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 审核人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现将《杭州市科学技术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杭州市人民政府

2021年12月11日


为深入实施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域创新创业体系,积极打造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实践范例,根据《浙江省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和《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精神,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展望至2035年。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以来,我市深入贯彻国家、省关于加强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全面实施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打响创新活力之城品牌为目标,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为主线,着力落实国家、省、市各项科技新政,持续深化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持续推出科技创新组合拳,持续推进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集聚,“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创业创新生态系统取得新突破,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创新高地取得新成就,为杭州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1.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以科技企业为主体、以新型研发机构为新生力量、以高校院所为支撑的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阿里云、海康、贝达药业等一批科技企业获批建设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获得重大科技项目支持和科学技术奖。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建设通过验收,之江、湖畔、西湖、良渚等四个省实验室启动建设,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2020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强度预计达3.5%。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73297件,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专利年申请量达2030件,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城市排行榜中,杭州排名跃居第25位。在201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组织的首批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估中,杭州仅次于深圳居第2名;在浙江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中,杭州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已连续多年居全省首位。

2.科技企业培育质效不断提升。基本建成“创客企业—雏鹰企业—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科技型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领军型企业”六级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组织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小微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落实科技企业认定补助、金融支持和发展奖励政策,完善科技企业集群培育机制,鼓励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自2015年至2020年,我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从1979家增加到7711家,增长近3倍;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从6032家增加到14576家,增长1.4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从1212亿元增加到2448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从42.1%增加到67.4%,数字经济、智能制造业成为杭州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

3.高端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贯彻落实省市集中力量建设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高起点打造创新策源地的战略决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和“名校名院名所”工程取得重大成果,西湖大学、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浙江省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初成规模,国家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中电海康集成电路平台(青山湖)等重大科学装置(平台)建设进展较快,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浙江大学国际科创中心、中法航空大学等高端科教平台相继布局,为杭州加强前沿基础研究、谋划争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奠定重要基础。

4.构建全域创新格局基本实现。以建设省全面创新改革发展试验区为动力,推动全市域创新发展“一张图”“一盘棋”。支持杭州高新区(滨江)设立富阳特别合作区,拓展创建世界一流高新区发展空间;推进萧山临江高新区、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和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整合,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在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4城8镇”硬核科技产业平台,加速创新资源集聚与创新活力迸发;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推进各类开发区、科技园、特色小镇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内涵、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格局。将科技创新率先纳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任务,合力建设G60科创走廊和杭州都市圈,提升杭州自主创新和辐射带动能力。

5.“高精尖缺”人才引育不松劲。坚持党管人才、政府引领、市场运作的原则,全面落实科研“放管服”改革意见,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人才新政及配套服务细则,接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引进培育计划,加快建设高端人才落户平台,试行外国人才来杭工作便利措施,形成社会认可度较高、竞争力较强的科技创新生态,海内外人才净流入率连续多次位居全国大中城市榜首,连续10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

6.创新创业体系持续优化升级。始终把建设一流科技创新创业体系,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在创新扶持、创业辅导、金融服务、产权保护、审批改革等方面积极先行先试,涌现出阿里系、高校系、海归系、浙商系为代表的创新创业“新四军”,在加快培育科技企业梯队、发展政策性科技金融服务、推进互联网大众创业、增强数字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等方面积累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制度和模式。获评国家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基地城市示范(2015—2017年)第一名。2019年,杭州成功举办全国“双创”周活动启动仪式。

表1 “十三五”科技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序号

指 标 名 称

2015年

2020年

规划目标

2020年

完成值

1

全社会R&D经费投入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3.01

3.5

预计3.5

2

市本级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5.96

6.0

7.66

3

人才资源总量(万人)

195.7

250

285

4

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支)

-

30

46

5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家)

1979

3000

7711

6

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家)

6032

12000

14576

7

省级企业研发机构(家)

565

800

1923

8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42.1

50

67.4

9

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数(家)

53

180

394

10

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9.26

38

70.75

11

PCT国际专利年申请量(件)

-

1231

2030

12

技术交易额(亿元)

104.6

342

550.08

13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

-

10

10

14

市创投引导基金(亿元)

10

20

26.8

15

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

7.8

15

17.4

(二)面临形势。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对科技创新率先部署、专章规划,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人才强省、创新强省战略,提出了率先建成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实现重要指标“六倍增六提升”的科技创新目标任务。

相比国内外科技先进城市,科技“硬核”支撑不够有力仍是制约我市“十四五”高质量发展中的突出短板。其一,科技创新基础“先天不足”。一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新型实验体系建设,以及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等关键指标比较落后。其二,创新主体缺乏竞争力。位于产业链顶端、大而强、有持续竞争力的创新型头部企业不够多,高能级研发机构和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比较少。其三,科技创新人才集聚遭遇“瓶颈”。建设世界人才蓄水池的创新生态面临激烈竞争,不进则退。其四,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量不足,具有较强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不多。其五,加强全市科技创新组织领导、管理服务的体制机制有待深化,统筹推进三大创新高地建设,谋划争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工作机制有待加强。其六,科技创新政策供给的协同性、精准性不高,全面打通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生态链融合发展还有待突破。因此,深入实施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数字变革推进一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用科技现代化牵引全面现代化建设,既是新时期杭州科技发展的使命担当,也是创新发展勇立潮头的必由之路。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及省委、市委全会精神,按照“四个杭州”“四个一流”的要求,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杭州科技发展新使命,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人才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强化科技自立自强、擦亮创新活力之城品牌、谋划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战略导向,持续深化科技、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进科技、人才管理服务数字化变革,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进一步壮大科技创新主体,强化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提升完善人才集聚、创新活跃、创业便利、支撑有力的创新创业体系,促进形成以科技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社会发展模式,率先建成新时代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践范例。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牵引。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改革为动力的工作方针,深化科技管理与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加强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构建部门协同、市区联动的创新机制,加快推进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为核心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在主体培育、平台建设、队伍培养、成果转化、创业服务、评价激励等方面先行先试,完善以企业为主体、新型研发机构为支撑、在杭高校院所和科技服务中介协同的区域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体系;完善科技政策和统筹财政投入相结合,赋予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更大科研自主权,更好发挥改革突破作用,充分释放各类创新主体活力。

