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厂张家口
我1951年参军到军委工校,7月被分配到实验工厂,一直工作到退休。虽然退休了,还是经常想起那些亲身经历、终身难忘的日子。
到实验工厂后,经领导、同志和师傅介绍以及亲身体会,对工厂逐渐有了了解和认识。实验工厂是为安排学员实习、实验和提供教学器材,于1951年6月在张家口组建的,它和学校一样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其前身是解放战争期间位于山西阳泉的我军通信器材厂,对外称兴隆工厂。该厂在艰苦的战争条件下为我军生产了宝贵的通信器材。在张家口我们厂的仓库里,还有从阳泉搬迁来的许多通信机、手摇发电机、电气元件以及克丝钳等成品、半成品和原材料,还有那时的生产图纸,其中有林中式手摇发电机的图纸,上面有林中、丁古等人的签名(他们解放后到了机械工业部十局,即后来的电子工业部)。
首任厂长崔道生,早年在西安的杨虎城修械所学徒时赴延安参加革命,进入抗大学习后,在军委三局通信材料厂工作,直至到张家口筹建实验工厂(1956年调往五院)。首任政委陈艺(1951年调往115厂)。建厂的干部、工人和学员来自兴隆工厂、华北电专、华东军大等单位。还从社会上招聘到少数工人。尔后是抗美援朝参加军干校来的学员。
机构与管理
开始,工厂由学校一部直接领导,建制有厂部、电工场、机工场三部分,后来增设了油机场。下面按任务或工种区分设组。担负实习任务的是装配组(电工)、辅导组(机械)、电源组;车工、钳工、铣刨、修试等组不担负实习;木工、锻工(曾称烘炉)、铸工(曾称翻砂)及后来增建的电镀、油漆等组担负实习和生产双重任务;设计组根据教学和建厂要求进行设计,提供图纸;教务组安排实习和实习班的教学;工务室安排生产;以及材料组、人事组、行政组。随着学校的发展又增建了无线、有线、雷达等实验室,后来把这些实验室归到各教授会去了。
以后,学校建立了技术勤务处,工厂成为其下属单位,工厂的政委编制改为协理员。再后,学校又成立科研部,工厂的设计室归科研部;协理员编制改为指导员。迁到西安后,设计室回归工厂。科室单位早期有政工、器材、技术、行政等;车间有(机械)实习、电装(含电装实习)、机加工、辅助、机修等,下边按工种或工作性质分组。后来虽有调整但变化不大。
张家口建厂之初,为培训科技人员,根据孙俊人主任建议,在工厂办实习班,采取半天上专业课,半天实际操作的学习方式。孙主任亲自给该班上电工课。先后办了3期,顺序称为1、2、3区队,每区队分为电工、机工两个大组,每期学习2 年。学员毕业后成为技术和教学骨干,还有一部分人到了当年新成立的五院,成为初创航天事业的尖兵。
当初生产时所需材料是用多少到库房领多少。当机构变动后,材料要成批领回来,但工人不可能加工一项任务时一次用完。为此成立了备料组,将领回来的材料,按生产要求分别供给工人。
当初下达生产任务是一张派工单随一张图纸,直接拿给车间的工人,怎么做工人自己拿主意。由于工人的经验多,技术熟练,不会出问题。随着工件复杂程度的提高以及低技术等级工人的增加,有的工人接到任务不能采取合适的加工方法,甚至无法下手;复杂的工件需要经过不同车间和工种共同完成时,如何流转就需要安排合理的顺序。为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过程的顺畅,需要制定合理的生产工艺流程。为此,在张家口的后期,工厂派杨敬才和我到上海机床厂和南京无线电厂学习工艺管理的知识和方法,回来后建立工艺管理工作。下达图纸时增加了写有加工顺序和方法的《工艺过程卡》,还记有所需用的工时。基于上述同样的情况,为保证所加工的产品达到要求,增加了检验的环节。此后实行了生产人员填写工作日记,记载每日的工作内容,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对功效和成本的统计,为日后的经济考核与管理创造条件。