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电记忆 人物访谈 百名将星 西电学人 校史春秋 校史研究 影音档案 留影存照 史料捐赠 我要留言
本科教育是立校之本
2015-05-12 09:42审核人:

■本报记者 秦 明

“沧桑岁月”访谈之本科教学篇

追溯历史,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教育之滥觞,始于1952年5月19日中央军委发出通知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开始培养学制五年的无线电、有线电和雷达工程师。这一时期,随着五级记分法、教师试讲制、示范课制、课堂考核制、教学日志、教学通报、教师值班答疑、示范作业、课题讨论、习题作业、电化示教等一系列教学制度的相继实施,宣告了学校从短期培训战时急需的各类通信人员,逐步向培养技术精干、业务扎实的通信专门人才的转变,这也是学校迈向正规高等学府办学的起航标……

特邀嘉宾 聂梦麒教授1966年毕业留校,在教务处一直工作至1984年,后历任校长办公室副主任、主任,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

特邀嘉宾 傅丰林教授1964年毕业留校,历任教研室主任、副系主任、副院长、校长助理、副校长等职,1996年至2002年分管本科教学。

特邀嘉宾 陈平教授1982年毕业留校,先后担任计算机学院院长、软件学院院长、教务处长、校长助理,现为学校副校长,分管本科教学。

从1952年至1986年,西电培养的本科生共15764人,他们成为了共和国电子信息事业建设与发展的核心力量,不断续写着今天信息时代的壮丽篇章。

记 者:我们常说本科教育是立校之本,西电的本科教育始于何时?当时背景怎样?

聂梦麒:1952年5月19日,中央军委批准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设立了无线工程、有线工程、雷达工程系,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学校才正式有了本科教育!当时的背景是,国家要培养各兵种协同作战的通信指挥干部与军事通信工程技术干部,以适应国防建设正规化、现代化的需要。无线工程、有线工程、雷达工程系是五年制的,学时多达7480个小时,其中开设有公共基础课16门、无线专业课11门、有线专业课9门、雷达专业课14门。

虽然我们学校的本科教育始于1952年,不过当年就有120名本科生毕业。因为在1951年的全国院系调整中,为了加强学校的师资力量,大连工学院电讯系的全体师生和设备都调整过来了,共计211人。其中包括毕德显、胡征等在内的教师24人,以及一、二、三年级学生187人!因此,到了1952年,当时来的120名大三学生就本科毕业了,他们是学校的第一批本科毕业生,保铮院士就是其中之一。大连工学院调整到学校来的这批师生,对我校的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学校建立新学科,开设新专业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记 者:学校迁址西安后,在本科教育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聂梦麒:学校迁到西安后,跨入了一个新的大发展时期,从学生培养目标、专业建设、师生规模等方面都有了较大变化。

培养目标方面,学校从培养维护使用的工程师,转变为培养具有研究、设计和制造能力的高级技术人员。

专业建设方面,1959年筹建了控制工程系,设立了弹道式控制系统、飞航式导弹控制系统、遥控遥测、电子计算机等4个专业;1960年9月又建立了理科性质的无线电物理系,设立了网络理论、信息论与控制论、天线、电动力学、固体力学等5个专业,从而突破了原来单一工科类大学的限制,逐步向理工结合的办学方向迈进了一步。到了1961年,全校共设立了指挥工程系、电信工程系、控制工程系、雷达工程系和电子物理系等5个系22个本科专业,为实现建设完整的电子科学体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师生规模方面,1958年从张家口迁校西安时,全校共有各类学员2076人,干部教师1157人,共计3233人。之后,受当时全国大跃进形势的影响,学校提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高指标,进入了一个盲目发展时期。1959年夏招收新生1934人,1960年招收新生4035人,1961年招收新生2049人,这一年,学校仅在校学生就多达8676人,加上干部、教师、工人在内全校共有12945人,达到了一个顶峰!我就是1961年学校大发展时期,保送到学校上的大学。

西电从1952年开始有本科生,一直到1970年共毕业5年制本科生8337人;文革期间3年制工农兵学员,他们也是按照本科生招收的,共2156人;1977年恢复高考至1986年,共毕业4年制本科生5271人。在这34年间,西电培养的本科生共计15764人,他们成为了共和国电子信息事业建设与发展的核心力量,不断续写着今天信息时代的壮丽篇章。

记 者:回顾历史,今天的本科教育应该如何继承、发扬优秀的传统?