——坚持重点突破。贯彻科技创新“四个面向”方针,把握科技前沿发展态势,聚焦国家科技创新重点目标,立足引领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整合统筹各方创新资源,加快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与新型研发机构,加快构建区域特色新型实验室体系,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基础研究基地;组织数字经济、生命健康、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科研攻关,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与产品,加强创新链与产业链协调发展,培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坚持数字赋能。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发展的数字化变革,以满足各类科技人才的政务、事务、服务需求为导向,健全科技人才“管”和“服”紧密结合的全域智慧、整体智治体系。以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提升主体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产业竞争力为导向,打通人才链、创新链、政策链、资金链、产业链融合发展通道,构建国际一流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打造杭州新一轮发展的新引擎。

——坚持开放提升。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实施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加强与中心城市、创新城市及对口帮扶地区科技协同发展,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引技引智并举,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和长三角创新链,建立开放创新格局,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

(三)发展目标。

以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引领,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着力建成有国际竞争力的“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创新高地和全球科技创新人才蓄水池。科技创新在主体培育、平台建设、人才集聚、生态优化、技术攻关、转化应用等六个方面争创一流,充分展现“头雁”风采,实现重要科技创新指标倍增提高。建成区域科技创新创业体系比较完善、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数字经济和生命健康等特色领域科技创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城市,科技创新有效引领、支撑新时代杭州高质量发展。

——创新平台提能造峰。将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打造成为面向世界、引领未来、服务全国、带动全省的创新策源地。加快推进国家实验室及基地、省实验室和国家重大基础科研设施建设,建成国家级各类重大科技创新平台100个以上;建设省级新型研发机构50个,其中培育国际一流水平研发机构5家以上;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的财政资金投入,科技投入年均增长1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速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比重达10%,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争取达到4.0%。

——创新人才集聚裂变。全面推进高峰人才引育行动、专项人才引育计划,打造全球人才蓄水池,“热带雨林”式人才生态建设取得新突破。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335万人,每万名从业人员中研发人员达到185人以上,引进科技领军人才1000名,引进海外人才1.8万名,培育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100个,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22%。

——创新主体倍增提质。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计划,每年新认定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以上、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2000家以上;支持龙头企业创建一批国家、省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省级创新联合体10个,建成省级企业研发机构3000家,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达2.6%。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研发中心5个,新增上市科技企业60家。

——科技攻关重点突破。建设重大共性技术研发平台5家,每年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攻关、重点研发项目100项以上,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优势领域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技术成果,突破一批重点产业集群和特色优势产业链的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获得国家级科学技术奖50项以上,技术交易总额超800亿元,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0件,PCT国际专利年申请量3000件以上。

——创新产业力争翻番。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取得新成效,加快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0%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7000亿元,生命健康产业增加值达到2000亿元。

——创新生态争创一流。以数字化变革推进国家、省级高新园区、“双创”基地、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市域全覆盖,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70个以上,国家、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00个;设立总规模为1000亿元的杭州创新基金,引领和撬动社会资本投向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做大做强市创投引导基金,建设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合作基金300支以上,持续擦亮科技和金融结合“金名片”。

表2 “十四五”时期全市科技发展主要指标

分类

序号

指 标 名 称

2020年

2025年

科技投入

1

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预计3.5

4.0

2

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比重(%)

6.24

10

3

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

1.86

2.6

4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速(%)

-

高于固定资产投资

5

财政科技支出年均增长率(%)

14

≥15

6

市创新基金(亿元)

-

1000

科技人才

7

人才资源总量(万人)

285

335

8

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人/年)

178

≥185

9

科技领军人才(名)

-

1000

10

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数量(支)

46

100

11

引进海外人才(名)

-

18000

科技载体

12

国家级各类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个)

80

≥100

13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个)

48

≥70

14

国家、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个)

79

100

15

省级创新联合体(个)

0

10

16

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数量(个)

18

50

17

重大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个)

-

5

创新主体

18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家)

7711

15000

19

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家)

14576

25000

20

省级企业研发机构数量(家)

1923

3000

21

新增上市科技企业数量(家)

-

60

22

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研发中心(个)

-

5

科技产出

23

国家级科学技术奖(项)

-

≥50

24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67.4

≥70

25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亿元)

3795

7000

26

生命健康产业增加值(亿元)

975

2000

27

技术交易总额(亿元)

550

>800

28

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31.5

50

29

PCT国际专利年申请量(件)

2030

≥3000

30

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

17.4

22

2035年远景目标:科技创新全面支撑杭州建设社会主义国际化大都市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全面建成新时代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全面提升杭州创新活力之城的国际影响力。力争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建成超重力、极弱磁、智能计算、生物医药等一批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国家、省实验室,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部分领域原始创新能力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为核心承载区的杭州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进入国家方阵;杭州市域创新体系和创新生态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步伐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层次人才蓄水池;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建成高水准“互联网+”、生命健康和新材料等科创高地;科技创新引领的智能化新业态、新生活、新治理推广应用,创新成果共建共享普及普惠,人民群众对科技创新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提升;区域科技创新制度和组织体系全面完善,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创新体制率先示范。

三、重点技术领域

为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重点领域基础研究,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显著增强产业创新发展竞争力,显著提升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转型、生命健康、美好生活、国家安全的有效支撑。“十四五”期间,将引领数字经济、数字治理第一城建设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引领生命健康新突破发展的现代生物技术,引领产业升级的新材料、新能源、新制造技术,以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社会发展新科技,作为科技发展的重点技术领域。

(一)引领数字经济、数字治理第一城建设的新一代信息技术。

围绕高水平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和“全国数字治理第一城”,发挥我市信息软件技术、数字经济先发优势,聚焦人工智能、云计算与大数据、量子技术、下一代光电芯片、集成电路及第三代半导体、未来网络与智能感知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开展前沿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力争在智能计算、类脑芯片等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在区块链、工业物联网和网络安全等领域保持先发优势,在高端软件、核心电子器件、高端芯片等领域实现国产可替代。

专栏1 引领数字经济、数字治理第一城建设的信息技术

充分发挥浙江大学、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浙江省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等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基础研究创新优势,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基础研究前瞻布局,加快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

