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家引进大批学者的“千人计划”,将首次设立退出制度。近日,中组部印发了《》(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明确,到期未完成合同要求的可以被劝退,有弄虚作假或学术不端行为的可以被取消资格。
“千人计划”是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简称,从2008年开始实施,是目前我国最高级别、最高层次的人才引进战略工程。
新下发的《意见》明确了“千人计划”专家的三种退出形式:一是主动退出,即专家本人提出放弃入选资格;二是劝退,对未按期到岗工作或在岗时间未达到工作合同规定要求的,用人单位进行劝退;三是取消入选资格,对弄虚作假骗取入选资格的,或违反职业道德、学术不端,造成恶劣影响的,或触犯国家法律法规的,取消入选资格。
入选专家退出后,不再保留相应的工作生活待遇,获得的一次性补助和科研支持经费,视合同履行情况部分或全部收回。
实际上,在《意见》下发之后,本月初,各省市组织部门还收到中组部下发的《关于核实“千人计划”入选专家到岗情况等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对前九批“千人计划”入选专家到岗在岗情况进行摸底。摸底完成后,相关部门需提交摸底情况报告及统计表,说明本地(本单位)入选专家总数、实际到岗、未到岗、到岗时间不足等情况,提出下一步处理建议。
通知还要求抓紧报备第十批“千人计划”入选专家到岗情况,统计摸底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的创业人才创办企业的情况。
“实施‘千人计划’,本来的考虑是引进一批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但实施几年后,‘千人计划’引进学者的数量,就渐渐变成了很多地方、单位的政绩。”沪上一位高教专家在接受采访时介绍,“千人计划”的遴选门槛一度非常高,而且对引进人才的工作时间有明确要求。一种是全职回国工作,一种是每年回国工作不少于6个月。知名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就是2008年入选第一批“千人计划”时全职回国的学者,这在当时的国际学术界引发不小的震动,连国外媒体都关注并解读过我国这一人才引进计划。但几年实施下来,学术界对于这项人才引进项目也积淀了不少意见,个别单位在操作上遇到了棘手问题。比如,有的“千人计划”学者涉嫌学术造假,也有的学者引进后未到岗,或者到岗时间和签约的工作时间不符。显然,对于这些明显不符合岗位要求的学者,需要有退出的机制设计。
据悉,中组部此次下发的《意见》,对用人单位、主管部门和评审部门在专家的管理、服务和监督等方面提出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