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电记忆 人物访谈 百名将星 西电学人 校史春秋 校史研究 影音档案 留影存照 史料捐赠 我要留言
田捷:打造卓越执行力团队 共创合作与共赢平台
2015-05-13 11:01审核人:

■强建周 秦明 高巍巍

受访人小传:

田捷,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Fellow,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从事医学影像分析与生物特征识别方向的研究与应用工作,已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与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多部,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

“做研究要‘喜新厌旧’……尽量和国际保持同步,在与人家差距不是很大的领域寻找机遇;

科研型学院应该积极汲取国外的先进经验,在实现国际化的同时,做出在国际上有影响的高水平研究成果。”

记者:田教授,非常高兴您能接受《西电科大报》的采访。能否请您介绍一下目前主要从事的研究领域的情况?

田捷:我们目前主要从事分子影像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它属于医工结合的学科方向,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为人类健康问题的研究提供新方法、新手段、新设备。现代医疗技术和信息技术交叉非常紧密,例如CT、磁共振等新型医疗设备都是通过计算机来完成操作和成像的,医工结合的研究和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医学影像领域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最初的解剖结构,到功能、代谢机理研究,再到目前细胞分子水平,即分子影像学的研究。从近现代史看,科学上的重大突破性成果大都出现在多学科交叉领域,学科交叉的地方也最容易产生新的研究方向。因此,做研究要“喜新厌旧”,要紧跟学科发展,如果跟不上新兴的研究领域,就会落后,日后发展起来就会困难重重。

更进一步说,分子影像学是医学影像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发展起来的新兴交叉学科,能够在细胞和分子水平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在体实时动态监测,近10年来在疾病的早期诊断和药物研发领域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在这个领域,我们的研究和国外几乎是同时开展起来的,这样就能和国际同行的研究保持在同一起跑线上,甚至有可能后来居上,实现突破和超越。

所以说,做科研要尽量和国际保持同步,在与人家差距不是很大的领域寻找机遇,齐头并进甚至超越。

记者:您是在美国宾州大学做的博士后,在宾大您从事的也是这方面的研究吗?

田捷:以前我主要是做模式识别方向的研究。在宾大做博士后期间,我注意到美国在健康领域的投入非常大,而这一领域恰恰是我们国家的薄弱环节,国内很多高端的医疗设备都依靠进口。仅就目前国内医学影像设备市场来说,几乎所有的高端市场份额均为大型跨国公司所占有,影像设备的进口需要花费我国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究其原因就是缺少核心自主知识产权。针对这一现状,我认为只有从原始创新做起,从基础研究做起,才能真正做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疗设备。所以我调整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在保持模式识别研究方向的同时,将自己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中。

记者:您所在的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目前从事的研究和您本人的研究方向之间的关联程度如何?

田捷: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作为一个新成立的学院,学校对我们寄予厚望。其定位为科研型学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继承和体现西电电子信息学科优势的同时,向国内做得好的单位看齐。

我们做过调研,有60%的211院校,80%以上的985院校都建有生命学院,生命科学在国内有很好的发展趋势。从国际上讲,美国每年在健康领域的研究经费投入超过300亿美元,其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火热程度甚至超过了计算机。所以说,学校成立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是迈向一流大学的重要部署。

我们学院目前的主攻方向包括分子影像、神经影像、生物特征识别与加密等,我们希望发挥西电在电子信息领域的专业优势,争取跻身国内甚至国际先进水平。

记者:刚才您提到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的定位是科研型学院,您认为科研型学院具体应该怎样定位?该怎样努力?

田捷:科研型学院应该积极汲取国外的先进经验,在实现国际化的同时,做出在国际上有影响的高水平研究成果。要想做到这些,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团队建设,这也是今天我想主要讲的:

“学院的整体思路是打造卓越执行力团队,共创合作与共赢平台;

我一直强调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统一;

青年教师不融入团队,无异于“放羊”;

只有团队平台建好了,每个人才能站在团队的肩膀上快速发展。”

记者: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是如何加强团队建设的呢?

