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动态

    实验室主任黄进教授一行三人赴美参加“Metrology and Control of Large Telescopes”国际会议

    2016年09月29日

    应美国国家天文台邀请,电子装备结构设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黄进教授、王从思教授、李鹏等一行三人于2016年9月19日至24日在美国国家射电天文台GBT观测中心参加了2016年大射电望远镜测量与控制大会(2016 Metrology and Control of Large Telescopes)。

    20160929tu1.jpg

    2016 Metrology and Control of Large Telescopes是由美国国家射电天文台(NARO)主办的重要学术会议,旨在汇集目前该领域内最前沿的研究动态和成果,为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共同探讨射电望远镜领域内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本届会议的主题是:大射电望远镜的测量与控制,来自美国国家射电天文台的Prestage Richard、NASA JPL实验室的Rochblatt David、欧空局的Droll, Peter和Leveque Samuel、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的Kesteven Michael以及意大利国家天体物理研究所的Pisanu Tonino等专家学者均参加了本次会议。

    20160929tu2.jpg

    会议期间,大会安排了高水平的精彩报告。来自天线测量、伺服控制、天线设计等领域的专家分别就指向模型的建立,主动反射面的测量控制以及伺服指向控制等方面做了精彩的报告。实验室一行也做了相应的学术报告以及海报宣传。其中黄进教授所做的题为《Wind Effect and its Compensation for Large Reflector Antennas》的报告反响强烈,吸引了参会人员的高度关注。黄老师首先对大型反射面天线的受到的风扰影响进行了介绍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接着建立了相应的指向控制模型;然后介绍了基于扰动观测器、LQG、MPC的被动指向误差补偿方案;最后,提出了一种新型主动补偿方案,该方案可以通过调整平板镜从而对高频干扰进行快速抑制。此外,代表团还亲临GBT现场和控制室,就伺服跟踪、主动面调整控制、馈源定位、反射面测量等问题与GBT技术人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20160929tu.png

    通过参加本次大会,一方面向国际同行展示了实验室在天线行业的最新科研成果,提升了实验室在该研究领域的影响力;另一方面本次大会紧密结合大射电望远镜的工程背景,围绕主动面高精度测量技术、现代伺服控制系统以及指向模型等方面进行交流研讨,让我们了解到国内外同行在大型射电望远镜上开展关键技术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启发,这对于后期QTT课题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链接:

    GBT介绍:https://en.wikipedia.org/wiki/Green_Bank_Telescope

    绿岸射电望远镜(GBT)是世界上最大的全动射电望远镜,高146 米,重7700吨。更重要的是,绿岸射电望远镜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可移动射电望远镜之一。其碟形天线为100米x 110米,是208米直径的旋转抛物面中的一部分,这一尺寸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它的这种不对称形状能防止绿岸射电望远镜的支撑结构使其2000多块铝制面板镶嵌的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这一巨大结构是由地平转轨和高度转动轴来带动,它保证让望远镜指向地平线高5度以上的天空任何方向。这架望远镜是置于直径64米的圆型水平轮轨上。在如此大的轮轨上,其射电望远镜的水平精度要在0.1毫米之内。这个射电望远镜可移动的结构重量为7300吨。绿岸望远镜的设计是非同寻常型的。通常射电望远镜的天线都有若干支架以支持次级反射面,这种支架会阻碍电磁波从而影响天线的精确指向,绿岸望远镜采取的是不遮挡设计。这种不遮挡设计虽然使造价昂贵但却具有无与伦比的科学先进性。为了实现这种不遮挡设计,在望远镜的主轴外有一巨大的馈源臂。


    陕西省西安市太白南路2号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校区主楼IV区 邮政编码:710071

    029-88203370

    版权所有 ©202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高性能电子装备机电集成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 技术支持:西安聚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