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世界里的追光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科软件研究领域发展溯源-智能软件与系统新技术研究所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新闻动态> 正文

当今世界,以信息处理为典型特征的进步打破了有形世界和无形世界的边界,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被重新塑造。计算机,作为承载这一切的基础,参与到人与人交互,国与国竞争的历史洪流中。0和1,在比特世界里每一天都在高速运行转换,在它的背后是一个个追光者穷尽一生的探索足印,我们今天的故事将走近西电计算机人,这群从“西军电”时期“刀把子系”走来的探索者,他们背后有着怎样的波澜壮阔呢?

01

1948年,一个32岁的年轻人正在着手对一篇论文进行最后的修订,这是他对过去八年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的最终表达。

这一年的秋天,这篇题为《A Mathematics Theory of Communication(通信的数学理论)》的论文正式发表。多年以后,这被认为是信息论的奠基之作,这个年轻人就是信息论之父克劳德·艾尔伍德·香农。

此前一年,在这个年轻人工作的贝尔实验室,诞生了世界上第一支晶体管。历史总是在刹那间绽放出不可思议的力量,此后一年,香农又在《贝尔系统技术杂志》上发表了《噪声下的通信》。

这个在密歇根州的一个小镇出生并成长起来的农场主的子孙对世界的贡献并不比他的远房亲戚爱迪生逊色。这两篇在此后一个时期里备受质疑的文章最终在历史上为其赢得了信息论和通信双料祖师爷的地位。

▲克劳德·艾尔伍德·香农(图片来自网络)

历史有时候很复杂,复杂到很难看清她的面庞。历史有时候又很简单,简单到就在几个人的足迹里。

当我们把地球仪从太平洋的一端旋转到另一端,在彼时的中国,这个民族正处于黎明的前夜。一个比香农略长几岁的年轻人也提出过类似的构想,只是没有写成论文。1948年,对于这位正在南京中央大学任教的物理系教授而言,此时,摆在他面前的是人生何去的十字路口。

归国四年,这位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研究者毫不犹豫地拒绝登上飞往台北的飞机,1949年,他踏上开往解放区大连的轮渡,人生的航向就此锚定,轮船的乘客名单上多了一个叫毕德显的人。多年以后,他将成为中国雷达工程教育的奠基人。

▲毕德显

也是在1949年,23岁的浙江温州人蔡希尧,也来到了人生中的重要一年。1949年5月3日,杭州城迎来解放,浙江大学的学生提前毕业。

半个月后,这个电机系电信专业的毕业生就到时任第三野战军副政委的谭震林所开办的浙江干部学校第一期继续学习。8月,中央军委派人到杭州选人,蔡希尧最终的去向是位于张家口的“军委工程学校”。

▲蔡希尧(西电档案馆馆藏)

如果说香农的工作为世界点亮了一座灯塔。那么,在一个互联互通的世界里,毕德显和蔡希尧将要展开的工作将使他们成为东方世界里最早研究信息论的代表。时间很快来到了1952年。在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史中,1952年是大调整的一个重要年份,参考苏联模式,全国的高等教育布局按照专业性进行了大幅度的条块分割,很多综合性大学里的院系整建制地进行了拆分合并。在这样的历史大潮中,毕德显领导的大连大学电机系整建制参军,移师张家口,并入“中央军委工校”,就这样,两位重要的研究者在张家口开始产生交集。此后多年,不同于毕德显长期聚焦于通信、雷达领域的开创性探索,蔡希尧的一生在包括通信、雷达、天线与微波技术、信息论、信息系统工程、信号处理、计算机软件工程等诸多领域延展。每涉足一个领域,均有不俗建树,这种跨学科的研究能力的背后既有学养的支撑,更有一个革命者以国家建设为己任的忠心。

02

1956年1月14日,农历乙未年腊月初二。时令已过小寒,老百姓的家里已经开始为即将到来的猴年做着过年的准备,总理周恩来刚刚修订完一场重要报告的文稿。

1956年的中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将在这一年提前至少十年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也在如火如荼地铺展中。中国将在这一年告别新民主主义社会,正式迈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

