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主页 English 宣传部
高教视点
表格等宽内容时,请左右滑动 <>
【观点】“互联网+智能时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路径选择
时间:2017-12-15 15:45:33 来源:《高教视点》2017年第7期 点击:

我们已进入“互联网+智能时代”,繁杂的网络信息展现出“双刃剑”效应,如何选择适当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让大学生在海量互联网信息影响下,仍能主动接受与认同高校传递的思想理念和信仰教育内容,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及所在团队,利用相关大数据信息分析方法,精准化研究了“互联网+智能信息背景下”大学生信仰的分段状态。数据表明,当前大学生整体呈现出三个阶段的信仰状态:第一阶段,理想信仰看似坚定,实际上欠缺对个体行为的指导作用;第二阶段,个体开始有一定的思考能力,但不会有效、科学地接纳学校及主流媒体传递的信仰内容;第三个阶段,经过深入思考及视野的开拓,开始愿意接受信仰内容。当前大学生信仰的状态,虽然与消极的“互联网信息”密不可分,但高校信仰教育也不能因噎废食,而应该树立信仰阵地建设的自信心,利用技术优势,积极探索与尝试大学生“互联网+信仰教育”的创新变革策略与实施路径。

首先,构建围绕大学生“心灵引导”为中心的高校网络信仰教育平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些大学生出现“心理迷茫综合症”“网络沉溺综合症”,更有甚者情绪失控、沦落至害己害人,大大降低其现实生活的幸福感,削弱其获取心灵快乐的能力。因而,高校信仰教育在“心灵引导”的内容上,应当细化至对大学生个体心理的关注,引导他们“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思考如何实现自我价值”。在“心灵引导”的具体形式上,应当顺应大学生的网络使用习惯,设置心理及信仰的“网络在线问答”环节,通过这种互动交流方式,在保护学生隐私的同时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心理服务,将一些个人愁怨心理引导至“关注赏识他人、奉献中感受快乐,愉快地融入相应团队,从而找到归属感”的心理状态,从而激发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灵能量。例如,很多“互联网+”意识超前的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室设置微信公众号或在线团队为大学生“人生信仰心理症结”答疑解惑,帮助大学生发掘自我心灵力量,培养内心的清明、柔软与强大,学会爱护自己和接纳他人,保持快乐与宁静的心态。这样的“心灵引导”工作,以具体和细致的措施加强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充实和坚固了大学生的信仰根基。

其次,构建以“批判性思维方法”为支撑的高校“互联网+”信仰教育的思维引导技术体系。

有关人们思维方法和思考方式的科学性的研究,属于哲学范畴,理论性较强。在这一领域,我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们的贡献颇多,例如:辩证思维的批判本性、解决中国问题的现实逻辑探讨等等。但大学生一方面身处于日常生活事件的处理,另一方面其抽象思维分析、理论思考及决策能力也处于初级萌芽阶段,因而大学生即使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先进的思维辩证法,也难以有效消化理解。更何况,思维过程本身具有无形性、难以视觉化呈现、难以对比考量等特征,大学生难以有效灵活地运用马哲思维方式来指导自身行为决策。例如,有的大学生无法有效抉择“该考研还是毕业后直接就业”“该多多参加团委学生会等社团活动、还是全心搞好专业学习”,于是寄希望于他人、盲从权威人士或热门舆论,从而容易陷入“诉诸无关权威”“诉诸大众潮流”等信仰盲从的逻辑错误;还有,一些大学生缺乏对“金钱和权力腐败”的客观评价,缺乏“个人奋斗与拼爹发展”的中立价值准则,容易把“嫉妒抱怨”与“公平公正”混为一谈,他们识别“事实”的思维观念容易产生偏见却不自知,从而陷入盲目抵制的“愤青”误区。

大学生客观存在的这些实际学习生活中的思维疑惑,以往并未被纳入到高校信仰教育的引导范围,不是高校不愿意做如此细致的引导服务,而是欠缺有效的信息沟通反馈方式。值得庆幸的是,伴随互联网信息浪潮涌入的“批判性思维”和“思维导图”等新思维工具,能够以视觉化方式呈现思维逻辑流程、头脑分析流程,能够对这项工作有所推进。高校信仰教育工作者在“互联网+”心灵沟通平台上,借助于视觉化思维引导分析方法,展示出一系列解决疑惑的可视化逻辑推理流程,可以帮助大学生有效识别各类潜意识里的思维谬误,弥补其思维独立判断经验不足的客观短板,科学地满足其“自我意识行使决策能力”迫切需求,从而引导和支持大学生主动操作对自己的心理调适与信仰梳理,实现大学生自我独立思维思考及行为决策执行能力的提升与改善。