人工智能。重点开展智能计算、跨媒体感知计算、人机混合智能、群体智能、小样本学习、自主协同与决策等基础研究,推进嵌入式智能芯片、新型人机交互、智能信息检索、语音和图像识别、图计算、异构计算、机器视觉和机器深度学习、智能决策控制等核心技术的突破,以及核心技术在机器人、自主无人系统、无人驾驶、医疗辅助等领域的规模化商用,形成杭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技术创新优势。

云计算与大数据。重点开展数据虚拟化技术、分布式存储技术、编程模式研究,突破能耗感知的综合调度技术,为完善云计算产业生态、发展绿色节能云计算数据中心提供支撑;研发面向典型关键任务领域的低延迟高可用云计算系统,提升大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安全技术,突破面向不同行业的高效云应用开发及云安全关键技术,为建设“数字治理第一城”提供核心技术支撑。

区块链。依托杭州在区块链领域基础研究的先发优势,打造全球性的区块链研发和应用、技术迭代及更新、人才交互、信息共享平台;开展区块链共识算法和硬件等底层技术、开源技术体系、区块链应用监管和溯源技术研发;开发区块链技术在数字货币、数据存储、数据鉴证、金融交易、资产管理、货运物流等场景中的规范应用。

集成电路。加快建设浙江省集成电路创新平台、浙江大学国际科创中心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平台、青山湖微纳技术研发开放平台等,加快集成电路、微纳传感器等领域前沿技术研究,建立连接高校、公共技术平台和国内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行业龙头企业的创新联合体,积极实施“芯海计划”,开展推动新型半导体存储器、集成电路关键装备(光刻机、CMP等设备)及核心零部件、12英寸CMOS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与制造成套工艺技术研发、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制备、功率芯片、射频芯片、数字安防专用芯片等的自主设计和先进工艺自主研发,突破一批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领域的“卡脖子”技术难题,提供集成电路产业技术自主发展强大科技支撑。

未来网络(通信)。重点开展5G应用及6G/7G网络通信的前沿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开展5G核心网关键设备技术、高性能工业物联网无线通信融合技术、多网融合智能化5G室内无线通信网络技术、卫星及天地融合通信技术攻关,推进5G在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安防、智慧物流、智慧医疗、智慧农业、智慧家居等应用场景研究,开展6G/7G无线网络的超快发光材料、超快白光LED器件、光电一体器件研究,实现多场景室内超快通讯。

量子技术。布局量子技术领域的基础研究,开展城域、城际、自由空间量子通信等关键技术研发,重点研发量子计算机、量子芯片、量子编程、量子软件、量子加密通讯、通信核心器件的相关材料和装置装备;推进量子随机数发生器、量子堡垒机、光量子交换机等产业化生产和量子手机、量子白板等量子终端产品的突破性发展,打造量子通信研发和产业化基地。

高端软件。实施国家软件重大技术工程,开展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等基础软件、工业控制软件、嵌入式软件、信息安全软件、金融服务软件等“卡脖子”技术攻关,加快国产软件规模化应用。

(二)引领生命健康新突破发展的现代生物技术。

瞄准全球生命健康科技和生物产业发展趋势,围绕生命基础与数字生命、基因编辑、生物医药、高性能医疗器械、智慧精准医疗等领域,开展前沿技术研究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杭州在国际生命健康基础研究领域的原始创新水平,推动创新药物和高端医疗器械研制的源头创新,推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与重大疾病诊疗技术融合创新,打造国际一流的生命健康创新发展策源地。

专栏2 引领生命健康新突破发展的现代生物技术

依托浙江大学、杭州师范大学、西湖大学、中科院肿瘤和医学研究所、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西湖实验室、良渚实验室等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和华东医药、贝达药业等重点科技企业,开展生命科学与数字生命领域基础研究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抢占生命健康产业科创制高点。

生命基础与数字生命。开展结构生物学、脑科学、生命健康大数据的应用基础研究,开展脑机融合、智慧医疗、互联网医疗等前沿关键领域的技术攻关,在生命科学领域取得一批国际引领性原创成果,促进数字技术与生命健康产业融合发展。

基因编辑。围绕基因编辑机制和技术的开发及其在重要生命活动和人类重大疾病中的应用等一系列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原创性基因编辑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转化应用,探索基因编辑工具研发及其在人源细胞、动物器官替代、农作物育种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获取一批原创性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提升该领域国际话语权,打造国际一流基因编辑研究创新平台。

生物医药。开展重大疾病药物新靶标发现与确证技术研究,布局重大传染病、主要遗传病、代谢性疾病等基因创新药物研发,依托系统多维组学发现新分子分型、生物标志物、药物靶点,加强新药设计和先导化合物优选筛选、药物新制剂和抗体制备、现代生物治疗手段开发等领域技术攻关;推进生物医药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和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建立现代生物医药研发体系,全面提升生物医药中小企业创新服务能力。

高性能医疗器械。前瞻布局新一代介入医疗器械、人工器官、远程手术机器人、纳米生物器件、高性能生物医用材料等领域技术研究,打造新型医学成像技术、医用机器人、先进康复理疗、体外诊断检验仪器及试剂等前沿诊疗设备的创新研发高地。

智慧精准医疗。开展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在病理诊断、基因检测、遗传缺陷早期诊断和肿瘤分子诊断中的应用研究,对海量健康医疗大数据进行智能处理、临床应用,形成一批智慧医疗技术群,创新健康医疗服务新业态。

(三)引领产业升级的新材料、新能源、新制造技术。

围绕产业升级基础材料和重要原材料自主、安全目标,重点开展先进半导体材料、柔性材料、绿色化工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新型生物医用材料和海洋特需材料等的研究。按照率先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提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开展新型核能、氢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能源开发利用的基础研究与核心技术攻关,加强新能源汽车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创新,加强节能环保新技术、新装备研发应用。深入实施“新制造业计划”,加强国产可靠工业控制系统基础研究,重点开展重大成套装备、网络设备、关键仪器设备、数字安防、机器人等重大原创技术研究和数字化应用,合力打造杭州智能制造品牌,形成数字经济与智能制造“双引擎”。加强航空航天与海洋开发的技术研发,服务建设航天强国、海洋强国。