彼时,首都北京,为期一周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刚刚拉开帷幕。这是一场党史留名的非常重要的会议。周总理代表中共中央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

报告充分肯定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明确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提出制定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任务,向全国人民发出“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号召。

腊八这一天,毛泽东主席号召全党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同党外知识分子团结一致,为迅速赶上世界科学先进水平而奋斗。不久之后,中央军委要求各院校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命令下达,一场新的出发迎着1956年的春天随即到来。

▲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工程学校(西电档案馆馆藏)

1956年4月,塞上张家口,一场开放式的讨论在已经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学院的校园中展开。

过去几年,这场讨论的组织者毕德显一边在为中国第一个雷达工程专业的创办殚精竭虑,一边仍旧将目光聚焦于世界前沿技术的发展。

此前不久,在北京,他和好朋友钱学森进行了一场重要的谈话,谈话中两位中国一流的科学家就当时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展开对话,对控制论、信息论、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前景及相互关系作了深入探讨。

显然,这场对话是毕德显科研战略思考的一部分,他要探求此后多年,近至通信学院,远至国家,技术立足的方向。随着这场意见交换的结束,毕德显的行动从与年轻人的讨论中开始了。

▲1962年,信息论专业实验室建设计划(西电档案馆馆藏)

这场开放式的讨论围绕香农所奠定的新兴学科的中文名称展开,大家各抒己见之后,毕德显抛出了自己心中的那个词:信息论。

毕德显以敏锐的战略眼光预感到,信息论必将成为一切通信和信息系统乃至自动控制等技术设计中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基础理论。他从通信和电子技术的全局出发,选定信息论的重要分支“雷达信息论”这个国际界也刚刚涉及的领域作为主攻方向,他要在眼前一片荒芜的科学道路上披荆斩棘,开辟出一条清晰堪用的新路来,并运用这一理论去推动中国雷达技术的革命,为中国雷达技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作出贡献。也是伴随着这场讨论,中国第一个信息论研究小组诞生了。

“在座的各位都已看过香农1948年发表的《通信的数学理论》。可以说,这篇论文是信息论正式诞生的标志,因为它第一次理论上阐述了通信系统的数学模型和度量概率信息的公式,为概率信息的定量研究提供了理论根据。信息论揭示的规律具有高度普遍性,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将被迅速应用于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

毕德显又接着说:“但是,研究这个东西很枯燥,也很费神,没有一种献身的精神恐怕难以坚持,更不可能出成绩,我们的原则是自愿。”

这是历史的一瞬,彼时,李祖乘、保铮、戴树荪、蔡希尧、徐越彦、张以杰正年轻,多年以后,这群西电第一代创业者中的年轻人都将成长为国家科技突破中的津梁。

很快,信息论研究小组的第一批论文以专题的形式出现在了《电信科学》上,它们分别是:毕德显的《介绍信息论》,保铮的《模拟信息系统》和蔡希尧的《离散信息系统》和《雷达信息》。这四篇论文实际上是《电信科学》的约稿,其集中刊发的历史背景是当此一时,中国十二年科学规划出炉,计算机成为六大重点之一。

▲毕德显《介绍信息论》

03

也是在1956年,国际上风云变幻,美国建立了以地面为基地的导弹防御系统,称为SAGE。在两极世界的另一极,苏联针锋相对建立了类似防御系统,命名“地平线一号”。彼时,中苏关系正处于蜜月期,我国政府希望从苏联引进这一系统,但遭拒绝。

靠人不如靠己,中国人自强的努力开始了。

1958年的中国,在国家安全中具有奠基作用的“两弹一星”事业正在爬坡。在军事电子尖端科技发展方面,哈军工、清华、北理工、北航以及国防科委第五研究院这些涉及导弹与控制领域的重镇在人才培养上很难满足国防研究、试验及部队的用人需求。