聂梦麒:学校发展到今天,竞争越来越强烈,原本那些起源于西电、只有我们才拥有的通信、电子类专业,如今已经在国内遍地开花、屡见不鲜。搞好本科教育,就应该做到:对于学校的特色专业,我们应该巩固原有基础,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确保教学质量不下滑,要牢牢守住专业的制高点。同时,还应该根据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关注新的领域和方向,发展新兴专业。另外,还应该像搞科学预研一样,关注学科专业的发展,确保专业建设思路始终能够领先一些,而不是仅仅做到紧跟时代步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专业建设上一直遥遥领先于别人。

从人生发展的长远来看,大学本科接受的教育,是把自己从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的过程。本科阶段奠定了人生发展的基石。

记 者:您作为分管本科教学的副校长时,学校的本科教育大致是怎样一个情况?之后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傅丰林:从1996年开始,我开始分管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当时,每年招生规模大约在2000人左右,这个数量在全国高校中处于中、上游水平,规模算是比较大。

1999年,全国高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当时,学校一方面积极响应中央号召,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愿望,另一方面也由于刚刚划归教育部,招生比例没有太大限制,因此扩招规模比其它高校大,当年即增加了近1000人。从此,学校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时期。

记 者:对学校发展来说,扩招的利、弊都有哪些?

傅丰林:扩招,让更多的人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有力地促进了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但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学校教学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困难。由于当年政策出台得比较急,学校相应的准备工作做得不是很充分,随着大量学生涌入校园,师资力量、学生宿舍、自习教室、实验设备等显得十分紧缺,相应的教学、管理工作亟待加强。这一系列问题,直到今天学校南校区的建成使用,才逐渐得到最终解决。

招生规模的扩大,使得国家下拨的办学经费逐年上升,有利于学校加强基础建设、更新教学设备等,也使学校站在了一个更高的起点上开始了新的办学历程。实际上,只有规模上去了,才谈得上扩展学科面、扩大师资队伍、增加学科点,最终使得学校发展壮大。这和国外不一样,人家也许能够在很小的规模上做到很尖端,而在中国则很难。

记 者:西电的本科生素来以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动手能力强赢得用人单位好评,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傅丰林: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动手能力强这是好的方面,其实这背后还暗含着一个我们经常忽视的严重问题,那就是我们的毕业生思想不够活跃。我校本科生管理向来十分严格,这是从部队院校继承的优良作风,但却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个性,这是副作用。培养人才是大学的功能之一,从性质上说和工厂生产产品是一个道理。但是,这两者有一个根本的区别,那就是工厂希望自己的产品完全符合统一的标准,但大学培养人才却绝不能这样。人才是需要有个性的,培养出来的人绝对不能够一模一样,要弘扬个性。

记 者:在您看来,本科教育在学校工作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呢?

傅丰林:本科教育非常重要,它处于基础性的地位,就像盖楼一样,它是地基,如果这个基础打不好,将来即使读到了硕士、博士,水平也很有限!而从人生发展的长远来看,大学本科接受的教育,是把自己从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的过程。本科阶段奠定了人生发展的基石。

记 者:本科教育确实很重要,您分管过本科教学工作,又是国家级教学名师,您认为该如何加强本科教学工作?