专栏3 引领产业升级的新材料、新能源、新制造技术

依托杭州在相关学科的创新优势,加大布局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节能环保、商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基础研究与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力度。

新材料。瞄准先进结构材料、先进功能材料、变革性材料三大领域,加强柔性电子材料、半导体材料、新型显示材料、高端磁性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面向新型化纤、绿色化工等优势产业,开展超细粉末、柔性材料、新型生物医用材料、高性能工程塑料、新一代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高端合金材料、纳米材料等领域技术攻关,发展具有特色优势的智能材料、信息功能材料、能源材料、绿色可降解材料等先进材料技术群。

新能源。围绕提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瞄准国际能源领域技术创新前沿,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省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布局建设,加强高强度、轻量化、高安全、低成本、长寿命的动力电池和燃料电池系统短板技术攻关,布局氢能储运、车用氢能等技术研究,推进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利用技术升级和产业化应用。

节能环保。开展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农业、居民生活等领域减污降碳前沿技术研究,一批本地主导产业降碳减排关键核心技术与重大装备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展“三废”绿色处置、固体废物绿色处置、大气污染物监测和综合管控、环境快速应急管控等技术研发。

智能制造。加强重大工业与民生基础设施的国产可靠控制系统研发;开展智慧工厂传感系统和成套技术研发攻关;加快新一代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物流机器人、水下机器人等研发,突破专用芯片、标准网络、控制系统和传感器、执行器等一批软硬件自主可控核心技术;推进重大成套装备的增材和减材制造、智能化控制等关键技术攻关,提高杭州智能制造技术水平。

航空航天与海洋开发。推进杭州航空航天产业平台、杭州北斗应用创新中心、通航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和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的建设,布局开展航天通信和存储设备、航天高温材料、商用飞行器及海洋资源利用开发的重大装备与核心技术研发;发展卫星大数据应用、卫星装备制造、卫星通讯、智慧海洋等技术。

(四)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社会发展新技术。

着重发展关系民生、农业和社会发展领域的技术创新,加快包括农业农村、重大传染病防治、公共医疗卫生、城市现代化、数字治理、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成果应用,以科技提升杭州现代化建设水平,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专栏4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社会发展新技术

充分发挥杭州数字技术优势,着力加强数字技术与农业、医疗卫生和社会发展各领域的技术融合创新和成果应用,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医疗卫生智慧化、城市建设现代化和治理体系数字化水平。

农业农村。重点发展农业生物技术和数字技术融合应用,开展本地特色粮油果蔬、水产畜禽、茶叶特产、中药材、花卉苗木、珍稀植物种质资源保护与新品种、良种选育,发展现代化、智慧化的农业绿色生态种养技术、智造技术、病虫害防控技术,农副产品安全生产的农药、兽用抗生素减量化技术,精深加工与供应链数字监控和追溯技术等,建设现代化、智慧化农业,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撑。

重大传染病防治。加强重大传染病发生机制、规律及预防、快速诊断、综合救治、基于大数据的监测预警与应对技术研究,加快以新冠肺炎防治为重点的公共卫生防治技术、大数据技术和智慧医疗技术研究。

公共医疗卫生。结合省市区医疗机构联建,健全区域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开展恶性肿瘤、疑难疾病、血液与免疫疾病、精神疾病等重大疾病及常发疾病的诊治新技术研究,加强中西医联合诊疗新技术研究,加强应对现代生活节奏和社会环境的妇幼保健、生理健康、养生养老新技术开发,持续提升公共医疗技术水平与服务能力。

城市现代化。加强数字技术、天地一体技术、低碳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智慧住宅、智慧物流、生态治理、城市安全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开展未来社区技术攻关和智慧服务平台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

数字治理。以提升和发展城市大脑为载体,加快构建全市域互联互通的智能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管理大数据中心,加强数字化应用模块、数字安全、数据联通等数字治理体系建设应用方面的研究,加快建设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科技文化。以数字化、智能化、时尚化为切口,以丰富人民文化生活、提高“宜居天堂”美誉为目标,加强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共性技术研发,重点支持文化产业高技术装备研发,开发融合政府精准管控、企业精准服务、居民个性化体验为一体的智能云平台,重点发展在线场景的智慧文旅、智慧商贸、在线设计、在线文娱、在线会展、在线教育等新模式。

四、重点任务

(一)打造高能级科技创新战略力量。

1.持续实施“名校名院名所”工程。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聚焦杭州发展战略导向,加快引进建设若干重大战略性、基础性、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创新载体,探索政府引导、多元投入共建新型研发机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工作机制。加快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中法航空大学、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浙江省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杭州中心、中科院基础医学与肿瘤研究所等建设,打造西湖基因编辑中心等一批链接全球高端创新资源、服务杭州自主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新型科创平台,加快形成自主创新原动力。全力支持浙江大学“双一流”建设和西湖大学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支持在杭省属高校、市属高校、科研院所聚焦特色学科和专业,以一流学科(专业)建设创建国内一流高校、一流院所,为杭州科技发展提供人才和科研保障。

2.加快建设新型实验室体系。整合在杭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创新资源,高起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区。用好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平台,在引进符合杭州创新发展战略导向的中科院优质科研资源过程中,建设一批高能级实验平台。完成建设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规划建设超高灵敏极弱磁场和惯性测量重大科学基础设施;积极谋划多维超级感知装置、超长基线激光干涉精密测量装置、量子光机电系统材料和器件研制平台、社会治理大数据与模拟推演平台、新一代工业物联网系统信息安全平台、新型智能计算架构试验与验证平台等重大科研基础设施,打造大科学装置集群。大力支持之江实验室、西湖实验室参与国家实验室建设,主动争取国家实验室在杭布局基地,协同支持在杭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整合提升,合力推进之江、西湖、良渚、湖畔等省实验室布局建设,支持中电海康自旋电子与集成电路系统实验室、阿里巴巴数据智能技术创新中心等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推进国家视频感知开放创新平台等建设。建设钱塘科学城,打造军民融合的柔性电子创新高地。

