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后半叶,伴随人力资本理论获得普遍认知,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之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教育目的是否达到、教育组织孰优孰劣、教育经费如何分配等,不但缠绕着高等教育场域内部中的组织和个人,也关涉到高等教育场域外部的利益相关者,而这些问题又都是紧紧围绕高等教育评估提出的。因此,教育评估与高等教育发展日渐成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实践探索者的重大关切话题。
一、高等教育评估的重要性
从教育起源来看,教育与评估可谓是相伴而生。在甲骨文中,“教”字的右边是一个人执着教鞭,左下方是一个“子”字,左上方是两个交叉符号,有人认为这表示鞭打的痕迹,我们认为应该是《易经》中的“爻”字,表示交替的意思。甲骨文中的“爻”字,与“教”字左上方的两个交叉符号相同。因此,“教”并非仅表现为惩罚的一面,也具有奖励的意蕴,是惩罚与奖赏交替进行的过程。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教育也绝非一味惩罚。《说文》中强调“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论语》中强调“循循然善诱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都说明教育充满着人性关怀。退一步来说,无论是鞭打的痕迹,还是惩罚与奖励的交替,都表现出教育与评价的密切关联。
在中国古代教育评价中,一个典型的案例是孔子对其弟子的评价。正面评价莫过于对颜回的褒奖。孔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简短一段话里,前后两个“贤哉,回也”,足见孔子对颜回的高度认可。负面评价莫过于对宰予的否定。孔子曾批评其“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这句话成为千百年来对于学生负面评价的经典话语。但是,孔子也曾后悔对弟子的评价。所谓“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就是孔子悔意的真实表达。
从国外高等教育来看,政府强调通过评估介入高校发展。英语education的词语组成,其前缀“e-”表示“向外”,词根“duc-”表示“引导”,后缀“ation”表示“过程”。可见,词源学意义上的education更加注重由内向外的引导。尽管education的拉丁文及希腊文词源中均含有规训和惩罚的意蕴,但在西方世界里,教育更加注重的是引导,而非外部强制。自牛津和剑桥大学产生以降,在长达六百余年的时间里,英国政府几乎对高等教育采取不干预政策。直到1919年大学拨款委员会(University Grants Committee)成立后,政府才开始利用拨款影响大学发展的介入历程。1979年,撒切尔夫人就任英国首相后,开启了新自由主义的管理方略,大学拨款不但锐减,而且更加强调绩效评估和市场化运作。1997年,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署(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in Higher Education,QAA)的成立,则标志着英国强势建立了以绩效评估为导向的管理模式。
从中国高等教育来看,各类教育评估引发广泛争议。2020年10月,《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 World Report,简称U.S.News)公布了2021年世界大学排行榜,将山东省两所高校的数学学科推向了风口浪尖。在国人看来,一所省属院校的学科超过国内顶尖高校,于情于理都是不被认可的。事实上,超过日常认知的评估结果远不止这些,只是因为人们或是选择性无视,或是完全无视造成的。在U.S.News的同年排行榜中,清华的工程学以100分的成绩,排在了麻省理工学院(MIT)之前。再看英国《泰晤士报》(The Times,简称THE)的排名。在THE的2021年世界大学排行榜中,中国的北大和清华均有一个学科进入世界前十,分别为北大的工程技术学科和清华的教育学科。清华大学而非北京师范大学或华东师范大学的教育学科进入世界前十,无疑脱离了中国人的日常认知。北京大学的工程技术学学科能够进入世界前十,同样也经不起仔细推敲。在2019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北京大学在工学的22个分支学科中,无一进入“冠军榜”。根据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排名前10位的工科中也无北京大学。可见,无论是“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还是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北大的工科在国内都不属于顶尖的,遑论世界范围内的比较。就北大自身而言,其工科尽管发展迅速,但与其强势的文理学科相比,还当有不小差距。我们列举这些实证,无意于否认清华、北大之于中国大学的顶尖地位,更无意于否认清华之教育学、北大之工程学的学科实力,而是强调要理性认知各类教育评价,切不可沦为梁启超所憎恨的“旁观者”,也不可沦为鲁迅所讽刺的“看客”,更不可沦为阿伦特所批判的“群氓”。
二、高等教育评估的复杂性