傅丰林:对本科教育的优劣进行量化很难,因为它有滞后效应,毕业生的质量需要若干年才能够反映出来。而且,要提高本科生质量,也不是靠一两个老师就能够完成的,它需要许多老师共同努力,需要一个群体去做。这是一个集体劳动,每个人都有功劳,功劳无法分割,也分不清。这和科研不一样,短期努力就能够出现成果,这是一个漫长的艰辛的过程,但对一个大学来说,这却是立校之本。

让绝大部分的西电学生毕业时,都打上西电的烙印,身上继承西电的优良传统,让绝大部分毕业生都是合格的,让其中的一部分是尖子生、是优秀生。

记 者:请给我们谈一谈您和本科教育之间的联系。您是如何看待当前的本科教学工作的?

陈 平:没到软件学院担任院长之前,我的精力主要在科研上,对本科教育关注不够、思考得也不是很多。2001年,我开始担任学校软件学院院长,从这个时候开始,我才真正接触到本科教学。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与一些从事本科教学多年的老专家、老领导相比,还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大概从2001年开始,由于扩招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教育部开始高度重视和关注本科教学工作,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实施了如教学评估、质量工程等一系列重大举措,目的就是要加强本科教学改革、进一步促进和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国家对本科教学重视的程度如此之高,因此从宏观来说,对我们当前从事本科教育教学,形成了一个非常有利的外部环境!我担任副校长以后,开始主管本科教学工作,发现学校对这方面工作一直都非常重视,主要领导也多次强调,本科生教育是立校之本、研究生教育是强校之路。、

总之,在这样一个内、外环境下,对我们这些具体从事工作的人,一方面责任和压力很大,另一方面信心和动力也很足。

记 者:您觉得当前我校本科教学工作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陈 平:我校本科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矛盾,我认为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本科生的规模增大,新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变得越来越大。1998年的时候,我们招生量是2338人,2002年增长到3883人,比1998年增长了66%;到今年,我们的招生超过5500人,是1998年的2.35倍。如此多的新生,意味着新生个体素质之间的差异,和原来相比变得越来越大了,这对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其次是学校本科专业数量相对偏少,单个专业人数太多,一些特色专业尤其明显。由于我校学科面太窄,我们的本科专业显得有些少。今年新增了4个新专业,我们招生专业的总数才达到44个,与那些招生规模和我们相当、甚至比我们还小的学校相比,我们的专业数比人家都差得很远,人家起码都有60个以上的本科专业。专业少,招生规模又大,必然致使一些专业的人数太多,对教学管理也提出了挑战。

最后是社会对我们优势专业和优势学科的认可度高于对学校的认可度,优势专业的招生人数太大。我们的10多个特色优势专业的招生量很大,占据了学校招生人数的70%左右,单个专业的招生量远远大于其他同类高校。在此情况下,如何保持本科教学的优良传统,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记 者: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处理的根本原则是什么?到目前为止,我们都做了哪些工作呢?

陈 平:要解决这些问题,绝对不能够脱离开西电的实际,这是最起码的原则。我们一定要发扬长期以来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形成的优良传统,不能够轻易否定掉这些宝贵的财富。当前我们要做的,就是要使得现在培养的学生和社会对我们学校毕业生一贯的评价保持一致!

为此,我们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成效也比较显著。首先是继续抓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充分发挥名师的带头作用、引领作用,以及优秀青年教师的示范作用。今年以来,根据段校长给本科教学工作提出的意见,我们正逐步推进知名教授担任低年级本科生的教学工作。让名教授为本科生开设课程,让新生一进校就受到浓郁的大学文化的感染,受到知名教授的熏陶,让他们在一开始就接触到优秀的老师。

其次,我们充分发挥三年一次的青年教师讲课竞赛示范作用。获奖者可以破格评讲师、评副教授,这对青年教师是一个很大的激励,一大批年轻教师不断钻研讲课艺术,有效地提高了授课质量,确实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再次,我们狠抓教材建设。过去,我们有很多在国内有影响力的教材,如《通信原理》、《电路基础》、《计算机系统结构》、《雷达原理》、《电子对抗原理》等等,在全国都很有名,老实说这方面的工作现在不如从前,但还是有一些教师的教材写的不错,有自己的优势,只是需要继续加强。