迁到西安后当全国贯彻工业管理70条时,设立了检验组,参考外厂经验结合本厂情况制订并贯彻质量管理制度,工艺卡上增加了对质量检验的记载。为充实检验手段,逐渐添置了测量仪器,满足了对精密加工零件的检测。在区域计量站的帮助下设立量修组,制定了长度计量检定管理办法。通过购置和自制检测工具,实现了对量具的周期检定和维修,自己做不了的再送上级计量站。由于设备数量的增加及复杂程度的提高,制定了维修机械及动力设备的管理制度,设立了相应机构,参加了电子工业部的设备管理协作网。
筹建20所(现中国电子集团导航研究所,当时另有厂名)时,厂里接受了为该所建成储备的复转军人和调入人员的培训工作。学校雷达系迁往重庆时,工厂一部分人员随着迁去,当该系迁回西安时原工厂人员留在了重庆。
艰苦奋斗 克服困难
勇于接受任务,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是贯穿在建厂以后长期过程中的理念。这是当初那些经过艰苦的革命战争环境锻炼,具有优良传统的学校老领导,工厂老领导和工人老师傅们留下并一直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张家口建厂时是边建厂边开展实习和生产。那时的厂区是一处仅有几间破旧房屋和几孔散发着霉味的窑洞形成的简陋地方,后来陆续盖起了各车间和实验室。一部分人住在校区,实习班和一部分人住在校区外面一处四周面对空旷的荒野,利用一栋旧厂房改建的小楼,人们称呼小红楼,名字虽然美,但是因为墙壁和屋顶保温性能差,夏天太阳晒,室内特别热,冬天又特别冷,室内的潮气能在屋顶结成冰霜,结的厚了还会掉下来。入睡后火炉着不到天明,屋内头一天的水放到第二天早晨能结冰。吃饭的伙房在校区内,没有食堂,更谈不上桌凳了,天气好的时候蹲在地上吃,有时吃着吃着来阵风,饭菜里就添上了“胡椒面”,遇到雨雪天就得打上饭找个避雨雪的地方将就着吃。
校区、小红楼、厂区三处呈三角分布,相距约300到500米,虽不算远,但从校区到厂区中间有一条沙河,平时没有水,河床上尽是些小碎石块,推车、走路都费力。一到下大雨,山洪下来能把人冲倒,时常因为洪水下来,下班时不能去吃饭,吃过饭回不了宿舍,等水退了才能过去。曾有人因涉水过河被冲倒,幸被及时抢救上来,但随身带的东西被冲走,水退后沿河寻找多日无果。
建厂之初,物资匮乏。设备、器材除来自原阳泉工厂的,还有接收国民党遗留的物资以及日本投降时留下的通信器材。大都是陈旧、残缺不全的。为了修复和安装它们,工厂从当地购买了些如汽车变速箱、机架等旧货,把原来由传送带集中传动的机床改为单台操作传动。后来还把手摇的冲床改装为电动的。还自制过小刨床、台式车床等。在南校区的训练中心,摆放着从根据地到解放区再到我们学校的刨床,它只是其中的一台,有的还放在北京的军事博物馆。
当年由于供应商违反供货合同被罚,赔偿了一台旧的不大的龙门刨床,成了工厂唯一的“大型”设备,在后来的科研生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建厂初期所用的钢材是废旧钢轨、汽车和火车的弹簧钢板,把它们称为道轨钢、弹簧钢;铜材是来自民间的旧铜币;铝材是回炉熔化的旧机件和缴获的飞机零件。钢轨分为日本钢轨和汉阳钢轨,它们的性能有所区别,火车和汽车弹簧钢也有区别。旧铜币中,制钱只能铸造用,铜板则可以碾成薄片。使用时根据它们的性能分派不同的用途。标准规格的进口材料叫做蓝牌钢、黄牌钢、洋铜元,规格品种不全还很难买到。为了满足需要,我们采用民间打铁那样的炉子加热,用双臂抡大锤打造,把钢轨锻造成直径最细的只有几毫米的圆棒和大到上百毫米的模具毛胚,根本没有锻压机械。有些电子元件还是从一些接收的旧机器上拆下来的。曾发现过有的机器上带有自爆功能的雷管,由于被及时处置而没有出事。就连制图用的晒图纸,市面上也没有,只能自己配好药水来涂刷。