田捷:如何把学院的每一个人团结起来是一个挑战性的问题。学院的整体思路是打造卓越执行力团队,共创合作与共赢平台。

所谓打造,就是要推着团队中的每一个人跑起来。MBA有一本经典教程叫《执行》,说的是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强调做事要有力度,要体现团队意志。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是个大团队,每个课题组也是一个团队,我们不鼓励单干,团队中的每一员不仅要坚决执行团队的既定方针,更要有自我定位和预期目标。我们要求每个老师、学生在年初时要提出一年的工作目标,年底时要根据这个目标检查评估。

我一直强调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统一。“做人”并不是要求每个人都要做雷锋所做的事情,而是要求你要有团队意识。没有集体这艘大船就不可能有个人这只小舟,只有团队平台建好了,每个人才能站在团队的肩膀上快速发展。

当然,团队建设不仅在学院内部,学校范围内也要讲团队整合。目前我们跟理学院合作培养研究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跟通信工程学院联合申请项目,既发挥了通院在密码学领域的优势,又很好地彰显了我们在生物特征识别方面的研究成果,这就是互赢。在加强校内资源整合的同时,还应该注重校际间互通有无,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发展。我们跟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合作成功申请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们负责其中一个子课题,这标志着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在“共创合作与共赢平台”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另外,学院还通过国际合作,以团队优势为依托,吸引国外优秀人才。学院最近引进了一个在美国NIH工作的学者,他本打算到北京或上海发展,最终是我们团队的力量打动了他,因为他很清楚一个优秀团队对个人发展有多么重要,他在美国做得很好,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NIH这个大平台丰富的数据资源。目前学院的国际化程度也越来越高,每年有4到5名国外学者来访,学院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建立更深入的交流合作机制。同时学院积极支持青年教师到国际著名的大学去深造,到一流的学术环境中汲取营养。这对于团队的快速发展也大有益处。总之,青年教师不融入团队,无异于“放羊”。

管理就是生产力,个人力量毕竟有限。在日常管理中,学院非常重视传帮带,尤其是在基金申请等重要的工作环节,学院都会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指导青年教师,引导其少走弯路。去年,学院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28篇,获教育部优秀成果奖一项,作为一个新成立的学院,能在短短的三四年时间里取得这样的成绩,都是学院加强团队建设的结果。

记者:团队有自己的使命,个人也有自己的诉求,如何把团队的目标和个人目标结合起来,使每一个人凝聚到团队发展上来,有执行力地去做事?

田捷:每个团队都有既定的发展目标,个人发展应该建立在团队发展的基础上,个人利益应该与整体利益保持一致。当个人目标和团队发展严重背离时,我们会积极引导,必要时还会采取强制性措施来修正个人发展方向,使个人和团队紧紧地绑在一起。

学院实施了一些与之相适应的具体措施,比如说周报制度、例会制度等。学院长期设有学术例会和工作例会。学术例会每周一次,会上每个人都要汇报个人一周内的研究情况。在年初的工作例会上,每个团队、每个人都要制定各自的发展目标。同时,周报制度能够确保将团队和个人的工作流整合成信息流。

另外,学院设有服务器,个人周报、团队周报,以及项目进展报告等,都会及时上传至服务器。为了节省时间,周报设有固定格式,每个人只需按照格式填写内容即可。周报制度保证了团队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同步沟通,使个人发展与团队目标时刻保持一致。

“作为院长,我最重要的使命就是要把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这个团队带起来,这比我个人的学术成就更重要;

学院把‘淡化个人、强化团队’作为一直坚持的理念,始终把团队建设放在首要位置,把团队发展目标合理地分解给每个人。”

奉献精神应大力提倡,没有这种精神,科研是做不好的;

只有做人做好了,学问才能达到一定境界。”

记者:您一直强调的执行力在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上有什么相同点和差异?怎样才能在学术管理方面做得更好?

