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院
工作动态
位置: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2000位中西部高校青年教师融合式教学进修项目学员共话数智化教学

发布时间:2024-04-03 16:06:08来源: 点击:

 

3月28日下午,清华大学举办2024春季学期中西部高校青年教师融合式教学进修项目数智化教学研讨会,会议通过雨课堂直播举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本科生院教学发展中心主任杨明磊担任此次活动的主持人,与分享嘉宾及学员一起探讨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

研讨会开始,杨明磊欢迎分享嘉宾和学员出席,并表示从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在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的组织下,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已经连续四个学期承办“中西部高校青年教师融合式教学进修项目”。六所学校每个学期通过雨课堂克隆班面向中西部青年教师开放校内课程的同时,也不断在组织各种形式与主题的研讨会,为大家提供线上线下的交流平台,以更好地完成项目承办工作。

 

左图为马昱春老师分享,右图为李秀老师分享

 

在主题为“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教学”的前沿交流环节,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马昱春作“人工智能大模型在编程类课程中的应用”分享,她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教学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通过生动的实例展示了自主大模型基座的智能编程辅助教学平台的强大功能。马昱春表示,AI技术的发展速度十分惊人,编程课必然会受到巨大的冲击,课程的考核、讲授、作业、答疑形式都需要做出相应改变。未来的教学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智能化和高效化。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教授李秀,以“AI时代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建设与思考”为题,分享了她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上的AI赋能教学的探索实践经验。在过去的30年中,这门公共基础课程经历了从数字化到数据化再融入数智化的不断演进,从最基本的人机互动能力,到当下热议的人工智能素养,教学团队一直坚持从文化视角层面诠释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为了更好地探索AI与教学的赋能模式,课程团队搭建了一个突出群学的人机协作课程社区,主动把AIGC引入到师生的学习工作流中,培养师生最基本的AI素养。同时团队在双师模式的教学设计架构下展开具体的AI赋能教学的探索实践。这一创新模式为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学生与AI互动学习,培养了人机协作的意识和能力,也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参考。

 

左图为曹昉老师分享,右图为裴美娟老师分享

 

在主题为“如何观摩学习克隆班课程”的经验分享环节,太原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曹昉以“基于融合式教学进修项目的‘学与教’”为题,分享了从课前精心准备、课上深入学习,到将所学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曹昉表示,基于清华大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她在调整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调整了考核方式,让同学既可以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又有机会接触到难度不同的考核题目。曹昉细致入微的阐述为与会者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讲师裴美娟作“融合式教学进修项目学习心得——以‘土力学’为例”分享。她在深入分析本校学情的基础上,结合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教授张丙印所上课程示范,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整,构建了一套新的教学和评价系统。这一创新实践不仅帮助学生重建了学习信心,掌握了专业技能,也极大地提升了她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贵州中医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授课教师王永秀本学期在观摩学习清华大学的“形势与政策”课程,她表示,这次研讨会的内容给人以启发和思考,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为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带来机遇和挑战。年轻教师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进一步优化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西安体育学院体育旅游教师李雪丽本学期观摩学习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游戏与文化’主题”课程,她表示,几位老师的分享干货满满,作为青年教师,应提升自己,努力理解学生,让自己的教学更加吸引学生。

2024春季学期中西部高校青年教师融合式教学进修项目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委托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共同承担,六所高校共遴选了95门课面向全国中西部24个省市自治区的5000余名青年教师开放。此次研讨会共有近2000位学员实时学习,后续将有更多的学员收看回放。研讨会为广大学员提供了学习和交流平台,未来清华大学和其他承办校也将继续携手中西部高校一起更新教育理念、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数字化转型,以数字赋能教师专业素质能力不断提升。

转自:清华教育创新

责任编辑:jwc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