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电记忆 人物访谈 百名将星 西电学人 校史春秋 校史研究 影音档案 留影存照 史料捐赠 我要留言
郭立新:创新是建设特色大学的关键
2015-05-13 10:36

■ 记者 高巍巍

“从办学的角度出发,大学既要讲程式,即有特色;还要讲熏陶感染,即有文化。”

记 者:我们学校提出了建设“特色鲜明,研究型、开放式,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您理解的“大学特色”是什么?西电的特色体现在哪些方面?

郭立新:我个人理解,“大学特色”,就是一所大学有别于其他高校的,属于自己的一种风格。这种风格体现在学科、教学、科研、管理等诸多方面,其中,人才培养应该是第一位的。大学就像一个工厂,只不过我们的对象是学生,培养人跟制造产品是完全不同的路子。生产制造有具体的程式,而人是有感情的,所以从办学的角度出发,大学既要讲程式,即有特色;还要讲熏陶感染,即有文化。

总的来讲,西电的特色非常明确:国防特色、IT特色及鲜明的专业特色。回首学校的整个办学历程,七十多年来,从西军电到西电,辉煌校史,无时不在体现着这些特色。“西军电”,这个响亮的名字,是数代西电人的骄傲,这个牌子我们不能丢。

从专业特点上讲,西电的各专业研究就像是针对一个大的雷达系统,从信号发射、电波传播到信号的接收,再到后续的信号处理,其中涉及了通信、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机械设计、天线等多个领域,各专业研究相辅相成,联系紧密。现在,好多老师、学生在抱怨:我们的学科面过窄,跟兄弟院校没得比,排名上不去,等等。当然这是一个方面,但是,我们不能老是盯着排名,不要一味的去攀比,更不能妄自菲薄。特色,不一定非要大而全,我们得有自己的东西。像麻省理工学院,每年招生数量很有限,学科面也不宽,但谁能说它不是世界名校呢。

还有大家公认的一点,我们的毕业生实干、肯吃苦、能吃苦。记得以前有句顺口溜讲得好:“要学习到西电”,这就是口碑,是对西电人的一种认可。认真、踏实、不张扬,这就是每个西电人身上不可磨灭的“西军电”烙印。

“我们的大项目、大成果太少,科研团队太散,给人的感觉总是单兵作战。各个学院、课题组之间缺乏沟通,各种资源不能很好的整合利用。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好好思考。”“磨刀不误砍柴工,萝卜不能两头切。青年教师要耐得住寂寞,厚积而薄发。”

记 者:就目前学校的发展来讲,您认为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哪些?怎么来解决这些问题?

郭立新:我们的特色,要坚持;我们的优势,要保持。但是,西电人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第一,我们的学科需要进一步整合、凝练。我们的大项目、大成果太少,科研团队较散,总感觉是在单兵作战。各个学院、课题组之间缺乏密切的沟通,各种资源不能很好的整合利用。

这是机制的问题,也有利益排他性的原因,牵扯到责权利等多个方面,不是一时就能解决的。但是,我们决不能坐以待毙,得寻找可为之处。学校急需把现有的资源用一个合理的管理模式整合起来,使西电的科研力量整合成一个整体。这不仅有利于科研资源的优化利用,对于学校的发展和提升也是有好处的。

第二,梯队建设。梯队,是学校科学、永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梅贻琦讲: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句话说的正是人才储备、梯队建设的问题。就拿电磁场和电波传播方向来讲,以前有梁昌洪老校长、王一平、葛德彪、肖景明、吴振森等一大批大师级的人物。也正是这一个个学界响当当的名字,激励和推动着学校电波传播方向的发展。但是,当这些老前辈们一个个退下来或即将退下来时候,我们感觉到,断层了!中青年队伍跟不上,后继乏人,这对一个优势学科来说是可怕的。

所以,我们必须加强梯队建设,在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同时,注重本校自身教师的培养,尤其是博士毕业不久的青年教师的培养。青年教师是新鲜血液,是学校发展的希望。我们要把青年人带进来,纳入团队,使他们在科研团队的整体带动和熏陶下快速成长。我们还应该关心、爱护青年教师,给他们一定的成长空间,不能让他们在繁忙的教学任务中迷失了科研方向。

当然,青年教师自身,也要耐得住寂寞,眼光要长远,要奋斗,不要被眼前的东西所诱惑,朝三暮四终究不是长久的事情。研究方向明确之后,要坚持,矢志不渝,稳定的方向是成功的关键。

第三,在保持优势学科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注重交叉学科的建设。学科发展到一定阶段,往往就会陷入瓶颈期,要想突破,就得注重交叉。现在,不同学科间的交叉、渗透、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量子通信和加密、空间天气、生物物理学等交叉学科发展异常迅速。我们要乘势扩大和完善我们的学科设置。

“‘创新’是大学特色跟大学文化的一个结合点,从这一点散发开去,大学文化建设大有文章可做。有了这样一种创新的氛围,整个校园文化就会自然而然的被带动起来,大学文化的成功建设也就水到渠成了。”

记 者:您如何理解“大学文化”,您理想中的“大学文化”应该有哪些内涵?

