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规划

当前位置: 首页 - 事业规划 - 院校动态 - 正文

清华大学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发展基础

第二节  机遇与挑战

第三节  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思路

第二章  学科建设

第四节  建立学科自我发展、动态调整机制

第五节  发展工科优势

第六节  加快理科建设

第七节  促进文科突破

第八节  推动生命与医学学科发展

第九节  推动交叉融合,发展前沿和新兴学科

第三章  人才强校

第十节  实施骨干教师倍增计划

第十一节  全面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

第十二节  健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第四章  教育创新

第十三节  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第十四节  保持和发展本科教育优势

第十五节  进一步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

第十六节  促进学生又红又专、全面发展

第五章  科技创新

第十七节  加强统筹协调,全面提升科研质量和水平

第十八节  创新科研体制机制,增强和释放科研潜力

第十九节  完善科研服务体系,加强学术环境和氛围建设

第六章  社会服务

第二十节  加强战略研究和政策咨询

第二十一节  拓宽和深化产学研用结合

第二十二节  服务国家需求,提高继续教育水平

第二十三节  服务区域发展,做好对口支援

第七章  文化传承创新

第二十四节  加强清华文化建设,大力推进文化育人

第二十五节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和创立文化新知

第八章  国际合作

第二十六节  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第二十七节  全面提升国际化办学能力

第九章  支撑保障

第二十八节  加强校园规划与项目建设

第二十九节  加强信息资源建设

第三十节  加强财务和资产管理

第三十一节  加强实验室建设

第三十二节  推进绿色大学建设

第三十三节  完善后勤服务体系

第十章  组织保证

第三十四节  提高学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第三十五节  加强民主建设,做好群众工作

第十一章  规划实施

第三十六节  完善实施机制

第三十七节  加强评估和监督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我校新百年发展的起步阶段,也是在实现第二个九年阶段性目标的新起点上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阶段。为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进一步增强办学实力、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学校特制定和实施《清华大学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发展基础

过去5年,在党和政府以及全国人民的关怀和支持下,在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全面完成了《清华大学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和任务。

——学科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在完成学科总体布局的基础上,学科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信息、能源、材料、生命、建筑与民用工程等一批重点学科的若干领域或方向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在2007年全国重点学科评估和2006-2008年第二轮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我校获21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2个一级学科排名第一。2010年进行了10多个学科的国际评估,我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质量获得认可,教学科研支撑条件得到肯定,若干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和学科方向被认为达到了世界一流大学水平。

——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强化“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育人特色,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形成,创新型实践教育模式和国际化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初见成效,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大多数毕业生选择到国家重点行业、领域和地区就业。截至2010年,累计13人被评为国家教学名师,累计入选国家级精品课90门、全国优秀博士论文96篇、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9项。2010年,有海外学习经历的本科生达30%,博士生近50%;同时,留学生达3200多人,其中学位生占70%。

——教师队伍水平不断提高。吸引和选聘国际学术大师与一流学者取得了突出进展,优秀中青年人才和创新团队迅速成长,教师整体水平明显提高,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十一五”期间,新增两院院士7人,总数达71人;新增“长江学者”70人,总数达152人;新增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4人,总数达146人;40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一批教师被评为学生“最喜爱的教师”和“良师益友”。

——科研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坚持“顶天、立地、树人”的科研宗旨,通过加强科研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和承担重大科研项目,推动产生了一大批水平高、影响大的原创性科技成果和优秀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十一五”期间,获国家三大科技奖89项,较“十五”时期增长78%,其中2项成果获一等奖;5项优秀成果入选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318项、境外专利授权480项;发表在高水平期刊上的论文数稳步增长。

——社会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深化产学研结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密切与地方、企业的合作,为区域发展和产业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发挥综合学科优势,积极开展前瞻性、战略性、政策性研究和技术咨询,解决了一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问题。继续推进对口支援青海大学工作,10年来取得显著成效,2010年又牵头对口支援新疆大学。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大力发展继续教育,远程教育扶贫覆盖了全国90%贫困县。组织师生积极参与汶川、玉树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为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作出了贡献。

