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晰
学校北校区校园的正中间是个大操场,布局显得不是很合理,但是我参观了国内几所军校的校园,好象基本上都是这种格局,西电的前身是所军校,这样布局的原因也就有迹可寻了。
如果有人问学校30年间变化最频繁的地方是哪里,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是大操场。从我七十年代初来到学校直到现在,大操场经过了无数次的修整、改造,但凡是在西电工作过一阵的人,没有人不记得修整大操场的。
早期的大操场,中间没有路,学校为了方便阅兵,正中有一个检阅台。操场是土的,跑道则用煤渣铺成,一到下雨,操场就进不去人了,如果穿行操场,就会把一路上踩的泥、水全部带到两边的路上。不管是春夏秋冬,只要有一点风就会把校园里惹得尘土飞扬。尤其到了旱季,很长时间不下雨,风一起,整个操场黄尘滚滚,扑面而来,弄得踢球的学生个个灰头土脸。
因为操场是土的,每到雨季,操场四周的草就疯了似的长,最高的草可达一人多高,出现这种情形,学校便会组织职工、教师拔草,循环往复,年年如此,我记得我们教研室的卫生区就在操场的西北角。但奇怪的是,近些年来没有见过谁拔草,草却没有以往那么高了。
虽然操场的修整从未间断过,不过大部分工程无非是拔草、平路,修修补补,中间还一度在足球场边上盖起过围墙,后来觉得不好看又拆掉了。真正意义上,让操场发生“质”变,焕发勃勃生机的,则是后来的两次改变。
一次是在操场中间开出了一条路。这个主意不知到是谁想出来的,真是个好主意!也许您会说这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开条路么?其实不是那么简单,行动的实施来自思维的跳跃。中间的这条路不仅使运动场的分配更加合理,而且使非运动人群的移动更加有序,也解决了长期以来穿行操场的问题。当然现在还有人在抄近路,但那毕竟只是极少数的人。操场一分为二的时间已经不短了,路中间的法国梧桐业已成荫,这高大的梧桐树,夏日炎炎下,遮阳庇荫,使得树下行走的人们感觉十分舒适。
另一次是把操场完全做成了塑胶的,这是物质条件“质”的变化。不管是从路上还是从科研楼上看,操场真漂亮!再也不会有泥泞满地,黄土漫漫的“战争情景”,学生们踢球也不会一身洁衣来,满身灰尘归了。
学校操场的变化反映出学校经济实力的变化,穷的时候怎么可能去花很多钱修整操场呢,只能是今天修一点儿,明天修一点儿。如果有钱,谁不愿意把它一次性弄好,经济是基础,没钱啥也谈不上。
学校的变化体现了国家的变化,现在的城市比以前不知漂亮多少倍,但这是以经济实力提升作后盾的。修路、架桥、绿化环境,样样都要花钱的,没钱不会有周围环境的巨大变化,当然这中间也存在浪费和污染,放下这个不讲,学校操场几十年的变化,至少说明了一个浅显的道理,只有国家、社会、学校经济发展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才能真正提高,生存环境、生活娱乐设施才能趋于完善,这才是对“发展是硬道理”这句至理明言的有力诠释。
来源:西电科大报 2008年12月5日总第38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