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增基:“知行合一”的通信专家-党委教师工作部/人力资源部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当前位置: 首页> 师德师风> 师德典型> 正文

2022年最美教师 | 刘增基:“知行合一”的通信专家

信息来源:时间:2022/09/10浏览次数:

人物简介

刘增基,1937年11月生于浙江丽水,1955年7月高中毕业后志愿入伍,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我校前身);1960年7月毕业于西安军事电信工程学院(我校前身)电信工程专业,并留校任教。

刘增基教授主要从事流星余迹通信系统的科研工作,作为主研人之一,于1976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套流星余迹与电离层散射通信系统(HX-101D),获1978年科学大会奖。1991年被机械电子工业部评为“有突出贡献专家”,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成为中国通信学会会士。1991~2002年期间,担任“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93~1997年兼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院长。

难忘军校生活

刘增基1955年7月毕业于浙江丽水高级中学,保送进入大学学习,当时学校还在张家口。“那时候住的房子是日寇占领时期留下的房子,十几个人睡在一个房间。冬天最冷的时候零下28度,我们依然要外出,进行射击训练、战术、通信等野外作业。”刘增基回忆道,“但是非常锻炼人,不管是身体还是意志。”

回忆当时的学校生活,刘增基记忆最深刻的是实行严格的正规化管理。整个学校的氛围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毕业前夕,因为参加科研工作耽误了一些时间,好多课都没上完,刘增基就给学校领导写了一个报告。这封越级的报告,让刘增基忐忑了好些天,“当时还是普通学员的我,还是有点害怕,怕被批评,说我组织纪律性有问题,随便越级向领导反映问题。但出乎意料,领导完全接受我的意见,甚至马上决定开始补课,配备的老师都比较强,比方说樊昌信老师给我们讲超高频技术,赵华孟老师讲自动控制。这令我很感动,也是我们学校一个优良的传统。”

留校任教后,刘增基也非常重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教学教学,既要提高老师教的能力,也要发现学生们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图片

流星余迹通信系统的研制

1961年7月刘增基毕业后留校,受组织安排到一系任教,随后进入到红星组工作,参与研究流星余迹通信系统。“一种新的通信系统的研发一般要经历需求调查和国内外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方案论证和设计、样机制作、试验验证等阶段。系统设计是否正确,是否达到使用部门提出的性能指标,必须通过实际试验来检验。通信系统的试验分为室内联合试验和野外通信试验。由于流星的发生率(单位时间内出现的可用流星数目)既随昼夜、季节变化,又存在随机变化,所以野外试验往往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

“我是1961年的暑假到达试验站的。1960年期间,在学校的统一组织和领导下,通过西军电师生(其中就有我的许多同学)和实习工厂职工的共同奋战,自行研制出一套流星余迹通信试验设备,并且于60年底在北京与西安之间建立了一条试验线路。当时的研究条件很艰苦,开展野外实验时,需要在北京和西安之间建站,在北京,开始住的是帐篷,机器也在里面;在西安,我们的工作场地在沙井村。在‘文革’期间,研究试验工作断断续续,不过,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还是有两套流星余迹通信系统参加了核效应试验,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刘增基谈道。“1963年之后开始研制流星余迹通信系统,第一代是电子管,是1965年完成的。我主要负责的是其中的控制部分,第一代叫做HX101—A,HX是代表红星,101代表101研究室,ABCD表示型号。整个系统是双向的,建在北京和西安之间,当时整个设备全是电子管,主要分为五大部分:收发信机,是一部分,主要利用现成的电台,发射机的功率放大部分是我们谬锦标老师搞的;收发天线,是采用双层八木天线,是荣彰涛老师负责的;包洲老师和我负责控制部分,控制部分整个像写字台一样,上面有一个控制台和许多控制设备;终端设备由吴海洋负责。”

图片

谈及在以前那样一个艰难的环境里,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大家从事科学研究时,刘增基这样说道:“就我个人而言,主要有这么一些因素:一是作为接受过西军电传统教育的人,有着强烈的事业心,不太计较个人得失,真的想为国家做点贡献;二是凭借自己的良心,是国家培养了我们,我们应该为祖国为人民服务,虚度年华,总是觉得过意不去!另外,也出于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有了问题总要想方设法去解决,始终不满足现状。”将满怀忠诚和毕生所学倾注到伟大祖国的建设之中,刘增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西电通信人这一最真挚的誓言。

图片

新一代流星余迹通信系统设备(外形图),现存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物馆

把看似不可能变成可能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电子部下达了一个任务,要求研制一种轻型快速通信设备,主要的指标就是在0-200公里范围内,任何地点都能联通,这是一个基本要求。其次,背负的设备在十公斤以下,在当时的条件下,十公斤的指标就限制了发射的功率不能超过15瓦,要在200公里范围内实现通信是非常困难的,并且一次通信的时间不能超过一秒,也就是说如果时间长了就会暴露,要求快速突发。面对这些苛刻的条件,刘增基也有些犯难。

“其实当时电子部在给我们学校布置这个任务之前,已经在全国找了好几个单位,人家都不干,然后就下达给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校科研处就叫101室干。当时我就负责这个项目,分析的结果认为有可行性,所以就开始了工作。”刘增基回忆,从1983年开始到1985年左右,从方案制定到性能测试阶段,做过一个模拟实验,实验的结果相当不好。“这个时候,电子部分管这个项目的同志就觉得你们也干不了,反正这个项目是科研,可以失败,难度也很大,所以劝我们不要干了。但是我们不能不干,这个时候就是从失败当中总结经验教训,看失败在什么地方。”

图片

敢想敢干领任务,实事求是做工作。凭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不服输的勇气,刘增基和项目组成员经过反复的测验和调试,采用时频调制加调频、混合二型ARQ、突发传输和微机控制,1987年就做出了性能样机,向电子部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寄望西电学子

刘增基长期从事通信系统的教学工作,曾经担任综合业务网重点实验室的首任主任和通信工程学院的院长,为学校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现在国家整个大气候很好,生活水平也不错,学校的办学条件也改善多了,校园大、实验室多、设备全,有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和科研体系。”他经常叮嘱学生:“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一个人一辈子应该有一个较远大的目标,目标可以大一点,高一点,那么就有了奋斗的动力。要学好用好辩证唯物主义,从社会科学观点去学,一定要掌握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每经过一次循环,加深一步,一次比一次更生动、更丰富、更准确。同时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个人,要去探求真理、坚持真理。”

“最后,希望我们的青年教师和同学们,不管是在科研还是学习上,要有一股敢想敢干的闯劲,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目标,敢于攀登科学技术高峰,或者像毛主席所说的,在战略上要藐视困难,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要在战术上重视困难,为祖国和社会多做贡献,实事求是,不搞虚的。

图片

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求真务实、爱国为民”, 无论是服务国防建设,还是投身科研育人,刘增基用自己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和奉献,成为了西电精神的最生动的诠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