3.加强前沿核心基础科学研究。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发挥国家和省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及高层次人才、创新领军团队带头作用;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智能计算、脑机融合、物联网等数字经济领域,脑科学、基因工程、新药研发、医疗器械、特色原料药及药物制剂、精准医疗等生命健康领域,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技术依赖度较高的科学领域,以及量子科技、柔性电子、区块链等未来产业重点领域,加强前沿基础理论研究布局;加强引力宇宙、粒子物理、量子场论、生命科学、量子科技等交叉学科建设和变革性、交叉性基础研究。力争在人工智能、网络安全、大数据、量子科技、生物技术、生命健康等研究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使杭州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

专栏5 杭州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平台

新型实验室体系。全力支持之江实验室、西湖实验室、西湖微纳光电系统集成工程中心进入国家实验室序列,建设湖畔、良渚等省实验室,推动在杭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和质量双提升,创建一批联合实验室和实验室联盟。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加快超高灵敏极弱磁场和惯性测量装置规划建设,谋划建设新一代工业互联网系统信息安全平台、多维超级感知装置、超长基线激光干涉精密测量装置、量子光机电系统材料和器件研制平台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到2025年,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3—4个。

国家技术(产业、制造业)创新平台。全力支持阿里巴巴、中电海康等企业牵头创建国家数据智能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先进系统芯片产业创新中心、国家智能诊疗设备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生物基功能性新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到2025年,争创国家技术(产业、制造业)创新中心1—2家。

新型研发机构。推进之江实验室、阿里达摩院、西湖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中法航空大学、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浙江省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杭州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等建设。到2025年,培育省级新型研发机构50家。

(二)打造重要的技术创新策源地。

1.组织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挥杭州科技创新基础与特色优势,紧扣创新链和产业链中最核心、最前沿的“卡脖子”技术关键点,在数字安防、电子商务、通信网络、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新一代集成电路等信息技术领域,结构生物学、基因工程、免疫与细胞治疗、新药创制、医疗器械、智慧医疗、精准医疗等生命健康领域,柔性材料、半导体新材料、新能源与装备、成套机械装备、关键仪器设备、集成电路装备、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航空航天、海洋开发等重点领域,组织重大科技攻关,形成一批高价值专利组合,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开发一批战略创新产品,打造国家重要的关键共性技术策源地。

2.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融合应用创新。以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为主线,支持在杭高校、科研院所和重点企业加强人工智能领域科研布局,引进培养人工智能优秀创新创业人才,推进脑机一体、核心算法、区块链等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努力突破智能芯片、核心算法、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技术创新高地。加强人工智能社会实践,加快人工智能在政府职能转变、社会管理、公共安全、未来社区、终身教育、大众健康、自主创业、绿色建筑、便利交通、低碳生活、服务治理等典型场景的创新应用。加强人工智能在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各项活动的应用,助力打造智慧亚运。

3.深化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深化杭州市与浙江大学全面战略合作机制,加快建设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等一批标志性引领性的合作项目;加强与浙江工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在杭高校及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充分发挥在杭高校院所的科技支撑作用。鼓励杭州师范大学、浙大城市学院等市属高校及科研院所面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加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应用研究与成果转化。为在杭高校、科研院所及其教授专家、在校学生在杭开展科学研究、技术攻关、应用示范与创新创业提供便利条件和有效保障,为杭州创新人才培养、科技项目引领、成果应用示范、新兴产业培育等提供强大支撑。鼓励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在组织重大国际科研合作计划、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创建国家科技创新平台、申报国家科技成果奖励时与我市单位合作,对组织创新联合体在杭开展科研活动、成果应用等给予积极支持。

(三)打造国际化科技人才汇聚高地。

1.大力集聚国际高端创新人才。抓住全球人才流动新机遇,发挥杭州人才净流入率全国第一的优势,实施全球英才杭聚工程。开展高峰人才引育行动及专项人才引育计划,支持高端人才申报国家级人才计划和省“鲲鹏行动”计划。全面提升市级海外引才、引智计划和领军型企业创新创业团队计划,实施“万人计划”,优化顶尖人才和领军团队支持模式。创新“候鸟型”高层次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柔性集聚国内外高端智力。实施青年人才弄潮工程,健全激励和保障机制,面向全球百强高校和国内一流大学(学科),引进高水平青年英才,壮大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实施博士后倍增计划,在建站补助、在站补助、科研资助、留杭补贴等方面给予具有竞争力的政策支持。构建“高精尖缺”人才开发目录库,鼓励企业在国内外创新高地布局“人才飞地”,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在杭建设研发中心。

2.建设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一批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充分赋予人才“引育留用管”自主权,以“一区一策”方式,加强对薪酬分配、科研经费等人才政策的创新突破。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坚决“破四唯”,注重标志性成果、实际贡献和科学价值。探索建立人才项目和人才认定举荐制度,更好发挥同行专家评价作用,探索授权行业协会、重点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直接举荐认定人才。鼓励高水平研究机构开展人才使用、管理和激励等创新政策试点,大胆探索通过高校和重大平台留编方式引才,加快打造杭州外国人才创新创业“目的地”城市品牌。接力打造“热带雨林”式人才创新生态,不断完善人才新政及配套实施细则,有效解决住房、教育、医疗等资源紧缺难题,为来杭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一站式、一体化服务。

3.优化科技人才创新激励机制。进一步优化有利于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人才激励制度,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探索赋予科技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长期使用权以及实施权属奖励等政策。鼓励产学研合作,对由财政资金资助、高校院所和企业联合研发完成的科技成果,允许各方自主约定成果归属使用、收益分配,更好激发各方推动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的积极性。

专栏6 人才重点行动计划

高峰人才引育行动。引进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专项人才行动。到2025年,全市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图灵奖获得者、中国两院院士、发达国家院士等全球顶尖人才20名,新引进领军人才1000名,海外高层次人才1.8万名,培育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100支。

专项人才引育计划。到2025年,培育数字经济领军人才400名以上、创新创业团队60个,生命健康领军人才200名以上、创新创业团队30个。

(四)打造富有活力的创新新生态。

1.加快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等对全市创新创业平台整体协同、联动发展的引领作用,统筹推进两大高新区、“两廊两带”、特色小镇、众创空间等平台基地的规划建设,为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强大平台支撑。着力建设一批科技专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创新技术联盟及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加快构建覆盖创新创业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打造全市域科技大孵化器,梯次布局“重大平台+特色小镇+孵化器+众创空间”,加快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