这一年快要结束之际,在时任通信兵部部长王诤中将的布局之下,自动控制系以保密代号“三系”之名出现在了西电的历史上。与“三系”一同出现的还有一个新的专业——导弹系统专用计算机专业。

此时,计算机这种新兴专业在中国总共有八所高校开设,其中就包括清华、北大、交大。多年以后,在新时代最新一轮的学科评估中,彼时最早一批的开设院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均位于头部位置。西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亦以佳绩保持着数十年里的领先水平。

▲中国共产党军事电信工程学院三系首届党员大会决议(西电档案馆馆藏)

时间回到1960年前后,彼时西电的计算机是作为防御这只木桶的一块板子而存在的,是整个战略规划的一部分。

1959年11月,全军召开“第一届军事信息技术研究发展大会”。11月25日下午,国防科委第十研究院召集西电的蔡希尧、四机部第14研究所的戴振东、15研究所的刘之琥,商讨我国建立自动化防空系统问题,并向中央军委提出建设这一系统的建议,取名为“1125工程”的建议,得到军委的认可。

几个月后,当时间进入1960年。中央军委决定在西军电设立“自动化防空专业”,为“1125工程”培养人才,这一次,筹建的责任落在了蔡希尧身上。

这是我国第一个建立的电子信息系统工程类专业,集控制、通信、计算及情报于一体。1960年的西军电迎来了历史上一个发展高峰期,中央军委从全国各地筛选了一批科技人才来充实西军电的力量,这些人中有些是从苏联、东欧一些国家留学归来的科技人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三系594班毕业合影(1965.2.18)

1960年,在西电九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两年前,从张家口西迁西安,两年的磨合适应,在物理空间上奠定了这座跟随共和国脚步数次搬迁的学府最终的大本营。

在军令之下,全国范围内任何一个地方的优秀人才,一纸调令,便能在此汇聚。西电也是从这一年历史性地迈开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发展之路。与此同时,这里的名称也变更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与地处哈尔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一道,成为国家科技发展中重要的战略支撑。

哈军工、西军电在新中国发展的第一个十年集结完毕,成为全国最早的两所重点军校。多年以后,作为西电在新时代双一流建设中的双一流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也在“两弹一星”任务的完成中,扎下根来。

04

时间进入到二十世纪70年代末,经历了“文革”的中国再一次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彼时,随着半导体技术的突破,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步入了快速发展的历史大通道。

1979年,对于53岁的蔡希尧而言,按照组织安排,他将出任计算机系系主任,这个在雷达、通信、天线与微波、信息论、信息系统工程以及信号处理等多个领域均有杰出表现的学者将开始进入他此生最后一个重大的研究领域——计算机软件工程。

▲对三系党委组成人员的批复(西电档案馆馆藏)

▲三系电子计算机专业77级教学计划(讨论稿)(西电档案馆馆藏)

70年代末的西电以及西电计算机系也将在几次重要的外事活动中看到世界计算机的前沿。

1978年的秋天,西电迎来了改革开放后第一位外国客人——宾夕法尼亚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卡尔。这是首位来华访问的计算机专家。多年以后,彼时负责接待的西电副院长吕白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他本以为中国在计算机方面的水平不高,可以随便应付一下就可以了。他万万没有想到,当第二次座谈讨论时,西电教师提出了一些他感到很难回答的问题,这就促使他在事实面前不得不尊重中国的学者,认真对待学术讨论了。

从此,他与我校教师结成了友好朋友。这也就提高了我校的知名度,这对美国如何看待我们学校起到了积极作用。卡尔教授决定在西电讲学三个月,并在此期间指导安装了一台“克洛米柯系统Ⅲ”微型计算机。

▲宾夕法尼亚大学计算机系卡尔教授来校访问(西电档案馆馆藏)