田捷:从本质上讲,两者不存在差异。然而,有很多科研工作者在团队管理方面重视不够。当今时代,竞争越来越激烈,特别是在信息技术领域,团队作用、团队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一个人埋头苦干是难以出大成果的。

作为学院的主要管理者,其重要任务就是要把团队建起来、建设好,其考核标准不是看他在科研上做了什么,而是要看他对学院的平台建设做了什么。西电知名校友阴和俊研究员在担任中科院电子所所长期间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曾说过:“管理也是学问。执行是完成任务的学问,执行力是如何有效完成任务的学问,这里头学问大了,不比科研工作简单。作为所长,我不求自己拿多少项目,写多少文章,而是要让电子所争取到更多的项目,解决更多的面对国家需求的关键问题。”他正是通过加强团队管理,使电子所在众多科研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与此同时,这也使个人能力得到了提升,年纪轻轻就成为嫦娥工程的副总师。我也希望像阴和俊研究员那样,把机会留给年轻人,让他们尽快成长起来。作为院长,我最重要的使命是把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这个团队带起来,这比我个人的学术成就更重要。

记者:当前,很多领域都浸透着强烈的功利色彩,您是如何本着团队的健康发展来平衡团队内部每个人的利益的?

田捷:学校在这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年轻人居多,并且大部分集中在30岁左右。学院把“淡化个人、强化团队”作为一直坚持的理念,始终把团队建设放在首要位置,把团队发展目标合理地分解给每个人。个人是团队这条大船上的一分子。当然,团队发展离不开个人努力,学院也时刻注意在集体荣誉中体现个人成就,把个人贡献纳入到团队荣誉中来。

在工作中要做到少想自己、多想团队,这对大部分年轻人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我经常跟年轻教师举第四军医大学一名教授的例子,人家在从事大量科研工作的同时,还要承担繁重的临床任务,每次遇到个人利益和团队利益相冲突时,都任劳任怨,毅然决然放下自己的工作,为团队积极工作。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成立之初,实验设备尚未到位,学院很多人员都到四军大去做实验,我经常提醒他们:在那里,不光要学人家的技术和业务,更要学人家的为人处世和学术品格,这将会终生受益。

老一辈科学家往往有一种奉献精神,这都是青年教师和博士生所缺乏的。温总理讲:为后天而努力。这一点我深有感触。虽然现在经济条件好了,但奉献精神还应该提倡,没有这种精神科研是做不好的。所谓水涨船高,你为团队做得越多,得到的就越多。如果一直在较低层次要求自己,就无法实现自我发展,只有站在团队这条大船上审视自身,才能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所以说,只有做人做好了,学问才能达到一定境界。如果做人做不好,你的学术水平,不要说国际上,在国内都不会有太高的显示度。

记者:也就是说团队使命,加上考核过程中的团队导向,个人利益的基本保证,以及借助榜样的力量营造积极奉献的精神氛围,促成了团队建设的软机制?

田捷:对,你归纳得很好,我非常认同。这方面的工作很有挑战性。我们也在学习、摸索。目前学院的经费不多,我们采取统一管理的办法,当然,经费支出是完全公开透明的。就像国外的科研团队都会有一个司库专门管理团队经费,我们也希望把国外这些优秀的管理理念引进来,做到既集中,又民主。

“每个人都是老师培养出来的,如果我们不去完成教学任务,就无法回报老师这个身份;

我们也希望把本科生变成科研预备队或科研工作的直接参与者。”

记者:作为研究型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去年招收了首届本科生,您认为该如何处理研究型学院的定位和本科生教育之间的关系?