——校园设施建设成绩显著。教学科研设施和图书馆等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校园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5年中累计新增教学科研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新清华学堂、文科图书馆等一批新建筑相继落成,绿色大学建设、信息化建设和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建设得到有力推动,清华园被誉为“全球最美丽的大学校园”之一。

——百年校庆取得圆满成功。围绕“跻身世界一流,服务国家社会”的主题,组织了一系列突出学术性、文化性、社会性和国际性的庆祝活动,总结办学经验,凝聚发展合力,弘扬清华精神,推动科学发展。党和国家领导人、师生和各界代表8000人出席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100多位国内外大学校长参加了大学校长全球峰会。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百年清华的优良传统和办学成就予以充分肯定,对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出明确要求,向清华学子和全国青年学生以及广大教师提出了殷切希望。

第二节  机遇与挑战

“十二五”时期,我校改革发展既有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一)发展机遇

——党和国家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予以更加高度的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大会重要讲话中强调,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高水平大学,是建设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举措,要加大支持力度,健全长效机制;清华大学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大学,要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发展道路,改革创新,奋勇争先,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继续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为我校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一步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有力支持。

——经济社会发展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发挥大学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优势,积极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承创新,促进教育与经济、科技、文化、社会有机结合,为我校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广阔空间。

——新科技革命给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带来了更加难得的契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初现端倪,一些重要科技领域呈现革命性突破的先兆,生命、物质和工程等学科正呈现前所未有的大融合。快速而深刻的科技变革及由此带来的对国际化、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为我校创新发展模式、优化发展路径、加快建设步伐带来了稍纵即逝的历史机遇。

——百年校庆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了更加强大的动力。学校全面总结百年办学历程和宝贵经验,继承弘扬优良传统和清华精神,科学谋划新百年发展蓝图,大大增强了广大师生员工的自豪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有力激发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信心和决心,充分凝聚了校内外合力,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深化学校改革、创新发展模式成为全校的共同心愿,推动科学发展、续写百年辉煌成为全校的集体意志。

(二)挑战和问题

进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在快速变化和加剧竞争的国际环境中,在仍处于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中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我校面临来自国际国内的双重挑战,必须既要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和未知世界,又要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要;既要遵循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共性规律、参与全球高等教育的激烈竞争,又要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当前形势、在与国内高校的竞争与合作中巩固自身优势并发挥示范作用。在毫无先例可循的情况下,如何有效统筹协调国际国内两个战场,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制定务实求新的发展战略,形成清晰可行的发展路径,明确不同学科的发展模式,是学校当前面临的最大现实挑战。特别是,我校目前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要着力解决。

——人才培养方面。我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的优势不够突出,与国家需要和社会期盼还有差距。各种办学优势向人才培养转化的渠道、机制和方式有待探索,教师投身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感有待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术兴趣、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有待提升,综合素质和国际视野有待拓展,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尚需更有机地结合。

——教师队伍方面。我校教师整体水平与世界顶尖大学仍有较大距离,人才工作亟待加强。吸引高端人才的内部动力不足,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和团队建设的举措不够完善,支撑条件亟需加强和改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尚未完全建立,要形成英才荟萃、大师辈出、高水平创新团队不断涌现的局面任重道远。

——学科和学术研究方面。我校有国际影响的学科领域和创新成果较为缺乏,学科建设水平和原始创新能力亟待提升。把握学科发展趋势的能力不强,优化学科布局、培育新兴学科和调整学科内部结构的主动性不够、速度较慢,打破院系和学科壁垒、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科研的顶层设计和超前布局不够,加强基础研究和重大项目研究的机制与保障条件都不完善,科研成果还不能实现有效转化,良好学风和科研诚信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管理和资源配置方面。我校的管理水平和资源配置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院系自主发展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学校决策机制有待完善,决策水平和执行力有待提高;院系自主发展的积极性和能力有待增强,行政部门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待提升;办学资源的配置机制和利用效率亟待改进提高,以人为本、学术为魂、责权明确、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机制亟需进一步建立完善。

全校师生员工要清醒地认识到,能否很好地应对挑战和解决问题,不仅关系到学校现阶段目标的实现,也会深刻影响学校的长远发展,必须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忧患意识、机遇意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坚定信心、凝聚共识,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学校改革创新。

