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王佳)
近日,国际精神病学与神经科学著名期刊《Biological Psychiatry》(中国科学院一区TOP,IF=10.6)在线发表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CBI脑影像研究中心张毅教授团队的研究论文“Habenula volume and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changes following 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 for obesity treatment”。该研究基于减重手术这一理想的人体模型,使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分析和基于种子点的全脑静息态功能连接分析方法,定量刻画了肥胖相关的缰核区域灰质体积与功能连接的差异和减重手术引起的变化,揭示了减重手术改变缰核功能结构连接进而介导肥胖患者负性情绪相关饮食行为和长期有效减重的机制。该研究的第一作者是王佳博士,通讯作者是张毅、季刚教授。
肥胖是一种因过量脂肪积累而损害健康的疾病。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发生巨大转变,超重和肥胖问题不断凸显,肥胖发病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现已成为危害健康的全球性流行病。《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超过一半(50.7%)成人超重和肥胖,日趋严重的肥胖问题已经成为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第三大致死因素。肥胖不仅引起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发生,还严重影响大脑认知功能进而加剧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患病风险,极大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增加了社会医疗负担。《“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应当降低超重肥胖人口增速,引导合理膳食和促进身心健康。因此,针对肥胖致病和干预机制的研究,对于抗击日益严峻的肥胖问题,以及改善和提高人民生命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临床意义。
基于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脑影像研究中心张毅教授团队、空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季刚教授团队、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酒精滥用与酒精成瘾研究所的Gene-Jack Wang和Nora D. Volkow教授团队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以往肥胖潜在成因研究,偏向于关注大脑以下丘脑为核心的能量稳态系统和以认知奖赏为主的享乐系统的功能紊乱,忽视了长期负性情绪对于肥胖成因和发展恶化的影响。当前研究重点关注导致肥胖重要因素之一的负性情绪和“大脑反奖赏中心”缰核功能结构之间的潜在关系。研究采用肥胖组与正常体重对照组横向对比,以及减重手术干预前后(术前和术后1年)纵向对比的对照实验范式,通过功能和结构磁共振成像数据以及临床行为学数据,评估肥胖相关和减重手术诱导的缰核灰质体积和功能连接差异和变化,并且探讨了缰核功能结构耦合变化与行为之间的潜在因果关系。研究发现,肥胖患者缰核体积显著减小,该脑区灰质体积在术后一年得以显著改善,揭示了减重手术诱导缰核结构的可塑性恢复。同时,减重手术显著改善了肥胖患者缰核与内感受处理(脑岛)、躯体感觉和运动处理(中央前回,罗兰迪克)、摄食调节相关稳态和享乐处理(下丘脑,丘脑,尾状核)等相关区域的功能连接异常,且与术后降低的体质指数(BMI)、食物成瘾、情绪性进食以及饥饿水平得分显著相关。最后,该研究表明减重手术改善缰核的灰质结构和负性情绪处理功能,并与摄食代谢激素(饥饿素)交互,增强了能量状态(饥饿/饱腹)感知能力和摄食厌恶敏感性,调节了摄食调节相关能量稳态和享乐系统之间的功能平衡,改善了食物成瘾行为和情绪性进食行为,促进了肥胖患者术后长期有效减重。上述研究有助于完善肥胖潜在成因理论,为肥胖和负性情绪双边关联提供神经影像学理论支持,也为后续优化重点人群减重、实现负性情绪的早期识别与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据悉,生科院CBI脑影像研究中心依托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科研平台、分子与神经影像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先进医学成像与智能诊疗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在负责人西电华山特聘教授张毅教授的带领下,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国家战略导向,注重医工交叉,结合临床探索信息科学驱动的智能诊疗技术,共获得包括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在内的省部级奖励5项,获批国自然重点项目子课题、面上和青年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教育部外专重点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团队成员积极落实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凝聚育人合力,2018年获我校第三届“三好三有”研究生导学团队和最佳风采奖等荣誉称号。张毅教授团队长期与医院临床科室合作,开展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的肥胖和减重手术肠脑调节机制,以及基于近红外的实时神经反馈脑调控研究,在Biological Psychiatry, Molecular Psychiatry, Psychological Medicine, Cerebral Cortex, Human Brain Mapping, Obes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等脑影像和肥胖研究领域著名期刊发表SCI论文10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