卡尔的到来只是一个开始。1979年的春天,美国夏威夷大学文理学院计算机系主任皮得逊教授携夫人访问西电。皮得逊在夏大是一位很有名望的教授,他的访华和在西电的一切活动,都得到了夏大的支持,皮得逊回夏大后,做了很多友好宣传的工作,这不但促成了西电和夏大建立两校友好关系的设想,与此同时夏大还同意了接收西电向夏大推荐的两名留学生的建议。就这样,皮得逊、林舒二位教授成为西电赴美留学生王育民和金益民的导师。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皮得逊教授来校讲学(西电档案馆馆藏)

1979年的夏天,继夏大皮得逊教授之后,宾夕法尼亚大学又派出一个规模不小的代表团访问西电。这也促成了次年五月西电组团回访宾大。

作为访问团成员之一,计算机系主任蔡希尧的这次美国之行成为其思考西电计算机发展方向的重要契机。宾夕法尼亚大学在计算机领域,不仅在全美,以至于在全球都享有崇高地位。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就在这里诞生。数十年的发展之后,更是让这里成为世界计算机学科前沿的代表。

当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教育和科研工作者,站在这样一座比美国历史还久远的校园内,看着这里已经发展到第五代的计算机,这样一个代表世界发展方向的新技术在这里展现出的先进,蔡希尧非常触动。

▲三系关于蔡希尧、苏东庄应邀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报告(西电档案馆馆藏)

在西电这座红色基因浓厚的学府里,在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之下,之于五六十年代,这里集合了国内相当数量的精英人才,多年的历练之后,其中不乏具有大师水准的学术领军人才。只是因为历史以及年龄的问题,他们没有被纳入院士的队伍而已。这样的人才包括但不限于王一平、蔡希尧。前者作为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成为我国电磁场与微波领域的重要开拓者,后者则对西电计算机学科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 西北电讯工程学院上报国家计算机工业总局关于学院计算机系研究方向的报告(西电档案馆馆藏)

软件是计算机实现各种功能的基础。通用的计算机硬件加上不同的软件,就可以适应不同的应用,成为一台专用计算机。所以,软件的发展前景广阔,可以引起各产业各领域的技术变革。蔡希尧敏锐地注意到微机处理这一电子技术发展的新趋势,组建计算机软件专业成为这位系主任办的第一件大事。在这个基础上,蔡希尧开始主导将研究方向向着以分布式计算机系统为目标,进而抓住分布式系统中的作业分配和分布式操作系统等关键性问题为框架的技术线路图铺展。

▲关于参加第九届世界计算机大会的请示(西电档案馆馆藏)

1985年,西电计算机学科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在这一年尘埃落定。在蔡希尧的带领下,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研究室经过近两年的筹划正式成立,留美归来的金益民担任主任。

▲金益民(西电档案馆馆藏)

软件研究室成为西电计算机学科发展中一个崭新的起点,六年后这个由包括蔡希尧在内的6名研究者起航的研究室升格为软件工程研究所。

再经过十年的积淀,2001年,以软件工程研究所为基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迎着新世纪的曙光出现在我国首批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的名单上。

又一个十年耕耘,以作为向国家申请开创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全国28家建议单位之一的身份,2011年,这里再次以全国第一批软件工程博士点的进度融入国家发展的脚步,紧密跟随并服务于国家战略。

又是一个十年,2021年,这里成为国家首批33所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中的一员,全面开启新时代新征程。三十年弹指一挥间,代际接续的红色传统彰显出来。

▲教育部国家计委关于批准有关高等学校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通知(西电档案馆馆藏)

05

1977年的秋天,对于在关中平原西端的宝鸡县山区插队的知识青年陈平而言,恢复高考的消息让这位24岁的西安知青看到了新的人生希望。

陈平的青少年时期是在西北工业大学的校园中度过的,父母都是这里的高级知识分子。在一个工科的环境中长大,耳濡目染中,陈平身上具备了低调踏实的人格底色,这底色太适合在自然科学领域去做一个学者了。在历史的大潮中,陈平做过印刷厂的铸字工,无论境遇怎样,他都从未放弃过对知识的钻研。