第三节  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思路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百年校庆重要讲话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以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为主线,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学科建设为基础,强化战略布局,创新发展模式,努力把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统一在办学实践之中。

(二)发展目标

继续坚持“三个九年,分三步走”的总体发展战略,认真领会和全面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深化改革,全面提高,到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争取在总体上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为到本世纪中叶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时迈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奠定坚实基础。

“十二五”时期是我校推进第三个九年建设的关键阶段,要始终面向国家战略需要,紧紧围绕世界一流大学奋斗目标,显著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显著提升教师队伍水平,显著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能力,一批优势学科和学科方向跨入或保持在世界先进行列,主要可比性指标、国际影响力再上新台阶。

(三)发展思路

坚持“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总体办学思路,更加注重在综合性学科布局中突出交叉融合、在科学研究中突出原始创新、在开放式办学中突出多样包容、在人才培养中突出优势转化。

——坚持以人为本。围绕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更新发展理念,将办学资源重点投入到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中,着力解决教育教学和教师发展中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大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促进拔尖创新人才和学术领军人才脱颖而出。

——创新体制机制。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教育教学改革、学科建设机制改革、学术评价考核体系改革、资源配置机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着力点,充分发挥院系和各类学术组织作用,大力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加强创新团队建设,促进原始创新和科研成果应用,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和学校发展要求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

——加强综合调控。坚持勤俭办学,汇聚多方资源,实施办学资源的宏观综合调控,增强学校的资源配置能力,构建集约高效、动态平衡的资源配置模式,充分发挥院系和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提高办学资源的使用效率和办学效益。

——科学规划实施。探索和遵循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规律,坚持长期规划、分段实施,统筹好当前建设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坚持顶层设计、部门协调、院系实施,处理好重点建设与整体推进的关系,持续提高办学质量与国际竞争力。

第二章  学科建设

以提高质量和水平为主线,以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原始创新能力为导向,以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术组织形式改革为重点,结合学术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主动调整学科内部结构与方向,着力优化学科整体布局,大力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建立健全科学长效的学科发展和动态调整机制。发展工科优势,加快理科建设,促进文科突破,加强理工结合,推进文理交叉,重点建设能源、信息、生命、材料和环境等学科领域,着力推动医科发展,注重培育新兴学科,全面提升学科的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第四节  建立学科自我发展、动态调整机制

1.完善学科自我发展机制,优化调整学科内部结构和方向。结合国家一级学科评估,发挥院系在学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做好学科布局和规划,凝练学科方向,形成学科发展特色,不断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探索新的学科建设模式,通过资源配置模式改革,建立院系内部的学科自我调整和更新机制,努力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

2.建立常态化的学科国际评估制度。根据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建立常态化的学科国际评估制度。以5-8年为一个周期,由学校聘请国际知名学者对学科发展、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进行评估。学校根据评估考核结果对队伍、资源投入进行及时动态调整,推动学科的更新和发展。

3.逐步形成学科建设特色。把提高质量摆在突出位置,在全面推进学科建设的过程中,妥善处理好学科规模和质量、传统优势学科和新兴学科、重点突破和全面推进等关系,逐步形成“立足人才培养、引领学术前沿、汇集一流教师、突出交叉融合”的学科建设特色。

第五节  发展工科优势

工程技术学科要加快学科内部结构调整,积极处理好坚持传统学科方向优势和实施战略转型的关系,处理好原始创新研究和高水平应用研究的关系,进一步发展学科的群体优势。

1.信息学科群。依托信息学科群院系和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健全体制机制,突破超级计算机系统及计算机重大应用、可重构通用处理器及半导体存储器、可信软件、天地一体化无线通信网络、下一代互联网和网络科学、无人机群智能自主控制和新型集成光电子器件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形成信息学科的群体优势。

2.能源学科群。坚持能源学科群建设与国家对新能源、能源的低碳化和智能化的重大需求紧密结合,发展与鼓励能源学科群内学科交叉与融合的学术研究模式,在核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等学科形成整体优势,在低碳和新能源科学技术、政策和战略等重点方向开展研究和技术研发,成为有重要国际影响的能源科技和人才培养中心。

