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电记忆 人物访谈 百名将星 西电学人 校史春秋 校史研究 影音档案 留影存照 史料捐赠 我要留言
我校迁址西安的前前后后
2015-04-30 15:31

■刘嘉相

我校在1949年为何从农村迁到张家口,又为何从张家口迁到西安,很多人并不知其中原委,因为我曾经编写过校史,所以了解其中一二。在迁校50周年之际,将有些情况介绍给大家。

从农村到城市

我校初建于江西瑞金,后到延安,又到河北获鹿县,一直在农村建校办学。1948年,中央预见全国即将解放。解放后将需大批人才,于是中央军委决定建立一所大型正规化的大学,以适应新中国建设发展的需要。

1949年春,北京刚刚解放才几个月,331,中央军委通令:“拟即举办一所机要通信干部学校,……并附设高级研究机构”。周恩来同志亲自指定即将南下解放全中国的第四野战军副参谋长曹祥仁同志任新建学校的校长,同时周副主席(军委副主席)亲自接见曹祥仁同志,做了如下指示:第一,这所学校规模要大,要以华北电讯工程专科学校(我校前名)为基础。第二,立即选择新校址,中央大力支持。第三,以中央军委名义,你们派人到已经解放的各大城市招收学生。同时定学校新名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工程学校”(简称军委工校),直属中央军委领导,曹祥仁任校长兼政委。

曹祥仁接到任务后,立即先从第四野战军抽调一部分人员先办起公来。同时与白枫(又名余湛,后任外交部副部长)一起,乘车在北京到处寻找新校址。他跑了十多天,因北京刚刚解放,百废待兴,国民党留下一个烂摊子,怎么也找不到能容纳5千人以上的校址,大家一筹莫展。突然有人建议,张家口有一大片日本人留下来的营房,可以暂时办学。于是曹校长先到河北获鹿的我校,正式宣布立即冻结一切人员物资来往,参加筹建“军委工校”,并抽调人员到全国各地去招生。

然后曹祥仁一行,风尘仆仆地驱车到了张家口市,他们一看,好大一片日军留下来的营房。门前还有一个临时飞机场。因张家口是军事要塞,日军及国民党军队在此都曾驻有重兵。只是这些营房已经杂草丛生,残垣断壁。曹校长当即下定决心,先在张家口把主校办起来,何时迁新校址,以后再说。于是人民军队第一所正规化的工科大学,在此兴建起来。不久,我校自河北获鹿迁到张家口,又从东北、南京、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聘来大学教师,招收青年学生,一批批来到张家口,在一片废墟上,一所新型大学建立起来,我校也迈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农村到城市,由大专发展为正规大学。19491227,正式举行了开学典礼。

准备迁往北京

中央军委知道,我校在张家口办学,只是权宜之计。因为张家口地区狭小,文化单位少,不宜办大型正规的大学,所以时刻都在寻找迁校的时机。

为了适应全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发展,全国高校进行大调整,在一些老大学院系基础上,建立许多新的大学,其中北京农业大学要扩大,准备外迁,选新校址后加以扩大。

时任解放军通信兵部主任、我校第一任校长的王诤同志,得知这一重要信息,立即向军委写报告,要求将我校从张家口迁到北京农大校址。

1953123,王诤同志在向聂荣臻代总长的报告中写到:一、要办好通信学院(我校前名),需要众多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在张家口聘请或兼职均较困难。现在原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所与上海电工研究所合并,在北京成立“电信科学技术研究所”,通信学院若迁到北京,研究所人员可以在学校兼职。同时,在北京聘各大学教师也不困难。二、通信学院在张家口缺乏与各高校联系的机会,得不到有关领导的及时指导。三、原在罗道庄的北京农业大学迁走后,留下的4万平米的校舍,400余亩地的校址,如再投资200万元,即可立即开学。

在王诤同志的上下奔波下,迁校工作很快有了进展。1954315,聂荣臻代总参谋长致函北京市人民政府,要求将农大旧校拨给我校,时任北京市长的彭真批示同意。415,高教部批复同意我校建在罗道庄,不久黄克诚总参谋长也批复同意我校迁到罗道庄。

罗道庄在哪里,有许多人不知道。它就在复兴门外,解放军通信部对面,万寿路以北,也就是复兴路北。当年我曾随校领导去看过。当时农大周围一片农田,校园内还有一条小河,校园内绿树成荫,农田阡陌纵横,一排排平房教室、宿舍分散其中,好一片田园风光。心中一片窃喜,不久我校就要迁到北京了!

正当一切都在筹划中,突然,事情发生了变化,上级决定我校不迁北京而迁西安了!