2.加快完善技术转移体系。以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为导向,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完善科技成果评估交易与转化绩效奖励机制。加快建设杭州中科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和杭州都市圈技术转移联盟,创建中国(浙江杭州)科技成果交易所,搭建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科技成果交易转化与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为全球科技成果在杭交易、产业化提供技术评价、价值评估、成果拍卖、挂牌交易等“一站式”服务,将杭州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成果交易转化中心。支持和加强在杭高校院所技术转移机构、社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业服务机构建设。在杭州市创业投资(天使)引导基金中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子基金,带动社会资本向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集聚,促进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外地企业重大科技成果在杭州落地转化。

3.统筹利用国际国内科技资源。以科技创新融入、支持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导向,以杭州举办国际顶级学术交流活动为契机,支持在杭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和广大科技型企业融入国际国内科技交流与合作,积极在海外创新高地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布局建设海外创新孵化中心、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等国际化创新载体平台,构建联通全球的科技创新合作网络。支持各类创新主体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主动与外方联合开展技术研发、成果示范等科研合作计划,加强国外高新技术引进消化再创新,抢占技术前沿,占领国际市场。培育一批从事国际技术转移业务的中介服务机构,引进重大创新项目来杭落地产业化。发挥杭州科技、人文、生态优势,支持国际科研学术组织、跨国公司和国外研发机构在杭设立研发总部或分支机构,带动境外优质创新资源流入杭州,提高杭州科技创新国际化水平。

(五)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1.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双倍增计划”和“雄鹰行动”,壮大科技型企业队伍,加快培育一批具有产业链控制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头部企业”。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财政扶持力度,实施全社会研发投入提升专项行动和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工程,深化产业链协同创新工程,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完善直接投入、财政补助、贷款贴息、税收扶持、金融保险等多种激励方式,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企业创新的内在动力。

2.完善企业自主创新引导机制。加强对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引导,突出对企业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支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完善企业研发投入补贴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区、县(市)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再按25%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标准给予奖补,深化完善科技创新券制度。鼓励科技型企业引入上市和并购重组保险机制。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建设研发机构、拥有发明专利全覆盖。支持企业建设各级高水平研发机构,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完善首台(套)创新产品首购制度,加快对创新产品的市场推广应用,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发展。

3.发挥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杭州路径”,支持创新能力突出的优势企业(如创新领军企业)发挥对产业技术创新的引领支撑作用,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重大科技项目,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打造“头部企业+中小微企业”创新生态圈,带动中小企业创新活动。发挥企业家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在科技专项设置、指南编制等工作中广泛听取企业家意见。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和人力资本投入,推动企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努力把企业打造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

(六)提升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水平。

1.培育数字经济发展新业态。以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先行区为抓手,以人工智能应用、云计算与大数据、高端软件为先导,建设开源开放、协同共享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促进软件、硬件和智能云的协同共融,促进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在数字经济领域的融合应用,培育一批数字经济产业新领军企业,打造全国云计算之城和区块链之都,建设国际级软件名城。以量子通信、类脑计算、柔性电子、下一代人工智能等领域为重点,率先探索未来产业培育模式和路径,打造一批未来产业基地。

2.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创新链适配产业链,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创新。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药物研发与精准医疗、高端医疗器械、关键战略材料等领域为重点,支持行业重点企业会同高校院所、技术转移中介等组建技术产业联盟,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产业化对接融通,加快产业链关键环节协同创新。促进平台、物流、定制、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数据、设计等科技服务业向专业化的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强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创新,实现科技创新与服务提升融合发展。在数字安防、生物医药与健康、智能计算、集成电路、网络通信、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等领域打造标志性产业链,在现代物流、平台商贸、金融科技、个性化定制、云服务和科技服务等领域打造一流产业生态,构建创新驱动、协同融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3.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聚焦化纤纺织、食品化工、汽车零部件等传统产业,以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为带动,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建设共性技术研发和测试平台,打造“1+N”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体系;加快数字赋能制造业转型升级,重点推进数字化设计、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共享化制造、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数字化新场景应用,推动制造方式和企业形态变革,提高传统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传统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

(七)提升市域创新协调发展合力。

1.加快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以建成“面向世界、引领未来、服务全国、带动全省”的创新策源地,奋力打造我省“重要窗口”的鲜明标杆,夯实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承载区为目标,举全市之力,探索推进平台集聚、人才集聚、要素集聚、政策集聚和体制机制创新。对符合省三大创新高地建设要求和重点学科发展方向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新型实验体系和市级引进的新型研发机构等高能级科创平台,原则上优先规划落户大走廊,以超常规举措推进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支持杭州高新区(滨江)、富阳区等为联动发展区。健全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一体化整合、实体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科技特区机制,统筹政府及社会科技资源,引进一批国际顶尖科学家和人才团队,建设一批世界级创新型领军企业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研发机构,突破一批重大科学难题和前沿科技瓶颈,获得一批领跑国际的标志性成果,提升硬核科技原创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始创新策源地。

专栏7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创新发展导向

主要指标:到2025年,建设国家级研发机构与平台达到50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达到20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到1000件;新引进国内外顶尖人才、领军人才350人,创新产业增加值4000亿元。

紫金港科技城。发挥浙江大学等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核心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集聚建设一批实验室、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支撑原始创新、核心技术创新和关键应用创新“三位一体”创新体系。发挥好紫金科创小镇、浙大创新创业学院等创新孵化基地作用,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提升环浙大创新圈竞争力,高质量推进科技城2.0版建设,打造数字经济和新制造业“双引擎”发展示范样板区。

杭州未来科技城。以数字经济和生命健康为核心领域,建好之江、湖畔、良渚三大实验室,发展实验室经济,构筑“原创科技—研发中试—成果孵化—产业化”全创新链。依托梦想小镇、人工智能小镇、数字健康小镇、浙江人才大厦等平台,打造一批“创新飞地”“人才飞地”,发展科技型龙头企业总部经济,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专业化品牌园区,打造未来科技策源地、未来产业引领地和未来城市样板地。