3.材料学科群。重点建设功能材料与器件、能源与环境材料、纳米材料与器件、再生医学与仿生材料、先进结构材料、极端条件下使用材料、计算材料学、物质结构科学等学科方向,形成整体学科优势。注重原始创新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取得突破性成果,争创国际一流。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材料测试分析中心建设,构筑支撑服务创新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共享平台。

4.环境与生态化工学科群。围绕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需要,优化调整学科结构,促进共性平台和团队建设,重点开展典型行业和城市循环经济的技术模式、区域环境污染控制和质量改善、资源高效转化和利用、工业生物技术及系统集成与安全、全球环境公约履约对策等研究,在环境和生态化工的基础理论与方法、核心技术、先进材料和装备及工程示范等方面取得突破。

5.微纳制造与测控技术学科群。抓住国家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契机,瞄准国家若干重大建设工程,建立学科交叉和综合机制,加强共性平台和团队建设,支持微纳制造与超精密制造、测控技术、新能源汽车、汽车安全性等科研方向,形成新原理、新方法、新装备和关键技术,争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6.建筑土木水利学科群。探索学科群内学科发展与国家级科研设计咨询机构的合作互动模式,提高对领域关键工程技术引领和把握的能力。支持人居环境科学作为重点建设方向,注重建筑、规划、景观、技术及其与相关学科交叉;支持在土木工程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江河治理与水电开发的水安全问题研究及特色高坝建设技术创新等方面开展研究,形成学科可持续发展的特色和能力。

7.航天航空与力学学科群。探索满足学科发展和航空航天工业需求的科研合作与技术转化模式,围绕重大工程开展超常复杂环境和多场耦合条件下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形成学科特色,力争为我国航空宇航事业作出重要贡献。发展力学与热物理学科基础研究的优势,创新理论模型、计算方法和实验技术,重视学科交叉,加强微纳力学中心建设,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跻身世界前列。

第六节  加快理科建设

加强重大原创性科学研究,发挥理科对其他学科的引领和带动作用,通过设立长期稳定的基础研究岗位等措施,创造宽松环境,鼓励自由探索,推动学科持续发展,造就一批国际领军人才,培养一大批学科后备中坚。同时,加强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之间的联系,强调基础教学在学科发展中的重要性,在若干学科研究方向上实现突破。

1.物理学学科。面向物理学前沿问题,重点对凝聚态物理、原子分子物理与光学、高能物理、核物理、天体物理等分支学科的前沿领域进行研究;逐步建立现代科研和教育的管理制度,引进知名的物理学家来校任教,同时为青年教师创造脱颖而出的环境,显著提升学科的国际影响力。

2.化学学科。面向化学发展的最新生长点,重点研究生命过程中的化学问题、复杂样品分析新方法与新仪器、有机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新型晶体功能材料、超分子自组装和纳米结构材料、分子药物的合成与中药复方的现代化学分析、导电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性能、以新能源及环境保护为目标的新催化系统等方面,努力创造化学新理论、攻克化学领域难题和新问题。

3.数学学科。以国际数学中心为依托,重点支持纯粹与应用数学中的若干国际主流方向研究工作,力争做出有国际影响的原创性成果。

4.地学学科。以大气、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为主的地球系统模式研究为重点,发挥我校高性能计算优势,在全球变化研究领域取得关键性突破,实现地学学科的跨越发展。

第七节  促进文科突破

立足中国国情、面向学术前沿,坚持“入主流、有特色、上水平”的建设思路和“顶层设计、全面统筹、分类指导、结构优化”的建设原则,夯实基础学科,着力建设重点学科,继续强化应用学科。

1.基础人文学科群。加强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等基础文科建设,进一步夯实学科发展基础,努力建设一流的学科体系和平台。努力发挥“清华简”研究的辐射作用和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带动作用,集成历史学、哲学和中国语言文学的优势力量,建设历史文献学重点学科。积极引进基础文科的学科带头人,力争在国学研究、中西方思想史研究、古典哲学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绩。