从教育评估的主体来看,既有内部评价,也有外部评价;既有政府评价,也有中介评价;既有国内评价,也有国外评价。可以说在当今社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能对教育说三道四、指点一二。从教育评估的对象来看,圣贤如孔子者,尚且为自己对学生的评价感到后悔,更何况评价对象是被伯顿·克拉克(Burton R.Clark)称为“有组织的无政府状态”(organized anarchy)的大学。从教育评估的指标来看,由于评价主体的多样性、评价对象的复杂性、评价数据的模糊性、评价成本的高额性等原因,评估指标的选择就如同组织决策制定,同样甚至更为复杂和艰难,少数简约的评价指标无异于组织决策制定中的“垃圾桶理论”(the garbage can theory)。从教育评估的方式来看,尽管存在少数的主动性评估,但更多是属于全然不知状态下的被动评估;尽管存在组织和个体在场的评估,但更多是属于组织和个体缺席的评估。从教育评估结果的运用来看,有的组织直接声称无视各类商业性评估,有的组织选择性地运用有利于自己的评估;有的国家直接将评估结果与财政拨款挂钩,有的国家打着公平的旗号进行“猪肉桶”(pork barrel)式的利益均沾。所有这些,都为高等教育评估的复杂性,蒙上了更为多样、更为模糊的面纱。
三、高等教育评估的热点问题
当下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纷繁多样,其中又以“双一流”“破五唯”引发民众广泛关注。前者主要是针对大学和学科的遴选和评估,后者主要是针对教师的晋升和考核。
梳理“双一流”建设高校的遴选和评估,不难发现具有以下基本特点:(1)自上而下性。2017年1月,教育部等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9月21日,就发布了“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无论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还是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遴选,都带有较强的政府指令性。(2)身份继承性。其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基本上承袭了原来的“985工程”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基本上承袭了原来的“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3)广泛质疑性。2020年是“双一流”建设的中期评估期,各高校纷纷组织专家论证建设成效,鉴定结果一度引发广泛质疑。先期进行中期评估的高校,获得了从“全面建成”到“整体实现”,从“完成任务”到“达成度高”等不同程度的肯定性评价,可谓皆大欢喜,但是群众并不买账。舆论压力之下,后续的院校或学科中期评估,有的不敢拿出定论,有的则主动承认不足,表现出明显的谨小慎微。(4)圈内循环性。无论是从“211工程”到“985工程”,还是从“985工程”到“双一流”建设,均表现出明显的圈内循环。这种圈内循环已经严重影响到高校、教师及学生的身份认定。如同“割韭菜”般的高考招生录取,伴随名牌高校推荐免试研究生的份额扩大,使圈内循环愈演愈烈。这种圈内循环性,无论是从高校社会资本、学术资本的生成来看,还是从学术自由、教育生态的发展来看,都是极为不利的。
2018年10月,科技部、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出通知,强调“破四唯”,“四唯”即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2018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下文,强调“破五唯”,增加了一唯,即唯帽子;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如果将以上结合来看,可以得出“破七唯”。事实上,现实教师评价中,所要破的“唯”还有很多,尤其是“唯项目”。严格说来,科研项目是一种风险基金。且不说从历史上看,许多创新性成果是在不经意间产生的,就从当下中国来看,谁也不能确保国家重大招标课题就一定会比国家重点或一般课题的成果质量高,有的看似重大课题,到最后很可能变成一种闹剧,“汉芯一号”就是最好明证。因此,相比较其他“七唯”,“唯项目”的不可预期性、不可测度性、不平等性会更大。此外,如果不能“立”,而先强调“破”,也会带来更大的无序。教师考核中,缺失了硬性指标约束,权力寻租的空间也会随之增加。
四、高等教育评估的若干思考
大学以及学科发展要开放竞争。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在一个公正、公平的开放环境下进行竞争,才能够促进组织或个人的良性发展。井底之蛙或夜郎自大式的封闭循环,对于大学、学科、教师、学生的学术发展皆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高等教育评估要淡化政府色彩。中世纪以降,政府关心和支持大学发展,是高等教育强盛的重要保障。但是,无论是学术自由还是教授治学,都是高校学术发展所必需的组织特点。大学只有摆脱政府“襁褓”式的关怀,才能走向自立、自强。这些都需要建立在政府给予高校充分信任的基础上才能够真正实现。
各类教育评估要适当延长周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发展有着自身规律。从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来看,大多是自然生成的结果。学者创新需要一定时间的闲暇,学科成长需要持续性的积累,一流大学形成更需要传统的积淀。
完善成果产出导向的多维评价。由于教学具有润物无声性,科研具有高度或然性,因此,借鉴专业认证中的“成果产出导向”,或许是未来高校、学科、教师以及学生评价的基本走向。此外,从“四唯”“五唯”走向“多维”,也或许是在打破旧制度之后,如何建立新制度的一个逻辑进路。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