我这样去做。”

“其实很多时候,做志愿者都会感到很迷茫,不知道自己所做的工作能不能真正地帮到需要帮助的人,有时也会质疑自己的努力有没有意义。”当谈起志愿者的活动经历,以及毕业以后是否还会继续从事志愿者工作时,叶桂坦言。

“而且大学里做志愿工作会受很多方面的限制,经常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很多人做了一段时间后,当初的热情就会渐渐淡下来。但是,我觉得最重要是要坚持,不能忘了自己的初衷。”

“在学校做的志愿活动作用虽然有限,要想做好,还是要等到我们走入社会,具备了一定的能力之后,才能更好地帮助别人。我想我离开大学之后还是会做志愿者,志愿者已经成为了我的爱好,志愿服务活动在我心中永远是神圣的。”

【采访手记】
志愿路虽长,志愿心不灭,这是叶桂志愿者征程的信念!

叶桂谦虚真诚,平易近人,整个采访过程中不炫耀、不自夸,还不时告诉记者,希望能有更多同学加入志愿者的行列:“献血时鼓励同学们献成分血,成分血需求量更大,对患者来说效果更好,也是严重供不应求的。”

每谈到手术对自己生活影响和身体有无影响时,他也总是简略一提,微笑着说一句:“休息几天就好了。”

志愿路虽长,志愿心不灭。这是叶桂志愿者征程的信念,也是西电校园里一束最温暖人心的阳光。

【资料链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四名大学生

罗 欢,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一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电子工程学院2005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陕西省第48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他救治了北京军区某部的一名解放军战士。

韩冰冰,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二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机电工程学院2011级自动化专业本科生,陕西省第127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他救治了一名浙江的21岁女学生。

谢泽平,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三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微电子学院2011级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本科生,陕西省第141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他救治了一名远在美国的4岁亚裔女孩,这也是陕西第二例跨国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

叶 桂,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四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软件学院2012级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陕西省第150位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他救治了河北省一名24岁的男性白血病患者。

(本文策划:软件学院董大威、学生工作处刘文博

【往期回顾】
故事一:郑乃君:敢挑战、善钻研,大四时发表SCI论文

大多数人都是读到博士,才会发表SCI论文,可郑乃君不一样,还在读大四时,他就在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支持下,发表了1篇SCI论文。

郑乃君,男,浙江省舟山市人,祖籍河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级通信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学生。2013年6月,作为负责人,他与同学黄鑫、陈小康一起申报的“众核通信架构设计与仿真”项目,获得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支持。

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在导师顾华玺教授的鼓励和指导下,他们将研究成果整理成文。2015年4月,其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 CSquare: A New Kilo-Core-Oriented Topology (一种面向千核的新型拓扑结构),被 Elsevier 旗下 Microprocessors and Microsystems 杂志接收。

这篇论文介绍了一种可扩展的面向千核的新型拓扑结构设计,对众核结构的片上网络(network on chip)设计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更多请点击

故事二:亢海龙:笑声像大海,眼里有阳光,面对挫折迎难而上

每个见到亢海龙的人都会被他的阳光和自信感染:这个并不高大的男生,用钢铁般的意志和乐观的生活态度给自己的人生赋予了新的高度。

亢海龙,男,陕西宝鸡人,中共预备党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级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学生。亢海龙出生时不幸患上婴儿先天性脊椎管断裂,手术存活率仅千分之一,与死神擦肩而过后,右腿却落下了终身残疾。步履蹒跚的他失去了很多同龄人的快乐,然而他的心却从未停止过奔跑。从小就是一个坚强而倔强的孩子,亢海龙常说的一句话是:“在我的词典里没有‘办不到’这个词。”

父母南下打工,他在家中担起了兄长的责任,带着弟弟从乡村小学到县城的重点中学,一同学习,一同生活。期间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被免试保送到了省级重点高中,又和弟弟先后考入了全国重点大学。【更多请点击

故事三:好同学朱志成,“开班授课”助学为乐

当别的同学还在各自看书做题时,朱志成和他的小伙伴早已登上“讲台”,开始用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方法,帮助身边的同学共同提高学习成绩。

朱志成,男,安徽芜湖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级通信工程学院信息安全专业学生。从2014年暑假开始,他就和好友王提一起,在信远楼的教室里开办“助学班”,讲授数电、模电、信息安全和信号与系统等基本课程,帮助身边的同学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成绩。【更多请点击

故事四:创业带动就业:蒜泥科技总经理杨少毅

“本公司今年计划招聘60人,欢迎学弟学妹投递简历!”今年3月份的双选会上,从西电走出的大学生创业公司——蒜泥科技返校招聘,短短一天就收到简历428份,其中包括102份西电学生的简历。

本期“西电学子”的主人公,就是蒜泥科技的联合创始人杨少毅。他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就带领着自己的团队走上机器人与3D打印创新创业之路,并在研究生二年级时获得天使投资2000万元。年仅27岁的杨少毅,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不但掘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而且还为社会创造了就业岗位。【更多请点击

责任编辑:秦明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