2.社会科学学科群。继续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新闻与传播学等社会科学学科群建设,强化基础理论方向和基础性研究,鼓励联系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进行对策性研究,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加大社会科学学科群内部以及与理工科的学科交叉。

3.管理学科群。进一步强化我校在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管理学科群的优势地位,加强公共管理学主流学科的建设,加快发展新兴学科,促进管理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

4.艺术学学科群。以艺术学升级成学科门类为契机,对艺术理论、美术、设计下属的原有学科进行梳理和调整,继续保持和强化设计学的学科优势,加快发展美术学科,深化艺术学与工学的学科交叉融合。加快信息艺术设计等新兴学科的建设步伐,引导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等学科在国家产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加强艺术学科人才培养,为推进文化传承创新作出更大贡献。

第八节  推动生命与医学学科发展

以开展“国家生命中心改革试点”项目为契机,以拔尖人才支持和队伍建设为中心,确立以结构生物学与生物物理为突破点,以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为重点的学科发展战略。

完善医学学科布局,加强临床医学、药学和公共卫生学科建设,完善临床医学和药学八年制学生培养计划,推动转化医学发展,加快附属医院建设,促进与清华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紧密合作,形成清华医学发展的新格局。

第九节  推动交叉融合,发展前沿和新兴学科

依靠学术委员会和高层次人才加强学科发展的战略研究,增强把握学科发展趋势的洞察力和敏感性,通过改革体制机制、打造科研平台、营造学术氛围,大力推动学科交叉和融合,着力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提升学科发展的前瞻性、先进性和引领性。

1.建立有效推动学科交叉融合的体制机制。突破院系行政约束和学科间的学术壁垒,探索建立适应交叉学科的人员聘任、考评机制和人才培养体系,完善科技创新活动组织模式,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和科技评价制度,解决经费管理、成果归属上的合作障碍,形成有利于跨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

2.打造多样化的学科交叉科研平台。根据学术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建立若干个有重要辐射引领带动作用的校级交叉科研平台。积极筹建学科交叉研究院,推进交叉科研大楼等基础设施建设。设立学校交叉学科研究项目专项基金,加大对交叉学科的经费支持和资源配置。

3.营造浓厚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学术氛围。积极推动不同学术组织之间和学术组织内部开展关于学科发展趋势的讨论,准确把握学科发展走向,形成关于推进学科交叉融合的共识。加强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和碰撞,促进教师主动参与和推进学科交叉融合。

4.主动布局,积极发展前沿和新兴学科。准确把握学科发展趋势,做好战略性新兴学科布局工作,抢先占领制高点,力争引领学科发展方向。重点培育海洋科学、公共卫生以及文科所关注的新兴学科等,在政策和资源配置上予以倾斜,使之迅速形成一定规模和能力,实现跨越发展。

第三章  人才强校

坚持育人为本、学术为基,按照“培养、支持、引进、流动”方针,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以提高教师队伍水平为核心全面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服务于国家战略需要的教师队伍。

第十节  实施骨干教师倍增计划

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继续推进“221计划”,通过培养、支持和引进的各种举措,在稳定教师总规模的情况下力争使骨干教师的数量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

1.加大杰出人才引进力度。根据全校学科布局、重点建设领域及教师队伍现状,充分借助“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政策,大力实施海内外学术大师延揽计划和国际一流学者引进计划,面向全球公开招聘、重点引进国际知名的学术大师和世界一流大学的教授、副教授等中青年领军人才。在一些重点学科方向加大团队引进力度。

2.大力支持骨干教师发展。注意发掘和引进具有发展潜质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在学生培养、教学科研、业务培训、职务聘任和生活待遇等方面提供良好环境和有利条件,促使一批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加快实施优秀领军人才发展计划,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要,支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组建学术团队,开展重大项目攻坚。重点实施基础研究人才支持计划,选拔优秀中青年学者予以持续支持,使其潜心学术,尽快成长为本学科方向的拔尖人才。

