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电记忆 人物访谈 百名将星 西电学人 校史春秋 校史研究 影音档案 留影存照 史料捐赠 我要留言
研究型、开放式、国际化发展之路
2015-05-12 09:48审核人:

■本报记者 张莹莹 特邀记者 靳珠

沧桑岁月访谈之电子工程学院篇

◆ 特邀嘉宾 ◆

杨绍全教授 电子对抗专家,1960年从我校雷达系毕业,留校任教,曾任电子工程系系主任。

吴顺君教授 信号与信息处理专家,1964年毕业留校任教,曾任电子工程研究所所长,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毛乃宏教授 著名天线测量专家,带领天线所成功研制了国内首套天线近场测量系统。

吴万春教授 著名微波专家,我校微波专业奠基人之一。

汪茂光教授 著名天线专家,曾任电磁场工程系系主任。

焦李成教授 电子工程学院院长,智能信息处理研究所所长。

记 者:从张家口的雷达系到西军电的老二系,再到今天的电子工程学院,经历了哪些大的飞跃和发展?在专业与学科建设方面,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重大的变化?

杨绍全:学校在张家口时就已经有了雷达系。在我看来,电院的雷达这一支,伴随学校的变迁和发展,经历了三次重要的飞跃。

在张家口时,整个学校除了指挥系,设有有线通信、无线通信、雷达三个系。雷达系围绕雷达的维护、使用、研究、设计四个方面的需要,开有近50门课程,从柴油机、发电器到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凡是雷达应用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细枝末节都开了课,谈不上什么专业建设。学员们要学的东西很多,学校实行五年制,五个年级,一届50多人。这一时期的教学以培养雷达维护和使用为直接目标,或者说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雷达技师的培养。

随着学校迁址到西安,1960年前后,雷达系经历了第一次飞跃式的发展。军队现代化建设对部队专业高级人才的培养提出要求,学校以前瞻性、战略性的眼光,迅速推动了专业的大步拓展,从零开始,率先建设了一批前沿专业。雷达系分为雷达工程系和雷达技术系,雷达技术系下设自动化防控、电子对抗专业。由于过去是一片空白,当时特别聘请了一批苏联专家参与支持学校的专业建设,开设了电子对抗专业师资班,组织雷达系高年级同学参加,他们毕业之后充实到师资中来,电子对抗专业就这样起步了。教学方面也向苏联学习,加强了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上,从过去以设备为中心转为以专业基础为中心,剔除了雷达维护、使用方面的课程,加强了研究和设计方面的课程,可以说,我们培养的人才也从雷达技师转向了雷达工程师。

第二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在1980年前后,也就是改革开放之后,电子工程专业、雷达工程专业合并为电子工程专业,加上信息工程专业和新建的自动控制专业、工业自动化专业组建为电子工程系,教育理念上从专业培养转向学科培养,是学科建设的关键阶段。学科培养的模式直接面向社会的需要,拓宽了专业面。基础教学进一步加强,率先开设了很多新兴课程,有电路信号与处理、随机信号分析、数字信号处理等。老师们付出巨大努力来翻译、编撰教材,为教学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这些课程草创时期的教材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77年,学校始建研究生制度,雷达系开始招收研究生,师资方面以自我培养为主,也羽翼渐丰。特别是借着开放之风,第一次打开了国际视野。我们一批年轻教师相继出国访学,在国外开阔了眼界,学到了很多东西,第一次见识了计算机。我们回国后把专业方面学到的东西带了回来,也把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带了回来。一些新课程开设起来,加强了包括毕业设计等规范的教学制度。我想,我们学校后来能很快地引进计算机,乃至再后来重视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和外语水平,都与我们放开了眼界有很大的关系。

第三个大发展的阶段是学校进入“211”之后,也就是目前所处的阶段。国家的支持力度很大,办学规模明显扩大,教学和科研环境也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像雷达这样的传统优势学科更要有前瞻的战略眼光,抓住机遇谋求大的发展。另一方面,有了这样的大环境,大家都在发展,竞争也更激烈,我们不进则退。就学科的发展,我提两点建议,一是给广大教师提供可以潜心教学、科研的宽松环境,二是瞄准建设有突出显示度的标志性成果,我想我们会发展得更好。

记 者: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我们学校雷达相关科研是如何起步的?至今在全国拥有重大影响力的原因是什么?