学生实习装机的机架和实验板有木质的也有金属的,做机架的铜板和铝板是自己铸造的,装机用的焊片是将铜币用碾片机碾薄做原料,然后冲压出来的,冲压的模具是自己做的,凸模是先用手锯粗加工、凹模是先钻孔粗加工,然后再用手工锉出来的。变压器自己绕制,它的铁芯也是自己冲压的,铁心的冲模是先机械加工再手工完成的,模具的材料就是火车弹簧钢。那时,还没有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和仿型铣床,也没有磨床,精细的加工全靠手工打磨。测量工件的游标卡尺整个车间只有一、两把,由高级工师傅掌握使用,千分尺全厂唯一的一套在厂里保管。精确的机械加工是用卡钳和钢尺来测量,靠师傅的精湛的技术来保证,能达到误差20微米的配合精度。模具的热处理淬火没有加热用的电炉和测温仪表,是靠师傅的技术根据加热的火候和颜色来掌握的,由于师傅的经验丰富,都能做到合格。当时,多用表也属于贵重器材,损坏了它也属于大事故。那时接线柱要自己做,同轴电缆接插件直到外边有专业厂生产后才停止了自己制作。
迁校到西安后,首先遇到的是设备的安装,那时找不到安装公司、专业安装工人和大型吊运机械。院内道路还没修好,加之正当雨季,只有靠自己的肩膀在泥泞中抬机器;用粗绳和圆棒在地面拉机器;双手用铁锤和钢钎在水泥地上打孔安装。
当时电镀车间还未建成,科研器材因为保密的原因不能送出去加工时,就用腌菜瓷缸及和面的盆配制电镀液,用厕所的水池冲洗工件,因陋就简完成任务,但工艺过程和质量丝毫没放松。
教学实习
金工实习科目开始只有车、钳、铣、刨等机械加工和铸、锻,后来增加了表面处理。实习加工的零件原来是把大的材料车成小一点的,下次再车小一点,到了不能再用时就扔掉。电装的操作是把元件装上,装完了拆下来下次再用,拆来拆去损坏不少。因为不是制作成品,效果不好,学生也不够重视。后来做了改进,金工实习车工做榔头柄,钳工锉榔头头并装配,还做书挡。表面处理实习时接着做榔头涂覆,最后成为成品。电装实习装小收音机,装电视机。接近生产实际,增强了教学效果,同学也重视,不少同学把自己的实习成品带回去留作纪念。
随着实习学员的增加,厂里两次自行制造车床。到西安后由于学员增加过多,场地不够,厂里为实习搭盖过简易油毡棚。随着设备的增加,实习的内容也增加了磨削、齿轮、冲压、电火花线切割、印刷电路板等科目。讲课方式多样,在教室系统讲,在现场结合实际讲,当初还没有录放设备,就放电影片配合讲课。电装还添置了波峰焊机电装生产线,供学生了解流水线生产模式。
器材生产
初建厂时实验室在厂里,实验器材厂内自行安排解决。实验室和厂分开后,器材的生产和科研加工一般是向厂提供图纸交技术人员完善,较复杂的有时要反复修改,然后交车间加工,也有将项目交给厂由厂自行设计制作的情况。
当初为了讲解电路原理课程,制作了示教板,形象的显示电路的结构,是一种创新,学员反映教学效果很好,后来上级要求为其他兄弟单位制作并进行推广。
建立雷达实验室时,因为雷达专业在国内没有先例,所以自行制作了当时被称为“塔型管振荡器”在内的许多实验器材。军事课沙盘上摆放的兵器、人物的模型也出自我厂。后来还完成了运动通信指挥部演习所用通信车的改装和通信器材的制作。总之,教学上有什么要求,只要布置下来,都努力去完成,零星琐碎的加工更是数不胜数。后勤方面提出的生产加工也照接,曾为基建部门生产过打夯机。各种维修活就更多,实际上是全校的加工厂。在张家口时因经常停电,学校安装的后备电源也由厂里管理。除对校内,张家口市开大会需要扩音设备,学校指派工厂出人架设,还曾派(张耀炯等)人参加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举行的的亚洲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的扩音设备技术服务。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机床设备是按计划分配,不易买到。工厂曾两次为扩大实习能力制造车床,从制木模、作毛胚、铸件、加工全过程自己完成。还通过协作制造了4米龙门刨床、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和弯板机等,增加了实习科目,加强了生产能力。