这种学习的韧性将他和众多被“文革”耽误学业的老三届相区别。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大脑,1977年,陈平一考即中。第二年的春天,他坐在了西电的教室里,与他成为同学的还有来自河北冀县徐家庄的一个叫做段宝岩的青年。

▲陈平(西电档案馆馆藏)

对于在社会最基层经受过锻炼的年轻人而言,一旦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机遇,那种对于学习机会的珍惜是要来得更深刻的。1982年本科毕业后,索性一口气在西电读完了研究生。而硕士毕业留校的陈平,学习的热情依旧如故。这促使他在此后三年,一边工作,一边攻读电路与系统博士学位,而指导他的老师就是系主任蔡希尧。

1988年,陈平开始从事面向对象技术的研究。放在世界计算机语言发展的潮流中,陈平之于计算机语言标准的制定生逢其时。

面向对象作为一种编程范式,较之于早期的面向过程,是一种历史性的进步。简单讲,如实现算术运算1+1+2 = 4,通过设计一个算法就可以解决当时的问题。这是面向过程。

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被用于解决越来越复杂的问题。一切事物皆对象,通过面向对象的方式,将现实世界的事物抽象成对象,通过面向对象的方法,更利于用人理解的方式对复杂系统进行分析、设计与编程。同时,面向对象能有效提高编程的效率,通过封装技术,消息机制可以像搭积木一样快速开发出一个全新的系统。在这样的逻辑下,重用性、灵活性和扩展性都获得了史诗性的提高。

放眼世界,20世纪60年代,挪威计算中心Simula语言的发布,首次将类的概念和继承机制引入其中,这被认为是面向对象发展历史上第一个里程碑。进入70年代,美国犹他大学博士生艾伦·凯借鉴Simula67中诸如对象、继承、类等概念设计了一个实验性的语言Flex。

这位29年后将问鼎图灵奖的年轻人不仅是面向对象编程环境语言的发明人之一,也是面向对象编程思想的创始人之一,甚至还是笔记本电脑最早的构想者和现代Windows GUI的最初尝试者。在计算机的世界里,杰出人才的出现总能推动历史大大的迈步。1972年,随着著名的Palo Alto研究中心Smaltalk72的发布,面向对象作为专业术语被使用,这也标志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的正式形成。

改进还在继续,经历了72、76、78等版本之后,当时间来到二十世纪80年代,Smaltalk80的问世被认为是面向对象语言发展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而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走出国门的西电研究者蔡希尧、金益民显然感知到了这个里程碑的价值,这种感知不仅在西电计算机学科发展方向的选择上产生价值,包括蔡希尧、龚杰民、金益民在内的西电学者甚至参与到我国的程序设计语言标准GB-T 9542-1988的起草制定中。

当时间来到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期,面向对象技术进入了繁荣期,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就是大名鼎鼎的C++。

1991年,在经过三年的研究之后,陈平关于将反射技术引入强类型化语言的研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国际会议上发表之后引起极大关注。陈平因此被国际标准化组织C++语言标准化委员会聘为技术专家。陈平在继续展开深入研究的同时与IBM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此后一个时期,他主持或参加的国家“七五”“八五”预研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达18项之多,多次在陕西省和电子工业部获得科技进步奖。

1993年,一部重要的著作问世了,这就是《面向对象技术》。这是一部与导师蔡希尧的合著,全书共计53万字,陈平完成了其中的24万字。这是一部代表西电学术水平的经典著作,一经出版就被同行认为具有独到见解,被国内多所高校选为研究生教材。这部著作在1995年荣获电子工业部优秀教材二等奖,甚至台湾的儒林公司还购买了版权在台湾出版。

▲《面向对象技术》

在研究之外,作为教师的陈平担任着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任务以及对本硕博三个层次学生的协助指导工作。他主讲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在校内外广受赞誉,学生及教学主管部门评价:内容新颖,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有自己的成果与见解。陈平指导的两名本科生所进行的面向对象数据库方面的研究分别获得《计算机世界》1992年和1994年年度奖学金。