吴顺君:我是学校迁到西安后招收的第一届本科生,59年考到雷达工程系。学校配备了当时国内先进的军用雷达和实验设备。我第一次亲眼见到真正的雷达,觉得很新奇,很神秘,也很激动。大概在62、63年,我还是学生,学校主楼的6楼建起了科研部,集中了从哈军工、国防科技大等多家单位调来的骨干教师,成功开展了一批早期经典的科研项目,有关电视、雷达、单晶硅的国家重大先进成果都从这里诞生。这些成果对学校后来的发展影响巨大。

文革之后,基于国家国防的具体需要,保铮老师成立了雷达动目标科研小组,教研室抽调了8个人参加,专门研究雷达的动目标显示这一关键技术,有国家的专项经费支持。从这个8人科研小组到后来的雷达研究室,再到信息科学研究所、电子工业研究所,发展到今天的雷达与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从最初的几个学生到现在几百名研究生,伴随着几代雷达人的奋斗,各时期都有标志性成果、重大成果从这里诞生,一批批杰出的雷达人才从这里走出。数字技术的引入,带动了技术的整体进步,推动了雷达的划时代发展。

经过这么多年来的发展,我们总是能够在雷达学科前端占有一席之地,总是能够站在前沿比别人更先迈出一步,这点是很不容易的。这归功于我们不断继承发扬的两大优良传统。一是理论联系实际,既立足于实践,又着眼于前沿;二是集体主义,注重团队的发展,个人的发展依托于团队。比起单枪匹马,集体的力量更大,人多心齐办大事,这也是我们在国内影响更大的一个原因。

记 者:我校的天线与微波专业从无到有,发展为今天的国家重点学科,这五十年来的变迁是怎样的?

毛乃宏:我校“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从最初的一门课程发展到建立一个专业,再发展到成立一个研究所,进而发展到现在成为一个国家重点学科,拥有国家级的重点实验室,短短几十年间,这个变化历程让我这个搞了一辈子天线与电磁场的人回忆起来感受颇深。最初在张家口的时候,天线与电磁场基本上只能说是一门课程,迁址西安之后,1962年我校成立了天线专业,专门培养天线方面的人才。1987年,根据国家改革发展需要,我校成立了天线与电磁场研究所,1992年又成功申请到了“天线与微波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回顾这些年来这一学科的发展,学术研究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天线与微波电磁场专业学科有了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西电天线与电磁场专业的研究基础实力非常雄厚,毕德显院士等一批老专家在1953年组织翻译的《天线》,是我国第一本翻译苏联的天线专业著作,后来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发行。随后茅于宽老教授又组织翻译了我国第一本《天线手册》,这也是全国最早比较系统进行天线专业教学的教材之一。在此基础上,我们编写了一系列天线方面的教材,这些教材被当时全国多所大学采用。此外,由西电发起的天线学会也在全国学术界小有名气。从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起,天线学会每两年组织召开一次学术年会,团结和吸引了天线研究界名流的到来,这个学会的不断发展壮大也让我校天线与微波电磁场专业在全国的影响力大大增强。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开始逐渐意识到要在天线与电磁场专业的前沿领域发展,就要不断创新,要让教学、科研、生产等环节变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有了这样一个新平台,就会给我校天线学科的发展带来新的生命力。在这种情况下,西电天线与电磁散射研究所1987年应运而生。研究所成立之后,天线与电磁场学科有了长足的发展,不少国内外专家学者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来校参观之后,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西电天线与微波技术国家重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一代代老专家老学者的不断努力后逐渐发展起来的。1989年,我们开始争取建立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这一曲折的争取过程持续了整整两年多时间。当时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与相关领域的大研究所相比,我们研究所人员缺少,总共才15人,实验设备也比较落后。就是在这种状况下,我们先后向国防科工委打过多次申请报告,在不懈的争取和努力下,终于在1992年获准建立起了天线与微波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一室两点”)。重点实验室的建立是我校这一学科发展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有了重点实验室之后,我们的经费逐渐变得充足,实验设备也都进行了升级换代,科研的软硬件环境大大改善,成为目前国内高等院校中唯一专门从事天线与电磁散射研究的科研机构。