在办厂过程中,不断发展新工艺或采取非常规的方法完成生产加工任务,以满足教学及科研器材加工的需要。
抛物面天线是电子专业多用的器材,最初是用滚压的方法制作的,当学校研制我国首部气象雷达时,要制作2米直径的抛物面而没有大型的滚压设备,它的零件是在水泥模型上用手工敲出来的。还用水泥模型制作过玻璃钢结构的抛物面,用水泥模型做的多种抛物面最大的直径达5米。后来又发展到,不用大型压力机,以气压的方法较高的效率批量生产抛物面天线。
异型波导元件、8毫米波导管都是当时在市场上无法解决的,这些器材 都是工厂采用电铸工艺后自己制作的。
试制雷达探测器时,测绘样品零件量具进不到测量位置,又不能破坏样品零件,最终采用将石膏灌入凝固后取出,以测量石膏模型的办法测得精确尺寸。2系强伯函有一个细长的喇叭天线,厂里因无法加工退了回去。他在外边找不到加工单位,因为是给外单位做的一个项目中的部件,必须完成,又送回到厂里。当了解到这种情况后,李廷超、孙云芳2位师傅经厂同意将车床临时改装,制作了特殊工具,完成了加工。事后厂里特地给他们发了奖金,强伯函还送来奖品。类似的事例不少。
在取得以生产产品支持教学和科研的成绩时,不能忽视学校的技术环境和院、系里老师们的帮助。厂里制作的3厘米和10厘米等微波测量实验器材,支持了当时的实验课程和科研项目。上述产品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没有微波教研室的老师的指导,是无法完成的,尤其是朱鹏九老师,经常是呼之即来,有时还主动来。机工教研室、电工教研室的老师们参加了厂的2.8Kw电动机的生产。雷达探测器的试制和后来的进一步开发12G直播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和小微波传输机都是与二系专业教研室的老师们合作进行的。
除接受生产任务,工厂还以全校一盘棋的精神直接参与科研项目。如流星余迹通信项目中部分设备的设计制作、现场试验及建站安装测试。该项目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石油输送存储的遥控、遥测、遥讯(即所称的三遥)项目,在电子工业部的过问下,经过通信、计算机专业及工厂(负责人马宗良)参与设计、制造、安装调试,满足了设计要求,交付用户,赢得了声誉。
改革开放大潮中,工厂目光开始向外,设立了对外的厂名—机电设备厂,成立了销售科,开始面向社会进行生产和加工。通过生产多功能电话机等产品,学习了批量生产的组织管理。生产了小型示波器、超声穴位治疗机。帮外厂解决新产品试制的技术难关,接收批量加工减速机零件,使这种减速机成为该厂重要产品。为机床厂生产车床部件,为香港一公司试制了汽车雷达探测器,后由于国外竞争的原因未能成批生产,但得到对方以电子仪器的补偿,该公司还为学校提供了奖学基金。后来用上述技术开发了传送电视的小型微波传输机,获国家主管部门批准。小型微波传输机具有较高的性价比,曾被西安电视台和珠海航展采用,后来成为产业集团的一个产品。在我国发射卫星后,工厂预料到接收卫星电视的需要,及时把抛物面天线配套为接收系统推向市场,销售到南海海上采油场所和青藏高原、大中小城市的单位到厂矿农村。根据需要,生产了学生宿舍的床、办公文件柜、煤气灶柜和折叠椅供给校内单位和职工。学校给教工装煤气灶时,原设计是铸铁架子,交到工厂生产时被改为柜子样的结构,既适用也便于制作,当时市面上还没有灶柜样的产品,外单位也来要求代为制作,后来还被仿制了。厂里研制12GHz卫星接收设备时,曾上到广交会展出,中国轻工进出口公司与我厂合作,提供20万美元进口所需的微波测量仪器。因当时我国上空没有12G卫星,该公司为两次出国到美国、加拿大实验试收给予协助。由于关键器件受国外供应商封锁该项目没有继续进行下去,最终停止合作。