1995年,由西电学者陈平、金益民、冯惠三人共同起草的《国家标准:程序设计语言——C》在全国颁布实施。

这一年,西电计算机学科也迎来了由计算机系到计算机学院的成立,陈平也由软件工程研究所所长的岗位来到了学院副院长的岗位上。陈平身上有西电计算机人一种共有的学者气质,那就是担当。这种气质发源于老三系时期并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中不断完成积淀。

一个例子可以见证这种担当。十年后,陆续从软件学院创始院长和计算机学院院长的岗位上走向西电副校长的陈平,中间经历了西电教务处处长的历练。2005年,作为西电教务处处长,在面对本科教学评估这样一个全国性的大评比中,陈平在展开工作之前走向麦克风,面对所有人讲了下面这段话:如果本科教学评估拿不到优秀,我就下台。

没有人要求他这样做,这也不像一个低调的人的语汇。唯一的解释就是担当。这种根源于老三系“刀把子系”荣誉的担当一旦将学术前沿之观瞻与国家发展战略之需求紧密结合,产生的就是敢为人先的使命感,这也解释了西电计算机事业发展历程中在国家技术进步洪流中的多个“首批”。陈平,作为西电计算机学人的一分子,他是这里的缩影。

06

同样成为缩影的还有西电校园中那斑驳的法国梧桐。

1958年,当西电完成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迁徙,从张家口搬迁到西安的时候,这斑驳的树木刚刚被种下,从此,开始了一圈一圈的年轮累积。也是在这一年,西电计算机专业伴随着国家两弹一星事业的需要应运而生。

一个甲子的时间过去了,这里累计为社会培养了四万余名优秀的计算机和软件专业毕业生,为国家和军队建设贡献了“西电力量”。其中,以彭钢、凌力、李长印、娄勤俭、杨孟飞、徐晓兰、杨军、施水才、翟树民、施巍松为毕业生之强有力的代表。

省部级领导岗位、“嫦娥五号”总工程师、茅盾文学奖得主、谷歌首席科学家······每一个名字展开都将是一个精彩的人生叙事。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西电三系。

时间来到2022年,这一年,对于西电计算机人而言是悲怆的一年。

2月,96岁的蔡希尧去世。12月,69岁的陈平去世。

在疫情防控的历史大背景下,甚至都很难有一场略具规模的送别。人在这个世界上走一遭,终究是要留下一些叫做痕迹的东西,这痕迹于国家与社会的进步有利,则无论生命的长度几何都可认为是一种圆满的抵达。

▲李青山

站在2022年,计算机软件学科发展的历史重任落在了70后李青山的肩上。导师陈平对于他最深刻的影响是那种做事的家国情怀以及那种对待专业的严谨。

▲李青山与导师陈平合影

1991年,18岁的甘肃庆阳青年李青山以庆阳地区高考第三名的成绩考入西电,一路硕博,三十多年过去了,这个当初软件教研室和软件所的年轻人已经成为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学术带头人,成为我国智能软件工程领域的知名专家,肩负着智能软件与系统新技术研究所的领导之任,与同为70后,负责领导软件工程研究所的刘西洋教授一起构筑起新时代西电计算机软件研究的车之两轮。后者在以医工结合、工业智能为代表的领域软件工程方向取得杰出业绩。

▲2005年,李青山荣获学校第四届“十佳青年教师”(西电档案馆馆藏)

2017年,中国高校首轮双一流学科建设榜单出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同信息与通信工程并肩入选,成为西电双一流建设唯二的两个核心学科。

这种多年一贯的优势持续发力,五年后的第二轮榜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仍其旧,延续着老三系“刀把子系”的辉煌叙事。

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分别取得佳绩,以显著的优势继续在全国高校中处于第一梯队方阵。计算机科学,在ESI排名中稳居全球前1‰,最新排名12位,国内高校排名第3位。

▲关于成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决定(西电档案馆馆藏)

2018年,为了加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升计算机学科的综合实力,西电重组了计算机学院和软件学院,兵合一处,将打一家,成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示范性软件学院)。