青山湖科技城。聚焦高端装备核心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医疗器械、数字经济“硬科技”领域,强化省科研机构创新基地、微纳智造小镇等载体支撑,发挥行业龙头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加强高新技术、产业、人才集聚,巩固提升环青山湖创新圈能级,建设产学研紧密协同、产城人高度融合的“硬科技”创新策源地。

云城。聚焦“创新+枢纽+文化+商务+公共服务”等复合功能,坚持站城一体、综合配套、三生融合,联动人与自然、城市与田园、创新与生活,加快西湖大学城、云谷小镇、高桥科创岛等平台建设,培育云计算、智慧医疗等未来产业,打造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杭州新地标、城西中央商务区(CBD)和高端人才集聚地,建成彰显山水之城、文明之城和数字经济第一城特色的未来城市典范。

2.深入推进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健全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组织管理体制与市域创新发展协同机制,引领全域协同创新发展。落实国家、省关于促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和各类开发区整合提升的指导意见,大力推进杭州高新区(滨江)和萧山临江高新区两个国家级高新区创建一流创新创业园区;支持推动萧山、余杭、青山湖、建德等省级高新区,上城、拱墅、富阳等在建省级高新区,以及钱塘江国际创新带、三江汇未来城市先行实践区等,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和人才,建设提升一批特色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和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推动实现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两倍增”,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与研发投入“两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和区域经济“两贡献”等发展目标,发挥高新产业开发区(园区)在建设创新高地中的战略支撑作用。

专栏8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

杭州高新区(滨江)。按照“一个目标、两个示范、三大引擎”的部署,加强基础研究,支持创新平台能级提升,创新科研组织模式,打造协同高效的科技创新体系;聚焦数字安防、互联网、生命健康等产业,打造数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双创载体升级,提升平台专业化服务水平,完善全周期科技金融服务,打造专业赋能的孵化育成体系。到2025年,杭州高新区综合实力保持全国前10位,建成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

萧山临江高新区。充分发挥萧山临江高新区和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国家级平台的带动作用,统筹杭州医药港、杭州大创小镇等重大创新平台,着力打造世界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长三角地区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杭州湾数字经济与高端制造融合创新发展引领区。

杭州未来科技城。持续优化未来科技城创新生态,更大力度引进和集聚国际顶尖创新人才团队,加快建成全球人才蓄水池;持续加大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力度,突破一批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领域的科学难题与前沿技术瓶颈,提升科技原创力和产业引导力,加快建成一流原始创新策源地,成为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打造全省创新策源地的战略硬核。

省级高新区。支持萧山、余杭、青山湖、建德等省级高新区围绕突破共性技术研发和关键技术转化,做大做强特色主导产业,培育壮大现代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优化产业创新空间布局,扩大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强化资源要素配置,加快建设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高水平科创平台,率先建成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示范区。

钱塘江国际创新带。整合钱塘江沿线两岸各类科技创新资源,强化协同,积极引进国际国内高端科技人才、项目、成果、资本,大力建设以金融创新、科技赋能、产城融合为特色的钱塘江国际创新带,打造“数字数治”领先的三江汇未来城市先行实践区。

3.聚力打造长三角科创共同体。贯彻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和G60科创走廊建设方案,主动对接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合肥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深挖上海、合肥、南京等科技资源“富矿”,鼓励本市企业与长三角区域内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建立联合实验室等研发机构,鼓励上海、合肥名院名校名所来杭建设分支机构或研发中心,加强梦想小镇沪杭创新中心、合杭创新中心等一批长三角一体化创新平台建设,全力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组织区域关键共性技术联合研究与攻关,建立科技创新协同机制,突破一批对国家创新和区域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关键核心技术,形成长三角高水平科技协作体系。协同争取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在长三角落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深入推进长三角地区和杭州都市圈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实现长三角范围内创新券通用通兑,促进区域科技资源省域开放共享与科技成果梯度转移。

(八)增强美好生活科技支撑。

1.深入推进科技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建立农业、农村科技协同创新机制,有效整合在杭科技资源,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农业科技企业等主体协同开展农业、农村重大科技项目攻关与重大成果应用示范,加强基因工程、微生物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提升杭州农业科技创新现代化、智能化水平。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进一步拓宽科技特派员选派渠道,完善“基层出题、特派员揭榜”的精准选派模式,健全符合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科技服务需求和特点的科技特派员服务体系,促进先进成熟技术进村入户。布局建设满足新时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农业农村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发展和提升一批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技孵化器、星创天地和可持续创新发展示范区,促进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由资源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2.积极完善生命健康支撑体系。围绕重大高发疾病诊治新技术、人口老龄化应对及老年病防治新技术、创新药物和高端医疗器械应用、精准医疗、中医学等重点领域,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加快建设基因编辑、肿瘤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生物安全防护三级(P3)实验室、临床医学中心等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功能型研发转化平台及市级实验动物公共服务平台,健全平战结合的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全面提升杭州生命健康产业创新能力。

3.扎实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集成应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深化“数字变革”,推进城市大脑和“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在城市治理中的全面应用,推动系统互通、数据互通,整合共享全市海量基础数据,促进数据协同、业务协同、政企协同,打造直达民生、惠企、适应社会治理的丰富应用场景和数字驾驶舱,加快形成“一脑治全城、两端同赋能”的运行模式,全面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在城市交通、生产安全和社会服务、未来社区中应用示范,积极发展智慧教育、智慧医院、智慧金融等,构建多元异构数据融合的智慧城市管理系统,提升城市资源配置和运用效率,不断完善城市治理现代化数字系统解决方案,奋力打造“全国数字治理第一城”。

4.促进社会科技进步。围绕提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开发新能源、减少碳排放、深化环境治理、优化城乡交通、美化居住生态、加强城市公共安全等领域,组织开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和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应用示范,积极推动科技创新成果惠及民生。开展“智慧亚运”科技专项工作,支持“智慧亚运”关键技术研究和重大科技成果应用示范,加强数字技术、物联网等在开(闭)幕式、观赛体验等方面应用,挖掘“智慧亚运”效应,推动体育、文化、旅游等产业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深入推进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做大做强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文化产业,丰富人民数字生活新内容、新服务,让科技创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需要。推进科技军民融合发展,提高国防科技动员能力。