第十一节  全面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

以增强教师队伍的整体能力为目的,加强青年教师队伍、教学科研团队和支撑服务队伍建设,促进教职工队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继续实施校内基础研究青年人才计划、青年教师派出计划,继续坚持学术新人奖、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等政策;提高青年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择优晋升比例,营造团结和谐、公平竞争的青年教师成长环境;帮助青年教师制定和实现职业生涯规划,完善考核体系和聘用机制,促进人员的合理流动。

2.大力推进科研团队建设。按照科学研究特别是重大科研项目对高水平研究人员的迫切需求,创新团队组织形式和用人机制。开展研究系列人员的聘任工作,探索项目考核和团队考核模式,建设一支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重大项目等为依托、相对稳定的研究队伍;逐步稳定博士后规模,提高博士后质量;改善管理办法,鼓励聘用科研合同制人员,进一步发挥项目研究人员作用。

3.加强支撑与服务队伍建设。加强实验、工程等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与管理,建设一支业务精湛的高水平专业技术队伍,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有力支撑。重视教育职员队伍的规划与建设,加强职业化培训,强化服务意识,为提高学校、院系的管理水平奠定坚实基础。推进后勤服务队伍专业化建设,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倡导优质服务,稳定骨干队伍,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4.努力提高引智工作水平。加强兼职教师的聘用、管理和服务,显著提高智力引进的层次和成效。继续发挥讲席教授团组和高级访问学者作用,吸引一批世界一流大学的专家来校合作、交流、讲学。进一步扩大兼职人员规模,聘请学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到学校兼课。

第十二节  健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改进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完善分配制度,优化队伍结构和组织形式,提高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1.稳步推进教师分系列管理。坚持以充分发挥教师作用为目的,以学术和教学并重为导向,结合不同学科、不同院系特点,使大多数教师分别进入相应的教师系列,努力实现各就其位、各负其责、各尽其才。在分系列改革过程中,工科院系要注意处理好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个体研究与团队合作等关系,理科、文科院系要注意处理好提高教学水平与提高学术水平的关系。

2.推动教师聘用制度改革。继续开展聘用制度改革试点,充分发挥教授治学作用,实行全球选聘、重点支持、限期聘任、国际评估、择优长聘的模式。完善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合同管理、职责考核的人员聘用制度。按照人员类别制定不同的评价方法,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推动建立合理的流动机制,规范合同续聘管理,严格执行非升即走政策。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持分类指导、分类发展的基本原则,以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为基础,切实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导向作用,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稳步提高教职工收入水平。逐步推广年薪制,在部分有条件的院系试行教师全员年薪制。完善非事业编制人员收入分配管理制度,规范以协议工资制为主体的分配模式,健全兼课教师薪酬管理办法。

第四章  教育创新

以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为核心,以教育创新为动力,全面实施优势转化战略,引导学生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提高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努力造就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新型人才。

 

 

专栏1  “十二五”人才培养创新工程

工程名称

主要任务

1.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实施“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和“卓越工程教育改革计划”,鼓励文科院系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人才培养改革试点

2.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推进计划

构建通识教育的共同平台和特色平台,设计共同核心课程,课内课外学时达到1:2;建设助教导修、接触原典、小班讨论的教学模式

3.实践教育体系创新计划

改革完善实践教学培养方案,开展项目训练型、实践类课程建设;实施学生自主科研计划,继续实施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开设实验教学开放课程,结合“卓越工程教育改革计划”创建一批校企结合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4.未来学者培养计划

强化导师责任,建立导师指导组。继续实施优秀博士论文奖励计划,完善博士生“新生奖学金”计划;扩大博士生学术交流和海外短期访学基金,实施博士生创新力提升项目;鼓励博士生到高校、科研院所就业

5.应用型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建设10个左右应用型硕士培养项目,探索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专业学位综合改革”试点;建设一批跨一级学科的交叉学科研究生学位项目,支持研究生组建跨学科的创新团队,建立相应的导师制度;探索研究生选择跨学科双学位的培养制度

6.高水平研究生课程建设计划

加强研究型课程和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建设研究生实践教学公共平台,开设10-20门综合实践课程,每年建设100门左右高水平海外学者短期讲学课程,完善校级学术与职业素养项目建设

 

 