李青山担任新成立的学院党委书记。负责领导智能媒体与数据工程研究所的崔江涛教授出任执行院长。在这样的战略布局之下,西电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和软件工程学科两个学科整合之后在八个方向上构建起一个强大的发展护城河。

▲崔江涛

▲关于新增段振华同志为博士生指导教师的通知(西电档案馆馆藏)

这个护城河之强大,我们仅举一例便可管窥。

段振华,计算理论与技术研究所所长,西电学术振兴计划现代计算首席专家,可信软件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二十年前,在英国生活十三年的他旅欧归来,成为西电在高可信软件理论与技术、互联网计算和互联网软件技术、基于FPGA的嵌入式系统研究领域的领军人才。

这一年,即将面临本科毕业的田聪正在为选导师而做着深入的思考。在段振华的教育观里,名教授就是大学的知名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梅贻琦的“大学之所谓乃为大师之所谓”具有异曲同工之表述。

田聪最终拜在段振华的门下刻苦攻读,一直到博士毕业。如今,博士毕业13年的田聪已经是国家级人才,教授,博士生导师。她在TOSEM、TSE、TCS、LICS、ICSE、ASE、FSE、软件学报等国内外顶级期刊和会议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和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各1项。

2023年,田聪站上“中创软件人才奖”的领奖台。“中创软件人才奖”,是通过国家科技部认定、具有全国影响力、专门面向软件领域的科技奖项,旨在支持和鼓励计算机软件领域青年人才成长和自主科技创新。

▲田聪

在人才培养上,作为国家首批33所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这里联合华为、浪潮和统信三家头部企业,重点建设关键基础软件和嵌入式软件两个领域,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开发运行环境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计划。

在研究生培养上,坚持以“服务国家需求为导向、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主线,以每年为行业贡献超过500名高质量研究生人才的速度达成着育人的使命。

2022年夏天,一场西电计算机学科几代人的盛会在以“老三系”精神挖掘凝练工作汇报为题的讨论中召开。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举办凝练“老三系”精神研讨会(图片来源于西电新闻网)

从留学捷克,有“控制大王”之誉,早期的系主任、外设所创始人王厚生,到中国计算机事业60周年杰出贡献特别奖获得者,参加我国第一代计算机研制的苏东庄,再到图像融合专家王宝树,网络安全领域杰出代表马建峰以及形式化验证专家段振华,西电三系延展出一个强大的根脉,开枝散叶之间,已见苍松翠柏,蔚然成林。以两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为代表,荣誉墙延展出一条时光隧道,这隧道沉淀出一种学术报国的精神意涵。

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李青山讲述着三系人一路走来的荣光。

大学的发展不仅仅在于人才和科技的产出,人文精神的沉淀、总结与传承同样重要,李青山如是说。

众人拾柴火焰高,最终,在以汇集了老教授、老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资深教师和学院班子成员而召开的凝练“老三系精神”研讨会的基础上,十六个字注解了西电计算机人六十余年的历程,那就是:胸怀祖国、科学求实、敢为人先、追求卓越。与凝练“三系”精神相同步,八个字定义了计算机人从过去到现在直至未来会一直坚守的院训,那就是:严谨、担当、勤勉、开放。

结束语

现在数字经济时代,软件定义一切。在“西军电”时期,第一代创业者们认为,抓住计算机的发展就能把整个电子信息带动起来。六十多年的时间过去了,当年的远见卓识已经构筑起西电新时代发展强有力的支撑学科。西电计算机软件人在支撑西电特色发展的过程中,亦同步留下精彩的技术报国的人生叙事,沉淀出一种历久弥香的人文精神,精神之光不仅照耀着比特世界,更照亮着现实世界每一个追光的人,那背后是时代的足印······

上一篇:2024 CCF中国软件大会筹办工作推进系列【二】:西电计科院团队赴复旦大学交流CCF中国软件大会筹办经验

下一篇:活动预告 |华东师范大学万成城副教授到访西安市智能软件工程重点实验室并开展学术报告即将举行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