田捷:我们是高校的研究型学院,不是一个单纯的研究机构,所以本科生教育是学院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环。学院在前不久还专门师生座谈会讨论本科生教育的问题。

同时,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互动过程,也是一种挑战。每个人都是老师培养出来的,如果我们不去完成教学任务,就无法回报老师这个身份。学院要求青年教师要重视教学,教学相长嘛,通过教学也能提高口头表达等个人能力。我是师范院校毕业的,非常看重教学工作,我从不照本宣科,每节课之前都会花功夫去准备。

除此之外,我们也希望把本科生变成科研预备队或科研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学院曾做过调研,像清华、北航这些院校会让高年级本科生直接进实验室。所以学院正在尝试把实验室建设和本科生培养结合起来,让高年级学生担当科研助手,把更多的学生带动起来。本科生教学方面,学院的宗旨一是打牢基础,二是做好科研,把本科生教育作为学院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

生物医学工程是一个学科交叉很强的专业方向,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目前面临着很好的发展机遇,医疗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要问题,国家“十二五”期间要投入上千个亿给医疗器械产业。我们希望以此为契机,发展成行业内的一支战略力量。

记者:具体考核中,学院如何处理科研和教学的关系?

田捷:目前学院本科生较少,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不重。考核中,学院强调树立教学典型,以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今后,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招生规模逐渐扩大时,我们会相应地增加教学考核所占的比重。

记者:刚才您提到要让本科生变成科研的预备队,学院目前的理念和做法跟国外一些高校相比,情况怎么样?

田捷:在这方面,国外发展很快。在学生培养方面,学院希望夯实基本功,积极发挥我校电子信息技术的强项,注重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在筹建一批实验室,为学生创造良好学习环境的同时,主动跟一些企业合作,建立研发中心,将学生做的东西跟社会需求结合起来,为学生就业铺好路。目前,学院已跟广州的一家企业建立了这种关系,跟他们合作建立了一个联合实验中心,进而跟一些国内的大型企业建立长期的互利互惠关系,成立研发中心或工程中心。

研究型学院,一定要在文章、专利的数量上得到体现,但是不能只停留在理论研究的层面。据统计,我国目前发表论文数量、专利数量均居全球第一,但是论文的引用率却排在一百名之后,专利的转化率也很低。所以我们更希望将科研成果和实际应用相结合,这个结合不是闭门造车,等造出来之后再找人家推销,而是通过建立联合研发中心,鼓励学生走出去,面向国家需求,面向企业需求,做一些具体工作。从Madein China发展到InnovateinChina。

“做科研,一个人单干永远都比不过一个团队协作的力量;

我们是一个团队,学院整体是一条船,水涨船高;

学术道德、师德师风是很重要的问题,大家都能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但如何用措施来保证,才是问题的关键。”

记者:个人成长过程中,不同学校的求学和教学经历给您个人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帮助?

田捷:我走的路比较曲折。1960年一出生就赶上了自然灾害,随后又是文革,上山下乡时,被临时通知高考,发挥不太好,只考上了安徽师大。说到这里,提个小建议:个人认为,学校引进人才应唯才是举,不应该完全以出身论英雄,第一学历不一定非得是“211”。据统计,我国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安徽师大排在第24位,比不少“985”院校还要多。安徽师大对我在教学方面的帮助和影响很大。2007年之前,不管多忙,我都坚持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上课,并且每年重新备课,逼着自己不断学习,这是对自己各方面综合能力的锻炼。在西北大学学习期间,我的老师在学术教育、师德师风方面的言传身教让我受益终生。

在国外从事研究期间,我完成了个人研究方向的转型。这虽然对自己是一种新的挑战,但是更有利于事业的发展,更有利于回报国家。国外的学术建设、管理理念,也让我学到了很多,现在学院管理当中的一些方法都是我从国外学到的或见到的。譬如MBA,既然在企业管理中那么有效,为什么不能用到学术建设上呢?还有信息发布,在国外接触到互联网,回国以后,我会及时把我们的科研成果发布到网上。这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宣传,二是监督,让别人看看到底写得怎么样。我曾听一个很知名的教授说过,现在有些科研人员的学术论文不敢放到网上,万一有人来找麻烦怎么办?我说没问题怕什么麻烦?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嘛。这对净化学术氛围也有好处。在国外,让我体会最深的就是信息客观透明的重要性,这也是科研的加速器。