第四就是加强和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建设实验室。学校目前的本科生实验室里面,至少有37个是和国内外的知名IT企业联合建立的。这些实验室的软件硬件水平,在国内绝对是一流的,甚至一些国外客人参观后都说,这些实验室的设备,即使在国外也是很先进的。

最后一个方面是认真做好本科生的学科竞赛。学科竞赛是西电的优良传统,电子设计竞赛、国内国际的数模竞赛等等,我们一般都在全国排在前几名。今年的数模竞赛,我们还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大学生学科竞赛,对一批尖子学生的锻炼和培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记 者:2006年我们接受了教育部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陈 平:我上任以后,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这次评估,也是在学校本科教学的主体转移到南校区的背景下发生的,压力和阻力都很大,困难也很多,所幸经过全校上下共同的努力,我们最终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当前,尽管社会上对本科教学评估有不同的声音,但从我自己的感受来看,评估不管存在什么问题,但至少对我们学校来说,其正面作用远远大于负面作用。因为本科教学评估明确了本科教学在全校经常性工作中的中心地位。过去,虽然也这样说,但不是很明确,评估牢牢确立了它的这个中心地位。另外,通过评估,我们系统总结了学校的办学经历和特色,这已经远远超出了本科教学工作本身,对学校的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还有就是在迎评促建过程中,我们建立健全了本科教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监控系统,形成了一些大家都能够自觉遵循的制度性的东西。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接受本科教学评估时,一大批来自外校的专家,他们深入一线考察了学校的实际情况,指出了我们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参考意见,这对于我们推动本科教学工作有很好的作用。这些问题,如果不是外校的专家指出,我们身在其中,就感觉不到;即便发现了,由于没有外力推动,也很难改进。所以不管怎么说,2006年的这次本科教学评估对学校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记 者:当前国家正在本科教育领域展开轰轰烈烈的质量工程,请给我们介绍一下学校这方面的相关情况。

陈 平:2006年的本科评估工作结束后,国家接着就实施了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应该说,质量工程是我们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举一个很小的例子,质量工程的每一个项目都是带着配套建设经费的!

在质量工程中,我们做得还是很不错的。到目前为止,我们争取到了所有允许我们争取的项目。已经有10个国家级的特色专业,明后年还会有3个,有15个省级的特色专业;有4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1名省级教学名师;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成功入选国家第一批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有8门国家级精品课程,40门省级精品课程;有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教学团队;有1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示范区,省级4个;还有1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当然,我们不能为了质量工程而质量工程,我们要把它作为一个手段,把质量工程的具体项目和系统推进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统一起来,不断推进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在今年年初,我们已经确定了“本科教学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专业建设以特色专业建设为抓手、特色专业以培养目标建设为指南”的指导思想,这对于进一步做好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记 者:您主管本科教学以来,都有哪些体会?

陈 平:本科教学需要不断探索,然而本科教学方面的探索却很艰难。因为一旦有失误,受害的就是学生,受影响的可能就是一代人,我们决不能够拿学生当实验品、乱探索。同时,作为主管领导,作为具体负责本科教学工作的人,我们还担负着学校几十年本科生培养质量的声誉。决不能因为我们的工作不到位,造成质量下滑,从而被人指责。

本科教学惯性很大,从正确的道路走偏需要很长时间,而把错误的做法扭正也需要很长时间;一旦我们做正确了,又会很长时间都不会走偏。现在,从教学管理的难度来看,我们面临的问题比过去要复杂得多,难度也比原来要大得多!不过,我始终这样认为,我要让绝大部分的西电学生毕业时,都打上西电的烙印,身上继承西电的优良传统,让绝大部分毕业生都是合格的,让其中的一部分是尖子生、是优秀生。

来源:西电科大报2008年12月5日 总第382期

关闭窗口
文章评论:
匿名发布验证码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当前位置:首页>>永不消逝的电波>>校史春秋>>沧桑岁月>>正文
版权所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档案馆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