第十三节  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更加积极主动适应国家战略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求,进一步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大力推进优势转化,完善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1.全面实施优势转化战略。认真落实《清华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优势转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完善优势转化的工作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保障机制,加大教育教学投入,改善教学环境和条件,努力将学科、师资、科研、国际合作、办学条件、社会支持等优势,积极、主动、优先地转化为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的新优势。

2.努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促使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过程有机衔接,推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课内教育和课外教育、共性教育和个性教育、演绎性教育和归纳性教育有机结合。鼓励院系积极开展试点,主动探索多样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提高辩证思维等科学思维能力,充分发展个人兴趣和优势潜力。

3.积极改革课程教学模式。推进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建设,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教学实验室和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推动研究型教学,强化实践教学,增进师生互动,着力提高课程学习的挑战性和吸引力,帮助学生深化理论基础、发展创新思维、强化实践能力、提升专业素养,不断发展“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育人特色。

4.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树立全周期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建立招生、就业和社会评价对学校教育的促进和反馈机制。改革学生评价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进教师评价激励机制,倡导育人为责、育人为乐、育人为荣,促进教师重视教学、投入教学、研究教学,关心学生全面成长和发展。

第十四节  保持和发展本科教育优势

继续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进一步研究和明确本科教育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定位,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牢科学文化素质基础和专业功底,为今后继续深造和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完善本科生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继续实施并完善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全面修订各学科本科生培养方案,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明晰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增加专业选修课和全校任选课的比重。构建全校性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平台,着力重点建设核心课程的阅读、讨论和写作环节,努力提高核心课程的内涵和质量。实施“卓越工程教育改革计划”,明确各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及其实现途径,加强创新性实践教学,探索本研统筹机制以及与企业联合培养模式,大力推动工程教育改革。

2.积极推进各种形式的因材施教。逐步建立以等级制和学分为基础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改进学籍管理、评奖推研等教学管理过程和方式,构建全面综合、多样化的人才评估和选拔机制。扎实推进“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构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特区,发挥优秀“领跑者”的示范和引领作用。鼓励院系实施个性化的因材施教方案,积极推广和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加强辅修学位、第二学士学位等形式的复合交叉人才培养项目建设。

3.推进面向能力培养的研究性学习。以实行研究型教学方式为重点,推广以小班授课、师生互动为特点的课程。鼓励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促进科研平台向本科教学开放,推动本科专业实验室建设。支持开设讨论课、项目训练、案例教学等综合性、研究型课程,鼓励学生广泛参与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各种学术竞赛等创新活动。建设互动式的网络课程和信息化的教学资源,构建网络化的现代教学管理支撑平台。

4.不拘一格选拔吸纳各类优秀学生。探索多样化的招生模式,建立科学合理的招生选拔机制,以高质量的生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支撑和保障,发挥招生对于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跟踪研究各类生源的成长特点、培养和发展质量,评估和改进现有招生制度,体现人才培养对招生的反馈指导作用。

第十五节  进一步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

牢牢坚持质量导向,根据国家人才战略进一步调整研究生规模与结构,积极探索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优化培养过程,不断增强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1.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建立与国家需求、培养定位和就业发展等相适应的研究生规模与结构调控机制。进一步推进导师遴选制度和博士生选拔方式改革,加强院系、学科在导师聘任、招生选拔、研究生培养中的学术权力,强化导师群体在研究生培养各环节中的作用。完善奖励和资助体系,激励研究生投入学习和研究。建立健全包括生源质量、培养质量、发展质量、导师指导质量、学科实力、管理水平的全面质量保障体系和反馈机制。

2.全面提高研究生课程质量。更新教育观念,从重“教”变为促“学”,建设一批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模式均能挑战思维、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高水平课程。从学科角度加强对课程设置的总体规划,加强研究生课程与本科课程内容的相互衔接,加强课程挑战性,促进研究生自主学习和研究,使课程学习成为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的过程。加强英文课程建设和海外学者短期讲学课程建设。

3.着力提升博士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推进“未来学者培养计划”,为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学术型领军人才奠定基础。加大对博士生国际合作培养和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支持力度。实施博士生创新力提升项目,支持博士生面向学术前沿开展原创性研究。提升博士生的学术和职业发展能力,积极引导博士生到关键的学术和研发部门就业。