能与西电结缘,我深感荣幸。我要感谢西电,学校给了我这个平台,让我可以带领团队开展科研工作,我深感责任重大。惟有做好学院管理,把青年老师带好,建设好团队平台,才能不辜负学校对我的期望。以前觉得自己只有自留地,没有责任田,现在我有责任田了,怎么把学院这份责任田种好,是我的责任。自留地虽然还保留着,但已经不是我的主要精力所在了。

我常常跟我的学生讲,做科研,一个人单干永远都比不过一个团队协作的力量。我们是一个团队,学院整体是一条船,水涨船高。你做得好就可以当二副、大副,甚至船长。我会等着你们来接班。如何把团队建起来,把学院管理好,带动一批本校人才,使他们成长起来,足以和其他高校竞争、和国际接轨,这就是我的使命所在,也是我不断尝试的一个新的挑战。

记者:学术道德、师德师风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能否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和工作体会,谈谈您对这个话题的认识,以及生命学院的工作举措?

田捷: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学院把学术道德建设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其实大家都能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但怎样用措施来保障它才是问题的关键。就像药物研发人员都希望把科研成果转移到新药研发监督上一样,因为大家都知道药物人命关天,但这个环节还是问题不断,关键是要用技术手段来管理它,光靠行政命令不一定管用。学术上也一样,尽管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但更应该通过一些措施来监督管理。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在这方面管理很严格。学院要求论文发表前必须填写论文投稿申请表,然后是小组讨论,文章作者必须汇报其思想来源、理论依据等,大家来讨论文章的真伪,最后,再让另外一个组来检验数据是否属实。另外,学院还专门聘请了一位国外专家,做审稿和英文修改工作。通过从创意到数据,再到文章的层层把关与交流讨论,既阻止了急功近利的行为,也培训了刚刚入手的新生。

“年轻人首先要有团队意识,一定要融入团队;

先为团队付出,才会得到回馈;

西电的学生是非常有竞争力的……西电的光荣传统及其传承是我们西电师生永恒的财富和动能!”

记者:学校现在青年教师比例比较高,请您结合自己的求学和治学经历,对青年教师们谈几点建议。

田捷:年轻人首先要有团队意识,这是最重要的,一定要融入团队。当然,融入团队需要过程,要想能为这个团队带来什么贡献。很多年轻人只注重自己能从团队得到什么,而没有意识到个人贡献是使自己快速发展的反作用力。先人后己可能会得到更多,吃小亏占大便宜,这里面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哲理。先为团队付出,才会得到回馈。

做学问还要讲承诺精神。从2003年起,我们跟校友王革教授合作了整整8年时间。这期间,不论出差生病,我每周一都会按时亲自给他发送上一周的周报,364期周报,一期没有落过。

记者:最后,能否跟西电学生们谈几点建议?

田捷:在西电学习是一种光荣,这是一所文化沉淀深厚的学校,为同学们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我希望同学们能够继承和发扬西电的光荣传统。第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以后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学术竞争、就业竞争和学习竞争也随之全球化了,西电的传统是在非常困难的时期萌发和发展起来的,我们学校时时紧跟着国家重大需求与前沿。如果同学们继承了这种传统,就业应该不会存在问题。第三,西电的学生是非常有竞争力的,清华有个老教授曾跟我讲过,他的团队在一次国际竞赛中取得第一名,那个团队仅有一个人,就是西电的学生。他对西电学子的评价很高:能吃苦、肯吃苦,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用默默无闻的耐心准备换得一鸣惊人的骄人成绩。所以,西电的光荣传统及其传承是我们西电师生永恒的财富和动能。

摘自《西电科大报》2011年4月2日总第427期

关闭窗口
文章评论:
匿名发布验证码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当前位置:首页>>永不消逝的电波>>校史春秋>>大学之道>>正文
版权所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档案馆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