(九)增强科技创新金融支撑。

1.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以创建国家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落实国家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积极推动央行支持科技创新专项政策在杭落地。深化科技和金融战略合作机制,完善金融机构支持科创企业成长机制、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激励机制,鼓励金融机构设立科技专营机构,开发适合科创企业和科技人才创业特性、覆盖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的融资服务产品。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政策性担保体系,鼓励知识产权资本化,创新知识产权投融资产品,完善知识产权信用担保制度,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增量扩面,打造“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金融协同”的创新创业投融资服务体系。

2.设立杭州创新基金。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高效决策、防范风险”的原则,整合市、区县(市)两级政府产业扶持资金,设立总规模为1000亿元的创新基金,通过市场化合作机制,引入国内外优秀基金管理人和优质社会资本,聚焦生命健康、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我市重点培育产业,开展多种合作模式运作,撬动社会资本,推动我市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助力杭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强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争取国家、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在杭设立子基金,打造天使基金引领、社会资本参与、社会化运作的科技创新基金体系,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入有成长潜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持续培育科创板上市企业和独角兽、准独角兽企业。

3.做大做优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成立杭州市高科技投资集团公司,探索建立既承担政策性职能又市场化运作的体制机制,使其发展壮大成为以国有资本为主导、立足杭州服务全球创新创业的科技金融集团。支持市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与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联动,为科技创业获取金融服务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支撑。深化科技金融战略合作,积极推进各级科技园区、科技孵化器、创业载体与金融机构探索“批量贷”“创新贷”等融资服务新模式。

(十)提升科技管理服务体制机制活力。

1.推进科技管理服务数字化变革。以建设“整体智治”科技管理体系、提升创新体系效能为目标,加快建设科技大脑和科技计划信息化管理云平台,加快建立上下连接、覆盖全市的数字化科技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完善科技创新数据信息使用和管理制度,实现科技创新基础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以推进数字化改革为动力,深化科技管理业务流程再造,简化科研项目、科技平台、科技资质申报和过程管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2.构建新型科研管理体制。全面落实“三评”改革,深化“放管服”和科研放权赋能改革,推进“以诚信为基础、以宽容为前提、以激励为导向、以绩效为目标”的科研管理体系建设,推行首席专家负责制,试行项目“代表性成果”关键节点管理和经费使用“包干制”,提高科研自主权。发挥企业家、科学家在科技计划设立、项目遴选中的核心作用,优化重大科技项目任务组织机制;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择优委托、揭榜挂帅”制度,落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体制。

3.加强科研绩效评价与诚信建设。确立以质量、贡献、绩效为核心的科研绩效评价导向,项目实施管理从重过程管理向重目标管理转变,在项目中期检查、总结验收等环节,加强项目实施取得技术进步、创新绩效等阶段性成果的评价应用,减轻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压力。建立重大计划、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全生命周期绩效管理制度,提高计划延续、项目结转、资金拨付等环节绩效评价结论的权重,提升财政科技资金使用效率。坚持教育、激励、监督、惩戒相结合的方式建设科研诚信体系,试行科研活动全流程诚信管理。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教育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强化责任意识,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

专栏9 深化科技管理改革与制度创新

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优化科研人员通过科技成果转化获得合理收入政策。

建立重大创新平台争创机制。制定实施创建国家、省级重大创新平台的支持政策,重点支持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创建工作。

深化科研成果管理制度改革。推动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制度改革,培育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完善技术成果交易、监管和利益分配机制,健全职务科技成果确权政策。

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财政科技投入年均增长15%以上,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科研平台设施建设、重大人才引进提供保障。

五、组织领导和保障机制

(一)强化科技创新组织领导。

成立杭州市创新委员会,建立健全党政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引领、创新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编制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路线图,加强对打造面向世界创新策源地各项目标任务落实情况的督查,加强对各类创新要素保障和各项创新政策制定的统筹协调,健全部门协同、市区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

发挥市科技部门在推进规划实施中的牵头抓总作用,加强与国家、省科技发展规划的衔接,加强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的协同,强化规划对年度计划安排的引导作用,确保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加强科技创新政策支持。

全面落实国家、省、市科技法规政策,利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等赋予地方科技政策先行先试的优势,制定深化创新活力之城建设的科技人才政策,加强创新链各环节政策的协调,构建适应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的更加开放高效的人才引进、平台建设、研发激励、主体培育、成果转化、金融服务等政策法规体系,提升科技创新整体效能。

(三)加强科技创新氛围营造。

加强对市科技创新重要政策、重大计划、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成果和优秀科技人才的宣传,大力弘扬科学家爱国精神和创新精神,大力宣传企业家和优秀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核心作用的案例成果,营造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社会创新氛围。强化对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和保护,全面落实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城市建设方案,积极推进引领型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加快推进中国(杭州)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构建“立足杭州、服务全省、辐射全国”的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体系。加强科学知识普及,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

(四)加大全社会科技投入力度。

落实国家、省关于推动财政对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的决策意见,建立稳定性和竞争性支持相协调的政府科技经费投入机制。深化科技资源配置改革,加强重大创新载体建设投入统筹,引导社会力量优先投向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完善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国家重大研发项目共同实施等激励措施。完善科技和金融结合政策体系,撬动民营资本、社会资金和金融机构对本地创新创业的投入,做大全社会对科技创新的投入规模。

(五)健全科技进步统计监测体系。

不断完善市科技进步统计监测体系,借助人工智能、科技大脑等现代化手段,发挥科技中介第三方作用,有效扩大中小企业科技进步状况、科技成果应用转化等统计分析的覆盖面,加强分地区、分行业的科技进步统计监测分析,提高准确性、时效性,为规划实施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六)完善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

规划的主要内容、主要指标要及时分解落实到各区县(市)、相关部门和各创新平台,明确规划各项任务实施责任主体;在规划实施中期要组织阶段评估。根据科技创新的新进展、新形势,及时调整优化规划指标内容,提高规划对科技发展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上一篇:杭州市科学技术局 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杭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下一篇:浙江省推进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行动方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