商品生产带来经济效益也锻炼了队伍,提高了技能。由单纯靠事业费运作的工厂成为能上缴“利润”的单位,除去应上缴学校的费用,用上缴后的盈余,先后添置了多台设备,扩大生产规模,整修了厂区环境,改善了生产和生活条件,形成了良性循环。
科研成果转化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既发挥了经济效益,又具有社会效益,非常有意义。对项目来说,工厂为转化创造条件;对工厂来说,增加了新产品及创收的来源,是双赢的好事情。最典型的是电力电缆故障测试仪的研制生产。电力电缆故障测试仪是我校的一项科研成果,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在工厂投产后,由于性能优越而受到全国各行业供电部门的欢迎。有的单位打来加急电报:因电缆埋设于矿山,苦于找不到故障点,要求速派人带着仪器去查测故障,当查出故障后,对方刻意要把仪器留下。中央电视台购了一套经过使用,又购了第二套。天线方向图测试仪,原为计算机系的技术成果,后来连人和成果一起带来,开发成为一项产品,供给54所及其它航天科研单位等用户。超声穴位治疗机也是由系里的科研成果转化而成。
文化活动
八十年代,厂里成员大多是年轻人,青年团和俱乐部经常组织多样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组织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卫延安》、《红岩》、《青年近卫军》、《卓雅和舒拉的故事》等书籍,并朗诵其中的精彩章节;请李光绳介绍王若飞的事迹;请二七老工人介绍斗争史;当半导体收音机还十分稀少时,就以科技讲座的形式从科研处借来样机给大家介绍。在市面上还没有电视设备的情况下,还曾借到样机演示电视的摄取和放映,引起大家极大的兴趣。节日联欢活动时还组织歌曲戏剧演唱等活动,采购回休闲食品供给大家以活跃气氛,我曾多次担当这个任务。到西安后还组织参观;参加支农劳动等活动。
工厂一直重视对工人的培养提高。建厂之初办了扫除文盲的识字班。接着办了小学和中学数学、语文的文化学习班,主要是在晚上业余时间上课,一直坚持到六十年代。不少同志进厂时小学程度,后来学到高中程度,有的同志还提出报考高校的要求。
厂里安排对新进厂的青工进行入厂教育,讲厂史、厂的规章制度,业务技术培训时讲视图、材料常识和安全生产知识。国家对生产技术标准有新规定时,厂里买回资料发给大家,组织讲解宣传贯彻。
结 尾
我校实习工厂自建立以来,在学校的领导下,在全厂同志努力下,为学校的教学实习、科研加工、实验室建设作了大量工作,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工艺设备比较齐全的工程训练中心,这样一个国家级的实践教学基地开展教学实习是一种进步,是与时俱进。
当在北校区的老厂房被拆掉时,经历过工厂的成长、发展时间越长的同志越是依依不舍,有形的厂房虽然不存在了,但它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却是长久的。
2011-10-12
弓右钫同志的简历:
1951年1月参军到军委工校,7月到实验工厂。
历任:技术员、车间主任、检验组长、生产科长、副总工程师。
1993年4月退休。退休前在我校实习工厂任副总工程师,总工办主任。
电话:88203632 邮箱:gong3632@163.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