汪茂光:追溯整个学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50年来,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我校专业发展经历了一个由窄到宽的变迁过程,而这种变迁则更好地适应了科学技术进步的要求,给了西电更加宽广的创新空间,科研实力大大增强。我所在的原电磁场与工程系几经发展合并,目前已经发展成为电子工程学院国家级重点学科——“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而几十年前,我们基本上是以教书为主,那时候没有完整的科研学术梯队,没有完备的科学试验设施,我曾经就为了一个科研试验要多次跑到校外的研究所去完成。而50年后的今天,西电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独立试验大楼,拥有了自己先进的科研设备,专业发展不但呈现出宽口径的特色,学科建设的实力也在不断彰显出来。这些在50年前的张家口,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吴万春:在张家口的时候,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教员和学生住的是当年日本人留下的军营平房,50几个人一间大通铺。可那时大家的工作积极性还是非常高的,教学工作搞得也是红红火火,学员们学习的积极性更是高涨。58年来到西安之后,比起张家口各方面条件都有了很大的改善。虽然西电周围还都是一片农田,但我们的主楼已经巍然屹立了,伙食、住房、教学等各方面条件都有了改善,大伙都干劲很足。我印象中,那些年西电教员们假期基本上都不怎么休息,大家都利用假期认真编写教材,认真准备教学。我们专业就面向全国的电磁场、微波等专业编写了大量的好教材,全国多所高校都采用了我们的教材。也正是因为我们有高质量的教材,有高水平的教员,还有对学生要求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制度,“西军电”很快就名扬四海。

毛乃宏:现在的条件和环境都与以前大不相同了,学科要发展,西电要进步,归根到底都要依靠人才。天线与微波技术能有今天的发展,是因为我们在这一学科领域培养了大量的优秀骨干人才,后继有人。当时正是有了优秀的教员,有了那些高质量的教材,我们今天这支学术梯队才能逐渐地发展壮大和延续下去。西电有着雄厚的学术基础,在电子信息领域内,我们的学科面相对比较宽,如何在我们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在学术前沿领域加强交叉学科的建设,这是我们目前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另外,我们的学术研究队伍要想方设法抱成团,攥成一个拳头,只有这样,我们的力量才会不断发展壮大。

记 者:历经半个世纪的变迁,今天的电子工程学院在教学、科研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硕果累累,能否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焦李成:电子工程学院前身是1952年由著名电子系统专家孙俊人院士、毕德显院士领导建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学院的雷达工程系。1980年将电子工程专业、雷达工程专业合并为电子工程专业,加上原有的信息工程专业和新建的自动控制专业、工业自动化专业组建为电子工程系;1993年9月由电子工程系、电子工程研究所、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研究所共同组建为电子工程学院。1999年6月由原电子工程学院、微波电信系和天线研究所合并组建成新的电子工程学院。

目前学院有教师284人,中科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5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拥有信号与信息处理(全国评估第一),电路与系统(全国评估第一),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全国评估第五)三个国家重点学科,含金量很高;建有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天线与电磁散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电工电子教学基地。科研成果奖231项,其中国家级10项,省部级93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7项、省部级8项。三年来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3篇。九五期间年均科研经费超1000万元,十五期间年均科研经费超3000万元,2007年科研经费达7800万元。

电院的校友中有相当数量的将军、研究所所长、总工、总设计师、高校校长、企业家。代表人物有保铮院士、王越院士、郭桂蓉院士、张锡详院士、包为民院士、张尧学院士、李建博士、王革博士和企业家柳传志等。

记 者:五十年来电子工程学院不断发展,人才辈出,我们的经验是什么?

焦李成:总结这些年来学科发展、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经验,我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保持、发展、踏实。这三方面是相互结合的。

一是保持。电子工程学院的发展壮大经历了多次大的合并、调整,但优良传统的传承从未断线,而且能在发展中不断吸纳和发扬好的传统。从毕德显先生到保铮院士,一直保持着从部队而来的优良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事实证明,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发展道路,符合西电的特点。

二是发展。回过头来总结电院这些年的发展,原因在于加强了基础、强调了团队。传统团队的保持和发展,是电院保持和发展的基础。年轻团队的崭露头角,为电院的发展增加了新的活力。团队发展起来,其中一批有潜力、年富力强的青年学者、博导都成长起来。同时,学院着眼于可持续发展,核心发展,注重激励刚刚起步的年轻人,政策上向他们倾斜,通过指标体系考核引导他们走教学、科研并重的发展道路,支持他们成长为中坚力量。良好的人才梯队已经建立起来。

三是踏实。不光要想,更重要的是做。“欲则立,不欲则废”。学科的建设、专业的发展要谋划,更要敢于争先,全力以赴。学校要办成研究型、开放式、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各学院就要办研究型、开放式、国际化的学院。电院责无旁贷,首当其冲。

来源:西电科大报2008年11月5日 总第380期

关闭窗口
文章评论:
匿名发布验证码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当前位置:首页>>永不消逝的电波>>校史春秋>>沧桑岁月>>正文
版权所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档案馆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