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会首页 > 教工之家 >正文
如何破解“围城”的困境
发布时间: 2015-10-28 15:40

——西电青年文化沙龙举办《围城》读书分享活动

2015年10月27日晚在北校区教辅楼3楼305室,西电青年文化沙龙举办了《围城》读书分享活动。本次活动由通信工程学院刘雪芳老师主持。

此次分享活动采用了导读和主题交流相结合的组织形式。首先,由主持人介绍《围城》的作者钱钟书,由此引出了小说主要故事情节简介和主要人物简要评价。钱钟书(1910—1998),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江苏无锡人,曾为《毛泽东选集》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晚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其夫人杨绛也是著名作家。《围城》是钱钟书唯一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现代文学经典。“围城”是对一种人生情境的形象概括,也是对一种心理意态的巧妙把捉。它所描绘的,乃是人类理想主义和幻想破灭的永恒循环。小说风格幽默,妙譬可人,读后颇可领略汉语文字的丰赡粹美。

随后,与会人员围绕书中的主要人物性格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王腾飞就方鸿渐的“面子”问题,杨景就唐晓芙的美丽、倔强、聪明等特点,刘雪芳就赵辛楣的豪爽及儒雅,孙翠娟就鲍小姐的轻浮行为等一系列书中出现的人物进行了性格分析。接着,大家对“进城”、“出城”的内涵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小说借方鸿渐之口描写了人生的困境,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不可缩短的距离,人生有着“一无可进的进口,一无可去的去处”的困厄。围在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这就是人生的围城。许多人终身处于“围城”境遇而不察,因此,“围城”完全可以作为人类身处困境、屡遭挫折的象征。钱钟书旁观浮生,思虑沉潜;指点世态,寄慨遥深,以形而下示形而上,使读者对人生恍然如有所知。

此次读书分享活动是首次以兴趣小组方式开展的,参加的人虽然不多,但大家观点碰撞、讨论热烈,思考深入,实现了启迪思想、共同进步的目标,取得了圆满成功。

关闭

Copyright ©201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工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西安聚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