我校西迁西安

我校不迁北京而迁往西安,在学校领导层中震动很大。当时迁北京的工作,学校基层、学员了解很少,只是在领导层中一时难以转过弯来。

学校为何西迁西安,领导传达上级决定:第一,西北是我国战略大后方,但是那里经济落后,文化落后,必须开发西北,不能把高校、工厂都建在沿海大城市。第二,要将一部分国防工厂、国防院校迁往西北,建立军工基地。第三,还要将一些一般工厂迁往西北,以发展西北的工业。

军令如山,大家放下一切杂念,准备迁到西安。

1955年,院长黎东汉、训练部副部长崔仲民、院务部副部长韩济,还有一些我校的苏联专家,一起来到西安,选择新校址。

西安的城市规划是南部文化区。交大、西工大已选好了校址,西工大南面与二环(当时是水渠)之间,地区太小,还有东西何家村,不宜发展,于是选在现在的校址——徐家庄、白庙村、沙井村之间。1956331,总参批准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兵学院西安办事处”,立刻投入筹建工作。

1955年第一次征地538.9亩,第一期工程概算1090万元。大小工程55个,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其中教学主楼38198平方米,10幢学生宿舍50565平方米;19幢职工宿舍25496平方米;3幢食堂7795平方米。其他门诊部、图书馆等建筑12263平方米……

校舍建设与搬迁准备同时进行

西安办事处成立后,韩济副部长带领一批同志如金鸿羽、高义芳、查渭等等,夏天顶着酷暑,冬天冒着严寒,日夜奋战在工地上。经过短短两年零三个月(1956.3——1958.6)的时间,到19586月快放暑假时,西安校区(现老校区北院)已基本建成,我校决定利用假期,完成搬迁任务。

张家口至西安相距1500余公里,全校教职工及学员四千余人,各种物资几千余吨。学校整体搬迁,是一件十分艰巨的任务。195835,学校成立迁院办公室,制定了搬迁纲要,我有幸成为办公室成员之一。

计划确定学校人员分六批离开张家口,有三批是专用直达列车,其余分批坐普通客车到西安。各种物资则由军用货车运到西安。

我是第一批乘专用列车到西安的。因第一批大部分是有线系的师生及部分机关人员,所以专列总指挥为三系副主任曲克泮,训练参谋刘煦和我是曲主任的助手。624从张家口出发,25日晚到达西安。带家属的老人和孩子睡卧铺,一般教师及工作人员乘硬座,学生乘货车。途中曾临时停在几个站台上,人员下车就餐,坐货车的人员下车大小便。到西安后,学校用大卡车把我们运到新建校区。

第三批师生乘专用列车到西安的途中,在洛阳遇到暴雨,列车上300多青年人参加抢险救灾工作,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表扬。

我们到西安后,才知道不止我校迁到西安,还有很多高校及工厂迁到西安。如交大、西工大、四医大、纺织学院……;西郊的电工城各工厂,东郊纺织城的技术工人,阎良的飞机城……,都是新迁来的,甚至连学校附近的,位于吉祥村的化学试剂厂,也是从北京迁来的,走进厂区,从上到下都满口“京腔”。大街上有许多操着南腔北调的人。

我在这里写一个插曲。我们到西安后,立即到东大街去看看西安商业街是什么样子,因为许多工厂从上海、东北、北京迁来,走在路上,操上海话、东北话的人比比皆是。我们几人刚刚走进一个商店,忽然见售货员们都跑到商店门口指指点点看热闹,我们也跟着出来看,只见一对青年男女挽臂走在路上,说着上海话。当地人从未见过这么大胆的青年人,在光天化日之下,在众目睽睽之下,竟然旁若无人挽臂相走。可见当时西安与上海、南京等地在文化上还是有差距的。

参加建校劳动

到西安后,除工作外,其余全部时间参加建校劳动。当时学校没有一条建好的水泥路,大操场是坑坑洼洼的农田,大批物资源源不断从张家口运来,需要搬卸。8月的西安气候炎热,有时暴雨如注,到处泥泞不堪,加之从凉爽的张家口一下子来到西安,一切都不适应。但是大家同甘共苦,苦活、累活大家抢着干,没有任何怨言。

9月份,主干道马路修好了,操场基本平整了,图书馆图书已上架,实习工厂设备已基本就位。到91,学校正式在这片新校址上开课了。

时光如流星,50年过去了!我当年不到30岁,如今已近八旬了!但是见到学校一片兴旺的景象,三千亩地的新校区,高高的科研大楼拔地而起,一批批学生走进校门……

国家在进步,学校在发展,真是今非昔比了!

来源:西电科大报 20081120总第381

关闭窗口
文章评论:
匿名发布验证码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当前位置:首页>>永不消逝的电波>>校史春秋>>岁月如歌>>正文
版权所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档案馆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