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正文

砥砺家国情怀,书写奋进故事 打造“红色电波的时代光影”思政品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案例

信息来源:时间:2022/07/27浏览次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是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的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延续着中国高校最长的红色根系,拥有着宝贵的红色资源。建校9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西电教师秉持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家国情怀作为西电教师的精神标杆,只讲奉献,不求回报,带领学生一同把深沉且纯粹的爱国情怀融入科技强国的创新实践中,造就了人才培养的“西电现象”,涌现了一批“大先生”,谱写了师生接续报国的绚丽篇章。

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建校90周年,党委教师工作部/人力资源部因时而动、顺势而为,自2020年7月起策划“红色电波的时代光影”思政品牌,挖掘西电教师中“平凡中的伟大”,用微视频的形式生动还原不同时代背景下西电教师的成长奋斗故事,教育引导广大教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2次勉励和嘱托,传承红色基因,擦亮政治底色;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培育创新拔尖人才;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心怀“国之大者”,逐梦民族复兴,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该品牌旨在打造不落幕的教师网络思政平台,目前完成65期,开展线下活动25场,累计50万+播放量,有效构建了教师思政工作网上网下同心圆。

一、工作主题和思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积极探索网络思政育师的新规律、新途径、新方法,遵循传播选择规律、效用规律、接近规律和教师成长的职业周期规律,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以深度文字报道为延伸途径,以线下活动为实践平台,搭建多效纵深兼具普遍性与特殊性的传播网络,广泛、深入地宣传西电教师的科技报国和教育报国的奋斗故事,通过挖掘红色资源,高扬爱国奋斗“主旋律”;平凡中见伟大,讲好身边师德“小故事”;云端映射实践,共绘思政育师“同心圆”,不断增强教师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激励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勇立民族复兴潮头,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培养教师成为“大先生”。

二、实施方法和过程

(一)挖掘红色资源,高扬爱国奋斗“主旋律”

深挖校史、学院史、学科史等校本红色资源,走访离退休老同志1100余人,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社会主义建设各阶段的顺序搜集整理相关文稿249篇,梳理出长征路上办学、迁校古都西安、“五楼会战”、矢志献身国防等重要节点的典型事迹96个,将西电老一辈教师感人故事的“水库”转化为思政育师的“活水”,引领广大教师赓续革命薪火,传承红色基因,矢志爱国奋斗。

已推出宁德育的《军委工校号》,生动还原展示了抗美援朝时期西电师生上下齐心,为国家捐献了一台“军委工校号”高射炮的爱国壮举;已推出刘增基的《流星余迹》,生动讲述了新中国建设时期西电教师敢为人先,研制出我国第一套流行余迹系统,为国防建设做出的卓越贡献;已推出李云松、谢楷的《雅芯天图》《爱上航天》,生动展示了新时代的西电教师投身祖国航天事业,坚守数十年实现从0到1突破的卓越奋斗故事。已推出的李伯成的《背课》,生动再现了西电教师扎根讲台,倾心育人,将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使命和责任,用真情、真心、真诚滋润学生心灵的感人事迹。

(二)平凡中见伟大,讲好身边师德“小故事”

传播,归根到底,就是要给大家讲一个好故事。不管传播格局如何改变,传播技术如何迭代,将镜头对准身边人身边事,贴近教师群体的思想、科研、育人和生活实际,挖掘教师身边人人可做、人人能做、做能做好的平凡小事,在思想融入、情感设计、表达演绎、摄影制作等各方面进一步突出思想性、深刻性、生动性,能够让“引人深思”“深受感动”成为学习受众的关键词。

同时,搭建“红色电波的时代光影”宣传融媒体平台,通过学校官方微信视频号、公众号、抖音号、哔哩哔哩、门户网站等平台实现全媒体对外推介,并在“学在西电”平台开设“红色电波的时代光影”师德专栏课程,在“党旗飘飘”平台开设“红色电波的时代光影”党课专栏课程,在spoc平台开设“红色电波的时代光影”校庆云班会课程,打造教师爱看、传播到位、深入人心的网络金课,引导教师从“被感动”到“见行动”,从“学进去”到“做出来”,真正发挥网络文化产品的育人实效。

(三)云端映射实践,共绘思政育师“同心圆”