郭立新:“大学文化”是个大概念。如果细分的话,我认为它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学术文化、竞争文化、交流文化以及创新文化等。学术文化,是说大学得有浓厚的学术氛围;大学的发展离不开竞争,所以讲竞争文化;我们要进步,不至于闭门造车,就要交流,这就是交流文化。这几点,我们平时强调的比较多。今天,我想说的是最后一点,创新。创新也是一种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个人认为,创新是大学特色跟大学文化的一个结合点,从这一点散发开去,大学文化建设大有文章可做。有了这样一种创新的氛围,整个校园文化就会自然而然的被带动起来,大学文化的成功建设也就水到渠成了。

就西电来讲,大部分学生工科出身,具备良好的数理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语、计算机等工具的使用和动手能力,这些都是最基本的。我们欠缺的是文化的东西,怎样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这都需要文化去解决。西电需要文化,西电人需要人文滋养。所以,我们除了继续发扬西电的优良传统之外,还应该结合我们的特色多办些活动,特别是人文方面的活动。

记 者:那怎样才能做到创新呢?

郭立新:创新就是要大家在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认真地去思考、去琢磨。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要多看,多想,多接触国际前沿,多接触交叉。比方说,经典的电磁场方程,一百多年了,大家都在用。你要想从原理上去深挖,是不可能了。俗话说“旧瓶装新酒”,现在,生物医学、纳米科学和材料电磁诊断等多个领域仍在应用它。所以说,只要我们想办法把这些知识、工具用到不同的领域中,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就不失为创新的好路子。

记 者:您曾经在韩国庆北大学做过访问学者,跟庆北大学相比,您觉得西电的校园文化有什么不同?

郭立新:庆北大学在韩国排名仅次于汉城大学、釜山大学,是第三国立大学,也是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影响的综合性大学。在国外一年多,我体会最深的是庆北大学的学术氛围很活跃,很自由,freetalk和小型的seminar非常多,几乎每天都有这样的机会。在机制上,庆北大学讲求竞争机制,奖励机制并重。在教育方式上,庆北大学的老师更注重启发式教育,注重引导,条条框框很少。

还有一点给我的感触颇深,值得我们借鉴。在我们国内,教师每年要发表一定数量的高水平文章,而在我所学习的电子工程学院从不刻意要求你发文章,但是一旦有人发表论文,学院会很快的将作者的情况和文章公布在研究室很显眼的地方,吸引每一位师生的关注。这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方式,有了这样的氛围,大家就很少急功近利,都会自觉地去做了。

记 者:庆北大学的做法对于我们的借鉴之处在哪里?

郭立新:我们可以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让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特长潜心学术科研,当然,这是很难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另外,我认为,西电的大学校园文化并不是大学生校园文化,在解决南北校区教师与学生、研究生与本科生交流的问题上,这是个新问题、大问题,解决它也需要一个过程,不能太急。

我曾经负责过一个省级教改项目: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分层次、多模式人才培养体系研究。在南北校区交流方面,特别是本科生的培养上,我赞同这种分层次、多模式的培养方式。学生的能力是有差异的,所以我们要分层次。多模式,就是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叫他们自己去选择,尽早参与到科研实验当中来,这对于他们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或者继续深造都有帮助,对加强南北校区的交流也大有裨益。我现在实验室里就有许多这样的学生,有一些同学从大二的时候就参与老师的课题组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我们还可以多举办一些讲座,让专家教授每周轮流给本科生做报告。当然,具体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熏陶和交流。

“导师制”也是个不错的方法,电子工程学院这样做过,理学院也在这么做。学院安排每位在岗教师负责联系8个学生,通过电话、Email等多种方式,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本科生管理,光靠几名辅导员是远远不够的。通过这种交流性质的管理方式,使学生知道有人在关心他和帮助他,这一点很重要。

“我们要有这样的意识:大河有水小河涨,西电的荣辱跟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人不能太狭隘,要有胸怀,切不可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我们的管理干部和教师,包括学生,要学会换位思考。”

记 者:作为科研、管理双肩挑的干部,请谈谈您眼中的管理工作。

郭立新:总的来讲,我们的管理还是比较到位的。当然,问题也有。如教师抱怨行政人员服务态度不好、管理人员认为工作负荷过大,没有时间静下来思考一些问题等等。

我认为,产生教师与管理干部沟通不畅的主要原因是西电人共同的荣辱观还需进一步提升。我们要有这样的意识:大河有水小河涨,西电的荣辱跟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做人不能太狭隘,要有胸怀,我们的管理干部和教师,包括学生要学会换位思考。大家首先在利益上要取得一致,要有集体意识。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关键就在于我们要找到这个“道”,即一致的利益和共同的荣辱观,切不可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只有西电办好了,每个人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摘自《西电科大报》2009年11月7日总第399期

关闭窗口
文章评论:
匿名发布验证码看不清楚,换张图片
0条评论 共1页 当前第1
当前位置:首页>>永不消逝的电波>>校史春秋>>大学之道>>正文
版权所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档案馆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Baidu
map