最后,从宏观管控角度,落实与维护“互联网+信仰教育”的舆论信息管理网格化建设。

网格化管理模式,是“互联网+”时代的基层政府治理结构的有效重建途径,它以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平台为支撑,有效提升基层政府应对各类“碎片化”信息资源、精细化引导社会舆论、跨领域动态联动管理的能力。因而,高校基层的思政与信仰教育工作也可以考虑积极加强官方微信、微博信息平台的网格化建设,如细化至高校思政教育教师、专业教师、党委团委管理教师的网格化互动配合,细化至高校的每个学院、学系、专业、班级、寝室及大学生个人的信息网点建设。同时,具体的信仰教育网格化运行管理过程,可以选择多种讨论主题与多种形式。例如,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唐忠宝推出全国首个思政类脱口秀《宝哥说》,受到学生欢迎。再如,我们一些兼职大学生班主任与信仰教育工作的专业课程教师,能够根据“专业介绍”“专业发展与职业规划”“每周总结个人精进及心灵感悟”等交流主题,在微信、微博、QQ、派派、人人网等网络平台开展互动讨论。另外,还可以经常聘请一些资深人士到“互联网+信仰教育”信息网格化课堂的讨论平台做客,一方面引导学生自身提高个人政治素养,增强爱国心;另一方面从讨论和答疑环节过程中解答大学生对人生、对价值观、对成长、对前景的一些困惑。总之,借助信息化网点建设中的“每位大学生”的“互联发言位置”,为每位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人生信仰发展提供一个孵化空间和参照空间,也使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信仰坚定的模范之地。

(《光明日报》2017年11月28日 作者:程柯,朱玉芳 单位:河南农业大学教授)

上一条: 【观点】一流大学应有“最奢侈的基础课”
下一条: 【他山之石】坚持学术立教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匿名发布验证码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观点】“互联网+智能时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路径选择

我们已进入“互联网+智能时代”,繁杂的网络信息展现出“双刃剑”效应,如何选择适当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让大学生在海量互联网信息影响下,仍能主动接受与认同高校传递的思想理念和信仰教育内容,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及所在团队,利用相关大数据信息分析方法,精准化研究了“互联网+智能信息背景下”大学生信仰的分段状态。数据表明,当前大学生整体呈现出三个阶段的信仰状态:第一阶段,理想信仰看似坚定,实际上欠缺对个体行为的指导作用;第二阶段,个体开始有一定的思考能力,但不会有效、科学地接纳学校及主流媒体传递的信仰内容;第三个阶段,经过深入思考及视野的开拓,开始愿意接受信仰内容。当前大学生信仰的状态,虽然与消极的“互联网信息”密不可分,但高校信仰教育也不能因噎废食,而应该树立信仰阵地建设的自信心,利用技术优势,积极探索与尝试大学生“互联网+信仰教育”的创新变革策略与实施路径。

首先,构建围绕大学生“心灵引导”为中心的高校网络信仰教育平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些大学生出现“心理迷茫综合症”“网络沉溺综合症”,更有甚者情绪失控、沦落至害己害人,大大降低其现实生活的幸福感,削弱其获取心灵快乐的能力。因而,高校信仰教育在“心灵引导”的内容上,应当细化至对大学生个体心理的关注,引导他们“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思考如何实现自我价值”。在“心灵引导”的具体形式上,应当顺应大学生的网络使用习惯,设置心理及信仰的“网络在线问答”环节,通过这种互动交流方式,在保护学生隐私的同时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心理服务,将一些个人愁怨心理引导至“关注赏识他人、奉献中感受快乐,愉快地融入相应团队,从而找到归属感”的心理状态,从而激发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灵能量。例如,很多“互联网+”意识超前的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室设置微信公众号或在线团队为大学生“人生信仰心理症结”答疑解惑,帮助大学生发掘自我心灵力量,培养内心的清明、柔软与强大,学会爱护自己和接纳他人,保持快乐与宁静的心态。这样的“心灵引导”工作,以具体和细致的措施加强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充实和坚固了大学生的信仰根基。