拓展学习新阵地,每周开展“分享会丨华山领航计划”,每季度开展研学实践等,目前开展华山领航计划教师成长沙龙23期,教师研学实践4期。在教师节、重阳节、建校90周年等重大时间结点邀请教师代表分享从教育人故事,把“红色电波的时代光影”拍摄现场设在大会现场,用身边可学可做的模范为全校教师共上一堂“师德传承、引领成长”的鲜活教师思政课,相关举措被《中国科学报》《中国青年报》和陕西省教育厅报道。

同时,将“成长课堂”设在祖国发展窗口、红色革命圣地、重大工程一线,每年组织200名教师深入走访革命老区、办学旧址、田间地头、民族企业、国家重大工程FAST等,带领教师来到“红色电波的时代光影”故事演绎的现场,涵育教师的政治素养和家国情怀,利用学校独有的红色校史文化和科研奋斗故事,引导广大教师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

三、主要成效

(一)育师效果显著,“大先生”不断涌现

学校的先进典型不断涌现,展现了西电教师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改革创新的良好风貌,全校教师近五年教师个人和集体获评国家级教书育人类荣誉1项、省级15项,其中郝跃院士获评2021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仅10人)

(二)品牌效应显著,得到广泛积极评价

“红色电波的时代光影”系列微视频目前完成65期,累计达到50万+播放量,有效覆盖学校老中青三代教师,被中青网、中国科协网站、学习强国、陕西卫视、陕西省教育厅官方微博多次转载报道,获评“2020年度十佳校园新闻专题作品”,是陕西高校唯一校园新闻专题作品获得此项荣誉。

四、经验启示

(一)应坚持“以小见大”,注重挖掘平凡中的伟大。

信息化时代,高校教师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快捷多样,思维更加开放活跃,思想认识更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目前,教师思政内容较为陈旧单一,侧重于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和思想政治学习,形式上简单片面,不够深入,对教师的个体差异需求和主体性缺乏关注,没有很好的结合身边人身边事发展来开展思政工作,因此要坚持“以小见大”,充分挖掘身边教师的真实故事和发展选择来选择相关内容和主体,让思政工作更有针对性和亲和力。

(二)应尊重新时代传播规律,注重使用新型媒介。

短视频具有信息传播量大、传播速度快的积极基因特质,利用短视频进行教师网络思政教育,将高校教师群体身上的家国情怀、人民科学家和人民教育家的精神网络化、视频化,拓展了对于教师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广度,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颖性和丰富性搭建了“高效通道”,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因此,要顺应新媒体发展趋势,切实增强思政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三)应拓展延伸线下载体,注重构建立体化育人格局。在网络思政宣传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思政育人的线下载体,促进网上网下融通互动,探索构建网络宣传、理论学习、研讨交流、实践锻炼育人生态链,面向全体教师实现无缝隙覆盖,着力打造思政育师“立交桥”,让立德树人主旋律“唱得响”,让思政工作主动权“抓得牢”,引导广大教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推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五、下一步计划

(一)不断丰富形式,多视觉开展网络育人。

1.推出原创人物访谈类网络推文,用于微信公众号的传播。制作中,以内嵌3-5分钟微视频为主要内容,以深度文字报道为延伸,通过“视频+文案”的形式,有效发挥短视频在语言和视觉中极具亲和力和感染力的优势,直观立体全面展示人物的高尚品德,立德树人、科技报国、青春献给祖国的故事和品质。

2.推出原创1分钟微视频,用于抖音、微信视频号的传播。制作中,从微观视角切入,通过生产结构紧凑、样式精致、视角微观而富有吸引力的短视频文化产品,实现主导价值观念的引领作用。

3.推出原创主题性短视频(5-10分钟),用于门户网站、党课学习平台、哔哩哔哩等。制作中,围绕“青春心向党”“传承高尚师德”等主题,以五四青年节、教师节、七一建党等重大节日/节点为契机,打造更有深度、更加立体的专题作品。

坚持师生共育,多举措推广共享。

1.通读《光辉历程》《西电名片》等校史资料,上门走访离退休老同志,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西电精神等主流思想与人物的典型故事、特质相映射,厘清线索,整理脚本,拍摄制作。

2.加强“师生共育”,成立学生新媒体工作室,鼓励学生参与到人物采访、故事撰写等关键环节,增强价值认同、情感认同,发挥网络思政辐射引领作用。

3.全面梳理推出的原创推文、视频,按照时期、主题等维度形成系列推文/视频,打造网络金课。同时形成网络工作案例,力争在全国进行推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