4.构建多样化的硕士培养模式。把握行业领域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在应用型学科探索高素质、高层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启动一批应用型硕士培养改革项目。积极开展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通过实施“卓越工程教育改革计划”,加强校企合作和国际合作,强化工程实践培养环节,有效提高工科硕士研究生的工程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5.加强交叉学科研究生的培养。完善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制度及评价体系,为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创新人才创造条件。建设一批跨一级学科的交叉学科研究生学位项目和课程。支持研究生组成跨学科创新团队,建立相应的导师制度,鼓励联合发表高水平论文和申请专利。扩大本科生跨学科攻读研究生学位的规模。探索研究生跨学科攻读双学位的培养制度。

 

 

专栏2  “十二五”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具体目标

1

建设10个左右应用型硕士培养项目

2

每年建设100门左右海外学者短期讲学课程

3

开设10-20门实践结合的项目训练型课程

4

新建5个左右全英文学位项目

5

新建6个左右国际双联学位项目

6

力争实现80%博士生均有海外培养经历

7

设立5个跨一级学科的交叉学科研究生学位项目

8

建设5个左右交叉学科实验平台

 

 

第十六节  促进学生又红又专、全面发展

不断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使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融合,促进学生实现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有机结合,做到科学发展、成才报国。

1.大力推进教书育人、全员育人。强化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主导地位和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首要职责,大力倡导任课教师、研究生导师在学生培养各个环节中融入思想品德教育,积极参与、指导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业、生活、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进一步明确责任、任务和考核办法,发挥班主任的作用。不断加强学生工作骨干队伍和“双肩挑”辅导员队伍建设。深入推进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2.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建设,切实推进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方法创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引入课堂教学,着力增强课程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更好地发挥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3.以学生党建和集体建设为重点,深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建立完善党员发展工作的长效机制,把更多优秀青年学生凝聚到党的事业中来,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带团建、促班建,为基层集体建设提供更多支持和指导,大力加强学生社团协会等第二集体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形势政策与国防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廉洁诚信和学术道德教育,不断深化和拓展社会实践和志愿公益活动。积极探索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

4.推进学生成长支持体系建设。加强全过程累进支持的课外学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继续实施“学生领导力培养计划”和“社会工作岗位锻炼计划”。深化学生资助工作的教育功能,积极拓展学习与发展指导工作,加强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建设。进一步推进学生艺术团、体育代表队建设,发挥其在学生群众文体活动中的带动作用。通过课内外结合及加强体育传统教育,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积极推进学生工作信息化建设和学生活动中心建设。

5.进一步加强就业引导和服务。继续改善毕业生就业结构,实现就业地域和行业的合理分布,重点引导毕业生到公共服务部门、重点高校和科研机构、京外地区和基层单位以及重要的国际组织就业。建立就业情况对人才培养的反馈机制,完善学生职业发展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国防定向生培养和就业工作。

第五章  科技创新

坚持“顶天、立地、树人”的科研宗旨,以提高学术质量为出发点,以强化支撑条件建设和促进资源统筹协调为手段,进一步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科研布局和重大项目组织策划,大力开展原创性研究,积极促进学术交叉融合,加快推动协同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以高水平科研支撑创新人才培养,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第十七节  加强统筹协调,全面提升科研质量和水平

面向未知世界和国家战略需要,切实加强科研工作的规划、布局、组织、协调和协同,大力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重点推进基础研究、重大项目研究、学科交叉研究、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

1.切实加强战略规划和布局。学校和院系领导班子、科研管理部门牵头和负责,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和战略科学家作用,加强对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前瞻性研究,做好战略规划,统筹科研布局,努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着力布局经济社会发展中重大问题研究,为学术研究实现从跟踪追赶到超越引领的根本转变奠定基础。

 

 

专栏3  “十二五”科技创新主要目标

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全部科研经费比例

不低于30%

非竞争性经费占基础研究经费的比例

不低于20%

重大科研项目/机构(千万元以上)经费占科研总经费的比例

不低于30%

人文社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

上一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召开“十三五”规划推进工作会

下一篇: 陕西省“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Bai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