其次,构建以“批判性思维方法”为支撑的高校“互联网+”信仰教育的思维引导技术体系。

有关人们思维方法和思考方式的科学性的研究,属于哲学范畴,理论性较强。在这一领域,我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们的贡献颇多,例如:辩证思维的批判本性、解决中国问题的现实逻辑探讨等等。但大学生一方面身处于日常生活事件的处理,另一方面其抽象思维分析、理论思考及决策能力也处于初级萌芽阶段,因而大学生即使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先进的思维辩证法,也难以有效消化理解。更何况,思维过程本身具有无形性、难以视觉化呈现、难以对比考量等特征,大学生难以有效灵活地运用马哲思维方式来指导自身行为决策。例如,有的大学生无法有效抉择“该考研还是毕业后直接就业”“该多多参加团委学生会等社团活动、还是全心搞好专业学习”,于是寄希望于他人、盲从权威人士或热门舆论,从而容易陷入“诉诸无关权威”“诉诸大众潮流”等信仰盲从的逻辑错误;还有,一些大学生缺乏对“金钱和权力腐败”的客观评价,缺乏“个人奋斗与拼爹发展”的中立价值准则,容易把“嫉妒抱怨”与“公平公正”混为一谈,他们识别“事实”的思维观念容易产生偏见却不自知,从而陷入盲目抵制的“愤青”误区。

大学生客观存在的这些实际学习生活中的思维疑惑,以往并未被纳入到高校信仰教育的引导范围,不是高校不愿意做如此细致的引导服务,而是欠缺有效的信息沟通反馈方式。值得庆幸的是,伴随互联网信息浪潮涌入的“批判性思维”和“思维导图”等新思维工具,能够以视觉化方式呈现思维逻辑流程、头脑分析流程,能够对这项工作有所推进。高校信仰教育工作者在“互联网+”心灵沟通平台上,借助于视觉化思维引导分析方法,展示出一系列解决疑惑的可视化逻辑推理流程,可以帮助大学生有效识别各类潜意识里的思维谬误,弥补其思维独立判断经验不足的客观短板,科学地满足其“自我意识行使决策能力”迫切需求,从而引导和支持大学生主动操作对自己的心理调适与信仰梳理,实现大学生自我独立思维思考及行为决策执行能力的提升与改善。

最后,从宏观管控角度,落实与维护“互联网+信仰教育”的舆论信息管理网格化建设。

网格化管理模式,是“互联网+”时代的基层政府治理结构的有效重建途径,它以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平台为支撑,有效提升基层政府应对各类“碎片化”信息资源、精细化引导社会舆论、跨领域动态联动管理的能力。因而,高校基层的思政与信仰教育工作也可以考虑积极加强官方微信、微博信息平台的网格化建设,如细化至高校思政教育教师、专业教师、党委团委管理教师的网格化互动配合,细化至高校的每个学院、学系、专业、班级、寝室及大学生个人的信息网点建设。同时,具体的信仰教育网格化运行管理过程,可以选择多种讨论主题与多种形式。例如,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唐忠宝推出全国首个思政类脱口秀《宝哥说》,受到学生欢迎。再如,我们一些兼职大学生班主任与信仰教育工作的专业课程教师,能够根据“专业介绍”“专业发展与职业规划”“每周总结个人精进及心灵感悟”等交流主题,在微信、微博、QQ、派派、人人网等网络平台开展互动讨论。另外,还可以经常聘请一些资深人士到“互联网+信仰教育”信息网格化课堂的讨论平台做客,一方面引导学生自身提高个人政治素养,增强爱国心;另一方面从讨论和答疑环节过程中解答大学生对人生、对价值观、对成长、对前景的一些困惑。总之,借助信息化网点建设中的“每位大学生”的“互联发言位置”,为每位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人生信仰发展提供一个孵化空间和参照空间,也使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信仰坚定的模范之地。

(《光明日报》2017年11月28日 作者:程柯,朱玉芳 单位:河南农业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王格
相关阅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